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20章 【地产二三事】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20章 【地产二三事】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干德道洋房的花园里,林志超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品着茶,悠然自得。

报纸上讲,英法以和埃及开战,在苏伊士运河、西奈半岛打得不可开交;美国和苏联罕见达成一致,那就是英法以必须退兵,苏联甚至威胁要扔原子弹。

英镑在国际市场上暴跌,美国一反过去的做法,按兵不动,拒绝介入去稳定市场;同时,艾登在国会下议院里惨遭抨击,在英联邦中又找不到太多的支持,而且遭到美国的抛弃,只有黯然罢手。同一日,他同意在翌日开始停火,这时距离英法部队登陆运河区还不到48小时。

法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次战争造成国家预算严重亏空,并在此时仍然推行社会改革,此届政府倒台已经进入倒计时。

林志超也看到他想看到的消息,那就是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击沉几艘船只,彻底堵塞了运河。

看这个样子,没有半年时间,怕是不会疏通了。

此次‘苏伊士运河危机’将英法这两个老牌帝国,打击得很惨,后续就是加速亚非殖民地独立和自治的进程;与此同时,这次危机过后,正式象征美苏取代英法,成为世界霸主。

虽然二战后,美苏就已经是实际上的世界霸主,但毕竟在二战中英国也表现很给力,所以不能说他已经失去霸主地位;而通过这次战争,全世界都看到美国和苏联的实力,才是掌握话语权的国家。

“老公,吃早饭了!”唐彩芸的声音传来。

林志超放下手中的报纸,起身朝着室内走去,并关心的询问道:“感觉怎么样?”

原来,唐彩芸已经怀上第四胎,预计是明年六月份生产。

她已经为林志超诞下三个儿子,分别是林瑞寰(1949)、林瑞江(1951)、林瑞楷(1954)。

唐彩芸挽起林志超的胳膊,幸福的说道:“很正常呀!毕竟都已经顺产三个小子了,这个自然也会很顺利。不过,我希望这次是个女儿。”

林志超笑道:“没关系的,男女都一样,若再是儿子,婉珠就是你亲女儿嘛!”

唐彩芸很自然的说道:“有道理!”

其实,不是林志超把女人当做生育机器,而是唐彩芸愿意生第四胎。

第一,她的身体非常好,每次生孩子恢复很快;

第二,林氏家族也缺人,所以生四胎比较合理。

而林志超的想法也是,唐彩芸生四胎,许彩英生三胎或者四胎(争取两个儿子),这样比较合理。

走进餐厅,一大家子已经坐好,就等林志超这个一家之主入席。

“吃饭!”

上午,林志超应邀参加了廖宝珊开发的喜欢楼盘开售典礼。

廖宝珊凭借廖创兴银行的资金做后盾,今年在西环已经投资了六七幢大厦,皆是18层高的住宅大厦。这些大厦非常畅销,所以廖宝珊今年赚了不少钱,估计有两三千万。

看着不断涌入的人群,林志超感叹道:“这西环的物业就是比九龙的物业吃香,廖生,你这西环地王的美誉,怕是要坐实了!”

廖宝珊听到林志超的赞誉,心情非常不错,在诸多置业公司中,他惟独担心长江实业来抢西环的地皮,因为林志超的资金实力深不可测。

至于其它置业公司,他们的资金实力岂有自己这个开银行的人多。

“林生过奖了,我们哪有你聪明,都是跟着你学而已!”廖宝珊还是谦虚道。就是要哄着林志超,这样他才不好意思来西环抢地盘,他心里如是的想到。

“哈哈,那银行家们都该和你廖生学习学习,吸引小市民来银行存钱——小康由俭,大富靠天,又首创八点半至下午五点半的‘特长服务时间’,你可还是一位杰出的银行家!”林志超‘捧杀’起廖宝珊来。

他和廖宝珊确实是朋友,认识很多年的朋友。

不过,一山岂容二虎,廖宝珊可是真正的‘地产强人’,前世若不是发生银行挤提时间,四大家族未必干得过他。

廖宝珊是早期的‘陈青松’、‘祈德尊’式枭雄,他虽然是银行届晚辈,在最近两年却成为银行届明星,制定100元就可以开户,高息吸引客户,斗升小民趋之若鹭;提升银行工作时间,提高服务精神,可谓业界开拓者。

他高息吸纳存款,投资到地产上,所得的利润远高于支出的利息;越滚越大,再过四五年时间,他便从千万富翁跃升亿万富翁。

当然,人们总是以成败论英雄。若成功,就说廖宝珊具又开拓精神;若失败,就说廖宝珊过于冒险,喜欢投机。

林志超知道,若是廖宝珊突然不喜欢冒险和投机,恐怕还会成为他地产上最大的强劲对手。所以,一切还是要按照历史走比较好,他不会进入西环,至少廖创兴银行没有发生挤提前,他不会进入这边。

“哈哈,不敢当,不敢当!马生还在这里,我这个晚辈岂敢自谦!”

大生银行的马锦灿心里虽然再说,你廖宝珊虽然将银行弄成西人那一套,但实质就是老银号的一套作风;在家,读过几年之乎者也的廖宝珊,动辄对儿子体罚,实行封建家长制度,云云。

何来‘银行届领头羊’!

不过马锦灿还是说道:“廖生在银行、地产领域,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林志超看看马锦灿,这也是个地产强人,依托大生银行也修建了不少楼,只不过没有廖宝珊那么强而已。

这两个潮汕商人,可以说是目前香港的新生代代表,实际上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待了一会,林志超和众人便告辞,大家都是来凑热闹的,自然不会久待。

回到长江实业。

林志超根据最近的情况,发现香港的地皮已经涨至极限,再也没有上涨的动力;港九市区住宅地皮在150港币每平方尺,九龙尖沙咀商业区的地皮为250港币每平方尺,中环的商业地皮在800~1200港币每平方尺。

根据这些信息,林志超又开始盘算。

可能明年、后年的暴跌,跌幅70%绝对是可能的,就是中环商业地皮,也会下跌不少。因为目前炒得太厉害了,大家根本买不起中环的商业地皮。

比如毕打街的香港大酒店,现在估值的话,价值应该是三千万。实际上,到了1959年的时候,估值恐怕只有1500万港币。德辅道中的地皮,就更便宜了,预计林志超手中那幅德辅道77号(1.6万平方尺),简直也就六百万,到那个时候。

这是好事,经过那么一暴跌,很多业主不再视为珍宝,价格合理就会出售;那么,他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可以继续追加投资香港中环的商业地皮和物业。

中午。

在一间餐厅里,林志超、李高福、李兆基、郑裕桐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交谈。

四人都是顺德人,早已经相识,偶尔会聚在一起吃饭。

林志超有意扶持同乡,毕竟他一个人不可能将好处都占了,总得分一点蛋糕给别人;这个蛋糕可能是林志超也可以吃下的,但林志超还是决定分出去。

分给谁,当然是同乡加盟友比较好。

不过前世的四大家族,林志超也没有赶尽杀绝,并只留下顺德籍两人;他并没有对郭德胜如何如何,相反还提携了郭德胜。

郭德胜如今代理长江工业的拉链,虽然不如前世赚得多,但每年也有小几十万的收益;再加上他的杂货店收益,也是有资格在五十年代后期进入地产行业的。

郭德胜家族对林志超的威胁不大,因为其前世主要是做地产商,所以问题不大;而且,林志超会控制自己家族在香港投资地产的比例,以及控制份额。

林氏家族如果是商业地产、发展地产齐头并进的话,也不会资金过分充裕。

吃饭期间,话题很快引入地产上。

李兆基讲道:“现在全港的餐厅,被讨论的话题最多,还得是地产行业。”

林志超笑道:“莫非你也心动,打算进来玩玩!”

李兆基虽然意动,但却不莽撞,直白的说道:“我觉得现在地价有些不像话,和四十年代末有些像。更何况我听地产界的人说,林生你都嫌弃地价太贵,所以我这点资金还是不要进来折腾的好。”

话虽如此,他说完后却看向林志超,想看看林志超是什么态度。

林志超说道:“确实有些贵的不像话,但还不是大家炒起来的。郑生,你怎么看,听说你最近也在开发一幢大厦?”

郑裕桐今年才刚刚执掌周大福金店,但在1952年就涉及了地产。

“我就是和大家一起试探性的投资一幢大厦,合伙的,对地产哪里敢有高见。不过呢,我也觉得地价有点高,没打算继续投资。”说完,郑裕彤露出一个招牌式弥勒佛的笑容。

“和恒生?”林志超好奇的问道。

他挺关心这些人的成长。

说实话,林志超以前还想过做金店,再进入钻石生意。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没有几个钱,还给人一种什么生意都做的感觉。

所以这样一来,郑裕桐应该就是按照原来的方向发展了。

“对,他们占的股份还挺多,不然我一家也投资不起湾仔的一幢大厦。”

湾仔的一幢大厦,差不多也需要投资六七百万,看来郑裕桐这个赘婿还是有钱。

众人畅谈地产,一般都是林志超和李高福在讲,李兆基和郑裕桐在请教。

李高福虽然目前投资不是很冒进,但林志超还不知道他能不能避过六五~六七,以及将来成就如何。

毕竟,就像是大生地产的马锦灿,如此早进入这一行业,又有银行做后盾;到了八十年代,甚至连丘德更这种乡巴佬都可以两次发起挑战。

所以说,李高福未必能成为香港一流富豪,也有可能成为二流富豪——排名十大地产公司之外。不管怎么说,林志超是不会干涉的。

不过李高福也有个优势,那就是他在林志超的圈子里,如果能细心观察,又信任林志超的话,恐怕也能跻身香港一流富豪——十大地产商。

几人分开后,李兆基思索着今天中午听到的话,坚定了自己先不进入地产行业;毕竟,他身家不过三四百万,贸然进入还是风险了。

他更倾向和人合伙,这样风险更小。(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