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11章 【林生真会玩!】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11章 【林生真会玩!】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底,林志超又飞到了德国参加新油轮下水仪式,而且这一次是两艘同时下水。陪他出席的女人是奥黛丽赫本,甚至一艘船的下水绳索都是由她来砍断的。

两人并没有公开关系,但却是公开出现在媒体视线中,所以德国媒体还是给与了很大的积极性,毕竟奥黛丽赫本比林志超有名多了。

当然,随着环球航运三艘5.6万吨的大油轮下海,环球航运的知名度在世界航运界也提高了几分。

结束德国的日程后,林志超和奥黛丽赫本回到伦敦。

“林先生、奥黛丽赫本小姐,伦敦一共有九个商品交易所,分别是金属、谷物、塑胶、砂糖、羊毛.这里便是砂糖商品交易所。”在一幢建筑外,路易斯介绍道。

路易斯是林志超找的一名商品期货经纪人,林志超打算在伦敦考察一至两天的商品期货交易。实际上,并不是林志超打算以后炒期货,而是他想到一个机遇,打算让奥黛丽赫本增长一点财富。

林志超问道:“砂糖的交易量大吗?”

路易斯笑着说道:“目前的期货市场,以农产品为主,白糖、土豆、咖啡是三个主要的品种,白糖期货的交易量是比较大的。”

真是让人意外,土豆居然也是大宗商品。

随后,三人走进商品交易所,瞬间被里面的热情似火感染到。

奥黛丽赫本好奇的打量着一切,她本来是不喜欢‘赚钱的’,不过奈何自己的情郎要给自己‘赚钱’,所以她只能乖乖听话、配合,认真的听路易斯介绍期货交易形式。

“期货一般分两种‘不同目的’交易方式:一是保值性的买空卖空,其买卖期货合约的目的不是想从市场涨落中获利,而是为了规避价格风险,即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市场供求关系及价格的变动趋势,通过及时补进和卖出现货实现保值。另一种是投机性的买卖,在期货交易合约买卖的过程中,交易者发现.这种投机活动,渐渐已经发展成为期货交易的主要方式。”路易斯卖力的介绍。

他知道林志超是一位‘大船东’,想必是非常富有,更何况介绍人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好好招待林志超。

这边,林志超倒是一直将路易斯的话记在心中,他其实不懂期货,但是他却知道一个机会。不懂期货可以学习,虽然他不会炒‘不理解行情的交易’,但总归学进去是没有错的。

另外一边,奥黛丽赫本就有些迷糊,好在她知道林志超一定是学会了,晚点会教给她的。

“砂糖期货的保证金是多少比例?”林志超关切的问道。

“交易所规定的是20%,不过我们经纪公司会再加8%。”路易斯回道。

林志超又问了很多问题,才结束这次考察,而在短短的一个上午不到,林志超竟然已经懂了期货所有的常识。

中午请客吃饭,下午林志超和奥黛丽赫本便回到公寓。

“亲爱的,你已经如此富有,为什么还要投资这种风险性的生意?”奥黛丽赫本坐在林志超的怀里,爱慕的说道。

和这个男人越久,她越是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虽然不是能经常约会,但每一次两人都是那么激情和投入。

林志超说道:“不是我要投资这个生意,而是晚点我会给你一笔钱,然后你投资一次。别紧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而且那笔钱对我来说就是毛毛细雨,若是赚到钱,连同本金都是你的;若是亏损,也没有任何影响,大不了以后不沾这个投资了。”

苏伊士运河危机,导致全球海运链危机,食糖价格会暴涨一倍,这就是林志超愿意掺和期货的原因。否则,他才不敢碰这些风险性的投资。

好比1973年的石油危机,塑胶原材料一定会暴涨数倍一样(此材料是石油衍生物);每一件历史大事中,不仅仅是历史本身的影响,还有周边一系列影响。

所以重生、穿越的人,天生就是做主角的。就是再差劲,都能成为一方富豪。

奥黛丽赫本好奇的问道:“打算投资多少钱?”

林志超说道:“50万美金,但是可以买150万美金的砂糖。”

一吨砂糖的价格为20~25英镑浮动,也就是56~70美元一吨,300万美金足足可以买下2.5万吨左右。不算多了不起,但也算得上大户了。

奥黛丽赫本忍不住说道:“这么多?”

去年‘奥黛丽玩具公司’一共盈利60万美金,这是相当于把一年的利润,投资到风险性的事业上。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你难道不相信我了嘛?”

看着林志超的目光,奥黛丽赫本立马感受那种神奇的魅力,马上说道:“相信!”

怎么会不相信呢!奥黛丽赫本感觉自己的男人就是一个先知,还是一个超人.

“放心吧!你这个情人,我也会认真安排你的。”

奥黛丽赫本突然贴近林志超,认真的说道:“如果我改变主意,接受你三妻四妾的想法,然后去香港生活,你认为会怎么样?你的两位妻子,会欢迎我吗?”

林志超坦然的说道:“不是她们欢不欢迎你的问题,而是你和她们生活方式会有代沟,偶尔见一面也许不会发生什么,如果住在一起,肯定是不行的。”

其实也不是不行,只要PUA得深,没有什么是不行的。只不过是,林志超担心奥黛丽赫本名气太大,影响林氏家族而已。

奥黛丽赫本又问道:“那她们之间呢?”

林志超立马得意的说道:“她们.所以我们一直是睡在一起的,只是偶尔会分房睡。”

奥黛丽赫本顿时不可思议的说道:“天啦,我已经感受到,你强壮的身体,在她们.所以我想,最终还是你胜利了!”

说完,她已经颤抖起来,然后开始起身,又蹲下。

林志超顺顺奥黛丽赫本的刘海,她则专心致志的埋头。

“咳咳”

林志超连忙收回手,显然他太过投入,压过头了。

“亲爱的,别急,等到最后再用这一招!”奥黛丽赫本妩媚的说道。

林志超听着这种话语,立马受到瓷肌,将奥黛丽赫本提起来.

五天后。

回到香港的林志超,感慨这参加新船下水仪式真是有点浪费他本人的时间,下次还是让冯永发代表环球航运参加。不然德国汉堡造船厂的八艘大油轮,他就要跑5次,他损失不起如此多的时间。

目前,环球航运的高层都是可以独挡一面,林志超可以放心将工作交给他们做。当然,他一般就会将一件事‘定调’,手下再去遵守他制定的调子做事。

比如‘新船的下水仪式’,这两次都是带着冯永发,他就熟悉这些流程;比如和欧美石油公司打交道,林志超会带着高启强这个船务经理,关系已经打得好好的。

大方向还是牢牢把握在他手中,这是非常关键的。

时间匆匆,转眼一个月过去。

五月初旬。

这天,位于油麻地公众四方街的‘文华新村’开盘,一时间吸引香港四面八方的人前来参观。

‘文华新村’是香港首个真正意义的‘私人屋邨’,毕竟以前的‘南田雅苑’、‘福德花园’都不是高层建筑,一共也才100多户人;而‘文华新村’足足有1800多个单元,小区内设有私人会所、网球场、休憩花园、餐厅等,可谓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文华新村的住宅单元也开始朝着小户型发展,最小有750平方尺,最大有980平方尺。‘文化新村’第一期的平均售价为3.5万港币,香港住宅物业已经是比去年单价上涨了30%左右。

上午,差不多有近千人前来售楼处看房,幸亏长江置业早有预案,依旧才能正常运转。

一对年轻的夫妇挤在人群中,小口子是香港小工厂主,专门从事塑胶花生产;而香港的塑胶花工厂,已经是200家以上,很多工厂可能只有一两台注塑机和相关机器,而且设备还都是老掉牙的设备,就算如此,他们的生意也非常的不错,一年盈利也是数万。这对年轻夫妇正是如此,凭借两台快要淘汰下的注塑机,近半年多的时间,赚了足足三万多港币。

“老婆,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创业,将资金用在扩大塑胶花生产上,而不是该来买楼!”丈夫有些犹豫的说道。

塑胶花产业太容易赚钱了,他最近半年多就像是做梦一样,从一个塑胶技术工成为了小工厂主;而创业的资金是到处借来的,所以他现在对买房不是那么热衷。

妻子则有不同的看法,说道:“老公,现在买房子只需要1万港币的首付,然后就是每个月偿还1000多,所以买房和扩大生产是没有关系的,扩大生产也不差那几个月时间。但房子要涨价啊,去年到今年,一个住宅单元涨了30%呢。”

丈夫瞬间被说服,一个月拿出1000多还款的话,压力确实不是很大。至于首付款1万,也不用将工厂所有的资金抽掉,仅三分之一而已。

关键是,他们一家还住在一个不到200平方尺的出租屋里,是时候购买房子了。

“行,今天一定拿下一个单元,以后我们就住新楼。”

“谢谢老公”

两口子朝着售楼处走去,是那么的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香港,一个产业不仅仅是养活了多少工人,而且还制造了很多小工厂主,也就早就了很多富翁。

目前,香港注册工厂有3500家,还有大量的家庭工厂,这些工厂的老板,对于买房来说不是问题。

当然了,不少有钱人都是几套十几套的购买,他们的想法是收租和投资。

大型沙盘前,围着大量的人观摩。

有人赞道:“私人屋邨都设计的好漂亮,这中间还有休憩花园、网球场,公共活动空间还挺大的。”

有人问道:“高层供水会不会供不上呀?”

销售人员:“港九市区供水都没有问题的,而且文华新村采用二次供水系统,高层供水不受影响的。”

受不受影响,和港府供水有关,但在技术上面,长江实业早已经实现高层供水管网系统。正因为如此,高层才能被所有香港人接受。

很快,便有人开始询问如何购买,在销售人员的带领下,客户来到代理律师行的办公地方。文华新村的出售,直接将合作律师行邀请到现场办公,直到售罄,这样更有效率。

不远处,林志超看着大量的人群,他知道三天之内必定能售罄。私人屋邨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诱惑。

“还是林生会玩地产,今天的场面让我们大开眼界!”廖宝珊在一旁赞道。

林志超在地产界也有不少朋友,廖宝珊、飞艇泰、李高福等人,所以这次开盘,也是邀请大家前来参观。

“廖生,听说你最近买下位于西环的公安、公源、源源、永源等货仓,打算建成高层大厦,届时必定也会抢售一空,谁叫香港闹房荒呢!”林志超回应道。

廖宝珊是挪用的公款,也就是廖创兴银行的存款,买下的这些货仓;毕竟西环的地皮至少在150港币每平方尺左右,如此多的货仓价值是上千万。

听到林志超的话,廖宝珊内心也比较得意,但还是谦虚的说道:“承你吉言!这些货仓才刚刚接手,我天天忙着策划,不过从长江置业身上,倒是学到了不少呢!”

此时的廖宝珊,才刚刚进入西环,后续恐怕会继续在西环深耕。西环是个好地方,港府这两年会扩建马路,到时候巴士交通四通发达,楼价一定上涨。

林志超倒是没有想插手西环,毕竟廖宝珊的实力也不弱,其银行存款那么多呢!

“客气了,大家共同进步!”

长江置业开发地产,不仅仅是这些人的祖师爷,简直就是活教材。

待廖宝珊等人离开后,李高福讲道:“最近李康节准备求购北角电厂一块差不多十万平方尺的地皮,看来是准备将北角视为大本营来发展了。而廖宝珊在喜欢收购货仓,兴建高层住宅,怕是也打算将西环视为大本营。”

林志超拍拍李高福的肩膀,说道:“管他呢,廖宝珊有银行做后盾,就是我也不一定吃得过他;李康节有恒生银行的资金做后盾(何显担保),实力也不可小窥。”

他没有提醒李高福什么,只是和平常的聊了一句。

李高福说道:“陈德泰就有准备和李康节在北角掐架的打算,上周的拍卖会,两伙人竞价得很厉害。”

自林志超退出拍卖场后,不久港府就严令大家在拍卖会交头接耳,甚至不惜威胁要抓人;所以风声比较紧,大家也收敛了不少。

如今,地皮越来越贵,大家也越来越准备大干一场。

林志超问道:“你呢?有没有收获?”

福和置业也是香港前十大地产公司,跻身千万俱乐部。

李高福说道:“福和置业小打小闹,今年就购买了3幅地皮,可建4幢住宅大厦,六月份准备出售福和置业的第三幢住宅大厦。现在地价涨得厉害,也不敢像廖宝珊、李康节他们那样大手笔拿地,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包括飞艇泰(霍)、张玉阶、彭国珍等,可能都会受到林志超的影响,在地产上机遇减少;就拿张玉阶家族来说,丢掉了百德新街那幅地皮,很难再找到如此大的一幅旺地;而开发小楼盘,肯定赚得不及大楼盘,而大幅地皮是要靠机缘的。

当然了,小楼盘也可以以量取胜,但毕竟要稍微差一些,相当于一千万和八百万的差别,一个晋升前往富翁,一个还差点。

林志超说道:“也好,钱要一点点的赚!”

李高福好奇的问道:“长江置业的商业大厦何时重建?”

林志超反问道:“你是在考虑自己永乐街的那个物业重建?”

李高福个人在上环永乐街9~10号有两幢物业,如是重建成写字楼大厦,可以媲美中环的大厦;因为永乐街靠着德辅道,和中环非常的近,是属于商业区。仅凭这座重建大厦,李高福将来都接近百亿富豪。

“嗯,住宅能建大厦,那么商业也能建大厦,那收租物业岂不是很多!”

“第一,租赁方的需求如今还不是非常足,中环尚且没有大量重建;第二,大厦的技术还需要沉淀下,一幢大厦若是建好,可以为你收租五十年以上,就好比一个家族的底蕴。所以,等吧,你那个地方六十年代重建都可以,反正现在也是福和置业的总部。”

指点一下,因为李高福将建筑业务,都交给保利地产做,算是教学费。

李高福一听一座大厦是一个家族的底蕴,心中已经乐开了花。要知道,他在永乐街的两幢物业,占地面积有1.86万平方尺,现在中环的商业地皮已经是1200港币每平方尺,他手中的地皮单价至少也是600~800港币每平方。

仅一幅地皮的价格,就是千万级别。

“感谢林生指点!”

“客气什么!”

李高福不是廖宝珊、李康节、陈德泰这些‘冒进’的人,按照目前的作风,就是1958年受到损失,也不会伤筋动骨。

这样一来,他躲过了第一波,以后成为一方富豪没有问题,毕竟底子打得好。

李高福离开后,林志超也朝着公司回去。

他在路上思考一些问题,中环的四处地皮该如何分配。

德辅道77号,将在五十年代末修建一幢钢结构 现代化幕墙玻璃的一流大厦;

昭隆街9号,六十年代初再进行修建一幢混凝土的甲级大厦。

雪厂街10号,预计在1957年就准备策划,修建一幢大厦,在1959年初就投入使用。

最贵的一幅地皮——毕打街香港大酒店,也准备在五十年代末进行修建一流的甲级写字楼。(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