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194章 【林家的城】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94章 【林家的城】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夜,李家成来到叔父李云崧的家里。

他迫不及待的问道:“堂弟,有没有在长江塑胶厂学到东西?”

原来,自塑胶花在香港商店上市以来,李家成就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虽然长和塑胶厂目前依旧在还债中,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进入塑胶花行业,成为第一波塑胶花工厂。

所以,他就打算派出人去长江塑胶厂打工,然后从中学会技术。本来他是想亲自去学的,不过又担心被人认出,以及长和塑胶厂目前还要全力还债。

堂弟李澍霖苦笑道:“堂哥,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关键技术都掌握在那些技术人员手中,工人只能看过大概。我因为多看了几眼,就被怀疑是间谍,今天刚刚被开除。”

李家成顿时惊讶的说道:“这他们仅凭怀疑,就开除了工人?这也太草率了吧!”

李澍霖说道:“主要是我脱离工作岗位,去观察其它工作程序,便被警觉的管理层以擅离岗位的理由开除。但不管怎么说,长江塑胶厂在技术保密上,做得非常严格。他们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签约三年合同,三年内不得离职,否则将赔偿十倍薪水,而且大家都对技术守口如瓶,我请他们吃饭都被拒绝了。”

听完后,李家成顿时束手无策,他通过塑胶花样品,只能了解一些皮毛,根本不知道技术要领。

这时候李云崧说道:“人们都说林志超是个非常仁义的人,长江假发厂刚刚引进香港时,允许商人前去考察,甚至还帮培训工人,一条龙的扶持大家。正因为如此,如今香港假发产业养活着三千多工人。没想到,如今塑胶花产业却被林志超视为机密,严谨泄露,看来他是想吃独食啊!”

目前,塑胶花技术没有在香港有任何泄露,大家虽然眼红,却没有渠道获得技术。前世传入香港的时候,大家好歹还能各显神通,去国外偷学技术;这一世显然不成了,因为全球也就长江塑胶厂会塑胶花技术。

所以三个月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有人搞出来的;半年之内,应该会有不少厂家可以搞出来。

李家成说道:“这个塑胶花有专利技术,想必长江塑胶厂不肯传授,而且塑胶花比假发的前景大多了,他们肯定想多赚一些。不过塑胶花目前属于市场新鲜物,短时间不会风靡全球,我们只要在今年早点进入,一定可以分一杯羹。至于林志超在假发上的表现,并不是那么高尚,不过是想做行业霸主,让很多假发工厂做他们的代工厂而已。”

他看得很明白,塑胶花毕竟是新鲜事物,长江塑胶厂想垄断,也不可能现实,因为市场接受也需要时间。

李云崧说道:“确实,既可以让别人替他打工,又能获得一片叫好声,何乐而不为。说明这个人非常厉害,很有心计!正因为如此,想从长江塑胶厂获得技术,就有些难了!”

长和塑胶厂,是侄子占大头,但他们父子也有少量股份的。

李家成说道:“堂弟,你有没有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出资料!”

“有,我拿给你,就是都是些皮毛!”

随后,李澍霖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见闻。

李家成一边看一边说道:“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去那些技术人员的家里,我们买一些技术信息。这样一来,事情也不会泄露,技术人员也不用担心有麻烦,还能得到一笔钱。”

李澍霖一听,眼前就是一亮,连忙说道:“有道理,我正好认识一个技术人员,晚点我去找他。”

李家成点点头,说道:“嗯。长和塑胶厂预计还有半年才能还清债务,但我们显然不能等那么久,要不我们再发动亲朋好友集资吧,我也想办法凑一点。”

李云崧立即同意,说道:“可以,这个不是借钱,大家不会不同意。”

长和塑胶厂落难时,亲朋好友纷纷躲避不及,那是担心钱打水漂;如今不一样,长和塑胶厂并没有倒闭,只是还欠着钱而已。再加上塑胶花的前景,大家势必愿意入股。

李家成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已经等不及要去做塑胶花了。一边生产其它产品,一边研究塑胶花的技术,他有信心上半年就将塑胶花做出来。

事实上,长江塑胶厂再保密,也有不少商人动起了各种办法。

绝对保密是不存在的!

春节前夕,林志超来到叔叔林云初的假发工厂参观。

这个工厂有四五十个工人,林云初、沈云莲夫妇都在工厂上班,既是老板,也是工人;反正,这个工厂相当于是长江假发厂的卫星工厂。

“叔叔,去年赚了好多钱?”林志超来到林云初的办公室,笑着问道。

他借给林云初的15万资金,第一时间被偿还,所以他叔叔还是个很老实诚信的一个人;毕竟两人是亲叔侄,林云初若是不还钱,林志超绝不会主动要。

毕竟传出去,大家骂的不是林云初,可能是林志超。毕竟你都那么富裕了,还在意借给叔叔的十五万港币吗?

人,总是偏袒弱势一方的。

这时候,给林志超泡茶的沈云莲,献宝道:“赚了三十多万呢!”说完,还恭恭敬敬端茶给侄子。

林志超连忙接过茶杯,道谢一声,随后笑着说道:“还了我,不就是只有二十万了嘛!”

沈云莲说道:“当然该还,我们都承你那么大的人情和帮助了!”

林云初见妻子围着侄子转,知道这是讨好,但总归太过分的热情,便说道:“云莲,你先出去监督生产。”

沈云莲只能退出,她也想拍侄子马屁,但显然丈夫嫌弃她过分。

随后,林云初说道:“赚了36万出头,现在手里还有二十多万。”

林志超点点头,问道:“叔叔觉得假发产业怎么样,有什么看法?”

这是考验!

林云初马上说道:“成本在上升,做假发的人越来越多,听说一些新工厂只能开工一半时间呢!我看不是欧美需求减小,而是香港的生产能力太高了。”

确实,假发在美国的流行,尚未到达巅峰,估计要到六十年代初期应该是巅峰。但香港现在假发工厂已经有五六十家,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自然会有一定的影响。

林志超说道:“整体来说,欧美对假发的需求还会逐渐上升,所以只要产品没问题,赚钱就没有问题。如果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那么就会被代理商青睐。”

林云初说道:“我也组织了几人,对假发的技术和质量进行研究,争取创新。”

还是不错的,毕竟家世和文化都不低,以前缺的是机会。

随后,林志超说道:“叔叔还想不想做塑胶花?”

都便宜了外人,怎么能不照顾自己的叔叔呢?

林云初已经不是去年的林云初了,他现在对做老板已经迷恋了,所以毫不犹豫的说道:“想做!”

林志超点点头,有这种主动性是好事,总不能一直让他当保姆,推着他做事业。

“嗯,晚点我给陶总经理打个招呼,允许你随时去长江塑胶厂去考察。不过也只能给你这个便利,后期开厂就靠你自己,招募塑胶技术人才、购买机械等,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林云初立马说道:“嗯,能允许我去考察,这已经是帮到底了,我要是再学不会,也只能说明不是做一行的料。”

确实,允许随时考察,就说明他可以看着技术员调色等细节。甚至,他是林志超叔叔的身份,问一些问题,难道技术员还故意不回答,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这次做塑胶花产业,需要林云初从头开始,比开假发厂复杂了很多。

“您资金应该差不多了,不足也可以考虑考虑银行贷款!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利用银行,哪怕你手里有钱,也可以贷款,手里的钱,留着做流动资金。”

“你说的对!”

教林云初一些做生意的窍门,林志超便转身离开。

他刚刚离开不久,沈云莲就钻了进来,问道:“志超突然考察,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林云初心情很不错的说道:“他就不能来看看!”

“切,他那么忙,有时间看你这个小厂!”

林云初笑笑,便将刚才的事情告诉老婆。

沈云莲目瞪口呆,随后抓住林云初的胳膊,说道:“那是不是发大财了?”

林云初将沈云莲的手拨开,说道:“注意形象,这是公司!发什么大财,我们才几个钱投资,敢说发大财,只能说又多一条财路而已。重要的是,我如果忙碌塑胶厂,你一定要将假发厂看好了。没有假发厂的利润做支撑,我都不敢去做塑胶花。”

“知道了!假发厂都已经走上正轨了,怎么会有事。”

一月底,春节过后。

这天,长江工业园迎来了港督葛亮洪为首的港府官员,前来考察。

此时的林志超,在工业上的影响力,不低于在航运上的影响力,成为香港当之无愧的‘工业大王’。

葛亮洪等英籍官员也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全香港给林志超打工的人太多了,林志超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伦敦政府已经考虑授予林志超‘司令勋章CBE’,也就是第三等勋章;至于上面的两个爵级勋章,或者说爵士头衔,那目前是不可能的。

不是林志超的影响力不够,而是贡献还不够,不过再过几年,伦敦是肯定会双手奉上。

“林先生,整个长江工业园有多少工人?”葛亮洪看着拉链工厂的一排排机器,开口问道。

“应该是3800多人!我们一直有在招募工人,解决更多的劳动岗位。”林志超陪同考察,并说道。

此时,不少英籍官员震惊起来,据他们所知,林志超的另外一家航运公司还有两千多人(实则三千人)。

也就是说,全港有六七千人替林志超打工。

如此大的影响力,他们已经感到震惊。至于给林志超使绊子,那是不可能的,拉拢还来不及,怎么会把林志超推出去呢!

葛亮洪惊讶的说道:“不简单!据我们政府部门的调查,你引进香港的假发产业,为香港解决了三千多的工作岗位。那么,你有多少假发工人?”

林志超说道:“不到五百人!”

葛亮洪好奇的问道:“咦!以你的实力,如此赚钱的产业,不会占据市场份额如此少吧?”

林志超笑着说道:“很过工厂的原材料、销售渠道,都交给了我们,当然我们也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减少投资的风险,亦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一时间,英籍官员再次纷纷赞叹。

葛亮洪心里已经活动起来,那就是要给伦敦打报告,要紧密拉拢林志超这个商人,因为其实力和影响力,都不是当年何东可以比拟的。

当大家来到长江塑胶厂时,知道今天也是‘塑胶花’生产车间对外开放的日子,邀请了十多位商人前来考察。当然,很多都是顺德商会的人员或者顺德籍商人,只有少数几人是通过各种关系,走林志超的关系进来的。

“今天有这么多商人前来考察,林先生难道打算将这个赚钱的产业,也分享给大家嘛?”葛亮洪问道。

林志超摇摇头,说道:“不是分享给大家,只是让他们考察,技术需要他们自己去研发。毕竟,每一家的塑胶花技术,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样才能行业多样化发展。”

一名官员又问道:“塑胶花可以为香港带来工作岗位,或者说前景如何?”

林志超看了看他,大方的说道:“塑胶花这个产业,将可能从塑胶产业分离出来,因为这个产业非常庞大。在他流行的某段时间里,我看好它可以排进香港前五的产业。”

众人惊讶起来。

实际上,殖民地的官员,维护本地商业的决心是很强的,甚至可以必须损害英国的商业,比如将纺织业打入英国,就引起英国本土官员的不满。至于政Z上,大家自然是坚决拥护伦敦的决定。香港的英籍官员贪污是贪污,但显然是办事的主。就拿葛亮洪来说,他对香港官员的官僚作风一向没甚好感,多次提出批评和改善,但实际上他本人也很喜欢钱财。

葛亮洪最后说道:“林先生为香港工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林志超连忙谦虚的说道:“总督阁下过奖了!因为我知道大家迟早会将假发、塑胶花的技术吃透,所以我觉得还不如大方一点,给予大家一些帮助,所以我做的算不上什么。”

葛亮洪笑着说道:“能为香港引进这两个产业,已经是很大贡献。”

香港人都有工作,就代表社会更稳定,他还是从心底喜欢林志超的贡献。

随后,大家有考察了玩具、假发,然后才满意的离开。

而林志超回到塑胶花工厂,和顺德籍商人们聊了起来,包括顺德商会会长何亨绵、顺德联谊会会长黄振民,也来凑热闹考察。

“林生,这个塑胶花生产出来,有没有销路呢?”

“只要质量没问题,肯定不愁销路。”

“塑胶花只能上单一颜色嘛?”

“谁能研发出双色,一定可以赚更多的钱!”

他一一解答了大家的问题,也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期间,何亨绵旧事重提:“林生,胡生的意思是,还是希望你将三个顺德商会主持合并,大家都服你!”

胡生,就是胡兆炽,三四十年代的顺德商会会长,生意有很多,包括银行、外贸、地产、酒店,也担任过东华三院的总理、首席总理、主席,是顺德老牌商人。

林志超笑着说道:“倘若合并,麻烦一定很多,而且还给人一种印象,我们是不要和别人比高低。不好不好!”

何亨绵只得作罢!

香港出了个林志超,若是来抗顺德商人的大旗,那真是哪家商会都得甘拜下风。但偏偏林志超只是照顾顺德商人,却不愿意带领大家。

这次前来考察的顺德商人占据绝大部分,若是全部将塑胶花发展起来,香港塑胶花产业又是顺德人的天下,和假发产业一样。

其实,林志超也有打击潮汕商会的意思,几个未来的头面人物,都已经给弄没了,比如李家成、林百欣。

所以说,将来香港就是他们顺德人的天下,特别是林志超一人就可以比香港潮商厉害。

香港不再是李家城,而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