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178章 【抽半根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78章 【抽半根烟】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戈登来到老板罗兰士·嘉道理的办公室,递上一封信,并说道:“老板,这是长江实业给你信件。”

嘉道理意外的说道:“这个林志超莫非对那幅物业志在必得?”

原来在一周前,林志超就以长江实业的名义,提出收购香港大酒店的业权,双方是通过信件进行沟通的。

而嘉道理自然没有答应,回信表示无意出售这幢物业。在嘉道理看来,香港大酒店好歹还能创造利润,不像以前售给长江实业的那幅住宅地皮,每年只能收取一点点租金;他便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出售给长江实业。

戈登说道:“应该是很渴望得到!毕竟环球航运财大气粗,林志超作为老板,自然身家不菲。”

嘉道理不置与否,随后撕开信件阅读。

‘愿意高价收购’、‘且可以极低价租赁给香港大酒店三年时间,用于经营酒店事业’

嘉道理看完信件,顿时出现一丝松动,他对地产并没兴趣;而他也知道,香港大酒店在中环已经失去竞争力,走下坡是必然,因为各方面硬件并不算好。

“他们说愿意高价收购业权,并极低租给我们3年时间继续经营酒店,你说说要不要考虑?”嘉道理问戈登道。

戈登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长江实业如此钟意这幅地皮,怕是想建立一幢总部大厦,作为旗下公司的总部。若是通过重建,建成像今年竣工的‘历山大厦’那样的靓厦,价值确确实实提高很多。”

‘第二代’历山大厦是置地今年重建的物业,在香港港岛中环遮打道16至20号,东面是雪厂街6号,南面是德辅道中5至17号,是一个三角地带的旺地。

目前的香港,商业楼宇修建高层是允许的,只是需要通过行政审批;比如五十年代初落成的中银大厦(1947年拍下的大会堂旧址),便高达17层,比汇丰银行还高6.5米(汇丰银行只有12层加地库)。

嘉道理点点头,说道:“有道理,若是修建成十层商业大厦,价值也就大大增加。”

由于港府还没有鼓励向高层发展,所以修建过高可能受到限制,故嘉道理没有想到还能修建更高。事实上,此时香港没有人可以想到,港府会修改建筑条例,鼓励高层建筑。

戈登见状,询问道:“老板的意思是?”

很显然,他看出老板有意接触一下,若是真能卖出高价,老板也会同意的。毕竟嘉道理家族的核心产业是电业、半岛酒店,若是将这幅地皮高价卖掉,去发展电业,也是有可能的。

果不其然,嘉道理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回复他们,让他们提出报价,看看他们的诚意再说!中环的地皮就算是在战争时期,都是非常保值的;如今战争结束,自然应该水涨船高。”

“嗯,那老板你回信,我去递给他们。”

中环的商业地皮,哪怕是半岛战役期间,单价也在300港币每平方尺上下,比起1947年拍卖的价格都高出一些。

而如今,嘉道理家族觉得按照市价,中环物业地皮的单价在350~400港币每平方的样子;不过这个价格他没有出售的想法,除非能给得更高。

与此同时,三年低价租给香港大酒店,也是一个诱惑力,前提价格是有多低。

另外一边。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看着嘉道理的回信,顿时松口气。

有意出售就好!

说白了,就是让嘉道理‘狮子大张口’,他又能开到多高的价格?

压根就会缺乏想象力!

而对于林志超来说,他分析香港大酒店的地皮将在1957年达到3000万港币以上的价格,也就是许爱周家族前世购买时候的花费。

虽然他现在不可能同意那么高的价格,但也给他有很大的报价空间;毕竟若是等到那个时候,林志超可能面临和许爱周竞价,便宜了嘉道理家族。

参考前世在这个时候,嘉道理家族出售地皮给飞艇泰一幅大型住宅地皮,说明嘉道理并不很懂地产,也无心在地产上投资。

种种心理分析后,林志超依然决定给出一个‘天价’,一举击溃嘉道理的心理防线。毕竟给出市场价,别人会觉得我经营酒店好好的,干嘛要出售呢!

这幅地皮的资料,已经被嘉道理大概介绍下,总面积是2.6万平方尺。

林志超决定给出460港币每平方尺的报价,也就是总价1200万港币;与此同时,再答应租给香港大酒店三年,每年仅收取租金50万港币。

总体来说,比市场价高出30%,好比是在赌明年可以上涨这个数字,也就给嘉道理一个印象——战争结束后,地产会大概上涨这个数字。

而林志超的心里极限是1500万港币以内,若是更高,那他只能放弃,将资金拿去买油船,三年也能赚回一倍多,届时再高价参与竞购这幅地皮。

他和许爱周关系虽然保持不错,但生意是生意,也只能价高者得了。

12月中旬,林志超和嘉道理总算坐在一起,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沟通,双方总算达成了一致,并准备完成签约。

两人算不上熟悉,只是简简单单的买卖关系。甚至,这一次嘉道理算是摆了林志超一道。

为什么如此说呢?

嘉道理见林志超稀罕他的物业,颇有志在必得的意思,便趁机要价。最终,林志超开价1200万,嘉道理要价1380万,一番交锋后,价格落在1320万港币。

这个价格对于林志超来说,其实是觉得赚了,按照他的分析,仅1954年香江的地价就有可能上涨50%。因为受政Z的影响,东南亚热钱纷纷跑到香港,再加上战争结束,导致香港地皮以每年50%左右的上涨速度提高。哪怕是在1954年,大家并没有消息——港府有意出台鼓励‘建筑朝高层发展’。

所以,1320万港币的价格,差不多也就是1954年底的价格,林志超并不觉得亏,毕竟是他主动提出交易。

不过若是这个交易价格披露出去,林志超恐怕短时间要被冠上‘冤大头’、‘威水佬’等不雅称号,被商界同行笑话。

所以一见面,林志超便说道:“嘉道理先生,这次交易的详情,还请不要透露出去。”说完,露出苦笑的表情。

嘉道理心中一乐,心想年轻人,伱也知道这是不光彩的事情呢!

不过他还是严肃的说道:“这是当然,此次交易细节理应保密。”话锋一转,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这幢物业是香港最好的地段,林先生买得非常值啦!若不是林先生执意要求购买,我是不会打算出售的,我知道林先生想建漂亮的总部大厦,作为环球航运的总部,所以觉得应该成全你!”

林志超一听,心道,你还真会联想,这幢大厦怎么会是环球航运的总部大厦呢,它又不是濒海建筑大厦。

它当然是叫‘长江集团中心’啦!

“那就感谢嘉道理先生的成全了!确实,我筹备在这里修建一流大厦。”林志超坦然说道。

嘉道理有些狐疑的说道:“林先生既然筹备修建一流大厦,为什么又愿意低价租给我们三年时间呢?”

虽然他觉得自己‘宰’了林志超一把,但总有些心神不宁,要知道林志超能年纪轻轻打造一只庞大的船队,怎么也算是个人物吧!

林志超苦笑道:“还不是资金闹的,嘉道理先生有所不知,做航运的一直很缺钱。所以缓一缓,有助于资金调度,避免出现问题。”

他这样一说,嘉道理、戈登等人顿时心中舒展开来。

嘉道理说道:“确实,我也知道做航运是个大投资,一艘船都能买下一幢中小型大厦了。”

随后,嘉道理等人主动开始正式签约。

分两次签约,第一次签约是香港大酒店的业权交易,第二次是香港大酒店的租赁物业交易。

倘若按照50年租金一年,林志超需要26年多回本,所以说是极低价格租给嘉道理家族三年。

当然对于林志超来说,1954~1956年租给嘉道理家族,好歹还能赚点;若是不租出去,他也要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兴建大厦。

虽然是1955年鼓励建筑物向高层发展,但林志超不可能太早的修建商业大厦,第一是建筑技术水平的问题,第二是租客的问题,第三是地产要想做‘发展地产(住宅)’赚一波资金再说。

特别租客这个问题,香港大概是五十年代后期才吸引世界各大公司来港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所以中环的写字楼那个时候比较好租。

在律师的见证下,双方完成了签约,林志超也递上一张支票。

扣除第一年租金,一共是1270万港币,折合不到230万美金。

这些钱都是从环球航运账上调度的,而环球航运今年应该能结余450万美金左右的现金流。

“合作愉快,嘉道理先生!”

“合作愉快,林先生!”

实际上,怎么会合作愉快呢!

回到公司的林志超,在办公室里盘算着自己在地产上的实力。

他拥有的地皮物业计有:

铜锣湾(商、住):百德新街‘半条该(21.5万平方尺)’、怡和街和百德新街及剑得佐治街的‘三角地带’(3.6万平方尺)、希雲街‘整条该’(15.6万平方尺)、使馆大厦

中环(商厦):毕打街的香港大酒店(2.6万)、昭隆街9号(1.4万)、德辅道中77号(1.6万)、雪厂街10号(0.9万)

九龙(商、住):油麻地公众四方街(17.2万)、九龙公园对面的美丽华酒店(8.8万)

除了这些大型物业外,长江实业还拥有少量的小型物业和地皮;包括在北角拥有一副2万多平方尺的地皮,它连同使馆大厦都是在优衣库服装公司旗下。

所以的物业加在一块,总价值已经高达4500万左右。

虽然比起环球航运净资产三亿港币左右,还差很远,但依旧让林志超安心不少。

此时香港没有人知道林志超的具体资产多少,现在连汇丰银行都不知道他有多少船只,因为后面购买的十几艘船时,已经还清汇丰有很多债务;与此同时,后面有不少船注册在巴拿马等海外离岸地,主要是方便和美国做生意。

实际上,香港人都不认为林志超的财富已经超过了何东,包括林志超的一些朋友都是如此。大家更愿意认为,林志超的财富应该处于和许爱周等老牌家族差不多的程度。

“老板,在忙呢!”唐彩芸走进办公室,用玩笑的口吻说道。

看得出来,她非常高兴,是因为长江实业再添一个大型物业。

林志超将一把椅子放在自己座位边,让怀孕六个月的唐彩芸坐下。由于林志超事业越来越膨胀,所以他本人已经非常的‘未雨绸缪’,这就导致唐彩芸、许彩英纷纷走上工作岗位。

他最怕的就是坐飞机,那玩意他就是‘超人身体’也不能存活,但又不得不一年到处飞。

林志超关心的说道:“工作累的话,就在家也行,公司有什么事情,我讲给你听!”

唐彩芸抚摸着孕肚,说道:“才不要!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工作很轻松的,又有助理,再加上长江实业目前还在筹备阶段。”

林志超点点头,长江实业虽然资产庞大,但工作较闲。目前长江实业已经搬入球义大厦三层,和环球航运在一幢大厦里,也占据着一层,包括优衣库服装、酒店部都在一起办公。

唐彩芸的工作确实简单,依旧是薪酬委员会的,实际上就是个闲置,目前至少是这样。又挂了林志超的助理,和他一个办公室,也算是确定地位。

不过有一点,两人非常默契,那就是唐彩芸不干涉公司的工作,只听只看只问,就是不指点。

随后,林志超普及长江实业的玩法给唐彩芸:“这次购买的大厦,大概会在五十年代后期,兴建一幢一流的中环甲级写字楼大厦,作为长江集团的总部,包括长江工业都会在这里设总部。”

唐彩芸认真的听,随后好奇的问道:“那你怎么知道港府什么时候允许住宅建高层呢?”

她知道,长江实业要先开发住宅,回笼资金后,再去开发大厦,这样才会财务健康。

林志超说道:“这事港督曾给我提了一句,具体时间不知道,但现在那么多人住在山上;与此同时,香港工业开始发展起来,造就不少有钱人,形成市场购买力。所以,也就是三年之内的事情。目前长江置业也在开发些重建楼盘,再加上收收租,养活公司二三十人不成问题。不着急!”

唐彩芸点点头,心中大定。

按照林志超的想法,在1955年‘建筑条例’一读、二读、三读(通过)之前,他就会策划、合作李高福的金巴利道‘香槟大厦’,一旦建筑条例‘三读’通过,立马报审,然后出售楼花,率先点燃香港的楼市。

当然不可避免的,‘公摊’要沦落到林志超头上,毕竟先是五层唐楼就没有这个问题,一旦涉及住宅大厦,一层有很多单元,就必须涉及‘公摊’的问题。公摊在香港不会成为市民的烦恼,更何况后来在2003年还取消了。

香槟大厦出售后,香港地产便已经点燃,届时再策划其它地产项目。

而商业大厦方面,雪厂街10号那幅地皮,将在在1956年修建长江实业的第一幢商厦,预计17层高,并作为环球航运、长江集团的临时总部大厦。

林志超的想法,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告诉唐彩芸,让她记在心中即可。

石硖尾,白田上村。

八家坡的一间木屋里,主人陈三提着点好的‘火水灯’,在床上翻找东西。一不留神,一丝小火星溅到棉胎里,但并没有引起人的警觉。

“当家的,你找什么呢,让孩子好好睡觉!”妻子抱怨道。

小小的一间木屋,搭着两张床,床上铺着乱七八糟的棉被和旧衣服,脏乱不堪;甚至整个木屋的环境,都是脏乱不堪,空气中夹带着臭味。

但香港几十万住着僚屋、木屋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不仅仅是穷,而且也缺水,更何况上班都很累,谁愿意收拾。

“我找我的烟,想抽根烟!”

“在那边呢,大晚上抽什么烟,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工呢!”

“我知道上工,男人不抽烟,哪有力气上工,多事!”

女人只要闭上嘴!

男人总算找到一盒烟,里面仅剩下半支,那是他已经吸过的半支。虽然他烟瘾大,但赚得实在不多,只能少抽点。

点燃,猛吸上一口后,男人将烟味吸入肺中,充分感受那滋味。如此重复两次,看着不多的烟节,他咬咬牙,熄灭掉,留着早上再抽。

两个孩子闻到烟味,敢怒不言,若是抱怨,老爸还能将他们提来再揍一顿。

夜深人静,所有人都睡了,唯独棉胎里的火星越燃越旺,突然一道明火遇到易燃物,猛的爆发出大火苗。而浓浓黑烟,很快窒息房间的四人。

最后,还是男人强撑着起来。

“咳咳”

陈三努力去打开房门,跑了出去,他想找水,发现根本没有水;等再看向自己的木屋时,已经大火滚滚。

“老婆,儿子,快出来啊!”

“老婆儿子,快出来啊!”

一时间,陈三努力的嚎叫,回应他的只有滚滚大火。而时间,仅过去不到一分钟。

“起火啦”

“着火啦”

火势很快蔓延起来,陈三只能独自逃生,心中悲伤不已,但却不敢声张。因为火可能是他点燃的,所以他现在要尽快逃走,因为火光已经满意数十间木屋,一发不可收拾。

人们发出凄厉的救命声,夹杂着‘火烛呀!’的叫声、拍门声。居民从梦中起来,扶老携幼,亡命奔逃。

起火不够十分钟,火势已蔓延到中约了,天又不造美,卷起猛烈的东北风,火尾被风由白田上村半山吹下,形成一条火海,火场爆出劈拍的声音,浓炮鷠天,火头处处,火光映红了整个天空。

说时迟那时快,火势已蔓延到白田中约了,虽然救火队人员奋不顾身展开救火工作,但是火头已四散开了,刺鼻的火焰,焦热的火海,经不起东北风一吹,火势像洪水猛兽般奔向山下,使救火队人员也不得不退缩。

到十时许,整个白田上村已烧成灰烬,火势还继续蔓延至白田下村。初时居民以为火很快就会扑灭,因此还未搬东西,直至救火人员拍门叫疏散时,他们才搬。但较近火场的木屋,为了保命,连棉胎还没搬出,就往窄巷奔跑。

整个白田上村、中约被火神光顾后,火势已蔓延至下村了,火头起得更多,不消二十分钟,整个白田下村已被烧光了。无家可归的中约居民,纷纷往白田村逃命,由于这些巷横度窄得只容五个人,前面的人已堆成人山人海,逃跑不便,后面的火势像野兽般追来。站在后面的居民,没法逃出,只得爬上木屋,由这间木屋,跳过那间木屋,把木屋屋顶,当做逃命的出路。由于木屋建筑不牢固,屋上的人又多,常使整间木屋都坍下去,几十个奔逃的居民,连人带物,跟着木屋盖也塌下去,坍屋的辟拍声,坍下去的居民的哭叫声震动天地。

由于逃命没出路,居民像生了翼般,不顾一切由这边水沟,跳到那边水渠,转过火场,爬上白田村山顶逃命。

至十一时许,火势已蔓延至窝仔村,窝仔村的村民又像白田村的居民一样,往山顶奔逃。有些居民爬到半山腰突然滚下来,凄厉地哭叫:“我死咯!”

大约十一时十分,窝仔村已烧了大半木屋了。接着另一个火头又往大埔道村木屋烧去,这里的居民又在混乱中奔逃。

到了十一时十分,石硖尾消防局发出紧急火警报,消防员叫居民疏散。刹那间,火势已蔓延至石硖尾村。

消防局人员分散在火场的边沿,举起斧头,在那里劈木屋的门,辛辛苦苦才把门打开,进去搬了几件东西出来,但是洪水般的火势又冲到了,结果搬出的东西又被火神烧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