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168章 【万物复苏】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68章 【万物复苏】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香港的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干德道洋房的院落里,林志超早早的坐在藤椅上,翻阅着报纸、杂志、书籍等刊物。

臋下的藤椅是香港特制的产品,是‘利丰行’在五十年代主要出口的几类产品之一,后世还有两张藤椅被选入伦敦的白金汉宫,供王储查尔斯和安妮公主专用,也算是个名人效应。

林志超看书的速度很快,并不是他在活囵吞枣,而是他的思维、眼力但非常快,大概是聪明人的两三倍左右。今天他看书的速度更快,因为桌子上的杂志、书籍、报纸都是他前面看过的,然后整理分类在一起,今天是重新复习一遍。

这些杂志书籍都是关于美国的‘假发’、‘叛逆青年’、‘奇装异服’等相关的内容,这几年林志超陆陆续续有看过相关的报道,并让助理搜罗相关的书籍存放好。

假发起源于欧洲,早在16世纪中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是很喜欢戴假发,但是假发在欧洲大陆的贵族中的流行,起源于法国的路易十三在1624开始佩戴假发,原因是他因为脱发变秃了,随后假发的流行在其继任者路易十四时进一步扩大。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上假发主要制作商在法国,其次才是美国生产的假发。假发的制作原料是真头发,但必须经过加工。

美国原先购买假发的人,多为秃顶者和艺人(做演出道具)。但在二战后,美国的科技、经济空前发达,物质生活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就开始出现部分新潮青年,他们愤世嫉俗,追求怪异,穿着奇装怪服,头戴假发。

在旧金山,戴假发的青年比比皆是,许多男青年披着女士的长发招摇过市。旧金山是嬉皮士运动的发源地,而这批青年,被老一辈人称之为‘垮掉的一代’。

放下手中的书籍,林志超陷入思考。

假发绝不是昙花一现,至少还有二十多年的流行。而在香港做假发,拥有地理的巨大优势,这是一个蓬勃的产业,至少能养活几千从业者。

成为大佬以后,林志超想的不仅仅是自己赚钱,也在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思考。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早一点引入假发产业链,香港就能赚取更多的外汇,经济也会增加一些,道理就是如此简单;否则一年百万或者几百万的事业,林志超压根看不上,修一幢大楼都不止赚这点。

目前香港的工业普遍只是初级阶段,后世引以自豪的纺织、成衣、塑胶、玩具等产业,在日本强大的工业面前,宛如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

现在又是禁运期间,而香港和日本一样,都是严重依赖海外资源,所以原材料大涨便严重制约着香港的工业,更不要说很多机器都无法进口。即便拥有廉价的劳动力,但依旧不能在产品价格上与日本较量。

当然,今年下半年的情况会逐渐好转,一些物资将从禁运名单划掉,同时美国允许香港产品进入美国。而日本的轻工业,也将在两三年内,受到欧美的限制,因为严重威胁到各国的工业发展。

如今林志超决定率先引进假发产业链,就好比一个市场空白,和他当年引进自动拉链排米机一样,属于一点就爆的那种。

“老公,在想什么呢,如此入神?”

伴随着香风袭来,林志超笑着抬起头,入目的是一对靓女;唐彩芸是美艳的少妇,许彩英是绝色的少女风,一时间和这春天相辉映。

“裙子好看吗?”

两女在林志超面前,不约而同的旋转身体,一个碎花长裙搭配白色衬衣,一个白色点缀花纹的连衣裙,在这个时代都属于时尚的着装。

走在大街上的靓女,一种是盘着头,穿着旗袍或者紧身长裙,这种一般是结过婚的少妇,服装勾勒出她们曼妙的身姿,裙摆开叉、玻璃丝袜、高跟鞋又能体现出她们的美腿,这种风格林志超可以接受,但接受不了自己的女人如此穿,并不是他思想腐化,而是觉得他的女人不该如此‘俗气的美’。

所以唐彩芸、许彩英是另外一种穿戴风格,是欧美风格,但在香港也不少见。

“怕是这院落的鲜花,都不会盛开了!”林志超欣赏的说道。

虽然知道林志超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许彩英还是故意说道:“为什么呢?”

林志超笑着说道:“因为闭月羞花嘛,鲜花见了你们两人,害羞的躲在花苞里,不敢出来了。”

唐彩芸故意抖一下后,说道:“好肉麻!难怪夫君能骗到女孩子呢!”

似有所指,但林志超很坦然的说道:“我那是骗你们俩嘛?我们是同在一个屋檐下,日久生情而已。”

唐彩芸并没有再纠缠,虽然她猜测林志超在海外有人,但她并不是不懂事的女人。自己的男人很多方面是异于常人的,她们两姐妹深知如此精力充沛的男人,岂有不偷腥的道理。

随后,三人走进家里,保姆们正在忙碌准备早餐、带小孩,随后大家一起吃早餐。马上快四岁的林瑞寰,已经可以单独吃早餐,便被列席大餐桌;至于另外两个儿子,都是由保姆伺候吃饭,在一边的小桌。

林志超不喜欢吵吵闹闹,林瑞寰也是通过考验,才能正式上桌。

“等会,彩芸和我一起去上班,瑞寰让奶奶送去幼儿园。”

“嗯,爸爸。”

林瑞寰乖巧的答复,引得吴文英喜爱不已,随即摸摸他的小脑袋。

“乖孙子”

上午。

林志超带着唐彩芸来到长江工业园,并召开了一个管理层大会,很多中层管理都被列席。宽敞的会议室里,差不多有四十多个管理层出席会议。

大家已经意识到,这次会议的非比寻常。

果不其然,林志超开始调整人事和安排新公司筹备事宜,大家听得热血沸腾。

“根据我的推测.这场战争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时间结束,因而香港的原材料问题、进口设备问题、商品出口问题,都会陆续情况好转,长江工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接下来大家要迎接挑战。”

众人心情激动起来,一直以来大家都发现,长江工业养了不少‘闲人’,亦在进行一些技术上面的研发,但并没有产生应该的价值。

所以大家明白,老板对工业是非常看重的,会在这上面重点投资。如今,一切答案都出来了。

林志超接着说道:“长江拉链,分出长江冶炼、长江机械、长江贸易,四个公司都独立运行,当然又在集团的调度下紧密配合,人事安排如下.长江塑胶,分出长江玩具,人事安排如下再成立一家长江假发厂,人事安排如下.”

一番调整和安排,大家除了对长江假发厂有些意外,其它都不意外。

因为分出去的公司,就是曾经的一个部门。

“接下来,你们筹备一下新公司,至于行动方面,我会来进行调度。一步步展开,几年我都等了,不急几个月的时间。”

“是,老板。”

随后,林志超将手中的稿子交给集团办公室,进行打印公示。

这次会议,主要是人事上的安排、新公司的注册,至于具体行动,林志超需要一步步去安排,并不是很着急。每一个新产业,他一开始都会亲力亲为,待走上正轨后,再交给管理层,自己则时常监督。

与此同时,工厂也开始进行了分配:

原来的三层楼和一层,全部作为拉链产业的工厂和仓库,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尺,短时间内是足够的。

新修建的五层工业大厦,第一层安排的是长江塑胶,第二、三层则是长江玩具(也含塑胶玩具),第四层则准备生产假发,第五层则租给优衣库服装。

至于,长江冶炼和长江机械,以后都会搬到将军澳的工业园;去年,长江工业斥资280万港币,在将军澳拿到80亩的濒海工业用地,目前还在建设中。

长江工业园又筹备修建一幢五层工业厂房,备用着,免得厂房面积不足。

“老板”

林志超对着走进他办公室的长江假发厂总经理陈麟元,点点头。

随后,他说道:“我让伱看的资料杂志有没有看完?”

陈麟元属于长江工业自己培养的管理层,入职已经四年多,懂生产也懂管理的人才。而长江假发厂以后好歹也是一门年利润过百万的产业链,所以林志超也是精挑细选其总经理。

“嗯,已经看完了。”

林志超便问道:“那我问你,香港有没有假发销售?”

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话毫无关系,但却很有深意。

陈麟元是在一个月前接到老板的任务——通过书籍杂志了解假发行业,而且是要在下班时间,所以准备充分与否,这个问题就能知晓。

作为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给你学习的机会,若是把握不住,那也就错失机会。

“没有,香港没有假发出售,也就意味着香港没有假发工厂,我们是第一个想到做的。”

对于这个答案,林志超内心还是满意的,接着他又问道:“那香港是没有能生产假发的了?”

陈麟元随即答道:“也不一定。据我所知,粤剧等传统戏剧中,都需要用到假发、假须,所以香港应该有假发师傅。只是他们的工艺,属于传统手艺。”

林志超说道:“好,那你就先去打听假发师傅的事情,然后过段时间,你和我去美国考察一下。”

他要亲自参与考察,但也不会忘记培养手下。其实他也考虑到香港是有生产假发的师傅,戏剧中可是有此方面的道具,虽然工艺不一样,但无非就是一个传统手工,一个现代机械化的。

陈麟元点点头,说道:“好,我马上去准备。”

此时的他,已经是热血沸腾,根据刊物的了解,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若是他能协助老板完成这个产业,那么他自然也是一种成功。

三日后,林志超和陈麟元来到油麻地,寻找一位假发师傅。

走到一个巷子,林志超发现一个倒垃圾的妇女,此时香港未流行用塑料袋装垃圾,而是用老式斗箕。他一眼就看到这个妇女的斗箕里尽是散发,不用说,跟着这个妇女就可以找到假发师傅。

林志超上前对女工说道:“这位小姐,敢问你可是假发师傅?”

女工一听,摇着头说道:“我不是假发师傅,我是跟着高师傅做假发的女工,你们是不是要找高师傅定做假发?”

还挺热情大方,谈吐也是不俗,林志超在心里随即评价道,这大概是一种习惯——看人下菜。

“是的,麻烦你带我们去寻找高师傅。”

“好,你们跟着我。”

沿着小巷子,磕磕碰碰的来到一个很小的铺面,里面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正带着另外一个女工干活。

“高师傅,这两位客人说要定做假发,我正好碰到就带来了!”女工爽朗的说道。

高永贵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林志超、陈麟元两人面前,询问道:“两位想做什么样的假髻?”

林志超笑着说道:“高师傅,我们有个生意想和你谈,要不我们一起去茶楼喝杯茶,慢慢谈!”

高永贵打量一下林志超和陈麟元,一看便知道是老板,再加上能去茶馆饮杯茶,自然答应。交代两个女工一下后,高师傅便跟着两人一起去去饮茶。

“两位贵姓?是做那门生意的?”

“在下林志超,做的生意很杂。这位是我的经理,叫陈麟元。”

高永贵一时没有意识到什么,直到有保镖为三人开汽车的门时,高永贵才觉得事情不简单。

“林先生,你是不是船王林志超?”

“哪里敢称船王,不过是有几条船罢了,看来高师傅也知道我。”

接下来,高永贵目瞪口呆,这辈子也没有想到,还能认识这样的大人物。随后有些忐忑,这位大富大贵的人物,请自己喝茶是为什么?

三人找了尖沙咀的一个高档茶馆,茶馆切上好茶,端上几份点心。

随后,林志超才说道:“高师傅,我想一个月向你订做500个假发,并且多多益善。如何?”

高永贵连忙把茶杯放下,随即愣怔,又说道:“林生,你这是外行人讲话,以为做假发像剃头那么快?我们做一个假发,要花三个月时间,你明白嘛?”

说完之后,有些后悔,他有些过于激动,所以对大人物有些不敬。

林志超不在意的说道:“原来是这样,就没有更快,更有效率的制作假发了嘛?”

高永贵此时见林志超比较好说话,又好像有求自己,便恢复老师傅的骄傲,并说道:“林先生,不是我和你吹牛,全香港也找不出第二个制作假髻的老师傅,而我打小就做这一行,每月也不过能生产几个而已。所以别说500个,就是10个都不可能,更何况,你要这么多干什么?”

林志超笑着说道:“国外有需求!”随即又问道:“高师傅,你每月能赚多少钱?”

高永贵扭捏的说道:“几百港纸吧。”

随后,林志超想了想,他不可能全部机械化生产假发,那是傻瓜行为;香港最便宜的就是人工,怎么能不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呢?

所以,香港的假发生产工艺,只能走半机械、半手工的方式,才可以获得最佳的效益。

“实不相瞒,高师傅,国外对假发的需求很高,所以我想引进机械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希望你来替我打工,亦或者给我一个熟练的女工。”

高永贵不相信的说道:“林先生,你放着好好的大钱不赚,怎么看上这个小生意。更何况,假发是不可能机械化生产的,我做了一辈子假发,都没有看到用机器来做。”

毕竟是一个五十岁的小老头,性格固执,说服他的可能性很低。

林志超只能说道:“高师傅,就今天那位带我们的女工,你转让给我们,我们给你800港资的介绍费。若是那天我真用机械生产假发成功,影响到你的生意,我再回来高薪聘请你做我们的技术顾问。”

自然是可以直接挖,但很显然这不仁义,省几百港币没有必要.

没成想,高永贵说道:“要什么介绍费,你们请我喝顿茶,就是看得起我了。那位女工我可以介绍给你们,不收分文,但你们不能开比现在低的工资,大家都是熟人,我不能害她。”

林志超一愣,没想到这老头固执中,还带着几分义气。

随后推辞一番后,高永贵说什么也不肯收林志超的介绍费,事情却应承下来。林志超也不再强求,这老头以后失业了,正好来自己的假发厂上班。

喝完茶,大家又回到假发作坊,听高永贵介绍假发的生产工艺;而那名叫做‘阿青’的女工,听说长江假发以120港币每月雇佣她时,顿时喜笑颜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