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113章 【都是命数】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13章 【都是命数】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香港,已经是1950年1月初旬,林志超立马召集环球航运的几个管理层开会。

“两艘万吨级别的自由轮,已经在驶向香港,预计1月底到港。所以,今天我们讨论一下两艘船的运营方案,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环球航运并不是新手,有运营‘万和航运’的东方交易者好的经验,再加上高层都是航运出身,所以大家纷纷建言。

“目前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旧是内地,可以开辟至内地的多条非固定航线,揽货就走!”副总经理冯永发说道。

这种业务确实不错,目前许爱周的船队就航行在内地沿海一带。

林志超不置与否,继续听大家的建言。

业务经理高启强也随即说道:“两艘万吨级货船,已经很难通过揽货来运营,唯有开通固定航线。一条船可开辟至日本东京的固定航线,一条船可开辟至东南亚甚至更远的欧洲航线缺点是赚的少,但对于我们航运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

这个方案正是林志超所想的,至于高启强口中的赚钱少,林志超压根不担心。到了下半年,远东闹船荒,运费很快就会翻倍。所以只需挨过半年时间,便是航运的春天。

一旦运费翻倍,林志超便选择和日本航运公司合作,进行长租;虽然只有短租的75%收益,但胜在方便贷款,和取得互信。

“好,这两条船就开辟固定路线,一条至日本东京、一条至欧洲途径东南亚。我们立即展开业务布局,尽快船一到港,我们就正式营运。”

固定航线的业务,很多都是和船务代理公司合作,环球航运也会在这些地方开设船务公司。

“是,老板!”

东方交易者号,是林志超练手的船只;而两艘万吨自由轮,初期亦是林志超的试验品。他就是停在港口,也不会忧心,因为他的目标就是下半年‘远东闹船荒’,届时赚日本人的钱。

至于环球航运账上,还有近80万美金,自然会在四五月份继续购买船只。

林志超来到长江塑胶厂,此时这里已经焕然一新,工人们正在技术员的带领下,用美国淘汰下来的二手塑胶机制作各种塑胶产品,有生活用品(水桶、浇花散水器等),有塑胶玩具(卜卜枪、小黄鸭等)。

整个长江塑胶厂一共投资35万港币,这还不算现成的工厂,所以就规模来看,已经是香港大型塑胶企业了。

而目前,香港拥有30家塑胶厂,几乎都是小规模工厂,工厂占地面积不过千尺、工人数量不过寥寥十几人的规模。

至于香港塑胶产品的市场,则局限在香港、东南亚两地,欧美市场不可能打开,质量都不及格。最简单的一个就是设备,清一色美国淘汰下来的第一代塑胶机器。

“老板,你回来了!”陶德荣高兴的迎了上来。

最近他是即兴奋,又有些忐忑。毕竟他知道老板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就算高薪聘请的技术员,他也不是很放心,所以一直盯在工厂里。

林志超点点头,直接说道:“产品都生产出来了没有?有没有和其它工厂对比一下?”

本来就是大型工厂,要是质量不达标,可就笑话了。

陶德荣立马邀请林志超前往产品展示区,随后林志超便认真的查看起来。长江塑胶厂已经筹备快两个月时间,目前还没有将产品打入市场,就等林志超验收了。

“有对比嘛?”

“有有.这些是一家叫做万和塑胶厂的产品,这家塑胶厂是香港塑胶厂的元老,市场上也是非常强劲的塑胶厂。”

林志超立即神情一动,马上问道:“这家工厂的老板叫什么?”

陶德荣不疑有他,随即说道:“老板叫做王东山,工厂差不多有近百人规模,不过这个王东山现在将万和塑胶厂交给一个叫做‘李家成’的年轻人管理,整体业务发展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果然是他,看来是‘冤家路窄’啊!

林志超点点头,满意的说道:“你有这个谦虚的态度,我就放心了!我们的工人质素没话说,技术工都是挖来的干将,机器也是全港较新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是个新手,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

陶德荣连忙附和,他现在是干劲十足,第一是升职加薪,第二是压力巨大。而且,长江实业有个奖励制度,凡是在一年中表现好的优秀员工、优秀管理层,会进行年底评比,获得者可以获得‘三粮四粮’,类似奖金。

接下来,林志超拿起小黄鸭时,立马说道:“这个属于抄袭吧?你们并没有二次创作,或者自己开发设计出玩偶造型?”

小黄鸭是美国人在1947年率先注册的专利玩具,之后又有日本人注册,再之后又有香港的林亮开发出不一样的小黄鸭。

而林志超手中的小黄鸭,正是林亮开发的小黄鸭,不过并没有专利。

“抄袭?二次创作?”陶德荣一时反应不过来。

香港在这个时代,哪里有什么专利和版权的意识,本就是山寨工厂聚聚地。

“我知道了,老板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开发新造型玩偶,我有想过,但时间上来不及,只能先拿市场上的产品作为样品,进行生产。后期,我们会进行创作自己的玩偶、玩具,请老板放心。”陶德荣连忙又补充道。

林志超也没有放在心上,不能一开始就要求过高,否则就是难为人。而且,一开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

“嗯。那就召集管理层,开个会,讨论一下将产品推出市场的准备!”

“好的!”

不一会,几个管理层纷纷来到一间小会议室。

当林志超将产品的价格,普遍定在万和塑胶厂更低的价格时,管理层们提出了异议。

陶德荣说道:“老板,这样我们几乎没有太多的利润,而且是不是容易得罪同行?”

销售部经理李小彬说道:“老板放心,我们的销售队伍继承了长江实业的业务能力,一定可以将产品顺利打入市场。”

长江实业的销售队伍,乃是林志超一手培养起来的,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能打胜仗的队伍。

林志超随即笑着说道:“我们是新入行的,自然要用猛料抢夺客户,更何况价格只是稍微低一些,不算恶意杀价,我们还有利润呢!至于得罪同行,我若是一般老板刚入行,自然不敢这样做。”

言下之意,他压根没有将那些小老板放在眼里。

商场如战场,林志超的敌人对他,可比他今天歹毒多了,比如枪击长江银号的那件事。

管理层们便不再言语,他们其实更担忧塑胶厂的利润问题。

但林志超的想法是,先占领市场,待下半年趁着原材料涨价,长江塑胶厂趁机涨价,自然就合情合理了。当然没有下半年的进出口封锁,他还真不会如此操作。

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

接着,林志超又说道:“其次,我们采取寄售的模式,凡是进我们货的商店、杂货店、批发行。只要没有出售掉的产品,我们都是原价回收。”

此话一出,大家再次惊讶了!

这个太牛了!

合着风险全部是长江塑胶厂承担了,批发商和商店没有风险了。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会优先选择长江塑胶厂。

一众管理层已经不想再劝了,老板打定主意要以抢占市场为最重要目的,哪怕是亏本赚吆喝。

林志超还有招没有出呢!

不过先留着,免得对手应接不暇。

长江塑胶厂的销售经理李小彬,来到九龙最大的商货批发行——九龙太平洋商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前辈李家成正是凭借拿下九龙太平洋商行的订单,才在万和塑胶厂站稳脚步,获得老板王东山的青睐有加。

而这个九龙太平洋商行,原本一直是在欧美订货的,也是李家成改变了太平洋商行赵胜的‘媚外’思想;当然了,光靠推销也不可能做到,而是香港的塑胶产品已经取得了和欧美差不多质量,这才让别人答应从香港订货。

“先生,伱是做什么的?”

刚到九龙太平洋商行的楼下,便被一个保安叫住,因为推销的人很多,所以这个保安是专门拦截推销员的。

李小彬做过销售,自然明白该如何过这一关,便说道:“我是来找赵老板订货的,这里是九龙太平洋商行吧?”

敢来这里推销,他已经做过不少功课,否则也不用自己亲自来。

保安一见李小彬的着装和自信气质,倒也就相信了,若是做销售的,他几乎一眼可以看得出来。

“是,是,在三楼!”

“谢谢”

接下来,李小彬又经历了第二关,太平洋商行的前台小姐。

“小姐你好,我和赵老板有约,要谈生意的!”为了见到赵胜,李小彬只能一路‘谎言’,毕竟要是实诚,他连面都见不到。

所以,死马当活马医,作为尝试。

作为长江塑胶厂的销售团队,其实老板和副总经理没有太大的压力给他们,不过大家觉得,质量和市场优质的差不多,价格还便宜一些,没有道理不拿下一些订单。

“你贵姓?”

“我姓李”

“好的,请跟我来!”

再次通过一关,李小彬如愿以偿被前台小姐带到赵胜的办公室。

此时的赵胜,正在打电话,繁忙得很,见前台小姐带个人进来,也没有第一时间挂电话。这让前台小姐顿时纠结,莫非自己带进来的是销售?

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两年前被带进来的,已经成为了公司的合作伙伴。

李小彬很有耐心的等着!他的推销经历虽然只有两年,但却是老板林志超亲自培养的,学到了很多。

不一会,赵胜一挂完电话,前台小姐连忙说道:“老板,这位先生说和你有约,我就带他进来了!”

不待赵胜问罪,李小彬马上说道:“很抱歉,赵老板!我是长江实业旗下的营销经理李小彬,我知道你很忙,才想办法见一见你!”

赵胜正准备如果李小彬是销售,他便准备赶客,因为他讨厌推销员一直喋喋不休的样子,大概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因为他也是批发行。

不过当听到‘长江实业’四个字时,赵胜收回口中的话,因为他听说过这家公司,更幻想过成为他们的代理商,听说很赚钱啊。

“李经理,请坐!”赵胜主动起来。

这一幕,让前台小姐有些摸不着头脑,同样是销售,这位怎么有如此待遇,莫非是因为挂了个经理。

不一会,当李小彬说起正事时,赵胜又感到失望,原来不是推销拉链啊!

李小彬察言观色,知道赵胜是看在‘长江实业’四个字上,如今听到不是拉链的事情,自然有些失望。于是,他决定抓住机会。

“赵老板,我们的产品质量优异,价格却可以给你们便宜。不仅如此,我们可以采取卖不完全部原价退货的方针合作,你不用担心货物堆积。”

听到这些,赵胜再次有听下去的欲望,先是问道:“你们长江实业做拉链做的那么好,怎么还看得上塑胶这个产业?”

李小彬随即说道:“说来也是机缘!由于我们将产能分散一部分去星岛生产,所以原本的工人多了出来,管理层本想辞退一百人,结果老板不同意。后来,老板就觉得开塑胶工厂,也不为赚多少钱,就是不想让工人生活难过。”

一时间,赵胜立马钦佩起来,说道:“你们老板值得学习!”

随即,他看起样品来,由于担心被人认为是销售,李小彬只是带了简单的一些塑胶制品。

所以,在赵胜看产品的时候,李小彬随后说道:“赵老板,我们可以给你带更多的产品来!”

赵胜看了一会后,说道:“产品确实有用心在做,你们虽然是新手,质量却不差。不过,我们订货一直是在万和塑胶订购,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贸然取消恐怕不太好呀!”

李小彬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因为赵老板重感情的原因,我输得无话可说。但如果在商言商的话,我希望赵老板好好的考虑一下我们,毕竟价格我们做到了低廉,品质做到了物美,实不相瞒,我们利润很低。”

赵胜顿时心里想到,什么感情啊,我做生意当然是为了赚钱。他的产品远销东南亚,在香港本地市场也很大,所以量大自然要考虑成本。

“这样,你再带样品过来,我需要严格把关质量问题!”

“好的,谢谢赵老板给机会!”

李小彬知道,这单生意成了,长江塑胶厂虽然是初开,但却挖了不少技术工指导;再加上工人素质高,所以产品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塑胶厂不存在高技术含量、科技含量,全港足足30家塑胶厂,便是最好的证明。只要你想保证质量,便可以达到。

赶工的产品,一定是次品,前世李家成就上过当。

而长江塑胶厂一开始便是上百工人生产,所以就不存在赶工的事情。更何况,工人的质素也是关键。

这天,林志超和李兆基约在皇后大道的莲香楼小聚。

莲香楼起源于羊城,在二十年代被香港商人请到香港开设分店,一开始和羊城一样,只做晚宴;不过今年开始,莲香楼白天做茶市,晚上做宴会。

两人坐下后,李兆基说道:“本月六日,自伦敦政府承认,内地九日复电,愿意合作。这之后,这些茶楼便是人满为患,都是来港发展各界人士,交头接耳,谈时论政。”

林志超品尝着小点心,笑着说道:“兆基兄想必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两人的雇佣关系已经结束,倒是有始有终,和平分手,但情义依旧在。

李兆基随即说道:“我哪有林生目标明确,现在黄金下跌来,不再有机会,所以我经常来这些地方打探消息,寻一个机会。对了林生,那个潘耀星的银号给做倒闭了,据说亏了很多,有人上门要债!”

林志超一愣,说道:“不会吧,再怎么亏,能将本钱全部亏完?”

李兆基笑着说道:“炒黄金亏得倾家荡产的人,最近可不少。自去年年底,黄金猛跌至400港币每两,一下子接近腰斩。这个潘耀星想必也是心有不甘,卷入炒黄金风当中,才遭此厄难。”

这就不怪了!

林志超也关注过一段时间,自他将员工尽数撤回、招牌撤下后,潘耀星的门市生意便一落千丈;没想到他不甘心,居然冒险去炒黄金填窟窿,这些好了,搞不好倾家荡产了。

“时也命也!做人如果不贪心,钱财就不可能丢失。”

林志超感叹道。

他收拾人只会收拾一次,又不会赶尽杀绝,毕竟他最多是用合法的商业手段来阴人。违法的事情,他怕沾惹后,收不了手。

李兆基点点头,这位前老板做事很有度,在商言商。

接着,林志超问李兆基:“还没有想好下一步做什么?”

李兆基摇摇头,说道:“倒是不急,可以慢慢的考察和思考!”

这时候,林志超说道:“最近几年,香港产品的外销会激增,将从过去的转口港,变成贸易和制造中心。如果你还想做一番事业,不妨从这上面想想。”

李兆基眼前一亮,他对林志超的眼光自然深有体会,所以他仔细的分析其中的信息。

“谢林生指点!”

“哈哈,谢什么,你也帮了我不少忙。更何况,坐在这里,不都是聊这些嘛!”

说白了,他也是鼓励李兆基早点加入和内地的贸易中,以及进入五金制造行业。至于李兆基具体的何时行动,就不得而知了。

比如李兆基有心劝自己父亲来港,没成想还是没有成功,所以都是命数。

不管怎么说,李兆基还是对林志超非常尊敬和感激,两人也聊得很开心。

唯一让林志超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一世李兆基还会加入新鸿基嘛?

毕竟李兆基如果这几年再多赚一点,几乎都有实力单独成为地产商了。但一切都很难说,毕竟他没有一个现金奶牛,像前世的李家成有塑胶花、郑裕桐有周大福。

像是改变了李兆基的命运,又像是没有改变,好像一切都是命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