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109章 【粤佬奸诈】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09章 【粤佬奸诈】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志超收到李高福的53.8万港币,顿时笑了起来,这个王统元如此轻易上当,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这是你的佣金5.3万港币,讲好的事情,自然说话算话!”

他不管李高福是如何轻松赚到这笔钱,只知道六台二手机器或者说淘汰的机器,居然还售出了他从德国进口四台新机器的价格。

简直是划算!

“谢谢林生!”

“是你该得的,谢我做什么!”

李高福没有继续客气下去,虽然这笔钱对他很大,但对这位表弟来说,恐怕只是洒洒水。至于抽取10%的佣金,本来他是想帮帮忙的,不过表弟既然坚持,他也拗不过。

“这个王统元高兴惨了,还做着他的拉链大王春秋大梦呢!”李高福调侃道。

“一切都是公平竞争!六台机器一台1.6万美金,他买得也不贵。至于接下来,大家各凭手段,这就是商场。”林志超不在意的说道。

“有道理!他贸然进入这一行,便已经决定了失败。”李高福嘲笑了王统元一句。不过他心里也感谢王统元,让自己得到一笔5万多的佣金。

两人又聊了几句,李高福便起身告辞。

随后,林志超叫来了王良,说道:“机器已经卖出去!现在你让销售部去通知香港各大拉链需求的客户,我们的新型铝合金拉链只需7毛一条,具体该怎么推销,伱们应该明白吧!”

王良自信的说道:“当然!我们是新机器做的,不管是拉锁还是拉头,工艺和质量都高于老机器。而七毛的价格,哪怕是香港拉链厂也肯做,但质量差一筹,香港的拉链需求商,还不得选择我们。”

林志超故意给王统元留一线生机,可不是安好心。

如果王统元要想接到订单,至少是0.65港币才有可能;

甚至这个便宜0.05港币的价格,全港的商家还是会选择长江实业的拉链。

所以,王统元已经是在悬崖边!

与此同时,林志超并没有推他最后一把,而是让历史,去推这一把。

若是香港拉链厂,能坚持到明年中,到时候发现铝合金进口不了,自然就会歇业。

至于香港客户那边,明年也正好趁着那个机会,将价格涨回去,甚至提价。

反正已经是垄断生意,还不是长江实业说的算。

香港拉链厂正在举行一个‘开业典礼’,本来是三台机器,王统元打算低调一下,就没有想邀请朋友们来参观。如今不一样了,香港拉链厂拥有九台自动拉链排米机,他自然想让朋友们来瞻仰一下。

这几天,他通过和手下们的研究,发现如果能大量订购材料,价格还能降低至5.5毛的成本。这让他们信心大增,觉得长江实业靠代理商就是一个错误。

“统元兄,你也搞起拉链厂来,这个很赚钱吗?”朋友笑着打趣道。

“赚什么钱,就是觉得多元化发展,很有前景,就试着做做。”王统元谦虚的说道。

“咦,还是九台自动拉链机器,你这是想跟长江实业对垒啊!”又有朋友打量着厂房内,大量的机器。

“哪里哪里,我们是后学晚进,不过香港就一家拉链厂,显然太过于垄断。所以,大家公平竞争嘛!”王统元又夹杂着得意的表情说道。

朋友们纷纷祝贺王统元,但在人群中却有一人,正是同为纺织大亨的唐炳源,正在仔细的观察厂里的排米机。

说来也是王统元故意的,邀请唐炳源,好通过他向林志超宣战,表示自己也要进入拉链行业,大家公平竞争吧!

“咦,统元老弟,你这个机器怎么和长江实业的机器差不多,感觉,感觉就像长江实业淘汰下来的二手排米机。”

唐炳源话音刚落,吸引了十几位沪市商人的注意力。

王统元脸有些微红,毕竟是二手机,不过嘴上还是说道:“确实是德国进口的二手机,但可不是长江实业淘汰下来的。再说,他们工厂才开几年,怎么会淘汰下机器呢?”

机器不可能只有两年就淘汰,这是王统元的看法。

唐炳源这时候似乎有些明白一种可能,想到这个王统元想利用自己,他故意提高声音道:“你可能不知道呢,长江实业采用的是改良后的自动拉链排米机,你这个一小时1800幢,那他们的机器就是3600幢,速度是两倍,而且质量更好;与此同时,他们还使用的是拉头自动冲压机,摒弃传统制作拉头工艺。我去参观过长江实业,所以很清楚,他们本来有16台排米机,其中六台就是这样的老机器。而你这里”

一时间,所有人都关注这个事情来!

而王统元、吴明成顿时目瞪口呆,这个时候他们似乎也明白了,被林志超给阴了。

“这不会是长江实业淘汰下来六台机器,然后故意卖给统元兄吧?”有人夹带着‘气愤’的语气说道。

唐炳源总得袒护一下侄女婿,说道:“长江实业故意卖,也得统元兄买账啊,统元兄又不傻,怎么可能买他长江实业淘汰下来的机器。”

“有道理!”

“这倒是,统元兄那么聪明!”

一众朋友纷纷有些憋住笑意,安慰王统元起来。

此时他们已经明白一些事情了,可能是长江实业淘汰下的机器,卖给了其它代理商;而这家代理商,又推销给香港拉链厂。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长江实业的意思,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王统元要倒霉了。从唐炳源的口中得知,长江实业采用的是改良拉链排米机和自动拉头冲压机,就凭这些,香港拉链厂就没有什么活路了。

当宾客都离开后,王统元终于忍不住骂道:“这些粤佬,一个比一个奸诈!”

吴明成顿时不敢发言,因为如果是真的,那么长江实业真正的报复,才刚刚开始。

也许是担心,急于变成现实。

“老板,吴经理,刚才有成衣厂打来电话,说订单要取消。并告诉我们,长江实业现在给全港的拉链,只需要七毛。而且,而且”一名销售急匆匆的跑进来,说了一通后,后面的话有些不敢说了。

“而且什么?”王统元沉着脸说道。

“而且质量非常的好,说是什么新改良机器生产链牙,自动拉头冲压机生产拉头。总之,就是我们报价6毛,他们都不会采购我们的。”销售颤颤巍巍的说道。

王统元顿时差点气得吐血。

花了25万美金,投资的这个拉链工厂,现在几乎是变成一堆破铜烂铁。当然了,也许能生产起来,但决用不了几台机器,而且只能算是苟延残喘。

“林志超”王统元咬着牙低声说道。

此战,他完败!

若是算亏损,怕是得百万港币,如此多的钱,香港纺织厂要赚一年多。

长江实业重新夺回香港的拉链市场,并牢牢的守住东南亚市场,皆因机器的功劳、成本的功劳。

此次,长江实业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本来林志超追求的就是30%~40%毛利(即不含机器损耗、厂房损耗)。

而就算目前给香港客户7毛一条,长江实业也有40~45%的毛利;更何况,几台要淘汰的机器,足足回笼了48万多的资金,这是他计划外的收入。

而这笔意外的资金,正好填平购买15万平方尺的地皮资金。

长江实业目前只有15台自动拉链排米机在进行生产,但是一年的产量却是540万米,所以产量并没有减少;相反,还有5台自动拉链排米机年底交付,产量将达到720万米。

当然了,订单肯定是不会增长那么快的。

长江实业的会议室。

一众高层齐聚一堂,显示出长江实业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型实业公司。

“开始吧!”林志超坐在首位,说道。

接下来,鲍春来率先汇报道:“目前,我们星岛工程已经全部承接美洲的订单,从原材料进口、接收订单、生产制造、发货等步骤,我们已经实行一条龙的独立运转.”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就连财务都是独立运行,当然财务是香港派过去的。当然了,星岛工厂依旧是在长江实业旗下运转,总部有监管、指导之责,只能说是较独立的子公司。

林志超说道:“好,过段时间我去考察,希望你们和总公司一样。至于订单方面,暂时就承接美洲的;待剩下的五台机器交付后,再考虑将欧洲的单子承接部分。”

鲍春来意气风发的说道:“好的!”

时来运转,他觉得自己再次崛起,这一次崛起,他觉得自己更踏实了。

接下来,各部门纷纷汇报工作,总体来说,一切都是在逐步稳健发展中。长江实业在1950年,有望达到500万港币的毛利(可以理解为纯利,即不计算机器和厂房的成本)。

至于1951~1953年,林志超已经做好了准备——缓慢、艰难的发展,毕竟半岛战争、YKK拉链的崛起,都将是新的挑战。

最后,林志超说道:“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以后都要工作更主动一点,视野更宽一点。简单来说,都替我分担一些,因为我的精力要分给其它事业上。希望就是我不在香港,你们也能组织管理层会议,分析内外事务,做到企业发展。”

众人连忙应‘是’。

这是林志超的一个策略,养成旗下公司管理层的自主能力,解放一下自己的精力,毕竟林志超未来旗下大概会有好几个集团性质的公司。

在林志超看来,与其将来学前世李超人那样分家,还不如一开始就搞几个大型集团出来,将来儿子直接分管就是。

航运、地产、实业,便是三大集团公司,每一个集团公司都可以介入很多产业,甚至可以跨界。

11初旬。

港岛危机依旧笼罩着每一个市民头上,地价已经暴跌70%。

当然,地价虽然暴跌70%,但港府肯定是已经停止拍地。

至于市场上急着套现的地皮虽然有一些,但质素参差不齐,林志超也一时间没有看上,毕竟他有的时间去选择。如果这幅地皮虽然便宜,但将来的发展却有限,他显然会认真考虑。

地段,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这一天,林志超带着胡兆煦途径铜锣湾百德新街时,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这边全是货仓,但却感觉有些荒废,或者堆砌一些破铜烂铁;很显然,这边的货仓并不被原业主重视。

与此同时,林志超又知道这个百德新街,后世也是铜锣湾的购物街道,鼎鼎大名的日本大丸百货就曾在这边率先登陆香港,在六十年代初期,开业引来万人购物、逛街。

后世的购物街,如今还是一片货仓,假设他在这条街集中发展,那么就可以规划成住宅、商业零售、写字楼等,一条街的发展。

在香港或者说是这个时代,商业、住宅是可以一幢楼发展的,下面的搞商场,上面则是住宅,甚至是办公区,有的人甚至将工厂都搬进去(家庭作坊)。

所以也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工厂扰民、商铺霓虹灯刺眼等,造就了不同楼层和单元的价格不一样。

正因为如此繁杂,后世飞艇泰才发明‘公摊’,不过他的公摊和印度的完全不一样,飞艇泰发明的实际上叫‘公共契约’,主要是解决住户每个人负责若干管理费,将来这间楼拆卸或者倒塌,每一个单元折回若干地皮,折成多份,可以按买楼时的价钱多少来摊分,地下铺位贵一些,占比例大些,但管理费也要支出多一些;买家一买楼,就得签署公共契约,承担共同的责任和费用。

后来这个‘公共契约’就被印度发展成‘面积减少’的高招,实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胡经理,从现在开始,你带领团队专心攻克这百德新街的货仓等物业,尽可能的多收购一些,但是价格又得合理。”

胡兆煦马上说道:“老板,这百德新街的货仓,基本都是卜内门洋行的所有权。其总部在伦敦,主要经营纯碱、化肥,在内地拥有很多销售渠道。”

林志超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胡兆煦这些年还是有在认真调查港岛的物业和地皮。

“那正好,卜内门洋行在内地失去市场,香港这些货仓也在慢慢淘汰,所以他们会出售。不过,我们不能表现出非买不可的意思,我可以告诉你,三四年之内,香港都会是目前这个处境。所以,你慢慢和他们沟通,价格要合理,有什么情况和我沟通。”

“好,我一定会尽心尽力!”

既然香港大丸百货是60年年底初开张的,那么前世的业主应该是香港的张玉良家族,据说他们家族在百德新街购买了大量的地皮,发展了很多商业大厦和住宅楼。可以推算出,这个家族在半岛战役中卖药赚了很多的钱,据说售出了一些来历不明的药。

如今既然林志超看中了,那么就花个几百万港币,将卜内门的大量货仓一网打尽,由他来规划这条街的发展。

林志超预估了一下,百德新街一侧,大概有个20万平方尺的样子(百德新街较短),若是全部拿下,300~400万港币左右(地价已经暴跌50~70%)。

假设前世张玉良家族是五十年代中期购买的,那么估计就得七八百万港币的资金,可见张家的实力雄厚。

回到中环的写字楼,林志超来到一间挂牌‘环球航运’的写字间,一共就800平方尺,年租1.2万。

“老板”

里面的几个管理层和职员,纷纷打招呼。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准备好了没有?”

一名三十多岁的文质彬彬男,马上说道:“准备好了,马上可以开始成立‘环球海事学校’,并招募。”

他是林志超招的环球航运副总经理,叫做冯永发,却是一位宁波人,读过大学,在内地官办航运企业做过高管;唯一可惜的是,他是内河航运企业的高管。

不过也没有关系,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有趣的是,环球航运的管理层和职员,多为江浙沪人士,就连林志超讲的都是吴语(泛指江南一带的语言)。

以魔法打败魔法,林志超在这个企业中,就是海派女婿,打算和四大海派船王竞争。当然,他的起步就是董船王级别,甚至可能还高点。毕竟董船王的三艘万吨,有两艘被美国佬没收,直到半岛战役才返回,用于帮助美国押送物资或帮台岛运兵。

“嗯,那就在荃湾长江实业大厦二层,进行招募海员和轮船维修工人,先经过三个月至六个月的系统培训,待我的船到港,便立马执行航运。”

“嗯,我把招募标准要求,拿给你看一下。”冯永发认真的拿出一张纸。

一、做过海员或海兵的优先。

二、懂维修轮船的人优先。

三、做过船长、大副二副.优先。

一条条招募要求,可谓是大浪淘沙,最终只要80个名额。

“嗯,差不多就这样!争取在11月把人招募齐,我会尽快去购买船只。”

“好,我们马上行动!”

办公室里的人,纷纷干劲十足,这位老板虽然是粤省人,则自称海派女婿,以此拉拢大家。与此同时,他们初到香港,却遇到如此有实力的老板,真是好运来了。

开办环球海事学校,招募学院,招聘专业的海事精英为学员上课,甚至还有洋人船长级别、维修工程师讲课。

与此同时,老板还讲,环球航运将在半年内,购买三艘8000~10000吨的货轮。

大手笔啊,差不多800~1000万的投资了。

确实!

林志超将长江置业的171万美金,分成两部分:其中61万美金(340万港币左右)留给长江置业,购买储备地皮;其中110万美金(620万港币左右),用于购买两艘大船。

与此同时,长江实业又抽出300万港币,用于一艘船的购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