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投资时代 > 第七百七十九章 过于激进的行情转变!

“心惊胆战?”张光年微微一愣,笑着打趣道,“你这人啊,就是不知足,市场不好吧,你老是抱怨,市场过于好了吧,你还是抱怨。”

廖光华对于张光年的取笑并没有生气,反而一本正经地说道:“老张,你真不觉得这一个多月时间,市场变化太快了吗?特别是成交额的递进爆发速度,还有融资余额的持续暴涨速度,成交额从平均两三千亿到现在平均9000亿量能,融资余额从最初7000多亿,到现在11000多亿。

这种量能的爆发速度……

我记得上轮牛市,市场成交额的递进,完成几倍的增量涨幅。

至少也要半年的时间催化才行啊,可现在一个月时间不到,就催化到如此地步了,这些……难道不让人心惊吗?

还有市场情绪的转变,投资信心的转变,也是太过迅速了。

一个多月以前,在沪指没有成功突破3000点的时候,市场的投资情绪,明显是处于大分歧之中的。

然而,你再看现在的整个市场投资情绪,基本已经转为一致性的牛市预期情绪了。

这种情绪的转变,实在过于惊人。

按理来说,市场的行情转变,特别是投资信心,资金面的变化,都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的,可现如今的市场……完全没有按照正常的逻辑和发展来啊,所以我心里才略微地有些不塌实。

总觉得这轮牛市的爆发,基础好像没那么坚固,始终存在着一些隐患啊!”

“你啊,就是杞人忧天。”张光年呵呵笑道,“上一轮牛市,是什么时候了?06年、07年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国内是什么环境?信息、资讯的传播,又是一个什么环境?而现在呢……

现在已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了。

互联网用户群体,比06年、07年的时候,岂止多了好几倍?简直是十倍、几十倍的增长了。

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也至少是纸媒时代的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啊。

换句话说,现在的市场信息传播速度,跟当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市场利空、还是利好,那发酵的速度,对于投资者影响的速度,对比当初,都是几何倍数的增长,而当信息影响速度几何倍数增长后。

市场的行情波动,也很难不几何倍数增长啊。

也就是说,现在市场行情的一举一动,其情绪反应,都会比当初剧烈很多,而且必须剧烈很多,才是正常的。

而这就更加助长了市场的涨跌变化和趋势变化。

还有就是由于信息传播的迅猛提速,市场的聪明资金,变得越来越多的。

而且场内资金群体,对于机会的挖掘,以及集中的炒作能力,也变得比以前迅捷、迅猛了很多。

所以,综合来看……

我觉得这轮牛市爆发这么迅猛,市场量能,以及投资情绪、投资信心反转这么快,也是非常正常的。

既然市场趋势已经形成,且牛市的确定性也越来越高。

那就不用担心太多嘛。

3500点这位置,既然全面突破了,且全面释放了沪指3000点到3500点这个区间位置的历史套牢盘,那么就说明市场的做多一致性预期,还是十分强烈的,也说明沪指应该不会再轻易跌回去。”

“我倒不担心沪指跌回去。”廖光华说道,“我就担心沪指涨得太快,筹码结构不稳,过多地透支了市场的做多力量。”

张光年微笑地说道:“市场自有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咱们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在无法改变市场趋势发展的情况下,能做的,也只有是跟随市场趋势进行适应投资和交易了,不过中短期上看,作为支撑市场行情发展的几大核心主线,如‘大金融’、‘大基建’、‘军工’几大主线,在投资逻辑和预期发展上,还是不会存在什么问题的。”

“关于市场中流传的12月份,央行降息、降准的流言,有相关的内部消息了吗?”听见张光年说起‘大金融’、‘大基建’、‘军工’几大核心主线的中短期投资逻辑,廖光华停顿了一会,又道,“目前‘大金融’这条线,走得这么激进,主要还是这条消息带起来的预期啊,如果消息不能兑现,宏观市场上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被真伪,那‘大金融’这条线后续的行情走势,不确定就大了,至少……应该不会走得如这段时间这么流畅。”

张光年回应道:“根据我能打听到的消息,目前还没有听说有这件事啊,当然,也有内部人员透露出是有这种预期,但是没有更加确切的消息,不过……大概率临近年末的这个关口,就算央行不降息、降准,应该也会有其它的增进市场资金流动性的举措,毕竟就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货币资金流动性,还是偏紧的,很多企业的中短期融资环境,并没有改变多少,而且金融机构方面,银根依然还是比较紧张的。”

“其它的增进市场资金流动性的举措,对于金融市场的趋势走向影响,并不大。”廖光华说道,“关键还是要让市场内外的投资者群体,读懂市场宏观货币资金面全面逆转的信号,才能持续维持市场牛市的格局,进一步向上打开市场炒作空间啊!如果这个预期不成立,或者全面落空。

那我估计……

沪指在3500点这位置,继续往上,就很难持续突破了。

毕竟,当前的市场两市成交额,已经爆量到9000亿上下了,同时融资余额也增进到了11000多亿左右。

这个涌入市场的资金量能,基本上就是多头力量的全然体现了。

如果宏观资金面流动性不能逆转,国内的货币紧缩预期,无法向货币宽松预期全面转变,那支撑牛市的一个重大基础条件,就没有了,自然也就很难有更为庞大,投资风险偏好更高的增量资金群体,继续涌入市场中来。

而没有足够庞大的增量资金群体持续作用。

沪指在这个位置,还想继续向上打出更高的空间,产生更为火爆的赚钱效应,难度会相当的大。”

“宏观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局面这个预期……”张光年接话道,“如果美联储最近不整什么幺蛾子的话,应该还是大概率的,我是觉得目前‘大金融’这条线,行情走得并没有毛病,当然,关于这条核心主线的情绪递进,确实过于凶猛,特别是证券板块、互联网金融板块的短期涨幅,应该说是远远超出市场广大投资者群体的预期了,极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两大板块指数,能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走到翻倍的位置了吧?”

廖光华笑着点了点头,继续道:“确实难以想象啊,不过最难以想象,最超出大家预期的,应该说是‘次新股’这条线吧?最近这一个月,‘次新股’这条线,才是真的疯狂,别说翻倍股票了,3倍、5倍股票,亦是比比皆是。”

“‘次新股’板块,完全是市场游资的狂欢了。”张光年说道,“今年下半年上市的这些新股,上市后的表现,真是接连地令人感到震惊啊,谁能想到平平无奇的‘蓝石重装’这支股票,上市后,能够走出十几倍的涨幅呢?”

廖光华呵呵笑道:“‘次新股’这条线,虽然游资炒得很疯狂,但对于市场的行情刺激作用,也还是比较正面的,若不是‘蓝石重装’这支票打出的极为夸张的赚钱效应和炒作高度,我估计沪指应该不会这么迅速地就突破到3500点的这个高度位置,且市场成交额量能,也不会递进得这么迅猛。

这看今年下半年,6月份到10月份的行情走向就知道了。

6月份到10月份的这个时间段里,两市行情和赚钱效应其实在‘大基建’、‘军工’两大核心主线带领下,也是不差的。

但是论起情绪的递进和增量资金的递进程度,那跟11月份,就完全不能相比了。”

“这是肯定的。”张光年接过话,继续说道,“我想这也是监管层最近这两个多月时间,对于市场游资炒作行为,基本放任自流的原因吧?毕竟在这个需要情绪和增量资金群体大力刺激市场,从而衍生出全面牛市的关键时候,监管层肯定也是希望借着游资群体的炒作以及市场夸张的赚钱效应,把整个牛市局面打出来的。”

“为了打通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给后续市场的注册制开辟道路和奠定基础,监管层当前的态度,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廖光华说道,“不过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啊,目前宏观资金面的大转变,还没有真正发生,但市场的增量资金群体,已经是爆发到一个极为恐怖的地步了,不管是沪市,还是深市,基本上都创出了成交额的历史新高。

这么多的增量资金群体入市……

其汹涌进入市场中的资金性质,以及这些资金来源问题,还是非常值得警惕啊。

我感觉随着市场炒作浪潮的持续攀高,以及整个市场投资风险偏好的急剧提升,涌入进来的杠杠资金,是越来越多了。

如果一味地放任杠杠资金群体的扩大。

那么,后续市场一旦出现极端的巨幅调整,杠杠资金被迫退潮,那市场行情局面,将会十分惨烈。

说不定,会出现系统性的市场流动性风险问题啊!”

张光年听见廖光华这话,心里微微一惊,停顿了一下,方才回道:“应该……不至于吧?整体看,目前的市场风险应该还是可控的,而且对比全球金融市场,我们大A的整体估值,也还是比较低的啊,极端性的持续调整不太可能发生。

当然,如果任由市场杠杠资金的持续飞速扩张。

同时,市场行情也是急速向上攀升,整个市场的估值水位,开始从合理区间,步入泡沫阶段的话。

那风险自然还是存在的。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作为市场的监管层,领导们应该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吧?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不是我们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咱们主要分析行情,分析投资方向就行了。”

“哈哈……这倒是。”廖光华大笑了一声,“任何时候,天塌下来,总是会有高个子顶着的,我们这些矮个子嘛,的确不用操心这么多。”

张光年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不由转移了话题,说道:“老廖啊,你管理的主力基金产品,除了‘大金融’这条核心主线的持仓筹码,‘大基建’这条线的持仓筹码,应该还有不少吧?”

廖光华说道:“‘基建’这条核心主线的持仓筹码,已经降低不少了,怎么啦?难道关于‘新时代路上、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核心概念题材主线,或者说相关的政策,又有什么新的巨大动向了吗?”

张光年回应道:“我也不确定,就是觉得‘大基建’这条线,应该还是大有可为的啊,而且关于‘新时代路上、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观经济大战略构想,其政策支持力度,历年多少次经济战略规划,我就没见过这么大力度的,估计这条线,是要作为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路线,持续推行下去了。

不过,虽然关于‘新时代路上、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观经济大战略构想方面,没有什么大的新消息出现,但是关于‘央企国企改革重组’方面,却是有不少新的消息啊。

听说国务院正在推进更多的‘央企国企兼并重组’项目举措,准备整合资源,更好地解决许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问题,我是觉得这个投资方向,还是得继续重视,说不定还会爆发出像6月份至10月份那样的行情力度。”

“嗯!”廖光华琢磨了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关于这方面的消息,我也听说了不少,行,后续我注意一下,适当止盈部分‘大金融’主线的筹码,然后重点布局一下具备‘兼并重组’预期的一众央企、国企股票。”

“你觉得那些股票,具备这种‘兼并重组预期呢?”顿了顿,廖光华又问道。

张光年想了想,回应道:“这可难说了,汽车、高铁、钢铁、水泥……等领域,应该是有较强预期的吧?至于具体标的,就只能看消息面了,不过最近有几支票,倒是走得相当强势,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消息。”

“你是说‘华工国际’、‘华国建筑’、‘华国铁建’、‘华国交建’、‘华国南车’、‘华国北车’……这一批‘华字头’的基建主线权重股票吧?”廖光华说道,“这些票,最近走势的确有些超预期啊,而且看最近市场披露出来的交易数据,前一段时间,已经在‘大基建’、‘军工’主线领域大幅减仓,主攻‘大金融’主线的‘禹航系’资金,竟然又杀回来了,的确是有些邪门的,不过却也没听到什么消息啊。”(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