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垄断巨头 > 第182章 在粒子上集成电路!

科技垄断巨头 第182章 在粒子上集成电路!

作者:紫苏叶子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答案的呈现?”陈宇飞挠了挠头,并没有绝对哪里不妥。

“仙女座沿袭了一贯干净利落的水准,只要有人问起问题,她就会把最精准的答案呈现上来……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十分方便的功能!”钟子星道。

“可是还在学校读书的人呢?他们需要的是理解题目的意思,直接上答案对于学业没有任何帮助。”

“你看!”

钟子星随口问了一道微积分的题,求解正确答案,学习平台瞬间就把过程与答案展现在屏幕上,百分之百正确。

可是,学生想要理解这道题需要的并不是直接给过程和答案啊,而是关于解题的思路,为什么要这样解题。

他们要弄明白这道题该怎么做而不是直接就要过程与结果。

如果不需要理解的话,还要老师做什么?所有人都能自学成才。

“这样的话,许多为了偷懒的学生今后可能并不会在学习平台上学到什么,除非认真的听了每一堂课,要不然,都是照着抄。”陈宇飞立刻就反应过来。

“这个步骤我再去改一改。”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他连忙出了实验室,组织了一批人,去提升这方面的数据处理算法。

......

钟子星的思路继续放回中文编程上面来,与李贤林教授相互之间探讨各种可能性。

理解的越深,整个项目组就越觉得用汉语言编程作为计算机语言更符合自然语言。

同样都是表达,汉语的表达能力是远超英语这点是绝对没有疑问的,当然,表意太多同样是制约着这种语言成为简陋代码的巨大鸿沟。

钟子星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只要把已经做出来的这个能够对中文进行编译的编译器再度深化一下,那么再怎么难以理解的中文都可以转化成机器代码,可以有效的打破英语在这方面的垄断。

同时,还能让国内的程序员在信息技术方面减少对英语的依赖,减少大量时间去学习英文。

不仅更容易编写,同时还能提高编程效率,节省超巨量的编程时间。

稍微了解过这方面知识并懂中文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这对于国内信息技术推动的帮助简直太大了。

一旦成功推广,国内在信息技术领域将会获得真正的霸权。

“几个月前,加州伯克利分校公布的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刚好可以拿来试验中文编程能否发布一系列指令不出错。”李贤林教授找到了一条更快完成中文编程的思路。

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三大语言中,汇编语言就是把高级语言转化成机器码,让机器能够读懂。

而芯片就是机器能否读懂并执行命令的核心物件。

risc-v架构是开源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与软件,可以随意拿来做任何实验。

“实验结果已经出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指令执行度也与同等英文相差无几……可是总有一种不适配的别别扭感。”钟子星皱着眉。

他看过用risc-v设计出的各种参数,并亲自编写了几条指令,总觉得这种架构不适合中子星科技的整体思路。

“应该是设计方面出了问题!”刚刚加入公司不久,担任微观集成部处理器设计师的冯英杰有些头疼的说道。

他看上去是一位斯斯文文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带着金丝眼镜,理着寸头,不过鬓边有很明显的白发,曾是因特尔的芯片设计师,回国后立刻就收到了中子星科技的邀请函。

与他同时加入微观集成部的,还有三位。

分别是刚毕业与浙大微电子学的蒋振威,今年25岁,是微电子学领域传感器芯片的顶级天才,两年前以第一署名发表过一篇关于传感器芯片的论文,收到了国外四家半导体巨头的offer。

苗佩,半导体领域少见的女性,今年29岁,身材不是很高,看上去有些矮胖,留着齐耳短发,有一双看人很凶狠的丹凤眼,来中子星科技前是arm的架构师。

最后一位叫钱书豪,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来自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储存器电路方面的顶级天才,今年只有23岁,有些瘦弱,接到中子星科技的邀请之后立刻拒绝了三星的offer。

他整个人看上去有一种呆愣愣的感觉,像是随时随地都在思考问题,双眼有些无神。

这几位都是人事部武婉柔亲自面试后才推荐给钟子星的,钟子星也对他们进行了多次测试,都是天才人物毫无疑问。

“我们编写的指令也存在缺陷,不全是设计的问题。”李贤林教授问题结症揽了下来。

微观集成部刚刚成立,招收到的人并不多,秉承着只要精英的原则,目前只收到30个人。

这三十位精英在半个月内连夜修改了risc-v开源架构的部分内容,空缺出指令集的部分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

微观集成部的成立,是为中子星科技集团提供半导体领域的设计方案,因为公司暂时还没有成立极限精密部,所以要把设计出来的各类芯片交给其他公司代工。

其本身上承信息技术部的指令、下接极限精密部的精度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关联部门,类似于华维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海思半导体。

所谓微观集成,就是无限微观上集成各种电路。

从微米、纳米两种现今的芯片制程长度单位,再到皮米、飞米、阿米、仄米、幺米等等无限微观之下的长度单位。

极限精密部的使命,就是在最小的粒子上集成最多的电路。

如果物质起源部能在材料上做出突破,让微观集成部在一些微观材料上设计集成处理器、传感器、能量场、武器装置,再让极限精密部加工成小型的宇宙探测器,会不会有“三体水滴”的效果,甚至更强?

有这种精度,纳米机器人、皮米机器人都不再是幻想。

当然,这些目前只存在假想之中,整个部门都才成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