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投资时代 > 第一百零九章 基金的建仓策略

重生之投资时代 第一百零九章 基金的建仓策略

作者:依稀初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4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基金封盘之后,苏禹送走华商银行的工作人员。

然后看了眼时间,发现已经到了下午6点下班的时候,不由再度提议大家一块去吃火锅庆祝一下。

本来忙碌了一天,众人有些疲惫不堪。

但此刻眼见公司第一支种子基金,募资规模远超预期,开业活动取得巨大成功。

一时间, 心里也都十分亢奋,纷纷同意了苏禹的提议。

在大家一致同意后,6点半左右,众人便来到了公司附近的一家火锅店,然后彼此庆祝了一番,8点钟左右, 方才各自散去。

“4个亿, 真是大超预期啊!”

在吃完饭,开车回家的路上, 黎梦依然觉得恍如做梦一样,淡淡瞥了一眼副驾驶位置上的苏禹:“咱们本来预计能有2亿到2.5亿的规模,就很乐观了,结果居然差不多超募了一倍左右。”

“总共162位投资人。”苏禹微笑地道,“确实算是大超预期了。”

他原本以为凭自己现在的影响力和人脉,且在100万资金起投的门槛下,能在禹杭当地聚集起100个信任他的投资人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

结果比他预计,多出了50%左右。

当然,这还是私募基金受限于募资规则,无法像公募基金那样公开宣传,吸引投资者的情况下。

若是能够公开宣传,借用网络媒体的力量。

利用他的席位影响力。

苏禹估计,投资者人群和募资的规模,再往上涨个一两倍, 触及到10亿的门槛,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就4亿的规模来说,已经足够了。

毕竟这个时候,A股两市的成交额,共计还不足500亿,他若用4亿的资金规模,做中短线的话,其实在整个市场内,已经不算是小体量了。

而且,小规模更容易做业绩。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只要将第一支基金的业绩做好了,公司资管的口碑扩散出去,那么就算不用怎么宣传,募集下一支基金,做规模效应,也很容易。

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够让投资者赚到钱,那么私募、公募间一些规则差异所导致的两者规模差距,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你所维系的客户群里,今天也来了超过10个人吧?”苏禹感慨了一句, 微笑地看着黎梦的侧脸,“看来黎大美女在这些大客户间的形象,还是很厉害的。”

黎梦听见这话,脸微微红了一下,说道:“他们哪是奔着我来的?根本上,就是盯着你的赚钱效应来的。”

“不是我说……”

“你要是敢把你操盘杨昊、刘总、王总的账户交割单发出去拉客。”

“恐怕今天咱们公司,门槛都能被踏破了,别说162位投资人,就算500人、1000人恐怕也有可能。”

“没必要!”苏禹呵呵笑了笑,说道,“先不说这交割单,是很私人的东西,就算咱们能吸引那么多人来,第一支基金规模,能爆到10亿、20亿,在我看来,其实与现在也没多大区别。”

“再者,像你说的那么宣传,多少是有点违规的。”

“以前,我个人无所谓……”

“但现在上了正轨,有了公司作为主体,还是稳扎稳打的好。”

“4个亿的资金规模,不大不小,在当前市场上,正好是净值最容易增长,规模最容易操作的阶段。”

“如果基金起始规模太大。”

“在当前权重行情非常低迷,资金完全围绕创业板在运动、炒作的情况下,想要提升业绩,还是很困难的。”

“而4个亿的基金规模,就不存在这些了。”

“这个级别的资金体量,以市场概念炒作行情为主线,还是可以容纳得进去的。”

“你是觉得,公司初创阶段,业绩,还是比规模更重要一些?”黎梦大致明白了他的心思,不由询问道。

苏禹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必然。”

“公募才靠规模生存,而私募……要想做大,那么业绩这个根基,毫无疑问是绝对的第一要素。”

“比起初始的规模效应……”

“第一支种子基金的业绩表现,才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更重要的东西。”

“只要业绩提升上去,第一批投资者赚到了钱,口碑效应传递开,那么后续要想做规模效应,那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反而……”

“如果第一支种子基金的规模很大,投资经理受限于能力和规模效应下的投资路径,无法在短期内,作出靓丽的业绩表现。”

“那么,投资者信心必然会一步步地衰减。”

“而当投资者不再信任的时候,那么后续别说规模增长了,能保证当前规模不减,公司稳定运行下去,就不错了。”

“所以,起步的规模小,有时候,反而是一种优势。”

“嗯!”黎梦应了一声,微笑地道,“我也就说说而已,其实单支基金,4个亿的规模,在当前市场格局下,已经不小了,我前些天查过,当前市场还没有清盘,继续在运营的上万支私募基金里,规模上亿的,其实是不足10%的,当然……公募基金里,这个比例会大一些,但整体而言,单支基金的规模能够上亿,就已经处于私募行业的规模前段了。”

以她的预期而言。

她觉得公司的第一支种子基金,能够迈过1亿的规模关口,就算是成功了。

毕竟以1个亿的规模关口为分界线,认真运营,靠收取管理费,也能让公司勉强运营下去。

更何况,在基金运营阶段,公司还可以开展其它的代客理财业务。

来增加营收、利润。

当然,在超出预期的情况下……募资的规模,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毕竟,募资的规模越大,保守计算,公司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收取的管理费就越多,自然运营上的风险,也就越小。

“私募市场,这么凄惨吗?”苏禹惊讶了一下。

他倒没查过这方面的数据,但知道市场历经五六年的熊市,私募资管行业,肯定也是惨不忍睹。

只是没想到1个亿的单支基金规模。

就能排到整个未清盘私募基金的非常前段位置了。

谷儨

“也不止私募行业惨,公募也一样。”黎梦说道,“对比历史高峰时的资管规模,总体只剩下五分之一不到的地步。”

“银行、券商内部基金卖不出去,早就是常态的。”

说到这里,黎梦轻轻偏头瞥了他一眼,微笑地道:“这些……你在营业部的时候,应该有感触才对,每个月的基金销售指标,基本上很难有达标的时候。”

苏禹笑了笑,说道:“这就是市场底部的特征了,基金卖不出,投资者对股市尽皆绝望,绝大多数股票跌跌不休,无论是公募、私募,都处于绝对的低仓位运行状态,且扛不住清盘的基金,一片一片的倒下,市场利好视而不见,利空却无限放大……一切,一切的迹象,都在说明,预期已经悲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预期既然已经悲观到不能再悲观。”

“那么,接下来的市场……长期看,也就只剩预期反弹一条路可走了。”

“从情绪预期方面来分析,倒也确实如此。”黎梦经过苏禹这段时间的调教后,也越来越开始注重市场情绪这种东西了,微笑地道,“但要说反转,应该还没看见迹象吧,而且宏观经济突破的方向,我还是觉得单凭‘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机终端变革’始终难以撑起来,必须有更大的方向才行……”

苏禹笑着道:“反转,自然没这么快。”

“但当市场确性反转之前,市场总是会先反弹的。”

“而且,任何行情的起始,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是清晰的,所谓‘行情于绝望中诞生,于朦胧中反转,于确定中见顶,于疯狂中结束’,就是这个道理了。”

“大的方向,慢慢看……应该会出来的。”

在他的印象中,经济宏观路线的调整,虽有波折,但在国内人口出生率还未迎来转折之前,却一直都是以‘城市化建设’为核心驱动,利用地产、基建、城市生活消费来拉动经济,这几条宏观主线,虽然当前低迷,但未来……

随着市场投资情绪的慢慢恢复,一定会再次表现,且还将贯穿牛熊始末。

“嗯!”黎梦继续应了一声,顿了顿,说道,“关于你说的,此处大概率应是市场底部这话,我是认同的。”

“但反转,我是实在没那么乐观。”

“不过,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看,就算宏观经济不能再次提速。”

“智能机设备的全面普及,4G推升‘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乃至通过移动互联网伴生的手机游戏、移动互联网金融、以及几乎所有传统互联网领域的边际扩张……这些投资方向和机遇,应该都是相当确定的。”

“毕竟,单从一个‘苹果’,就能看出所有了。”

苏禹微微颔首道:“最确定的投资机会,往往隐藏在生活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其潜藏的爆发力,现在正处于一个刚刚显露出来的态势,自然是相对确定,且可以放心大胆参与的市场主线。”

“至于其它的……”

“搭载‘移动互联网’这个爆发窗口进行规模扩张和业务扩张的行业和股票,也都可以关注和参与。”

“所以……接下来,基金封闭运行后,建仓的目标,以及以后的操作主线……”黎梦问道,“还是放在‘移动互联网’这条核心主线上,是吗?”

苏禹微笑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市场资金和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都在加强这条主线的推进和发展,那我们没道理不选择这条主线来做,而且……整个‘移动互联网’领域,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容纳很多资金在这里面。”

“它既然已经成了当前市场确定性最大,也最有爆发潜力的一条投资主线。”

“那么,在它可容纳的资金体量范围内,我们就只需要选择边际效应最强、业绩弹性最高,未来潜力最大的股票,进行建仓就可以了。”

“坐在最强的风口上……”

“就算是择时、选股能力差一些,那也会被风带出很远的距离。”

“所以,我才说,长线思维中,行业选择,远比个股选择,更为重要。”

“主线选择上……我没有异议。”黎梦认同苏禹的投资理念,说道,“那么,具体的股票标的选择和整体的操作思路上呢?”

“当前市场……”

“正如你所说,市场资金已经选择了这条主线作为行情突破。”

“这从沪弱深强近乎半年时间以来,整个创业板的炒作路径,一直围绕‘移动支付、手机游戏、可穿戴设备、移动网络服务、苹果电子产业链……’这些‘移动互联网’衍生概念和行业在进行,就可以看出来。”

“但就因为市场资金,已经抓住了这条线炒作了几乎半年的时间。”

“直接导致这些概念行业里的核心成长股、概念股,基本上全部处于高位,其估值水位高出整个市场至少30%乃至一倍的距离。”

“如果说,我们提前几个月,哪怕只是两个月。”

“在4月份建仓,参与这些主线,都会有个很好的介入位置。”

“但现在面对这些已经被市场各路资金,炒到天上的股票,咱们再入场,就算这些票往上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预期空间,恐怕短期的巨幅回撤,也免不了,很容易给我们基金造成初期的不利影响。”

“这就是择时和眼界问题了。”苏禹说道,“如果一支票的预期空间是十倍,那么承受30%、40%的回调,也就不算什么了。”

“至于给基金造成的初期不利影响。”

“你是想说初期净值回撤,会让投资我们的那些投资者信心收到打击,是吧?”

“但你要想到封闭期是一年,只要我们在投资策略上没有错,且严格执行了操作方式,那么客户们自然也没什么好指责的。”

“投资,束手束脚,是不行的。”

“怕买高了,怕卖低了,往往到头来……只能是错过机会,错失利润,什么也没得到。”

“而且……”

“最近市场,由于金融机构错判形势,导致的市场严重钱荒。”

“致使股市近大半个月,都在下行通道中,无论是大型机构持股,还是市场中的许多私募基金、游资,都被流动性拖累,在不断卖出。”

“许多核心股票,在这大半个月,可谓是暴力回撤。”

“虽然这些票,在整个市场活跃资金,依然汇聚在‘移动互联网’这条主线附近炒作的情况下,不可能再跌回第一季度的启动平台上,但这也是不错的入场时机了。”

“投资不能苛求所有的入场、出场机会,都是完美的。”

“在投资交易的领域里,有时候朦胧主义,远比完美主义,更为重要。”

俩人讨论间,车子已经到了车库,黎梦将车停到车位上,然后与苏禹同步下车,走进电梯,脑海中依然回味着苏禹所说的一些话。

她原本以为自己的投资水平,与苏禹相比,应该差距不是太远。

但现在,经过对方的一段时间指导和交流。

她才发现,自己与对方,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差距都不是一点点。

“至于你刚才所说的交易操作思路上……”苏禹在电梯里,接上之前的话题,继续道,“4个亿的资金,要想像我之前那样,利用短线打板的操作方式,来疯狂提升净值,是不太现实的。”

“毕竟当前市场上,能够四两拨千斤的概念热点股票。”

“至少在市场投资情绪没有全面恢复,在市场成交额没有突破千亿成交之前,基本上不会出现能容纳单个投资者,4个亿快速进出的这么大流通盘体量。”

“所以,在操作选择上,恐怕还得分两步走。”

“分两步走?”黎梦有些纳闷,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问道,“哪两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