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三百四十四章:代州讲武堂

众人议事结束后。

范纯仁与王安石一同离开宫中。

待出了宫城,前者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后者抚须道:“范相公有话要说?”

范纯仁不知如何开口。

王安石看向左右,“此间又无旁人,范相公想说什么就说吧。”

范纯仁犹豫片刻,终是开口道:“官家待冠军侯府,隆恩过重!”

堂堂官家,说要将上贡的御敌,赐给大臣之子嗣,以‘弟妹’相称,多少有些逾越。

偏偏官家还觉得理应如此!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曾发生过的一件事。

王安石笑道:“范相公是觉着,这事于国朝来讲是不好的事?”

范纯仁眉头一挑,“还用说么?自官家定年号为开武时,我就觉着,官家太过了,纵然要兴武,也是从改制上兴武,并非是说,要让文武有个定义。”

此前朝野上下,都说文武对立,但实际上,无论文臣武将,都是可以‘出将入相’的,区别只是派系不同,而非形态不同。

比如张辅可拜枢密使,也可拜平章军国重事。

没说正儿八经科举入仕的子弟,就不能拜枢密使了。

再进一步说,若张辅治国有成,拜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并非难事。

以前只是说,武勋或军中行伍出身的人,不太擅长搞内政,搞政治,所以,做到枢相也就到头了。

但自开武元年以来,年轻的官家一直在特意扶持武将,要将文武的派系彻底分开来,这于国不利,也可能为将来的朝廷政治埋下隐患。

范纯仁借以开武年号入题,就是要告诉王安石,就连冠军侯卫渊,也在支持官家搞文武对立。

王安石道:“于国不是好事,于太傅一家一户,只怕也非好事。”

范纯仁不解。

王安石解释道:“卫太傅正值壮年,就已算把持中枢,内外之事皆可定夺,归根结底,是因为官家厚爱。”

“官家如今年幼,今日是如此,明日还是如此?卫太傅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君臣相宜又君臣生疑,在这天地间,发生的还少吗?”

范纯仁细思极恐,“如此说来,卫太傅相当危险!”

王安石道:“待到将来,对卫太傅最好的出路,就是急流勇退,只是,他舍不舍得的问题罢了。”

范纯仁若有所思,又问了一句,“你呢?”

“我?”王安石笑呵呵道:“我图的又不是一家一户与国同休。”

范纯仁道:“你与先父是一类人,可惜我终究到不了你们这境界。”

二人说话间,卫渊已经走来,笑道:“两位相公,在聊什么?”

范纯仁道:“自是在聊你。”

卫渊好奇,“聊我?能否让我听听?”

王安石看着他手里两个木盒,好奇道:“江南上贡的御笔不少,你却只拿了两支?”

卫渊道:“府上读书的,也就壮哥儿与静姐儿这两个孩子,两支笔,够用了。”

王安石赞叹道:“不愧是卫太傅。”

官家是要将江南上贡的御笔全部赏赐给冠军侯府。

但卫渊却只要了两支笔。

这其中,就蕴藏着莫大学问。

卫渊抱拳道:“两位相公,你们政务繁忙,我便不叨扰了,若江南土地兼并一事需要帮助,尽管知会一声,在下曾去过两次江南,对那颇有了解。”

三人相互施礼,没过一会儿,都已散去归家。

如今,王安石与范纯仁正在着手解决江南土地兼并严重一事。

这也是大局观上,改制、改革的一部分。

土地的事情解决了,剩下的事情便也就能理顺了。

卫渊这边倒是有個好法子可以解决,但,那只限于开国之时,能有概率推行。

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那种头疼的事情,他就不去掺和了。

——

翌日,待卫渊忙完了一些事情,回了冠军侯府后,却发现陈远之与秦家姑娘也在,如今要称呼其为陈夫人了。

去岁十月中旬,陈远之与秦蒹葭就已经成婚,算是紧随徐长志之后。

由于当时卫渊的关注都在裁兵一事上,所以,对于陈远之的婚事,稍显不太上心。

毕竟,二人也算一路坎坷走来,如今能修成正果,自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让卫渊感到好奇的是,平日里陈大牛不是待在军中,就是与一些代州来的哥几个吃酒,今日怎么有空来府里了?

“大牛来了。”

卫渊随口应了一声,便将官家御赐的两支笔递给张桂芬,

“官家赐给壮哥儿与静姐儿的。”

张桂芬妥当收好御笔,便拉着秦蒹葭的小手,笑嘻嘻说道:

“秦妹妹,自你成婚之后,咱们二人还未怎么见过,今日你好不容易来这一趟,定要与我好好聊聊。”

秦蒹葭点头道:“姐姐放心,今夜我与大牛就不走了,陪姐姐聊一夜如何?”

张桂芬心喜,“如此甚好。”

正堂那边。

卫渊看着陈大牛,而陈大牛露出一副怯怯的神情,也在看向卫渊。

二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谁也没先开口说些什么。

直到盏茶功夫过去后,卫渊实在是忍不住了,问道:

“此来到底有何目的?”

陈大牛挠着自己的后脑勺。

卫渊皱眉道:“有屁就放。”

听到这四个字,陈大牛心里才松了口气,道:

“听说大哥今日去宫里议事,敲定了要与西夏做军马生意?”

闻言,卫渊笑了笑。

感情是为了这事啊?

其实,朝廷与诸国在军器上的生意往来,一般都是交给武勋。

比如与我国做的那批陈旧军器生意,就是交给了京中半数武勋。

但后来,被卫渊设计沉入大海了。

朝廷的事,一向传得很快,尤其是传进陈大牛这样的新贵家族里。

“这与西夏军马生意的往来,伱就别掺和了,当中牵扯着一些政治问题,搞不好,是要扯着淡的。”

卫渊喝了口茶,说了句。

陈大牛不信,道:“大哥,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军马军器生意里有多少利润,您不能不知道吧?俺如今成了婚,靠着那些微薄的俸银,难啊。”

以前没有成婚的时候,他从不缺钱使,毕竟没钱了可以找卫渊要。

但是,如今成了婚,便不好意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

有时候,陈大牛都觉着,怎么自成了婚以后,反倒是与大哥的关系变浅了呢?

卫渊瞪了他一眼,“海运生意的利润,每年我都会分你一些,怎么不够使?谁让你来的?”

陈大牛脸色瞬间一红。

卫渊不耐烦道:“是代州的那些小子,想要让你争取一下这军器军马的生意?”

陈大牛‘嗯’了一声。

卫渊怒声道:“还没吃到碗里的,就看锅里了?!”

陈大牛硬着头皮道:“大哥,难啊!”

“汴京这地寸土寸金,光是出去吃个酒,就要花费数百两银子不止,你家弟妹带来不少嫁妆,可咱不能花人家的嫁妆吧?”

卫渊难得的向陈大牛竖起一个大拇指,“虎侯不愧是虎侯,还当真是有志气啊。”

陈大牛道:“大哥,这军马生意,给谁都是给,为何不能给咱代州的兄弟?”

卫渊猛地一拍桌子,“陈大牛!”

陈大牛当即虎躯一震,连忙站起身来。

卫渊怒不可遏道:“你还有脸说三道四?每个月,你算上俸银,还有你嫂子给你的几项生意分成,每月进账少说也有上千两银子,你他娘就算整日睡在广云台,也花不了那么多银子吧?”

“我知道,你讲义气,徐长志他们,没有一人如你这般讲义气,今日这个代州兄弟想要吃酒,你请客,明日那个军中袍泽想要吃酒,你也请。”

“你将你老家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都给弄到京城里来,还让她们跟着皇商去赚生计了,你别以为我不知情!”

“你以为,天子脚下,你做主不成?干脆以后你也别叫我大哥了,我叫你大哥,你管我生计,如何?”

此话一出,顿时将陈大牛吓了一跳,他连忙跪下,“大哥,小弟知错!”

卫渊冷哼一声,“你没错,你怎会有错?你多讲义气!”

陈大牛惭愧。

这时,躲在屏风后面的秦蒹葭再也听不下去了,连忙走出来,要将大牛搀扶起来,大牛死活不肯。

秦蒹葭道:“我说你今日为何来寻冠军侯,原是这事,走吧,就算花我的嫁妆,一时半刻,也花不完。”

陈大牛怒道:“你这娘们,懂啥?一边呆着去!”

卫渊怒极反笑,“你娘们帮着你说话,你倒好,倒是埋怨你娘们不是了?起来吧!如此姿态,做给谁看?”

张桂芬又去搀扶陈大牛,“大牛兄弟,都是自家人,快起来。”

顿了顿,又看向卫渊,“大牛兄弟是咱们自家人,他跟随出生入死多年了,你有话就不能好好说?”

卫渊坐在椅子上,垂头丧气道:“这与西夏的军马生意,涉及国策,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若真能给,何须他亲来说这些?”

顿了顿,又看向被张桂芬搀扶起来的陈大牛,

“平日里说你憨,可你不能真憨,你已经是侯爷了,是一军都指挥使,是国家柱石,你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酒气掏空。”

“仗义也有说法,不是说你今日请那个胡吃海喝,明日请那个逍遥,就是真仗义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你不懂么?咱们让代州的袍泽兄弟来到京城,就已是给了他们广袤天地,他们若混不出头,是他们不济,与你陈远之无关!”

陈大牛低头沉默。

卫渊继续说道:“这里是京城!不是代州!我今日说你,也是说给代州袍泽弟兄们听,自打国战结束以来,你们是愈发的无法无天。”

“本侯记得,半个月前,有个代州来的子弟,就做岳峰,此人在广云台吃酒,打了几个伯爷,人家都将状纸告到官家那里了!”

“若不是王安石好意留中,一旦让官家看了劄子,官家会怎么想?会怎么做?你们想过没有?”

陈大牛依旧是低头不言语,也不敢言语。

秦蒹葭道:“侯爷,别再说了,大牛,走吧?”

闻言,卫渊扫了陈大牛一眼,道:“罢了罢了,军马的差事,你接了去吧,但有一点,将我今日的话,转告给代州的袍泽弟兄,今后,谁要是再在京城惹事,休怪我翻脸无情!”

陈大牛抱拳,“小弟知道了!”

卫渊不耐烦的看了他一眼,“来都来了,吃完酒在走吧!”

陈大牛嘿嘿一笑。

见状,卫渊摇了摇头。

倘若,将今日的陈大牛换做代州八虎的任何一人,卫渊都绝非是这般态度。

但,眼前这个憨厚的家伙,是陈大牛,是卫渊唯一可全身心都去相信的一个憨子。

若将他形象的比喻成某个人,那大概就是张飞、鲁智深了。

正因此,卫渊对于陈大牛,总有一种宽容。

但有时,这宽容,往往会害了陈大牛。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卫渊有时很想教训陈大牛,但就是许多恶毒的话到嘴边,无论如何,都是说不出。

稍晚些,吃过酒以后。

卫渊有些心事重重。

张桂芬亲自给他熬了一碗醒酒汤,道:“还在为今日之事烦心?真不行,军马的生意就别让大牛兄弟做了,时下咱们还有几家铺子买卖很好,不如交给蒹葭几个,去让她打理如何?”

卫渊摇头道:“军马的生意给就给了,只要我多上点儿心留意着,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我只是忧虑,如今代州势力遍布五大营,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今日这个惹事,明日那个惹事,后患无穷啊。”

想到这里,卫渊吩咐站在张桂芬身后的宝珠,“拿文房四宝来。”

随后,卫渊写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是有关兴办代州讲武堂的事情。

张桂芬见了,颇为好奇道:“讲武堂?此为何学堂?”

卫渊解释道:“是培养将种的地方,此学堂,会教授军中子弟兵法、韬略、武艺等,但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教育。”

“如今京城那些老牌勋贵们看不起咱们代州子弟,无非是觉着代州子弟多半都是大老粗,什么字都不晓得,只知道打打杀杀。”

“只要这讲武堂办起来,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将帅,也不至于再见过京城的花花世界后就会自甘堕落,无法无天。”

“.”

这讲武堂,其实他早就想成立。

只是一直没找到个合适的机会。

如今,他是觉着,不能在拖下去了。

必须要让代州子弟,有一个系统性的培训。

冠军侯府想要持续兴盛,离不开代州集团的助力,而代州集团想要成长为真正的参天大树,更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技能、思想教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