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三百三十六章:荡虏军扩编,行省制,震惊!

开武元年,十月初旬,徐长志大婚。

大周军方半壁江山,几乎全部出席。

论阵仗,丝毫不输卫渊与张桂芬成婚时那般隆重。

毕竟,徐长志要娶的女子,乃是柴家女。

由于盛家与徐家有亲,故而盛老太太她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勇毅侯府。

明兰并未与盛家人同行,而是先去了冠军侯府,打算与张桂芬一同前往。

从侯府出发时,明兰不曾瞧见卫渊的身影,故而好奇道:

“我舅舅呢?徐家表哥大婚,我舅舅不早去会儿吗?”

张桂芬莞尔笑道:“你舅舅昨夜就在勇毅侯府吃醉了酒,在那歇着了。”

明兰掩嘴一笑,“徐家表哥与舅舅是过命的交情,我记得,舅舅与舅妈您成婚的时候,徐家表哥也喝醉了。”

随后,二人上了马车,便就前往勇毅侯府。

这时,卫渊刚在勇毅侯府里醒来。

他看着院子里不断往来的那些婢子、下人,只觉有些嘈杂,本想到个安静的去处好生歇歇,一夜宿醉,着实是折腾坏了。

谁知,已经有很多客人来到勇毅侯府这边了,他们得知卫渊在临近后院的院子里落脚,便纷纷前去探望,热情地打起招呼,

“卫侯爷,今朝徐将军成婚,其架势,可不输您当年大婚的时候啊。”

“瞧着卫侯脸色不太对,是昨夜里没休息好?”

“拜见卫侯.”

“.”

卫渊无奈,强忍着宿醉带来的痛苦,一一向他们做出回应,

“曹尚书,来这么早啊?昨夜与长志几人宿醉,这会儿正难受着呢。”

“呦,潘戍,听说你前两日与人比武,落败了?”

“韩国公,可用过早膳了?”

“.”

简单照面之后,卫渊就前往正堂那边,却见盛老太太与徐长志几人都在。

盛竑他们见卫渊走来,连忙起身,笑脸相迎。

卫渊一一点头,随后向盛老太太作揖道:

“老太太身体近日可还好?”

盛老太太笑眯眯道:“好得很,有劳冠军侯挂念了。”

卫渊来勇毅侯府,就像是来自己家一样,直接坐在一个空位上,吆喝着一名婢子去煮碗醒酒汤来,随后又问向徐长志,

“远之他们几个呢?”

徐长志道:“好似去玩了吧。”

卫渊微微皱眉,“派人去寻寻他们,待会儿就要去迎亲了,别误了事。”

徐长志点了点头,随即就让几名亲信前去寻他们。

没过一会儿,卫渊喝醒酒汤的时候,张桂芬、明兰她们也过来了。

向盛老太太与徐长志父母见过礼之后,就来到卫渊身旁。

张桂芬道:“昨夜难受吗?”

卫渊摇头道:“还行,太醉了,躺在床上就歇着了。”

就在这时,顾偃开的妻子小秦氏带着她的亲生子顾廷炜来到此间。

与张桂芬等人来时一样,先向长辈见礼,说了两句恭贺的话,就在此间小坐。

忽的,小秦氏看向卫渊,又看了看站在他身后的明兰,笑道:

“这位就是卫侯爷的外甥女盛明兰,盛姑娘了吧?”

张桂芬笑道:“顾太夫人不是见过明兰吗?”

诸侯之母称太夫人。

如今,小秦氏是宁远侯顾廷烨名义上的母亲,自然要尊其为一句‘太夫人’。

小秦氏笑道:“见过是见过,只是一直不曾仔细瞧过。”

张桂芬握着明兰的手,向她笑着开口道:“我这外甥女容貌绝佳,蕙质兰心,顾太夫人可定要瞧仔细了。”

小秦氏皮笑肉不笑,“这是自然。”

顿了顿,又看向顾廷炜,道:“炜儿,快去拜见卫侯,当初你父亲,还教导过卫侯一些武艺呢。”

在她看来,顾廷烨能有今日,完全是因为卫渊的照拂。

同样都是顾偃开的儿子,卫渊岂能厚此薄彼?

话说回来,小秦氏并不愿明兰嫁到顾家,因为如此一来,顾廷烨的地位,将彻底无法撼动了。

自己的儿子,何时能有个出头之日?

顾廷炜刚想遵母命拜见卫渊,耳旁却传来卫渊淡淡的声音,

“俗礼就免了,听说廷炜喜欢诗书不喜刀枪?将来走科举入仕,也不失为一良策。”

言外之意是说,你小秦氏的儿子,与我,不是一路人。

“当初廷烨也喜读书科举,后来还不是您说让他去当兵,才有今日之功名,说起来,我们顾家,还要多谢卫侯你呢。”

小秦氏的话滴水不漏。

卫渊笑了笑,起身道:“你们聊,我去逛逛,看今日都来了哪些人,去打個招呼。”

此间多是妇人,他懒得多费唇舌。

卫渊前脚刚走,小秦氏就对明兰问东问西。

今日这场合,卫恕意也没来,王若弗嘴笨,难以为明兰说什么话。

好在,张桂芬是个不好惹的。

但凡那小秦氏对明兰有所刁难,张桂芬这边就会怼的小秦氏哑口无言。

虽说这小秦氏乃是太夫人,可张桂芬更是贵为国夫人,论身份,小秦氏也不如张桂芬多矣。

稍后,张桂芬与明兰去往后院稍作歇息。

途中,前者不满的开口道:“以前听你舅舅说,顾家比较乱,尤其是那小秦氏,是个尖酸刻薄的,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想来,也不知,那顾廷烨究竟是不是你的良配,不行,咱们就当没有这回事,回头我再给伱物色。”

明兰笑道:“舅妈无需担心,那顾二叔不是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回来?且随缘吧。”

张桂芬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她们二人刚到后院,正打算在凉亭里坐下,忽见一群年轻貌美的小娘子涌来,都在热切的向张桂芬打招呼,

“桂芬姐姐,当真是许久没见您了。”

“桂芬姐姐听说了吗?富昌伯给荣飞燕找了门亲事,是韩国公家的嫡长子潘戍。”

“见过张夫人”

“.”

无论张桂芬走到哪里,都是极其耀眼的存在。

到了午时。

代州八虎与卫渊前去迎亲。

柴家在京城有宅邸,还是太祖亲自所赐,名为郑王府。

当年陈桥兵变事发后,周帝禅位,后降为郑王,是以,那座宅子名为郑王府。

老赵家或因对柴家感到亏欠,这些年来,就算是削藩削爵,也从未想着打柴家的主意。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就入了郑王府,一路可谓披荆斩棘,无论他们柴家出的题有多么刁难,有卫渊他们几个在,自然是安然无恙,平稳的见到了新娘柴郡主。

将柴郡主接出家门的时候,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

柴郡主说,“我知道徐家哥哥是从代州有了功勋,更知徐家哥哥视冠军侯为兄长,做大兄的,岂能没有些诚意?”

徐长志等人都是一愣。

就连卫渊也感到诧异了,他看了一眼徐长志,笑呵呵说道:

“长志,你不会联合着你家媳妇,要坑我吧?”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起来。

柴郡主手握金丝团扇,遮住脸庞,嘴角微微上扬,莞尔笑道:

“大哥这是说得哪里话?你兄弟今日大喜,难道你这个做大哥的,就不该表示表示?”

秦振在旁起哄道:“卫兄,人家柴郡主都唤你一声大哥了,你也该表示表示,哥几个,我说得对不对?”

陈大牛连忙附和,“对,没错,大哥,身上可有甚值钱的?”

卫渊无奈,只好将官家曾赐给他的玉佩拿出。

结果,人家柴郡主压根不稀罕,“一枚玉佩就将弟妹打发了?你这当大哥的,忒没有诚意。”

按理说,成婚这种大事,女子本不该多嘴。

但是,柴郡主一早就知道,他们这些代州新贵们,一向都不喜欢什么世俗规矩,讲究一个随性而为。

恰恰她也不喜什么规矩,干脆就随意些了。

徐长志故作咳嗽一声,刚想为卫渊开脱,谁知柴郡主早就知道了他的心思,特意看了一眼身旁的闺中密友。

那女子当即开口道:“卫侯爷,听闻您有嫡子嫡女,今后我这姐姐与姐夫成婚后有了子嗣,不如让两家结个娃娃亲如何?”

卫渊顿时一拍额头,感情是在这里等着我啊?

如今,卫渊权势滔天,卫家与徐家又胜似一家人。

柴郡主还未完成婚礼,却已经处处为徐家考量做事了。

卫渊道:“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回家问问我家娘子的意思,不管怎么说,将来你姐姐与你姐夫有了子嗣,我认作义子义女如何?”

如此说完,此间事方才作罢。

——

开武元年十月下旬,历时数月之久的裁兵计划宣告功成。

同月,赵曦下旨,取缔番号繁杂的各军队名称,成立五大营。

十一月初旬,卫渊在宣政殿中与王安石等人开始商议成立五大营的具体细节,

“仅是禁军番号,就不下三十余种,这太难有效的统一管理。”

“在成立五大营之后,统一用军、师、旅、团、连、排、伍来管辖与治理军队。”

“一个军,人数在三到五万左右,旅级以上的将领,称为将军,旅级以下的将领,则以指挥使为代称,比如团指挥使,连指挥使等。”

“.”

卫渊的意见被王安石等人极力推崇。

如此一来,大周在军事上的调动,就更为协调与清晰。

“如果与辽军再起冲突,调兵遣将时,可用北营第一军第一师等来称呼,对于指挥军事,将更为一目了然。”

军改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到了快收尾的阶段了。

说实话,如此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取得这么高的成效,也是卫渊不曾想到的。

这意味着,军改在实际意义上,已经跨出了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步。

赵曦根据卫渊提出的策略,正式做出决定,即刻组建五大营,用军、师、旅、团等来划分管理。

稍后,卫渊又向赵曦说了件事,

“成立五大营,是为了契合当前国朝的战略方针,但仅成立五大营还远远不够,臣希望,可以对荡虏军进行扩编。”

“这支军队,将作为我大周的一柄利剑,在关键时刻,可以直插敌人心脏。”

“荡虏军这支军队,暂不规划到五营当中管辖。”

赵曦若有所思道:“卫师想要扩编到什么程度?”

卫渊道:“十万。”

十万?

才十万么?

赵曦顿时大手一挥,哈哈笑道:“好,卫师尽管去做,朕会让户部与兵部全力支持卫师。”

除了军改的事情之外。

王安石、范纯仁等人,也开始着手改制政治。

首先,经由卫渊的提议,他们一致认为,目前大周所用的郡县制,以‘路’为最大的区域划分,其实太过繁杂,朝廷上很多政策的实施,都不能有效的抵达地方上。

这也是为何,庆历新政见效不多的原因之一。

卫渊向王安石等人提出废除郡县制,

“当年始皇一统天下,采用郡县制,是想抵消分封制带来的弊端,但如今上千年沧海桑田,郡县制,已经落伍了。”

“我们需要推出一个全新的制度,重新定义行政区域,让朝廷更为集权,但是,也不会妨碍到地方上的发展。”

五大营成立之后的一个很大隐患,就是五大营统帅一旦与地方官吏为伍,很可能会不听从中央的号召,会有割据一方的风险。

而卫渊将要推出的全新行政制度,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加大中央集权。

王安石不解道:“卫太傅,你就别兜弯子了,心里可是有主意了?”

卫渊点了点头,“我偶来灵感,想了一套全新的行政体系,名为行省制。”

“将我大周诸多道路,统一改为十二个行省,例如,江南一带,就叫做江浙行省。”

“每个行省当中,要设民政、司法、军政三司,起到分兼权力的作用,不至于会有藩镇割据等事发生。”

“行省内军政司,也只是管辖该地戍卫兵、衙门兵力等等,无权过问五大营诸事,五大营统帅也不可与地方官吏有任何关联。”

“一行省之民政司上报户部,司法上报刑部,军政上报兵部与戍卫军都指挥使,一应事务,皆由朝廷节制。”

“.”

他每说一句话,就会让王安石等人多震撼一分。

直至话音落下的那一刻,整座大殿内,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寂静无声。

因为,他们都有预感,卫渊推出的这套行省制度,将会彻底推翻与取缔固有的郡县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