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二十六章:耶律仁先最后的阳谋

弹指间指挥六十万大军,古之用兵者,唯独卫渊如此大胆。

不论是相州之战的部署还是发动中原大战,卫渊的布局,看似将战线拉长,实则,每支军队之间,互为犄角。

若一方遭遇袭击,自会有另外一支军队火速赶去支援。

完成部署之后,卫渊与徐长志二人率领荡虏军与其余三十万将士继续向前推进。

如今,辽军主力,已经汇集在鼓城一带,距离洺州仅有百里。

卫渊此番要将军队行进至束鹿镇。

途中,他向徐长志说了一些未来规划,

“此战结束之后,我打算将荡虏军扩招。”

徐长志点头道:“关于相州之战的兵损情报,我已看了,在我军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与辽军厮杀,比例仍旧高的吓人。”

“这一情况,在大牛率领荡虏军赶到的时候才算扭转,若能将荡虏军扩招,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卫渊笑道:“你觉得,三十万怎么样?”

三十万?

徐长志皱眉道:“当年仅是新建八万荡虏军,就面临朝野上下诸多压力,持续近一年的大战,国库所剩无几,那些士大夫们,能答应?”

卫渊笑道:“由不得他们不答应。”

此战结束之后,卫渊将会成为卫国之战的功臣。

到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是半个权臣也不为过。

对他来说,手里没有兵的权臣,只是皇帝砧板上的鱼肉而已。

赵曦对他有恩,他自是不会做出不臣之事。

但总要为自己的后世子孙做考虑。

曾经,他是忠勇伯时,八万荡虏军,足可保证他们卫家权势不衰落。

可现在他是冠军侯了,八万太少,他需要三十万。

代州集团的将士们,也需要一个可以上升与培养他们成才的摇篮。

“卫兄,这一战,你要打到什么结果?真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徐长志询问道。

卫渊认真地想了想,忽的摇头道:“再说吧。”

徐长志愣了愣,“卫兄还是第一次举棋不定。”

卫渊道:“真要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我等该如何自处?”

徐长志心中一惊。

是啊,倘若真的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他们,乃至代州出身的那些人,当如何?

卫渊又道:“在初掌百万雄师时,我的确意气风发,想要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陛下封我万户侯,我若再进一步,国公?异姓王?”

“燕云十六州一日不复,我等就得一日安全。”

徐长志不再言语。

二人若是继续说下去,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此刻,彭城。

耶律信先一路北窜,历经艰辛,终与大军会师。

然而,就算会师,整个辽军可战之兵力,也仅有十余万了。

相州之战,他们一败涂地,再无翻身可能,除非,卫渊出现极其致命的失误。

但彼此都清楚,对于卫渊这个级别的统帅来说,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信先,即日起,你北上离开大周境内。”

耶律仁先看着灰头土脸,跪地不起,失声痛哭的耶律信先,心中也极是无奈。

耶律信先猛地一抬头,“大兄,我走,您怎么办?”

仁先道:“此战,我军已经败了,再无反败为胜的可能,不日,陛下就会下旨意,让我等撤军。”

“我怕是活不成了。”

耶律信先皱眉道:“南下之战,虽说遭遇惨败,可大兄毕竟于国有功,陛下.陛下就算念及君臣之谊,也不会”

话还没说完,就被仁先打断,“败了就是败了,大辽,不需要败军之将。”

信先道:“要死也是我死,是我误入周军圈套,与您何干?大兄,你走!我留下!”

耶律仁先摇头道:“周将卫渊在指挥完相州之战后,已经名动天下,无人不知,他在周国,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番南下,为兄将我大辽精锐全部带走,如今尽皆折损在周土,卫渊必趁势收复十六州之地,倘若那养马地被周军夺去,我大辽,亦不复存在。”

“若是卫渊将我杀了,奇功至违,以赵家皇帝多疑的心思,卫渊必不敢收复燕云十六州。”

“我大辽年轻一代武将里,唯独你,有潜力能与卫渊一战!”

“你,能明白为兄的苦心吗?”

简单来讲,他要用自己的性命,来为大辽,为耶律信先,换来一条生路。

自己死了,则卫渊算是功成,收不收复燕云十六州,对卫渊来说,关系都不大了。

倘若!

卫渊仍旧执意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么,有朝一日,卫渊一定会死!

当夜。

耶律信先离开彭城,北上战略性转移。

嘉佑八年,七月十二日。

周军诸将,皆已抵达预定作战位置。

同月十五日。

中原大战爆发。

原先被辽军夺走的土地,比如保定二州与真定府,皆被卫渊收复。

八月初旬,周军攻打彭城。

八月中旬,耶律仁先北逃祁州。

八月底,诸军会师攻打祁州。

耶律仁先兵力不济,守城之战接连受挫。

与此同时,辽国派出使者向大周求和。

九月中旬,赵曦发来秘旨,要让卫渊截杀辽国使臣。

此举意图很明显,赵曦摆明了不想停战,他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是,在卫渊接到秘旨的那一刻,却深深地忧虑起来。

真要截杀辽国使者?

此时,周军大帐里,仅剩卫渊与徐长志。

后者道:“截杀辽国使者,意味着,我军就要打到底了,何时撤兵,就不是你我能说了算。”

前者皱眉道:“如若不截杀,那就是抗旨,截杀失败,就是欺君。”

没有人会相信,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卫渊,会连区区的辽国使者都截杀不了。

“陛下为何让你做这件事?按理说,这种事,交给皇城司来做,不更好吗?”徐长志疑惑道。

卫渊苦笑道:“咱们那位陛下,愈发的有主见了。”

“皇城司乃是天子亲司,他们出手,史书自然会将杀使的这笔账算在陛下头上,陛下不仅想要武功,也想要文治,他要做千古一帝,杀使这样的丑事,他不屑于做。”

“陛下不想让我养望,不想让我有名声二字,因此,杀使之人,也必须是我。”

徐长志惊诧道:“陛下年纪轻轻,竟是有这般心思?”

其实,想出这個法子的人,是王安石。

赵曦觉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

如今,卫渊是左右为难。

“不如.”

卫渊喃喃一声,忽的坐在桌案旁,写上一段文字。

大意就是,陛下要做仁义之君,万不可行杀使之事。

简单来说,这对君臣正在互相拉扯。

徐长志越看卫渊写的文字越是吃惊,

“卫兄,伱这是在教陛下做事啊!”

卫渊道:“如今,别无他法,燕云不复,陛下就还要用我等。”

他们都未猜测,那是王安石出的主意。

也因这件事,或可能使君臣之间出现间隙。

嘉佑八年,九月底。

周军攻入祁州城内。

辽军主帅耶律仁先坐于刺史府内,静待卫渊到来。

这时,整座刺史府,都被周军团团包围。

自此,南下入侵的四十万辽军,已经全部葬身在了大周的土地上。

辽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

待卫渊来到刺史府时,陈大牛连忙前来,抱拳道:

“卫帅,耶律仁先说,要见您。”

见我?

卫渊想了想,道:“确实该见见。”

他来到刺史府正堂处。

见到了披头散发,手握一柄弯刀的耶律仁先。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家,几经攻破汴京,最终,却要殒命于此了。

整座刺史府,灯火通明,血腥味伴随着战火气息,弥漫在整座城头。

在众人的瞩目下,耶律仁先缓缓端坐在了太师椅上。

卫渊上前两步,“你见我,所为何事?”

耶律仁先看向众人。

卫渊摆了摆手。

围在四周的周军将士顿时离开此间。

卫渊也搬来一张椅子,坐在他的对面,心中并无对战败者的嘲弄之意,有得,是感叹。

耶律仁先,也算作一位英雄。

在大周出现狄青、张辅、顾偃开等诸多名将的同时,在耶律仁先的率领下,辽军却愈发壮大起来。

他若算不得英雄,谁还能是英雄?

“你特意要见我,是有事要说吧?”卫渊问道。

耶律仁先抬头,静静地看着他,过了片刻,嘴里才崩出那么一句话来,

“你小子,还真是年轻啊。”

卫渊道:“老将军是当世英雄,我会给你留个全尸,不然活下去也只是受辱而已,如何?”

耶律仁先点点头,“多谢。”

卫渊将要起身,耳旁又传来他的声音,

“且慢。”

卫渊看着他手里的兵刃,好奇道:“老将军对自己下不了手?”

耶律仁先摇头问道:“我只是在想,像你这样的妖孽,最终会是怎样的下场,生路,又在何处。”

听到这番话,卫渊心中一动,重新端坐在椅子上,正色道:“老将军,有话直说吧。”

耶律仁先道:“若你收复燕云十六州,你便真的没有活路了。”

卫渊笑了笑,“明白了,老将军放心,当年我大周太祖皇帝定下的蚕食燕云十六州之计,不会有人动摇。”

耶律仁先一愣,道:“你还真是想得周全。”

卫渊起身郑重作揖道:“老将军,一路走好。”

耶律仁先无言。

待卫渊离开此间之后。

忽听耶律仁先大笑两声,“卫渊,可莫要忘了,与老夫的约定!”

约定?

什么约定?

艹!

卫渊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再来到大堂处,却见耶律仁先已自刎而死。

卫渊气急败坏道:“我好意留你全尸,你用心当真歹毒!”

“来人,将耶律仁先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烈火焚身,取其骨灰,镇于寺庙之下,本帅要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卫渊罕见的暴怒。

当然那句话,传到了赵曦的耳朵里。

再加上不打算收复燕云十六州,教赵曦做事等等,君臣,岂能不离心?

嘉佑八年,十月初旬,卫渊彻底收复失地。

与此同时,赵曦一边命朝臣拖着辽国使者,一边催促卫渊继续进军,挺进燕云十六州。

十月五日,耶律义先撤兵。

十月中旬,卫渊接到旨意,以准备物资为名,暂缓出境。

赵曦在拖着辽使,而卫渊,也在拖着天时。

只要下了雪,就进不了军了。

燕云十六州,自然也无法收复。

十月二十日。

汴京。

宣政殿里,赵曦看到皇城司指挥使燕达前来,迫切询问道:

“冠军侯出兵了没有?”

闻声,燕达跪地叩首道:“冠军侯说,北地下起了大雪,数十万大军多来自南方,无法忍受北地寒冷,故而无法进军。”

无法进军?

等了这么久,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朕不是发了几批棉衣吗?燕云十六州.这么好的机会,卫师为何不进军?为何啊!”

赵曦隐隐有些动怒的迹象。

燕达不敢言语。

这时,站在一旁的王安石朝着赵曦使了个眼色。

赵曦无奈先让燕达退下。

待整座大殿,就只剩下他们二人时,赵曦才闷闷不乐道:

“王师,朕就不懂了,辽军精锐全部丧命,就连耶律仁先也死了,此刻进军燕云十六州,乃最好时机,待将来辽军恢复元气,再想收复,可就难上加难了!”

王安石道:“陛下,您先看看这个。”

说着,递给赵曦一张劄子。

赵曦打开来看,眉头微微皱起,

“这明显就是耶律仁先的离间之计,朕岂会中计?”

王安石语重心长道:“是离间计不假,可卫侯与耶律仁先单独相会,也是事实。”

赵曦道:“你什么意思?怀疑卫师有叛国之心?”

王安石连忙作揖道:“臣绝无此意,只是眼下将入寒冬,大军不宜继续推进,国库耗空,倘若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只怕,会使我大周陷入泥潭,进退不得。”

赵曦本要出口反驳,可认真一想,的确如此。

“卫师明明可以早些结束中原之战,收复失地,他为何要拖那么久?”

“朕不明白,不懂!”

说到这里,赵曦怒气冲冲道:“就算不打,也得再拔辽国一层皮,告诉他们,割地赔款,否则,我大周将士,绝不收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