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三百一十三章:夜不收组织的发展

首战一直持续两三个时辰才告终。

辽军伤亡目前不明,而卫渊这边,足足付出了两千人的代价。

如果不是三五人一队的阵型起到作用,只怕这个伤亡数字还要增加。

而此战对于卫渊来说,也打出了一个好效果。

有一个叫做‘张三’的士卒登上了城头。

虽然刚登上城头,就被辽军斩杀,可好歹也算是先登者。

卫渊赐予其家人百亩良田与千金等。

而经过一番询问,他也知道了张三的确切籍贯,是来自代州唐林。

当初代州之战结束,卫渊等人随张辅班师回朝,带来了很多代州的将士。

这名叫张三的人,正是出自陈大牛的麾下。

无论是荡虏军,还是此前就追随陈大牛的代州将士,行军作战,都有着一個极其明显的风格。

那就是不要命!

就算是被敌杀戮,将要命不久矣,也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最后的方式,来个以命换命,哪怕换不得,依然要做。

好比那张三,登上城头之后,身前身后,快要被辽军捅成马蜂窝了,但仍是在奄奄一息时,用手中的利刃,狠狠砍向身前一名敌军。

经此一战后,卫渊毫不吝啬的夸赞陈大牛麾下众将,

“虎贲,勇也。”

就此后,由陈大牛领导的虎贲军,便被军中袍泽称之为‘义勇军’。

清点完伤亡人数,卫渊等人开始在帐内议事。

经过这次首战,他们大概估量出了相州的守备情况。

如果仅是在拼人数的情况下,他们至少需要牺牲二三十万人,才有可能拿下相州。

这样做的代价太大了。

因为卫渊不只是想收复故土,还要趁机将辽军主力歼灭。

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就意味着,大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日内,也没了主力可用。

还何谈北上进攻燕云十六州?

这场首战的意义,除了试探敌军虚实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看出各军之间配合作战的弊端与哪支军队作战较为勇武。

意思是说,首战,卫渊没有单独拎出哪支军队攻城,而是从荡虏军、南方军以及大名府那边的军队里共同选出几支队伍作战。

经过在汤阴的训练,各军之间合作的短板倒是不怎么明显。

“卫帅,不如明日让末将领兵攻城!”

忽的,陈大牛缓缓起身,主动请缨。

首次攻城,卫渊派出了上万人,但经由敌军的万箭齐射,只有寥寥几人登上了城头。

伤亡不可谓不大。

首战,他们在试探,敌军也在试探。

双方都不曾亮出自己的真正实力与底牌。

在这种情况下,卫渊怎么可能让自己心腹爱将参战?

“不急,有的是你要打的硬仗!”

听到这番话以后,陈大牛原本有些熠熠生辉的目光顿时黯淡不少,心存不满的嘟囔道:

“连兆远都能统率二十万兵了.为啥俺不能?”

闻声,卫渊狠狠瞪了他一眼,道:“再敢聒噪,去戍卫汴京。”

陈大牛顿时慌了。

戍卫汴京,说得好听,那不还是无仗可打?

“卫帅,末将不敢了!”

陈大牛抱拳。

一众将士见状,都是下意识偷笑起来。

眼前这位陈将军,那可是火爆脾气,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军中要是谁敢得罪他,非要吃苦头不可。

可就是这样一个脾气火爆的人,在卫帅面前,却犹如孩童一般,被训斥两句,就不敢向‘长辈’顶嘴了。

只怕,也就只有卫帅能够制止住他的脾气了。

虽然陈大牛脾气火爆,但所有人都觉得,这没什么不对。

因为他们都知道陈大牛的实力。

冲锋陷阵,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这本事,整个大周的军队里,除了卫渊之外,就属陈大牛了。

此前,陈大牛的武艺还不如杨怀仁。

但经过很长一段时日后,就连杨怀仁都说,他与陈大牛已是不相伯仲。

甚至若是在战场上相遇死战,他还胜不了陈大牛。

就连卫渊不时都有些感叹陈大牛的武功进展神速。

后来,他也想到了原因。

像无论是他、杨怀仁、徐长志等,都是心有旁骛之人,压根就无法专心习武。

毕竟,他们每日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但陈大牛不同。

他心思单纯,除了汴京之战结束后,陈大牛没有见到秦蒹葭,心情感到有些失落,再加上行军,接连几日没有练武之外。

其余日子里,陈大牛都是一个人在练武练到深夜,卫渊有时见到这般模样,都下意识认为,他实在是太卷了。

导致荡虏虎贲军里的将士们人人效仿。

无论是训练强度还是时长,都远高于其余荡虏军各部。

而在陈大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如今的虎贲军,堪称荡虏军名副其实的第一战力。

这时,大帐里,卫渊问向沈青,

“耶律信先有什么动静?”

后者摇头道:“皇城司的人一直在探察,如有任何异动,会随时报来。”

卫渊若有所思道:“咱们行军作战在外,还是要靠自己,仅靠皇城司,不妥。”

不妥?

众人顿时感到困惑。

自大周建国以来,每逢与敌国作战,负责情报工作的,除了军中斥候之外就是皇城司。

历年来都是如此,有何不妥?

卫渊笑而不语。

待议事结束后,他单独将沈青留下,

“你可知,自我军出京城之后,为何让你与皇城司谍报联系?”

沈青摇头不解。

卫渊解释道:“咱们哥几个,唯独你最知轻重,能审时度势,可以更好地利用皇城司的势力。”

“但说到底,皇城司这个组织,不属于咱们,皇城司也不懂与前方将士,如何可以更好地进行协调。”

说到这里,顿了顿,他变得正色起来。

随后,就将‘夜不收’的事情告知沈青。

后者大惊,“卫帅创建这个组织,若是让朝廷知道.”

卫渊笑道:“此间就你我二人,如今也是该歇息的时辰,咱们兄弟,不必见外。”

沈青点了点头,稍稍平复心情,沈青严肃道:“大哥可有想过,这事,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知晓,定会为您带来麻烦?”

无论是军中还是任何官方组织,想要创建一个类似谍报的机构,必须要上报朝廷。

有官家插手,此事才算名正言顺。

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形同造反!

卫渊笑道:“本帅说了,这个组织,只属于咱们,不能被朝廷知晓。”

沈青按耐住自己的性子,继续听他说着。

稍后不久,卫渊就将三人唤到帐内。

而这三人,正是寇壮、柴功、江稷。

如今,经由三人暗中发展,夜不收这个组织的人数,已超千人。

而且,在刺探情报方面的工作,已经不亚于经营日久的老牌组织皇城司。

“这三人,都乃本帅的亲卫出身,江稷负责情报司,寇壮负责刺捕司,柴功负责刑讯司。”

“由他们三人,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当前夜不收的情况。”

随着卫渊话音落下。

三人陆续开口道:

“沈将军,由卑职率领的情报司,已经逐渐渗透至相州与各辽军内,卫帅远在江南,却能知晓前方种种战事细节,正是由我司刺探情报得知。”

“卑职率领的刺捕司,已成功暗杀耶律信先麾下七名大将,世人皆传闻,乃是绿林好汉所为。”

“卑职率领的刑讯司,倒是尚未有过什么进展,不过,经由卑职的潜心学习,已将历朝历代的诸多刑讯掌握,卑职可以毫不违言的说,没有卑职撬不开的嘴!”

“.”

沈青听三人说到这里,顿时露出一副目瞪口呆的神情。

他原以为,就算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只怕也要经过长时间的经营才可以壮大。

然而,在战时,在三人的合力下,居然将夜不收打造成如今这般模样。

还真是.人才可畏。

当然,若无卫渊在代州的威信与支持,他们也不可能将夜不收壮大。

这时,卫渊看向沈青,语重心长道:“咱们哥几个里,除了你之外,就只有兆远知道夜不收的存在。”

“如今,兆远要驻扎在堂邑一带,难以指挥夜不收。”

“本帅打算,在战时,由你指挥夜不收各种行动。”

“记住,此事关乎伱我兄弟身家性命,不可被他人所知晓。”

这里的他人,也指了与沈青最为亲近的人。

原本,卫渊是想将夜不收这个组织交给林兆远,因为他对林兆远绝对放心。

可是后来他发现,林兆远志在沙场,不愿意做什么谍报组织头目。

虽然沈青与林兆远同样志在沙场,但沈青是最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人。

战时,由他暂时调度夜不收的人手,最为合适不过。

当听到卫渊的声音之后,沈青也是毫不犹豫的表态道:

“请大哥放心,小弟定会竭力而为。”

“小弟也绝不会将夜不收之事告知他人,若违此誓,小弟甘愿不得好死!”

抛开兄弟义气不谈。

这但凡有所犹豫,沈青都会坚定认为,自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实际上,他对卫渊,也堪称是忠心不二。

卫渊拍了拍沈青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夜不收是咱们的底牌之一,我方才说,这个组织事关我等兄弟身家性命,不只是说,这个组织的存在不被朝廷知晓。”

听到这里,沈青内心陡然一惊。

普天之下,能让大哥感到忌惮的存在或是势力,还有谁?还能是谁?——

早在前两日之前,卫渊就将最近发动的各处战役会总上达天听。

翌日,京城,朝殿里。

赵曦命朱总管将收复武安、邯郸等地的事情说出,百官不由得精神大振,毫不吝啬的赞颂起卫渊,

“不愧是英国公的高徒,这才过了多久?就已是收复那么多失地,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将辽军赶出去了。”

“我认为,至多一年,咱们大周,又将迎来太平!”

“壮哉我忠勇侯!经此一役,能使我大周太平十年!”

“.”

当中有些人,是真的在夸赞卫渊。

也有一些人,看似是在夸卫渊,其实是在捧新帝赵曦。

战争还未结束,就要歌颂太平了,能不是在吹捧赵曦吗?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即使是吹捧赵曦,他们也没吹到点子上。

赵曦想要的仅仅是将辽军赶出境内吗?仅仅是想要维持十余年左右的和平吗?

越听百官议论,赵曦的内心便愈发沉重。

他在想,要是告诉他们,此次命卫渊节制天下兵马,意在一口气收复燕云十六州,他们会如何想?

他们要是知道,这场战役,不只是打个一两年,可能要打六七年,他们该如何想?

顿了顿,赵曦看向新任户部尚书李南公,询问道:

“江南各地征集的粮草,可在路上?”

自欧阳永叔被文彦博排挤出京之后,这一职位,一直都是由文彦博兼任。

随着文彦博下台,户部尚书的位置一直空悬。

赵祯去世,赵曦登基后,不少官员都上劄子,要求让欧阳永叔官复原职。

然而,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赵曦肯定不会让欧阳永叔再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了。

至于这个李南公,在政绩方面,并无什么突出表现,唯一让赵曦感到认可的是,李南公人很老实,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绝无二话。

这样的人,用着比较顺手。

“回禀陛下,江南的物资,至多七日,便可抵达汴京。”

李南公缓缓回应。

赵曦点了点头,“待粮草到了以后,尽快发往军中,不得有误,谁要是敢贪墨这批粮草,朕夷他三族!”

小小年纪,却展现着极致的杀伐果决,让百官不得不心忧。

他们很喜欢,眼前的皇帝,是个很听话的君主。

此时,忠勇侯府里。

随着卫渊领兵出征以后,整座侯府,又迎来了此前的繁荣。

无论是武勋还是那些文臣大吏的家眷,常来侯府呈递拜帖或是请柬。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卫渊如今的地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要是换做以前的张桂芬,对那些人定是不予理会。

但自从卫渊被先帝革除职位以后,张桂芬有所悟,为了不使侯府将来四面树敌,一些人的面子,也要去顾及。

毕竟,这里是京城,权贵之间,早已在这座城里,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