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七十七章:如果,我真要杀他呢?

嘉佑七年三月中旬,枢密使张辅上劄子请辞告老,皇帝赵祯留中不理。

与此同时,卫渊一行人已经来到应天府一带。

此地乃是大周陪都,又称南都。

卫渊仍还记得,当年领兵前往东南平倭途径此地,那时的应天府长官可是亲率境内大小官吏前来迎接。

然而今日,他还特意在城门前徘徊了片刻,却连个人影都未曾瞧见。

对此,陈大牛气急败坏,“卫帅纵然是被革职,可好歹还有爵位在身,那些劳什子,也不来迎接卫帅,忒不懂规矩!”

卫渊只带了他与林兆远前往东南,至于其他人,依旧留守汴京,以备不时之需。

林兆远道:“要不要派人知会应天府长官?”

卫渊摇头道:“咱们只在城中居住一宿,明日便启程,无需再生事端。”

顿了顿,又警告陈大牛,“今后那种话,不要再说出口。”

也不怪那些地方官吏们太势利,毕竟,就连京城中的某些勋贵,此刻都在观望,卫渊还能否得到重用。

有些人还隐隐觉得,他的被革职,与两相离开中枢有关。

但无论哪种可能,与现在的卫渊保持距离,都是明智之举。

满甲营的将士在城外安营扎寨,卫渊只带了十余名贴身侍卫居住于官驿当中。

人都到了城内,还不见官吏前来拜会,这着实是有些过分了。

不过,卫渊倒也不在乎,闲来无事,问起陈大牛等人私事,

“你与秦家姑娘如何了?”

陈大牛嘿嘿一笑,“差不多了吧?”

卫渊拍了他一下,“娶妻子这事,不能差不多,要刚刚好。”

陈大牛道:“卫帅放心,待从江南返回京城后,我就让嫂子去提亲。”

卫渊又看向一旁的林兆远,“听说小蝶有身孕了?”

提起这事,后者的脸上,便是洋溢着止不住的笑意,“已经四个月了。”

卫渊叹道:“弟妹有了身孕,我还将你带在身边,你可怨我?”

林兆远皱眉道:“侯爷这说的是哪里话?我们林家世代,生是侯府的人,死是侯府的”

话还没说完,就被卫渊打断,“什么生生死死的,晦气。”

“无论小蝶将来生男生女,待孩子大些,送到侯府来。”

言外之意是,侯府会培养林兆远的孩子。

说罢,他还不忘向陈大牛补了句,“将来你有了第一个孩子也一样。”

陈大牛再次嘿嘿一笑。

顿了顿,他想起一事,“卫帅这次去江南,是不是为了郭颢那厮?”

卫渊好奇地看向他,“听长志说的?”

陈大牛道:“都是自家兄弟,出了事,岂能不知?大哥,这郭颢就算再过分,也是跟咱们尸山火海里走过来的袍泽兄弟,还望大哥留他一命。”

卫渊轻笑一声,“我几时说过要杀他?”

不杀?

陈大牛松了口气,“不杀就好。”

听到这里,卫渊陷入沉默。

就连对自己绝对忠心的陈大牛都不希望自己杀他,更遑论其他人了。

换句话说,性子憨厚的陈大牛都不愿见兄弟反目的事情发生,这郭颢,怎么就不懂呢?

片刻后,卫渊突然问道:“如果,我真要杀他呢?”

林兆远直截了当道:“那就杀。”

陈大牛狠狠瞪了他一眼,“都是自家兄弟.”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大哥,非杀不可吗?”

卫渊语重心长道:“大牛,重义气是好事,但太重义气,不见得是好事。”

陈大牛道:“弟不懂这些,大哥要杀谁,弟也不会阻拦,只是.咱们代州的这老哥几个,有今日不容易.”

林兆远道:“远之,你吃酒了?”

陈大牛摇了摇头,“没啊。”

林兆远道:“最近新学了几招,趁着天还没黑,你我兄弟比划几招?”

一听比试武艺,陈大牛瞬间上头,“比划比划。”

林兆远道:“请大哥做個见证,免得我赢了这厮,这厮又不承认。”

卫渊摆了摆手,“你们去吧,我累了。”

闻声,林兆远思虑道:“那大哥先去休息,大牛心直口快,大哥别见怪。”

卫渊笑了笑,不再说什么。

待他前脚刚走,陈大牛便挠着自己的后脑勺,“我有说错话?”

林兆远不知该如何说,但不说,他总觉得,将来有朝一日,陈大牛或许会出事,

“远之,那是咱们大哥,是咱们的主公,大哥要杀谁,无需看我们愿不愿意,大哥问我们意见,也不是要听取我们的意见,而是想知道我们的立场。”

陈大牛皱眉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去比武!”

林兆远摇了摇头。

或许,正是因为太重义气的陈大牛,才格外让大哥感到稀罕吧。

嘉佑七年四月中旬,卫渊一行人赶到扬州。

林兆远询问,“大哥还要不要去老家瞧瞧?”

卫渊摇头,“那里,已经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人了。”

上次来,他风光无限,这次来,只有三百虎卫随身。

言罢,林兆远将皇城司传来的一些消息递给卫渊,

“想必此时,大哥被革职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辽夏两国。”

卫渊看起那些情报,都是近日各国间发生的大事。

首先是范纯仁上台后,将庆历新政以来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一列举,废除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新政,将利民而又不影响望族的政策保留,极大程度的将党争之势扼制。

有清流官员说,范纯仁这是要以全盘否决自己父亲政策为代价,换取稳定的高官厚禄。

在卫渊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稳定朝堂局势的方法。

“范纯仁如其父一般无二,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卫渊又看向其它情报。

说是李元昊让李谅祚监国,他自己则跑去了野利遇乞那边。

卫渊对此忧心忡忡,“李元昊的身体也不好,但仍旧选择在这个时刻去寻野利遇乞,大概率是要稳定国内不安因素,接下来,就该专心应对我大周了。”

“至于让李谅祚监国.看来那李宁令哥,还是没有斗过李谅祚啊。”

林兆远问道:“李元昊霸占了野利遇乞的嫂子,又设计害了野利旺荣,这事,咱们都是知情者,野利遇乞也是知道的,他岂能因为李元昊的到来,不再为自家兄长报仇了?”

卫渊笑道:“原本野利遇乞是有这个心思的,但咱们那位官家封了唃厮啰为王,野利遇乞已经没了退路,他若是与李元昊继续闹下去,多半也没什么好下场。”

“与其继续僵持,倒不如李元昊给他一个台阶下让种谔多多留意西夏的动向吧。”

说罢,继续看着下一个情报。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派遣耶律仁先前往女真族去见完颜乌古乃,派耶律义先镇守大同,派耶律信先接触正在监国的李谅祚。

看到这个消息时,卫渊的脸色才变得不安,“兆远,我写道劄子,你命人百里加急送到汴京,务必亲自交给范纯仁。”

林兆远感到不妙,“侯爷预感有大事发生?”

卫渊道:“说不好。”

林兆远道:“侯爷,既然您都被革职了,干脆就真奔着散心去,这朝堂之事,且随他去吧。”

卫渊摇头道:“离开汴京时,我老师一直在说,此时选择离京,时机不太多,起初我还不以为然,只是看到这辽国的动作,还是让人不安。”

说罢,他就写起劄子,林兆远在一旁看着,“向代州增兵十万?官家怎么可能答应。”

卫渊道:“现在代州有多少兵力?”

林兆远道:“自侯爷您担任殿前司都指挥使以来,一直在暗中扶持代州军力,如今,算上代州附近各州县,总计兵力已有六万之众。”

六万

卫渊担忧道:“如果辽国趁势南下,六万人,可挡不住他们的铁蹄。”

林兆远道:“雁门关雄伟险峻”

卫渊抢言道:“那也只是一座城关而已。”

若能增十万兵到代州,则诸事无忧矣。

只是,以代州的情况来说,难以同时供给十余万的将士。

代州土地缺乏,当地百姓都没地耕种,怎么可能支持太多的将士一边耕种一边御敌?

所有开支,都需要中枢来承担。

这是朝廷迟迟不肯向代州增兵的原因之一。

另有一个因素,开封距离代州,要比距离延边近多了。

包括赵祯在内,所有的大周皇帝都普遍认为,一旦代州发生战事,从京畿调兵即可,无需在代州驻军。

林兆远差人将卫渊的劄子送往京城后,他们便直接路过扬州,继续南下。

待到苏州地域附近,已经过了足足七日。

卫渊一路真是在游山玩水,所以进程上有所耽误。

待来到苏州地界以后,他让满甲营的将士在太湖附近驻扎。

而他则与几名侍卫乘船前往太湖中。

与此同时,早已接到消息的吴王已经在太湖一带等着卫渊到来。

吴王以商人的身份,包了一艘巨大的花船,此船足够容纳两百多人左右。

二人在太湖中央碰面,事后,卫渊直接上了花船。

在大周,花船又叫做妓船,被许多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为‘水上青楼’。

江南、浙江一带,真正有名的青楼,都不在陆地上,而是船上。

卫渊刚进了花船,就见到许多衣着暴露,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艳妓纷纷向他涌来。

他本着入乡随俗的心思,搂着两个姿色上佳的女子进入船舱当中,见到了正被几名美姬服侍的吴王。

卫渊打趣道:“老王爷,许久未见,不曾想到,您老,老当益壮啊。”

吴王这才回过神来,见到卫渊,连忙起身,笑道:“卫小友说笑。”

言罢,他将身边艳妓都散了出去。

那些艳妓身材皆是前凸后翘,皮肤白嫩,光是有意无意间露出的雪白大腿,就已十分诱人。

待她们离去时,特意从卫渊身边路过,扑面而来的各种香味,让他忍不住的打了几个喷嚏。

见状,吴王笑道:“卫小友上次来时,未曾体验过我江南特色吧?”

卫渊看着那些艳妓离去的背影,屁股一扭一扭的,恨不得找根棍直接坐上去固定住,下意识开口道:“的确够色。”

吴王道:“卫小友见谅,伱我身份特殊,你又告知官家,想来江南闲逛,官家必然派人盯着你我,在此船会面,不会有外人知晓。”

卫渊道:“您老在江南经营多年,就连皇城司想查点什么,都是难上加难,怎么还惧官家耳目?”

吴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道:“卫小友慎言。”

卫渊伸出一手,“吴王,请坐。”

吴王点头,“来,坐。”

稍后,二人开始聊起正事。

“卫小友,关于嘉成乡主一事,你着实有些过分了。”

“按辈分,她好歹是本王的侄女,你这么做,将我宗室的脸面往哪里放?”

吴王先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悦。

卫渊给他倒了杯酒,“您老消消气,没有犯错的宗室子弟才能叫做宗室,犯了错的宗室子弟,只是‘姓赵’而已。”

“叛王之女,又被官家遣回原籍,为求有个好前程,无奈委身于水军统领,无论官家还是郭颢,都不会起疑。”

吴王道:“郭颢是你的人,以你的手段,收拾一个手底下的人,还用得着这般麻烦?”

卫渊道:“郭颢不一样,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到,何人还能镇守东南。”

这一次见到吴王,给卫渊的一个直观感触就是,吴王愈发苍老年迈了。

以前的吴王,虽然也是满头白发,但精气神看着却很好。

而现在的吴王,已没了那种精神头,整张面容看上去,也像极了枯朽的树皮。

“去岁时,郭颢来寻本王,要让本王让利一成,本王未应。”

“待嘉成乡主来江南时,本王按照你的吩咐,将她送给了郭颢,也给了他那一成利。”

“这一成利,看似不多,实则犹如让本王断腕啊。”

吴王语重心长的说着。

卫渊笑道:“我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多出来的那一成利,从我这里扣除便是。”

吴王摇了摇头,“罢了,不就是一成利,给他便是。”

“一个时辰前,我已让人去福建路请他前来,你选择在苏州与他相见,是否担心他已将福建路经营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