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七十五章:夫妻一体,同心同命

卫渊人还未到侯府,被革职的消息,就已经传了过来。

张桂芬责令府中所有人,不准议论此事,并且趁他还未回家之前,还将明兰与卫如意等人请来。

想着人多热闹些,也能让卫渊少些烦恼。

至于卫恕意,因为身体不适为由,只能卧榻休息,不便前来。

于是,待卫渊回府之后,就瞧见了全家人齐聚一堂的一幕。

“官人,你回来了。”

张桂芬带着所有人前来迎接卫渊。

后者目视众人,笑道:“这是怎么了?搞那么大阵仗。”

随后,他又看向明兰怀抱里的木哥儿,熟络的接过来抱着,笑道:

“这才几日未见木哥儿,怎么感觉木哥儿又长高了些。”

张桂芬乃至众人以为,卫渊故作这般轻松的模样,是不想众人担忧。

一时间,无论她还是明兰等人,心里都生出些许酸楚。

卫渊为了这个‘大家’,承受了太多了。

“官人这几日都在皇城里居住,想必是辛苦了,府里备好了热水,先沐浴更衣。”

“我请了樊楼的厨子,待会儿大家伙陪官人喝上一杯。”

张桂芬又从卫渊的怀抱里接过木哥儿,催促着他先去换身衣服。

卫渊点了点头,“也好,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好好喝上一杯。”

喜事?

突然被革职还能叫做喜事?

待卫渊前去沐浴更衣后。

明兰几人纷纷议论道:

“看舅舅的脸色似乎很是放松,并未因革职一事心怀忧虑啊。”

“你舅舅若有心事,一向都是埋在心底,从不外露,自幼就是如此。”

“革职一事,对你舅舅来说,想必打击不小。”

“.”

是啊,原本位高权重的中枢大臣,武将至高,结果朝夕之间,就什么都没了。

换做是谁,只怕心中都会闷闷不平。

“官人故作轻松,也只是不想让我们担忧罢了。”

想到这里,张桂芬不由得唉声一叹。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也就在卫渊从殿前司返回侯府的期间,他被革职的消息,几乎已经是传遍了整座京城。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在热议此事,落井下石者,为其感到惋惜者,皆有。

有人说,卫渊行事太过张狂,已经不受官家宠爱了,今后顶多也就是有个爵位终老。

也有人说,这是官家对他的暂时惩戒,待过一段时日,仍会让他官复原职。

当然,对于聪明人来说,卫渊被革职的消息,恰恰就能证明,他如今仍是被圣上恩宠着。

否则,官家将其革职之后,为什么不找人顶替他的位置?

不管怎么说,卫渊、韩章、文彦博三人被革职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整个朝堂的政治局势,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接近一年有余的两相之争,终于是落下帷幕。

曾有好事者调查,两相之争,涉及官吏上百名,光是京官被各种理由给贬到外地的,就有四十余位。

是自大周建国以来,波及最为广泛的朋党之争。

党争的落幕,并非是韩、文二相的退出政治舞台,而是对曾经的庆历新政收尾。

党争结束后,对于曾经的是是非非,都要盖棺定论了。

这是赵祯操控党争的原由之一。

当然,这些事情,都与卫渊无关了,他只想趁着这个功夫,好好休息一段时日,仅此而已。

忠勇侯府里。

卫渊沐浴更衣之后,亲自写了一封信交给彭孙,是要让他对邕王三子照拂一番,别让他们真死在了贺兰山一带。

毕竟,他还需要借助那三個人来操控赵蒹葭。

他将信交给宋轲,语重心长道:“这是本侯交给你的第一个差事,办好它,然后去江南苏州等我。”

苏州?

侯爷会去苏州?

宋轲是个聪明人,他虽然略感疑惑,但并未追问下去,而是接过信奉之后,就离开京城。

稍后,卫渊与家人用膳吃酒。

酒过三巡后,卫渊注意到众人都在看向自身,便是开口笑道:

“你们是不是听说我被革职的消息后,特意跑来安慰我?”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沉默起来,都不敢言语。

最终,还是明兰起身站在卫渊身后,为他捏着肩膀,

“舅舅乃是天纵之才,相信不日就可官复原职。”

张桂芬连忙附和道:“是,官人倒也不必急于一时,官人忙了这么多年,也该好生休养一段时日了。”

众人原以为,此刻的卫渊,必然是心事重重,欲要借酒消愁,谁知他突然大笑起来,摸着身旁木哥儿那肉肉的脸颊,缓缓开口道:

“你们说得不错,是该休息一段时日了,我向官家上了劄子,希望可以去江南小住几日。”

小住几日?

众人恍然,陆续道:

“去散散心也好。”

“江南风景不错,舅舅此去一路游山玩水,暂时别记挂着朝中之事。”

“.”

他们其实都不明白,卫渊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就是要脱离官家的视线。

他想要消声匿迹一段时日,暂且远离朝堂纷争。

而且,郭颢的事情,也该有个结果。

用膳结束之后,卧房里,张桂芬端来一盆热水,蹲下身子,亲自为卫渊褪去鞋袜,细心地伺候他洗脚,

“官人打算何时前往江南?我好提前准备。”

她这是想与卫渊一道前往江南。

但是,她不能走,自己的两个孩子,更不能离开京城。

卫渊摸着张桂芬的青丝,开口道:“我独自前去即可,你要留在京城,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

张桂芬忽的抬头,“官人要自己去?”

卫渊点头道:“你我乃是一体,至少要有一个人留在京城里。”

张桂芬脸色顿时有些黯淡。

她倒不是想着陪卫渊游山玩水,而是一刻都不想与他分开。

但她也清楚,像他们这种人家,享受着常人不曾拥有的待遇,也注定会失去像常人那样生活。

卫渊语重心长道:“为夫被革职,再加上这些年来,也得罪了不少人,为夫这一走,固然落得一身轻松,但就怕,苦了留在京城的伱。”

张桂芬明白,他这是担心,不久之后,会有人落井下石,痛踩忠勇侯府。

别的不说,就说像是永昌伯府那样的人家,就与侯府有着些恩怨,皆因当初那军器沉海一事.

他们如果跳出来,各种指责忠勇侯府的不是,只怕,张桂芬在京城的生活不会好过。

如果卫渊仍然身居高位,那些倡优自然是不敢跳出来,可如今,卫渊只有一个爵位,而无实权了。

“不碍事,官人好好散心,爹娘都在京城,谁还敢欺负了我不成?”

张桂芬笑着开口。

卫渊唉声一叹,让她坐在自己身边,“话是这么说不假自你嫁给我之后,你我夫妻,一直是聚少离多,你因我,也不似从前那般随心所欲,苦了你了。”

张桂芬还没嫁给他的时候,经常会去永昌伯府那边打马球,但自从成婚,便就一次也没去过。

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很少与勋贵家眷们聚会往来。

而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卫渊,为了‘卫家’。

她今年还未满二十,算是从未及笄时,一颗心就绑在了卫渊这里。

从来没有过丝毫怨言。

“官人都说了,你我本是一体,说什么苦不苦的?纵然是苦,也没有官人苦。”

张桂芬依偎在卫渊的肩膀上。

后者趁势搂住她的细腰,“我此去江南,待得时日可能会久些。”

张桂芬脱口问道:“多久?”

卫渊摇头道:“我也不知。”

张桂芬陷入沉默。

过了会儿,她才开口说了句,

“无论官人做什么,又需要我做什么,我都无怨无悔。”

“夫妻一体,同心同命。”

闻言,卫渊牢牢握住她的手,“夫妻一体,同心同命。”

——

此刻。

皇帝寝宫里。

朱总管见赵祯幽幽醒来,连忙上前询问,“陛下,是否要用膳?”

赵祯摇头道:“几时了?”

朱总管应声道:“刚到戌时。”

赵祯点了点头,“朕将那三人革职,都察院、三省各司,没有闹事么?”

朱总管摇了摇头,“奴婢未曾听说,那些大人有闹事的迹象。”

赵祯突然咳嗽一声,“卫渊那里呢?他麾下那些骄兵悍将,就没想着来找朕讨要个说法?”

朱总管笑道:“陛下言重了,卫将军那些麾下将领,不也是陛下您的人么?他们岂敢为了卫将军而得罪陛下?”

说到这里,他将卫渊的劄子递给赵祯,“不过.卫将军在离开殿前司之前,倒是留了一道劄子,请陛下过目。”

赵祯艰难的坐起身来,接过那劄子看了起来,最终,笑骂道:

“好一个卫卿,他早就料到朕会因军改一事,将他革职,他向朕说,军改之后,西夏将不足为惧,我国朝布防重点,放在代州、雁门一带即可。”

“还说,想要趁着革职这段时日里,想要去各处游山玩水,好好歇歇。”

“这臭小子。”

如果是其他人上了那么一道劄子,将赵祯的心思全部看穿,他必然会恼羞成怒。

但卫渊不一样,他这招以退为进,让赵祯再一次见到了他的忠心。

卫渊摆出那样的态度,就是想要告诉赵祯,他的一切,都是赵祯赐予的,无论是革职还是革爵,他都无怨无悔。

这一点儿,深得赵祯喜爱。

待赵祯合上劄子,沉思片刻后,突然吩咐道:

“这小子既然能猜到朕的心思,索性,就随他去了。”

“只不过,他当初毕竟是朕一手提拔上来,是朕的人,纵然是外出游山玩水,也不能落了朕的面子。”

“让他带着满甲营的将士去游山玩水吧,说到底,那是他的亲卫。”

卫渊是赵祯的宠臣,此事天下皆知。

赵祯革除卫渊的职位,是他们君臣之间的事情。

他不希望,外人会觉着,是他们君臣生出间隙了,也是太爱卫渊这个臣子,所以,他思虑再三,决定让卫渊带着亲卫去游山玩水。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他们君臣关系一直都很好,卫渊仍旧是他的宠臣。

“朕原本是要借此事磨炼他,结果这臭小子早就想歇一歇.”

“人不经磨炼不足以成大才,而太子与他师生情谊浓厚,朕也不舍得过分斥责他”

“罢了。”

说到这里,赵祯略感无奈。

他很重视卫渊这个臣子,卫渊去游山玩水,所到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代表着他的立场与态度。

他不愿让天下人传出他们君臣之间生隙的事情来,所以,会让卫渊带着满甲营将士,这也是他对卫渊的一种宠爱。

只是,如何以他们君臣之间的方式,来敲打敲打卫渊,对其磨砺,这件事,赵祯需好好想想。

赵祯对于卫渊的感情很简单。

后者乃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相当于一位老师教导出了一名才学渊博的学生,又像一位父亲养出了一个极为天才的孩子。

爱犊之情深厚。

一方面,赵祯想要对他有所磨炼,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天威难测,一方面,又怕打击过重,毁了他。

“卫渊革职期间里,谁敢对忠勇侯府落井下石,一律严惩不贷。”

“若忠勇侯府真有不对之处,让太子定夺。”

“让那臭小子离开京城之前,再来见一见朕。”

话音刚落,赵祯便已闭上双目养神。

说到底,他们君臣之间的事情,他不希望有外人跟着瞎掺和。

——

此时。

辽国上京城,皇宫里。

耶律仁先带着密报前来觐见耶律洪基。

后者如今身体状况也有些堪忧,经常感到困乏,四肢乏力,像是有种寿命走到尽头的感觉。

因前者的到来,后者拖着沉重的身躯,勉强睁开双目,深感劳累道:

“爱卿此时入宫,所为何事?”

耶律仁先跪倒在耶律洪基身前,双手捧着一道密奏,正色道:

“汴京传来确切消息,赵祯病危,昏厥数日,如今病情虽已稳定,但已有寿终之相。”

“陛下忧心女直崛起,我大辽内忧不止,不如趁此时机,屯兵燕云.”

听到这里,耶律洪基原本有些沉重的眼皮突然睁开,喃喃道:

“赵家皇帝,也要不行了么?”

也要?

耶律仁先心中一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