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四十一章:不要,那就毁了它!

自杨怀仁离开汴京前往渭州那一刻,经由兵部、枢密院、殿前司等共同商议的既定战略早已传达下去。

如今在这宣政殿中大谈边疆战事,不过是要进一步掌控全局。

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前方形势究竟如何发展,谁也不敢确定。

“卫将军的想法固然很好,可西夏不是傻子,西夏军更不是酒囊饭袋,他们岂会一步步落入你的圈套?”

韩章在年轻时常与西夏交手,所以对于西夏军的实力,有个比较清晰地认知。

卫渊道:“韩相说的是,可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打出怎样的一个战果,只要持续能对西夏造成消耗、滋扰,对我军来说,已然是功成。”

西夏近几年都在受灾,若不是李元昊年轻时积攒下来一些家底,只怕早就出现大乱子了。

三国间,此刻最不愿发动战争的,就是西夏。

卫渊想用滋扰战术,迫使西夏不堪重负,遣使来求和,这是此次大周用兵西夏的最高战略意图。

可大周想要拖垮西夏,西夏又岂能让大周白白如愿?

“怕就怕在,渭州、庆州一带,会有较大战役发生。”

“眼下,就看杨怀仁等人,该如何临机决断了。”

文彦博喃喃至此。

稍后,以中书门下的名义,命凤翔、秦州各地驻军集结在渭州一带,随时应对西夏军的突袭。

“先让杨怀仁他们打打看,实在不行,就边打边谈,只要能起到让西夏外忧内患的目的,我大周自可立于不败之地。”

卫渊话音刚落。

一直装沉默的赵祯忽然睁开双眼,轻声道:

“就按照卫卿的法子做吧。”

“若是西夏想要大打,我军也不必与他们展开决战。”

避免双方主力发生冲突,只用小股军力不时骚扰,待到西夏军粮草耗尽,难以耕种养殖畜牧时,这场战争自然也就结束了。

离开宣政殿时,张辅忍不住夸赞卫渊,

“渊儿,你比以前更懂得如何掌握全局。”

“为将者,只记一时、一局之得失。”

“但为帅者,就要如你这般,战事刚起,就已对全局了然于心。”

卫渊连忙拱手道:“老师谬赞,学生之所以能够总观全局,也要看是用的哪位将领,杨怀仁乃名门之后,学生放心。”

纵然与张桂芬成婚,他称呼张辅,还是习惯以‘老师’来尊称。

张辅抚须道:“你请旨出兵西夏,为师还担心,你是想亲自挂帅。”

“如今桂芬刚有身孕,离不开你,不到万不得已,莫要离开京城。”

张桂芬是他唯一的亲生女儿。

站在父亲的角度上考虑,自是不愿卫渊又上战场。

“请老师放心,学生明白。”顿了顿,卫渊想起一事,道:

“前不久郭颢来信,说是东南沿海一带又发现些许倭寇踪迹。”

“如今正值用人之际,睿弟对于水军颇为关注,不如让他前往东南参军如何?”

此前,张睿就有表明过这个念头。

卫渊出于对‘郭颢’的考虑,也同意了此事,只是一直未来得及向张辅言说。

“睿儿想去东南?”

张辅略微思虑片刻,道:“满朝文武都知你在东南经略半载,东南水师统领郭颢又代州边军出身.”

“如今你再让睿儿去,怕是不妥。”

卫渊苦心积虑的劝说道:“恩师此言差矣,我等勋贵子弟,若是有机会能为国效忠,何须在意他人看法?”

“再说,学生只是想让睿儿去了东南从都头做起,难道学生安排一个都头,也要被人说是任人唯亲?”

张辅笑道:“伱小子,尽是一些歪理。真若是想让睿儿为国效忠,为何不愿让他去渭州?”

“您舍得?”卫渊挑了下眉头,笑道:“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睿弟对水事颇有钻研,待去了东南,才能更好地一展拳脚。”

张辅认真看了他一眼,随后扭过头去,冷哼道:

“别以为我不知你这個臭小子打得什么主意。”

“归根结底,你是担心郭颢自立门户,睿儿去了,可以助你牵制郭颢。”

“你这小子,先是让鼎儿去了代州,如今还要将睿儿赶到东南,再过一些时日,是不是还想将瞻儿送到延边?”

卫渊心中一喜,下意识脱口道:“瞻弟想去延边?学生怎么没听他说过?”

张辅猛地瞪眼,狠狠踹了卫渊一脚,怒气冲冲道:

“你小子,将我那几个宝贝儿子当成什么了?给你白白务工?”

卫渊笑道:“岳丈大人,您这是哪里话,我也是您半个儿啊,怎会那般待自家兄弟。”

张辅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其实但凡身边有可用之人,卫渊也不想让张家三子过早入局。

武将不像是文臣。

文臣只要养望养到一种程度,有的是可造之材会拜在他们的门下当门生。

但武将呢?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在朝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就只能任人唯亲。

这也是为何军中将领比较重视袍泽兄弟的原因。

大都是一人有了前程,拉着兄弟们一同去建功立业。

一旦犯了事,那些与犯事武将过于亲密的军中将领都会遭到连坐。

离开宫里以后,卫渊就去了皇城司见了燕达,

“无事不登三宝殿,方才宣政殿中议事,官家的意思是,将皇城司重点放在延边。”

“顾千帆是个不错的人选,将他派到延边去吧。”

燕达一愣,好奇道:“为何是他?”

卫渊道:“东南时,他查了几件大案要案,是个有能力的,如今延边战事焦灼,他去,我比较放心。”

所有人在内,都不知在‘两王案’时,卫渊与燕达就已经走在了一起。

这姑且算是军方与皇城司之间的一次秘密联盟。

燕达想在卫渊身上下注,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谁都知道,卫渊是赵祯留给太子的班底。

“好,可还有什么要叮嘱的?”

卫渊道:“最好是能让大批皇城司干吏前往西夏腹地打探情报,在第一时间告知杨怀仁、种谔,不要怕死人。”

深入西夏腹地?

燕达摇头苦笑道:“这何止是要死一些人?西夏的谍报不亚于我皇城司。”

卫渊道:“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皇城司多死几个人,延边军队就能少死数千人,孰轻孰重,无需我再多言了吧?”

燕达点了点头,“好,我即刻让顾千帆启程。”

“突然对西夏用兵这事,官家为何答应的如此痛快?”

闻言,卫渊想了想,笑道:“官家对西夏一向深恶痛绝,如今有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可以讨伐,有何不妥?”

燕达摇了摇头,“最近韩相与文相争得厉害,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不少州府政策朝令夕改,官家这是想让朝野上下,莫要过多关注党争。”

卫渊道:“党争形势再严峻,与你我又无关系,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做好咱们分内的事。”

燕达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说道:“官家身体欠恙,两相之争势如水火,今朝不是这个官吏被免职,明儿个就是那个官吏犯了事,搞得我皇城司也不得安宁。”

“官家这么做,是不是想借文相公的手将韩党连根拔除?”

卫渊笑道:“朝廷的事,哪有那么多阴谋诡计,近日被革职的那些官吏我也有所耳闻,平日里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不革他们革谁?经此一闹,朝廷的风气也能好不少。”

燕达笑了笑,“你倒是看的看。”

——

卫渊返回侯府以后,与张桂芬温存了片刻,听她说道:

“前几日,明兰对我说,是时候该给咱们孩子取个名字了,你可想过?”

卫渊正色道:“想过了,叫静姝如何?”

静姝?

卫静姝?

张桂芬眉头一皱,“这是个女孩名?男子呢?”

卫渊毫不在意道:“随便吧,阿猫阿狗都行。”

张桂芬:

“官人的心思还真是让人琢磨不定。”

“只听说重男轻女的人家,却从未听说重女轻男.”

张桂芬摇头笑着。

卫渊道:“俗话说穷养男富养女,若你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丁,取个贱名反而容易养活。”

“若是个女孩,那得从小就宠着,只有这样,将来待她长大成人,才不至于被某些男子的花言巧语就给忽悠了。”

张桂芬笑道:“官人倒是从未对我说过什么花言巧语。”

卫渊将她搂在怀里,笑问道:“你想听什么?我说与你听?”

张桂芬缠着他的脖子,顺势坐在他的双腿上,笑道:“才不要让你说那些羞人的话。”

她本就喜欢卫渊,嫁给卫渊更是得偿所愿。

在这种情况下,卫渊要是还说什么花言巧语,只怕她连东南西北都找不到了。

她对自己的心思拎得很清。

顿了顿,张桂芬又道:“无论男子女子,你这个当父亲的,都应想个名字。”

“而且咱们卫家是将门勋贵,卫静姝.太文雅了些,哪里符合什么将门虎女的称谓?”

卫渊皱眉道:“谁说生在咱们卫家就一定要是将门虎女?做个江南温婉女子,我觉得也挺好。”

“至于男子之名.要不你得空想一想,叫什么无所谓。”

张桂芬彻底无语了。

诚然,家族继承需要男丁,但这丝毫不妨碍卫渊想要个闺女。

如果说,张桂芬真得生出一个女子,那此女就是忠勇侯府的嫡长女,只怕将来求亲的人都要将侯府的门槛给踏破了。

随后,卫渊说出让张睿去东南的事情。

张桂芬听了,先是沉默片刻,而后正色道:

“我那三位兄长,两位都被你安排到了别处,与爹娘也不常居。”

“三哥与我年纪相仿,你别让他再离开汴京了。”

“如今我又有了身孕,爹娘身边,总要有个人照顾着才是。”

她是用着一种哀求的语气说出这番话。

因为她不知道卫渊到底有着怎样的心思,也不敢打破砂锅问到底。

卫渊点点头,道:“好,我答应你,让你三哥陪着你爹娘,绝不让他离开汴京。”

说实话,他也是有些于心不忍了。

为了暗中积攒势力,将张家三兄弟都给拆散,也不太妥当。

张辅的白发越来越多,这段时日,张夫人也患了风寒。

确实不宜将张瞻再调出去了,尽管,他有想让张瞻去延边的心思。

——

第二天,卫渊听说一件事,昨日王安石特意邀请盛长柏去他府上。

二人以师生相称,相谈甚欢。

卫渊总觉得王安石别有深意,不过当前,他也没有太多精力关注这事。

如今为了延边战事,殿前司这边也不消停,每日都有战报传来,需要卫渊统筹大局。

就比如卫渊刚到殿前司,就听道一则军报,说是杨怀仁已经跨过长城,进入西夏腹地。

由于古长城与西夏和大周接壤,所以双方都未在那里驻军,如今更像是一个三不管地带,属于一个战略缓冲区。

谁跨过长城,谁就是在侵略。

从渭州一路北上,周军跨过的长城,不过是一些散碎城关而已,早就没了长城的原貌。

而种谔军要经过的从长城,还保留着较为完善的设施。

“杨怀仁这是想从兜岭进军.”

“割踏寨首战就要打响了。”

卫渊对杨怀仁很是了解,所以能轻而易举的看透他的军略意图。

割踏寨是大周通往西夏腹地的必经之路,那里如今已被西夏经营成一座军事要塞。

根据皇城司探子来报,如今割踏寨中有带甲精兵五千。

“割踏寨的地形就是个葫芦口,易守难攻,杨怀仁能拿下吗?”

这时,与卫渊一同分析当前战事的兵部尚书曹耀衡深感忧虑。

卫渊道:“尽人事听天命,杨怀仁性格稳重,从不做无把握之事。”

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想到,杨怀仁第一阵,竟是要打割踏寨。

此时此刻。

杨怀仁早已兵围割踏寨两日,并未着急进攻,而是选择每日叫阵,消磨西夏军士气。

一处山坳前。

杨怀仁将大军驻扎于此,距离割踏寨仅有数百步之遥。

顾廷烨领命叫阵,靠着一杆顾家枪,倒是杀了几名夏将,使得大周将士军心大振。

但杨怀仁始终不急于发动总攻。

这可急坏了一众将领,

“杨将军,再不打,等西夏周围州县兵力合围,咱们可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了!”

“如今李宁令哥率领的西夏精锐不知踪迹,咱们只能一鼓作气,抢在李宁令哥有所行动之前,拿下割踏寨!”

“.”

就连顾廷烨也是积极请战。

大帐内,杨怀仁看向众人,缓缓开口道:

“这几日,我一直在想,若是卫帅在此,此战,该怎么打。”

“卫帅一向用奇,思来想去,本将军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荡虏军中有位将领,想必各位都听说过,他叫陈远之。”

“陈将军一向喜欢打硬仗,啃硬骨头,若是他来打割踏寨,该怎么打?”

“今日,我想明白了,即使拿下割踏寨,我们也守不住,若是一昧强攻,反而易损兵折将。”

“所以,割踏寨,我们不要,也不能让西夏再拥有,干脆毁了它!”

毁了它?怎么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