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三十八章:卫渊担任会试考官

李谅祚在来大周之前,其实就已与辽国有过接触。

他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辽国的介入向大周施压,逼迫大周撤军。

正如卫渊所料,辽国喜欢作壁上观,轻易不会入局。

上次与夏国联军伐周,也不过是因为作战地点在代州。

但如今,周国出兵的方向是延州,与他们辽国无关。

在卫渊这里碰了壁,李谅祚只能寄希望于赵祯那边了,可接连数日想要求见赵祯始终无果。

迫不得已的李谅祚又去了相府求见韩章。

韩章的回应很简单,“听闻我朝卫将军向贵使说了一句话,叫做勿谓言之不预也,今日这番话,本相同样转交贵使。”

世人都说,大周的庙堂之高很复杂,充满了尔虞我诈。

但实际上,没有世人想得那般复杂。

没有决定的事情,大家该争就争。

但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就轻易不会更改,枪尖一致对外。

别说李谅祚来找韩章了,即使是寻求韩章政敌文彦博的帮助,其结果也不过如此。

无奈之下,李谅祚只好灰溜溜地离开汴京。

——

嘉佑六年二月中旬,会试开始。

会试举行的地点是在贡院,位于朱雀大街东侧附近,再往东走个二三里路,临近大相国寺,就能看到‘状元楼’了。

沿着大相国寺那条主道一路向北,是东华门的位置。

殿试结束后,公布各位考生成绩,就是在东华门那边。

此时,贡院前,人来人往,多是望族勋贵,来送自家孩子入考场。

盛家也不例外。

此刻,盛竑与大娘子王若弗正站在盛长柏与盛长枫二人跟前,前者忍不住再三提醒道:

“一定要审题,要字迹工整,千万不要有错字,不要有污点,切记切记。”

盛长枫显得很有信心,笑道:“爹,请您放心,孩儿必然高中。”

盛长柏则就显得较为沉稳,“请父亲、母亲放心,孩儿定尽力为之。”

说话间,坐在轿子里的明兰、如兰、墨兰三人陆续开口道:

“二哥,三哥,好好考,待你们考完,我给你们做些佳肴犒劳你们。”

“墨兰恭祝二哥三哥金榜题名。”

“.”

盛家这些子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兄弟两个,只要有一个能中榜的,那么对于盛家来说,就是一件大喜事。

这时,站在不远处的齐国公府小公爷齐衡见到正掀开车帘的明兰,连忙心中一喜,遂迎上前去,道:“六妹妹也来了。”

明兰点了点头,“见过小公爷。”

齐衡正欲说什么,忽听身后响起自家娘亲的声音,“时辰不早,快些进场吧。”

顿了顿,又看向明兰,“近日若是得空,请你娘亲去我府上坐一坐,赏赏花。”

随后,才向盛竑夫妇笑道:“常听齐衡这孩子说,你们家的长柏文章写得极好,长枫也很聪慧,想必定能金榜题名。”

王大娘子嬉笑道:“郡主夫人多誉,科考一事哪有十拿九稳的,这两个孩子尽力就好。”

“我看小公爷才是真的聪慧,非常人可比。”

双方见了面,无非就是吹捧寒暄几句。

齐衡始终盯着明兰,将明兰盯到不自在,索性将车帘放下。

前者这才回神,喃喃道:“六妹妹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总觉得她不愿理我了.”

轿子里。

如兰先是看了一眼墨兰,又向明兰笑着开口道:

“方才那小公爷的眼睛似要长你身上,都走不动道了。”

明兰正色道:“五姐姐切勿拿这种事情开玩笑,若是传了出去,有损小公爷名声。”

如兰点了点头,忽想到一事,问道:

“听说咱们与西夏要打仗这事,是你舅舅一手促成的?”

明兰摇头道:“咱们女儿家,议论这些作甚?”

如兰笑道:“确实跟咱们没多大关系,我只是想到,此次主持科考的官员乃是吏部尚书王安石,这位王尚书不是与你舅舅关系较好吗?”

明兰道:“王尚书是王尚书,我舅舅是我舅舅,五姐姐,伱可别再说下去了。”

如兰点了点头,“但愿二哥哥能高中吧。”

墨兰一直在听着,没怎么吭声。

自从林噙霜在盛家地位一日不如一日后,平时有些娇生惯养的墨兰性子也愈加温顺起来。

待众人进了考场,盛家等人返回各自去处时,明兰找了個借口,去寻自己舅妈了。

让三兰、盛竑夫妇,或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她们方才谈及到的主考官‘王安石’此刻正在忠勇侯府。

卫渊今日难得休沐,本想与张桂芬一同出城赏花,结果刚欲离开府里的时候,就瞧到王安石走来。

卫渊瞬间感到不妙,问道:“今日会试首考,你这个主考官来我这儿作甚?”

王安石大大咧咧的笑道:“听闻弟妹有了身孕,我来恭贺。”

卫渊给张桂芬使了个眼色,让她暂且返回住处。

随后,正色道:“王尚书,我已半月未休沐,都在盯着延边情况,如今好不容易松口气,你还是哪来的回哪去吧。”

王安石点了点头,“好。”

随后径直走入侯府。

卫渊无奈,跟在他身后,道:“王尚书,我没得罪你吧?”

王安石一愣,“侯爷何出此言?”

卫渊道:“平时不见你来寻我,怎么在这个会试关口来寻我了?”

“你就不怕被朝中那几位相公知道了,将我卷入党争?”

王安石道:“文相举荐杨怀仁,英国公举荐吴奎,这两件事放到一起,你不早就卷进来了?”

顿了顿,他一边朝着侯府正堂的方向走去,一边说道:

“此次科考,不考经义与史书,主要是考些时务。”

“你可知,他们今日要考什么?”

卫渊都怀疑这侯府不是自己家,是他王安石的家,

“考什么?”

会试一般来说,要考三天,考三场。

分别是经义、史书和时务。

听王安石这意思,似是将科考给改了,都改成考时务?

想要挖掘一些能干实事的人才?

王安石道:“这第一天考的是如何应对辽夏两国,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

卫渊不屑道:“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二人说着,已经来了正堂。

大周朝考试不考八股文,但同样要让考生揣摩考题与答题的诀窍。

虽然相比来说,肯定是八股文更难一些。

但对考官来说,不考八股文,审卷时会比较困难。

因为八股文有模版可以参考,考官根据模版决定考生优劣。

但大周的科举考试,完全就要根据考官的知识水平来判断考生优劣了。

换句话说,若是有两名考生,试卷都差不多优秀,这时候非要排个前后,就等同于是给考官出的试题了。

毕竟,他们评的优劣,不只是优劣,还有考生的未来前程。

待二人来到正堂,王安石直接坐在卫渊身旁,丝毫不将自己当做外人,

“所以我今日来寻卫将军,是想让卫将军与我一同阅卷。”

一同阅卷?

卫渊瞪大了双眼,感到不可置信道:

“古往今来,没有武勋身为科考官的先例,你要是说武考,我当个考官还行,这文考.我若与你一同阅卷,只怕天底下的读书人都要将我骂死了。”

王安石笑道:“卫将军别忧心,只阅这首日第一卷。”

“你的‘对夏攻防总略’我看了,写得相当精彩,用你的法子,不出十年,西夏将不足为患,除非期间有较大变数。”

“可见,侯爷你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做文章,都是人中翘楚,由你来审会试第一卷再合适不过。”

王安石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他一直坚信,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既然是为国取才,那么就要交给知军国大事的人去审卷。

虽然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从此刻起,可以有这样的先例。

“官家也赞同了此事。”

“卫将军乃是秀才出身,有读书人的身份。”

“就当帮我,如何?”

听王安石说到这里,卫渊仍是有些忧虑,

“武勋参与文考盛会,你这是将我推在火炉上考。”

武勋参与文考盛会,最直观的一个后果,就是有文武结党之嫌。

将来,经由卫渊审卷的那些考生,都会称呼他为‘座师’。

虽然在前世历史上的宋朝没有流行这种说法,但这是大周朝。

一名武勋一旦与读书人建立了裙带关系,那就距离毁灭不远了。

再则,一旦审卷有任何问题,天下读书人都能将卫渊的脊梁骨给戳出无数个洞来。

王安石抚须道:“你因何心忧,我心知肚明,官家说了,由你阅首日卷,定名次,但不向外人说。”

“这件事,韩相也已给朝中大臣打了招呼。”

“如今朝廷里,都希望选拔一批可用之才。”

韩、文之争,得王安石这个吏部尚书者胜出。

所以对于他提出的意见,韩章和文彦博都不会轻易反对。

不过就是让卫渊参与审卷,又不是主考官,无伤大雅。

卫渊道:“帮你有何好处?”

王安石瞪大了双眼,“为官家做事,为国取才,你问我要好处?”

卫渊道:“所以.没好处?”

王安石道:“为国家做事,你我义不容辞!”

卫渊双手一摊,“所以还是没有好处.”

王安石豁然起身,猛地一甩官袍,“羞与你为伍!”

说罢,就摆出一副要走的架势,缓步走到正堂外,见卫渊还没吭声,不由得驻足。

卫渊故作好奇道:“王尚书要走?慢走不送。”

王安石转过身来,看着他,道:“日上三竿了,你赶我走?不留我用个午膳?”

卫渊微微皱起眉头,“王尚书一直都是这般不要脸吗?”

闻言,王安石倒也不恼怒,笑道:“听闻樊楼又上了不少新菜,有劳侯爷破费了。”

言谈间,又坐回原来的位置。

王安石吏部尚书与太子少师的俸禄加起来约有三百贯钱。

在大周,两贯钱约等一两银子,也就是说,光算钱财,不算粮食、丝绸、棉花等诸物,一个月一百来两银子,在汴京真玩不了什么。

张桂芬有身孕时,侯府都能给下人赏赐五十两银子。

在钱财这方面,文臣真没法跟武勋比。

王安石也想偶尔奢侈一回,又不想掏钱,只好让卫渊来破费了。

卫渊:.

待至正午,卫渊差人将樊楼的厨子请来在侯府做些饭菜。

在此期间,明兰早已从贡院那边来到侯府。

既然来都来了,那干脆就同桌用膳。

在侯府没那么多规矩,而王安石又不是在乎小节的人,甚至用膳时还夸赞明兰,

“听闻侯爷有个好外甥女,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明兰噗嗤一笑,这都能用上‘名不虚传’?

张桂芬笑道:“王尚书,我这外甥女可禁不住你捉弄。”

王安石一边胡吃海喝,一边含糊不清的开口道:

“捉弄?怎么捉弄了?我是瞧着侯爷这外甥女模样着实可爱。”

卫渊不满道:“吃还堵不上你得嘴?你要实在是话多,不如向我说说明日该考什么?”

王安石忽然放下碗筷,极其认真地开口道:“我敢说,你敢听吗?”

原本不想饮酒的他,突然喝了口酒。

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要是会试题目从侯府这里泄露,那他大可以说是他来请卫渊审卷,卫渊强行将他灌醉了,然后套他的话。

明兰低头干饭,压根就不敢抬起头来。

顿了顿,她小声向张桂芬说道:“舅妈,要不我们去别处吃吧?”

后者掩嘴一笑,“王尚书,你看你,将我这外甥女都吓到了。”

王安石连忙亲自给卫渊倒了杯酒,笑道:“倒是我的不对了,侯爷,你我饮酒,来。”

卫渊举杯一饮而尽,看着他,笑呵呵问道:“说啊。”

王安石脱口道:“说什么?”

卫渊道:“明日与后日都考什么?”

王安石道:“你还真敢听?”

“所以.你不敢说?”

“你敢听吗?”

“我敢听,你敢说吗?”

“你让我说,我就说?”

卫渊忽的正色道:“明后日的试题中,没有以削爵为题吧?”

王安石一愣,神情瞬间变得沉重,“侯爷莫开玩笑,好端端的,因何削爵?”

昔日他曾上劄子《皇帝言事书》,其中有一项就着重说了,要削爵,谁是爵?不言而喻。

卫渊突然问那么一句话,只是想知道,现在的王安石,还没有这想法。

如果没有,他相信,会与王安石成为好友。

如果有,二人迟早会走到彼此的对立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