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三十二章:张桂芬怀孕

相较于卫渊对盛竑的严肃。

正堂屏风后面,张桂芬与王若弗等人的交涉倒是显得颇为融洽。

如兰、墨兰二人又是给她倒茶,又是各种问候,显然是想与张桂芬的关系更进一步。

与张桂芬交好,有个比较显著的优势,那就是汴京城里的高门贵女都会高看自己一等。

千万莫要小觑这个优势,一旦打入贵女的圈子里,没准还能得到个较好的姻缘,或是在成婚之后有着不错的助力。

“卫家舅妈送得这花可真是好看,五颜六色的,比真花还好看呢,上边还有金丝,看着真尊贵。”

“确实好看,多谢舅妈您送来的礼物。”

“前不久,苏家的那位大词人写了首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想必不日全汴京都要有不少人戴这簪花了,侯夫人有心了。”

“.”

簪花,又叫做象生花,是一种可以佩戴在发饰上的假花,属于汴京城中流行的一种玩物,多是由女子佩戴。

前段时间,苏轼写了首诗词,就是在赞美这种簪花。

所以,这几日以来,京城里又有不少的人戴起了这种花。

张桂芬觉得,送这些物甚,应该能让盛家里的一些女眷高兴高兴。

“你们喜欢就好,改日我再派人给你们送来些。”

“这些簪花都是宫里的御品,在集市上很难买到。”

众人一听张桂芬这番话,顿时对于手中的簪花更为爱不释手。

宫里的御品啊!

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这时,坐在张桂芬身旁的王若弗忽然问道:

“听说海家向宫里进献了不少的簪花,是这一种吗?”

闻言,张桂芬笑道:“我们侯府与海家有些生意上的往来,这些簪花的确出自海氏之手,属于簪花中的绝品。”

侯府与海氏有生意上的往来?

听到这个消息,王若弗顿时喜上眉梢,笑问道:“桂芬可知海家一位叫做海朝云的女子?”

海朝云?

张桂芬想了想,道:“听说过她,是個知书达理的,海家教女一向是极好,大娘子怎么突然问起这事了?”

王若弗道:“这还不是你那外甥长柏,相中了那海家女子,只是我盛家与海家平日里素无往来,这几日,光想着找谁去搭个线呢。”

张桂芬若有所思道:“侯府虽然与海氏有生意上的往来,但那是我家官人与海氏对接,平日里并不让我掺和,要是说搭线你还要问问我家官人的意思。”

问侯爷?

王若弗想到卫渊那一身煞气,便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她得敢啊?!

只是长柏确实也到了适婚的年龄.

“夫人,我与侯爷并不相熟,您看,要不待会儿,您向侯爷谈谈此事?”

王若弗小心翼翼的询问起来。

张桂芬看向坐在对面的卫恕意。

后者只是自顾自地饮茶,并无表露什么。

张桂芬只好说道:“听说两浙那边已经改了盐制,海舟海大人不日就返京。”

“不如让盛大人去拜访一下那位海大人便是。”

王若弗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法子。

如果卫渊能陪盛竑一同前去,那更好了。

海家看在卫渊的面子上,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稍后,张桂芬找借口要到卫恕意的院子里去瞧瞧。

待来到暮苍斋这边,眼瞅着王若弗没有跟来,张桂芬才向卫恕意吐槽道:

“这王大娘子当真是不拿自个儿当外人,我与她并无什么关系,头次与卫哥哥来盛家拜年,她却要让我搭线保媒,真把我当成是说媒的了?”

卫恕意挽着张桂芬的臂膀,劝慰道:“好妹妹,莫要生气了,她也并无恶意。”

张桂芬不满道:“大姐,这也就是您在,如果不是您,我都懒得和她说话。”

说着,又看向身后明兰牵着的木哥儿,蹲下身子,摸了摸木哥儿的脸颊,道:

“瞧着木哥儿,我心情也好了不少。”

木哥儿张开双臂,嬉笑着看向张桂芬,奶声奶气道:“舅妈抱抱。”

闻言,卫恕意母女都是掩嘴轻笑。

张桂芬捏了捏木哥儿的鼻子,道:“你重的跟个猫熊似的,舅妈可抱不动你。”

木哥儿才不管这些,张开双臂就走向她,吵着闹着要他抱抱。

明兰略感稀奇道:“平日里我和娘亲抱他一下,他都心不甘情不愿的,怎么见了舅妈,反而还主动要抱抱了。”

张桂芬抱起他,笑道:“兴许是我与木哥儿有缘。”

卫恕意趁机说道:“你与小弟也该有个孩子了。”

听到这些,明兰将木哥儿从张桂芬的怀里抱出来,走向别处。

张桂芬俏脸一红,“大姐,您怎么比小妹还急?小妹才嫁给卫哥哥多久?”

卫恕意道:“该抓紧的还是要抓紧,男孩女孩的名字想好了吗?”

张桂芬摇了摇头,“不急,若是有了身孕,再想也不晚。”

另外一边。

明兰牵着木哥儿的手来到屋里,语重心长的问道:

“你怎么回事?往日里我想抱伱,你都不愿,爹娘也是,怎么今儿个见了舅妈,就跟走不动道似的?”

年龄还小的木哥儿一脸木讷的说道:“不知道刚才就是想让舅妈抱抱”

明兰敲了一下他的小脑袋,“是不是想要讨好舅妈,让舅妈送你更多的东西?”

木哥儿摇了摇头,“就是想让舅妈抱抱.”

明兰莞尔一笑,没再说什么。

稍晚些,卫渊与张桂芬夫妇二人又前往寿安堂看望盛老太太。

卫渊道:“长志去戍卫边关后,这段时日,勇毅侯府那边可来人看望您老了?”

盛老太太一边握着张桂芬的手,一边笑呵呵应声道:“来了,应该是长志这孩子临行前特意叮嘱的。”

卫渊点了点头,“来了就好,做晚辈的来看看你老,也显得热闹。”

盛老太太一脸慈祥和蔼的看着张桂芬,道:“卫侯爷,你可娶了个好妻子。”

说着,将手腕上的玉镯给了她,

“老太太我这没有什么好的物甚,你莫要嫌弃。”

张桂芬本欲拒绝,但是当看到卫渊点头示意后,她也只好收下。

待离开盛家时,卫渊才向她说道:

“这位老太太待大姐与明兰都不错,我外出征战之时,大姐那会儿还没诰命,盛家后宅又不安生,多亏了老太太的照拂。”

张桂芬微微颔首,“怪不得你特意叮嘱我,要准备一些补品看望老太太。”

卫渊道:“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盛家最大的财富,不在于盛家的那些后辈小子,就在于这位老太太。”

“若是没有这个老太太,盛竑别说来京当官,只怕就连当个扬州通判都勉强。”

张桂芬并未将王若弗之事告知卫渊,因为她知道,像是这种内宅之事,卫渊一向不喜听闻,转而问道:

“今日与盛员外郎交谈,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听到这儿,卫渊便是忍不住冷哼道:

“他就是个官迷,一心只想着如何攀附权贵升官发财。”

“但殊不知,真想升官的最好法子,就是先将分内之事做好。”

“如今他只是个小小的员外郎,就敢随意打听朝中党争。”

“他日要是让他进了中枢,只怕整个朝廷都要乌烟瘴气,勾心斗角了。”

张桂芬掩嘴一笑,“如今这庙堂之高,就清明了?”

卫渊语重心长道:“虽有党争,可无论韩章还是文彦博,都是想着做事,在朝为官,永远是先做事再做人。”

——

嘉佑六年一月十七,赵祯亲自下旨,欧阳永叔被贬离京,出知蔡州事。

赵祯这一朝,宰相、中枢大臣,就如流水一般,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究其原因,无外乎一点儿。

改制时用拥护改制的大臣,改制受阻时,为了防止社稷出现乱子,只好又用不支持改制的大臣。

这番左右摇摆,要是能成功解决三冗问题,那可真就奇了怪了。

而此次欧阳永叔被贬离京,主要是因为,那个不支持改制的大佬回京了。

不过这与卫渊并无关系,让他值得关注的是,在欧阳永叔离京之时,包孝肃突然患病。

起初,卫渊还觉得,这是赵祯的意思,想让包孝肃为文彦博一党的人腾出位置。

但是,直到看望包孝肃之后,他才知道,对方是真的病了。

至于到底患了什么病,御医那边也说不清楚。

卫渊虽然有着现代的远见,但依旧说不清包孝肃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王安石一同离开包孝肃家时,王安石说道:

“包大人突染重疾,向官家请辞枢密副使一职。”

“在文彦博的举荐下,吴奎权知开封府,就以当前形势来看,此人是最有机会担任枢密副使一职。”

在赵祯这一朝,权知开封府后,再进一步,就是枢密副使了。

吴奎此人与文彦博乃是同年进士。

那年进士榜,韩章,包孝肃等人都在其列,被后世称为仅次于嘉佑二年龙虎榜的宰执榜。

王安石向卫渊说那么多,无非就是在提醒他,小心文彦博这厮有将张辅拉下马来的可能。

不过卫渊却觉得王安石有些多虑了,张辅是武勋,不是文臣,他来担任枢密使,是要稳天下武将之心。

赵祯不可能让文彦博彻底染指枢密院。

“包大人病的不是时候.”

“欧阳永叔离开京城,谁来顶替他的位置?”

卫渊询问。

王安石想了想,道:“近几日中枢还没拟定一个结果,不过大概率是赵概了。”

赵概?此人与文彦博也是同科进士。

论能力,他远远不如欧阳永叔,如今顶到那个位置上,只怕也是迫不得已。

“你让各州府官员参与大考,那位文相公可是出了名的反对,你的处境不太好吧?”

卫渊询问道。

王安石摇头道:“我又不参与党争,在韩相公与文相公眼里看来,我这个吏部尚书,暂时还不能得罪。”

卫渊忽的一愣,恍然大悟道:“文相与韩相之争,你才是获大利的那个。”

“毕竟,谁都清楚,你这个吏部尚书支持谁,谁就能占得上风。”

“官家还真是布局深远。”

王安石笑道:“吏部改制本就极难推行,许多人包括韩相都有些反对,想要顺利推行改制,解决冗官的问题,只有在党争形势日益严峻之时才有可能做到。”

卫渊道:“你就不怕玩火自焚?”

王安石道:“当官要是还担心这个,怕那个,谁去对得起百姓?”

卫渊叹了口气,“你与包大人是一类人。”

王安石点了点头,“包大人病得确实不是时候。”

“这段时日,你我还是少见为妙,我担心,你也会被卷入到党争当中。”

——

在卫渊与王安石看望包孝肃期间。

张桂芬正在家里绣着一只香囊。

自从她向卫渊送第一个香囊时,就已养成了一种习惯。

每隔三个月,就会绣一只香囊,让卫渊戴着。

旁人香囊里都是香料。

但张桂芬所绣的香囊里,是一些止血的药材。

就是担心,卫渊在外征战,若是不幸受伤而急缺药材时,可以用得到。

虽然是有些多虑,但也证明了张桂芬的一片心意。

以卫渊现在的身份地位,只要出征,必是三军统帅。

如果身为统帅,还要真刀真枪的与敌军厮杀,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决战的时刻到了。

是生死之战。

到了那时,什么药材,都不如将此战打赢的生还几率大。

“夫人,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奴婢还记得您给主君绣得第一只香囊.”

站在张桂芬身侧的宝珠忽然掩嘴一笑。

张桂芬瞪了她一眼,道:“就你话多。”

刚说完,突然感觉胃里翻江倒海,连忙放下手里的半成品香囊,跑到屋外,将一早用的吃食都给吐了出来。

见状,宝珠连忙道:“夫人,您没事吧?”

张桂芬只感觉有些难受,倒是没有别的异样。

就在这时,蓁儿忽然开口道:“夫人,您不会是有了吧?”

宝珠一听,顿时有些着急忙慌,“我去请大夫来瞧瞧。”

张桂芬也希望是有了身孕,这几日,她倒是明显感觉自己的饭量比往日多了些。

但这种事情,不宜声张,也没敢告诉卫渊。

她忽然想起,前不久,去盛家时,大姐朝着自己说出的一番话。

也该有个孩子了.

不会那么巧吧?

真让大姐一语成谶了?

就在这时,她又想到平时不喜欢让别人抱的木哥儿,缠着让自己抱抱的事情了.

于是,连忙看向田蓁,道:“去盛家请我大姐,告诉我大姐,务必让她带着木哥儿前来。”

若真是有了身孕,卫渊与卫家,都有后了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