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一十章:人间清醒陈大牛

八月初旬,第二批海运结束。

卫渊与范纯仁一致决定,将第三批海运定于八月中旬。

半个月的时间,倒是足够准备了。

倭使平忠盛与富昌伯嫡子荣显,在第二批海运结束后求见卫渊。

三人在福州满香楼会面。

对于他们二人的目的,卫渊心知肚明,但是他并未揭穿,只是聊些杂事,

“听闻富昌伯身体不适,就连官家都惊动了,派了御医?不知情况如何?”

卫渊虽然人在东南,可是京城的情况,他常关注着。

荣显叹道:“御医说,家父有可能熬不过年冬时节了。”

卫渊一愣,这富昌伯情况,竟是如此严重了吗?

上次见他时,虽然有病缠身,但看着却与常人无异。

这才过去多少时日?就不行了?

趁着卫渊愣神期间,荣显继续说道:

“最近这些时日以来,家父一直心心念叨着军器之事,家父说,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帮着官家,将这批军器远销海外。”

闻言,卫渊点头道:“本帅来东南之前,官家也有叮嘱本帅。”

“这批军器,本帅打算在第三批海运结束之后,再运往倭国。”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第三批海运结束之后?

荣显好奇道:“不能在第三批海运进行时运往倭国?”

卫渊摇头道:“运的东西不同,若是这批军器落到倭寇手里,足以壮大倭寇势力。”

“为以防万一,所以要将这批军器单独护送。”

荣显看了一眼平忠盛,见到对方点头,他也微微颔首,道:

“有劳卫帅想得如此周到。”

“我会跟随诸勋贵船队一同前往倭国。”

一同前往?

卫渊微微皱眉道:“你若年前赶不回来.那富昌伯他老人家.”

荣显摇头道:“算了日子,能在入冬之前赶回来。”

你若跟随船队前往倭国,那你也不能活.卫渊沉声道:

“本帅的建议是,你还是莫要前往倭国了。”

“这批军器,从始至终,都很隐秘,若你前往倭国,该如何向百官解释?”

“难道你想让官家给百官一个说法?”

荣显连忙道:“绝无此意,只是有些不太放心这批军器的安危而已。”

卫渊笑道:“你是不放心那批军器,还是不放心本帅?”

“若是不放心本帅,干脆直言,本帅在东南这段日子,军器就暂且别运往倭国。”

“待本帅什么时候返京,你们再什么时候护送军器前往倭国,如何?”

他走不走,意义大吗?

整个东南水军,都只听他的。

荣显拱手道:“还请卫帅勿要见怪,即使在下不去,倭使还有不少的勋贵子弟,也要去.”

“如此想来,应该并无大碍。”

关于护送军器的勋贵子弟名单,卫渊早已经看过了。

并无各家勋贵直系亲属在内。

如果荣显去的话,那荣显必须要死在大海上。

按照小荣妃那睚眦必报的性子,定会将此账算在卫渊头上。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让荣显登船出海。

至于平忠盛.卫渊早就将他视为死人了。

待商议好军器出海的诸多事宜之后,三人便就离开此间。

八月中旬,第三批海运即将开启。

盛维靠着卫渊的关系,拿来一些生意契约,连忙将准备许久的货物装船,以待随时出海。

在杭州时,明兰等人已为大老太太庆贺完寿辰,返回京城,并未跟着盛维前来福州。

明兰主要是担心,此来福州,会影响到卫渊,索性就不来了。

但仍是写了封信,让盛维带给卫渊。

信上的内容,苏杭二地官吏热情款待自己的事情。

为了不让卫渊过于担忧此事,明兰又特别写到,离开苏杭时,已为二地官员送上礼物,以还他们的款待。

卫渊看完书信,也并未多想什么。

不过,明兰返回京城这件事,倒是让他有些归心似箭了。

来到此界多年,也该成家了。

盛维亲自跟着商船前往海外诸国,待第三批海运结束之后,已经是八月下旬的事情了。

头三批海运安全无误,这就代表着,后续海运事宜,可以照常推行。

范纯仁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半,已上书向官家表明返回京城的意愿。

东南之行,国策顺利推广,并无什么太大波澜,回到京城,至少可以入中枢了。

范纯仁走得那天,卫渊与福建路百官前去送别。

前者将后者拽到一处无人地界,语重心长道:

“关于那批军器.我也有所听闻,那平忠盛用了整整一百万两银子的货物来换”

“到底有多少军器?卫兄不妨和我透个底?”

卫渊沉声道:“我大周立国之前,各方战乱,随着太祖皇帝立国,那些各方势力的兵刃,要么融了,要么埋于尘土。”

“还有少量的一批,被放到了官家的兵库当中,据我猜测,那些军器,少说也能装备一支数量超三十万的精锐之师。”

“如果让平忠盛得到,倭国将会易主。”

整個倭国的军队,加起来都没三十万,只怕十五万也难。

但不管怎么说,一旦那批军器被平忠盛得到,倭国境内,就再也没有能抗衡平忠家的势力。

别看那些军器都已经生锈蒙尘,但只要回炉重造或是好生保养,依旧能够杀人。

范纯仁倒吸一口气,道:“陛下的意思是?”

事情即将发生,卫渊此刻如实去说,倒也无妨,

“陛下的意思是,让那批军器永远沉入江海,再也见不到天日。”

范纯仁笑道:“还是官家智慧超群,倒是显得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多虑了。”

“既如此卫兄,京城再会。”

卫渊抱拳,“京城再会。”

当日深夜。

卫渊召集诸将议事,

“那批军器,正在被人搬到船上,不日就将出海。”

“本帅要求伱们的很简单,不惜一切代价,让那批军器沉入大海!”

杨怀仁问道:“是否要遣一名将领扮演倭寇?”

卫渊摇头道:“不用多此一举。”

在来东南之前,他的确有想过这个计划,让人假扮倭寇,然后将那批军器劫掠,运到某个不知名处。

但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卫渊实在是不敢张扬,只能偷摸的运一小批军器,藏到赤尾屿或是钓鱼台甚至是某个不为人知的孤岛。

但全都抢来,不太现实。

至于无需假扮倭寇…卫渊没打算留活口,否则不利于后续的海运发展。

卫渊不能在即将离开东南时,还要给地方上埋下这么一颗大雷。

他是有了政绩,但也不能断了后来者的路。

那样做官,怕是难以长久。

“明日由陈大牛领兵护送军器出海,除了现有的四千名水军将士之外,再给你拨五千名懂水性的荡虏军将士。”

卫渊吩咐下去。

待商议完这些事情之后。

他又以一些细节尚未处理为由,单独将陈大牛留下,道:

“莫忘昔日我对你的叮嘱,大部分军器可沉入大海。”

“咱们只要其中一小批,届时,你对外说,有漏网之鱼逃掉了。”

“明日跟你前去的水军与荡虏军,有不少都是咱们的亲信,可靠,可懂了?”

陈大牛点了点头,“懂了,还请大哥放心。”

他是不太懂,卫渊为什么要这样做?

何苦来哉?

之前卫渊给他的说法是以备不时之需希望可以永远用不到那批军器。

这不时之需是什么?

陈大牛心中虽然有诸多疑惑,但并不会询问。

他只知道,他的大哥卫渊,永远不会害他。

他清楚,自己是在为谁而战,又是为谁而卖命,就足够了。

一些可悲之人,到死,都不明白这一点。

所以,在众人眼里看来,有些笨重的陈大牛,却是最为清醒的那一个。

也正因陈大牛这份独特的清醒,军器一事,卫渊交给谁都不放心,唯独交给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