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一百九十八章:盛老太太目的,卫渊儿时趣事

宥阳,盛家老宅。

随着盛老夫人来到此间,整个大房的人,包括盛维、品兰祖母等人,亲自前来迎接。

大老太太牢牢握着盛老夫人的手,忍不住嘘寒问暖道:

“你我姐妹,足足有一载未见,近来可好?”

盛老夫人笑道:“一切都好,老姐姐,你呢?”

这位勇毅侯府独女,生平知己朋友极少,大房的这位老太太,绝对算是一个。

大老太太点头道:“一切都好。”

这时,盛维在旁说道:“母亲,叔母,我已让下人备好了酒菜,咱们去屋里边吃边聊吧。”

二老陆续点头,携手同往正堂。

这时,盛维看向长柏几个,陆续开口道:

“柏哥儿,今年没有大考,或许是件好事,连我这个商贾,都知朝廷将有大动作,暂缓一年,不算迟。”

“长枫明年要随你兄长一同考试,可做好准备了?”

“如儿和墨儿倒是愈发俊俏了,将来定能找個好人家。”

“明丫头,怎么见了伯父,似是有些生分了?你小时常来此,莫非你忘了?”

“.”

长柏等人一一回应,轮到明兰,只是笑着说了句,

“哪有显得生分,明儿这不是怕说错了话。”

盛维道:“一家人,有什么就说什么,谁会怪你说错了话?”

说罢,还看向长柏,笑呵呵说道:

“明丫头,这些时日待在宥阳,谁若是敢说你,伯父帮你做主。”

话音刚落,盛家小辈们全部笑出声来,一时间,倒是少了几分生疏。

众人用膳期间,盛维故意向盛老太太开口道:

“过几日,侄儿要去杭州做笔生意,到时咱们一家人,都去杭州好好玩玩。”

去杭州只是个说辞。

盛维要见到卫渊,必须要借由明兰的面子。

听说卫渊最为亲密的心腹,又是盛老太太的侄孙,靠着这层关系,必然能够求见卫渊一面。

只要见了面,什么事情就都好说了。

盛老太太又岂不知他的意思?

此前盛竑想让她来宥阳,不就是想借着明兰的面子,寻个机会?

“这事,以后再议。”

盛老太太笑着回应。

大老太太语重心长道:“妹妹,伱好不容易来一次,就多待些时日吧。”

“距离我的寿辰还有一个月左右,趁着你来,咱们好好热闹热闹。”

她开口,盛老太太总是不好拒绝的,

“好,那就待参加完老姐姐的寿辰,我再回去。”

说罢,向盛维笑呵呵说道:

“带着明兰这丫头来宥阳,其实还有个事,明丫头自来京城后,就跟在我身边,却一直都是个庶出的身份。”

“明兰的娘亲乃是诰命,于情于理,都要给明丫头一个嫡女的身份。”

宥阳乃是盛家根基。

而盛家族谱,也一直是在盛维的手中保管。

想要更改庶出嫡出,确实要来宥阳一趟。

老太太能同意来此,就是想着,将这件事情敲定。

你们想要利用明丫头见她舅舅,那就该为明丫头做些事情。

明兰、墨兰、长柏、长松等人,都在别处吃食。

盛老太太这桌,坐的都是盛家大房的长辈。

闻言,盛维笑道:“叔母说的极是,以明丫头今日的身份地位,却仍是庶出,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样,找个良辰吉日,将明丫头划在我那弟妹王氏的名下,不知叔母意下如何?”

盛老太太摇头道:“明兰的母亲,乃是诰命,是朝廷认可的贵妾,地位不亚于当家主母。”

“明丫头仍旧是在恕意的名下,但是以嫡女的身份,懂我的意思吗?”

言外之意是,卫恕意在族谱上的身份,要往上抬一抬。

明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成为嫡女。

可是

盛维皱眉道:“叔母,自古以来,就没这样的规矩”

族谱在他手上,他也不能肆意妄为,需要跟盛家的长辈商议。

盛老太太道:“恕意与若弗排在同列,恕意是诰命,理当如此。”

“规矩,可大不过皇命。”

盛维想了想,问道:“我那堂弟,可知晓此事?”

盛老太太道:“我自会与他说的。”

盛维点头道:“既如此,您是我盛家长辈,侄儿自然听您安排。”

解决完这件事,盛老太太总算是完成了一桩心事。

有卫渊在,明兰又有个嫡女的身份,将来必能寻个好人家。

“侄儿瞧着墨兰那丫头也来了,若是让墨兰知道,明儿成为了嫡女会不会心生不悦?”

盛维能为不属于自己这一脉的晚辈考虑到这种地步,可见,是颇为用心的。

盛老太太道:“早些年,就与林氏说过,将墨兰放在若弗那里抚养,这样,墨兰自然也就是嫡女。”

“可林氏不愿,她又没有恕意那样的身份,怨得了谁?”

不说林噙霜。

如今,卫恕意在家中的地位,基本算是与王若弗平起平坐。

家中若是有什么事情,王若弗也都与卫恕意商量着来,经过此前华兰成婚时那场闹剧,二人相处的也算越来越融洽。

暂时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至于王若弗的那妹妹康姨母,也已被康家禁足,不得外出,难以再掀起什么风浪。

真要是再敢掀,有损到卫恕意的地方,无需卫渊动手,英国公夫人便是第一个就饶不了她。

张家好不容易收了一位性格温顺的义女,自是要放在手心上捧着。

如今,在盛老太太眼里看来,盛家对卫恕意母女有亏欠。

所以,盛老太太不仅要让卫恕意在家里的地位与王若弗平起平坐,就连那礼法上,也是如此。

这便是老太太来宥阳的目的之一。

——

话说盛家二房众人来到宥阳之后。

卫渊也已经绕道扬州府城,来到了扬州治下的广陵城里。

带着亲卫行军,沿途不可能没有人知晓。

于是,扬州刺史带着境内大小官吏,齐齐来到广陵城外恭候卫渊大驾。

而此时,卫渊正在距离广陵县城的一处小湖边怔怔出神。

小湖五十步之外,有一座凉亭,常年经久失修,已经破损不堪。

卫渊在湖边待了会儿,又在那破损的亭子里稍坐。

陈大牛等人原本想要将此间打扫打扫,再让卫渊坐下,可他却毫不在乎,笑着向陈大牛等人说道:

“我年幼之时,父亲常带我在那湖里抓鱼,若是累了,就让我在这亭子里休息。”

“我记得,东边还有户人家,如今却连住过人的痕迹都没了。”

亲卫江稷作揖道:“卫帅,这几年,扬州、金陵一带,常闹匪患,当地官吏曾下令,让居住在城外的散户人家,搬到城里去躲避匪患,或是因此,这儿才没了他人生活的痕迹。”

匪患

知否里,有次明兰与盛老太太回宥阳,就曾遇到过匪患。

好像还是与逆党有关系,已经记得不太清了。

“当地匪患可有解决?”

卫渊心想,若是不曾解决,就顺手解决掉,也算是给家乡人一个见面礼了。

江稷应声道:“回卫帅,我等途经东南之时,已将各地匪患一一拔除。”

卫渊点了点头。

这时,被卫渊派到广陵的柴功来到此间,见到卫渊,说了扬州百官正在城外迎接一事。

卫渊摆手道:“本帅不进城,让他们都散了,本帅想要清净一些。”

柴功‘诺’一声,骑上一匹快马,就去了广陵那边,将卫渊的意思传达于百官。

这些官吏,不敢违背卫渊的意思,只好暂且在广陵城中住下,打算找个时机,再去拜见。

稍后,卫渊让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不得扰民。

身边只带着几名亲卫去到城中。

甲胄着身的亲卫开路,卫渊坐在马车上,街上行人遇之躲避不及,倒是落得个清净。

不时,他还掀开车帘,看向街道两旁,遥远的记忆旋即涌上心头。

他记得,这条街上,原先有个卖烧饼的,很好吃,如今也不见了踪迹,当真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不过也看到了一些眼熟的铺子,有得改换了门庭装饰,有得还是以前那个老样子。

待来到一条叫做‘英才巷’的地方。

卫渊才缓缓下了马车。

八名亲卫矗立身躯,站在马车两侧,显得威风凛凛。

卫渊嘱咐道:“你们几个,就站在此处,远之随我进去即可。”

如今陈大牛也是个爱面子的主了。

卫渊也极少在他人面前,直唤‘大牛’二字。

很快,追随着记忆,卫渊来到了曾经居住的地方,那里已然换了人家。

早些年,卫渊父母生病,为了给父母治病,特意将县城里的宅子给卖了,一家人又回到了城外老家居住。

老家是待在一个名叫‘卫家村’的地方,生活在广陵的卫氏之人,其祖宗庙宇,基本都在那个村落里。

卫渊看着眼前的宅子,思绪纷飞。

陈大牛突然插嘴道:“大哥,要不咱花钱把这宅子买下来?”

卫渊摇头道:“要是想买,早就买了,这地方,此生大概极少来了,买了也无用。”

言谈间,突然有两名孩童出现在巷子里戏耍。

其中一个孩童突然将另外一个孩童绊倒,压在身下,掐着那孩童的脖子,怒气冲冲的说道:

“这是我的,快还给我!”

被压在地上的孩童,手里牢牢握着一柄木剑,咬牙切齿道:

“不给,你敢打我,你死定了,我回去之后就告诉我兄长!”

这时,一个青壮男子从一座院子里走出,道:

“你们两个,又打架!兆儿,赶紧松手!”

那唤兆儿的孩童,当即起身,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青壮男子身前。

至于被压在地上的孩童则慢慢站起来,朝着那叫兆儿的孩童吐了吐舌头,道:

“叔叔,我只是想玩玩这把木剑,兆儿哥就要打我,我又不是不还给他了!”

卫渊看向那青壮男子稍稍愣神。

陈大牛突然开口,“你这孩童,怎么能撒谎?明明就是你抢他的木剑为先!”

青壮男子看到甲胄着身,腰配军刀的陈大牛,顿时吓了一跳,连忙道:

“军爷,小孩子之间玩闹罢了,您别见怪。”

陈大牛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离去。

那青壮男子赶紧催促着两个孩子回家。

就在这时,卫渊试探性说道:“可是姜河?”

闻言,青壮男子一愣,道:“敢问您是.?”

姜河这名字,他早就不用了啊。

卫渊笑了笑,说了句,“‘姜河日下’,命不久矣!”

姜河一愣。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经常欺负的一个卫家子。

由于那一家,是新搬来这条巷子。

而他与巷子里的几个小哥儿,都是一块长大,便是欺负当时那个新来的卫家子。

卫家子势单力薄,打不过自己一伙人,老是去喊他大姐替他出头。

有次,那卫家子知道了自个儿名字,整日给小巷子里的人说,姜河日下,命不久矣。

过了几年,那卫家人将宅子卖了,又搬走了。

后来,那句姜河日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无奈之下,自己只好改了名字。

如今,听说那卫家子已经成为朝廷里的大人物了。

眼前此人身边有穿甲胄的侍卫,瞧着此人也比较眼熟,难道嘶!

想到这里,姜河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不可思议道:

“您您是昔年那卫家子卫.卫渊?”

卫家子?

听到这三字,陈大牛顿时怒喝道:“大胆!竟敢对我家将军出言不逊,该杀!”

此话一出,顿时将那两个孩童都吓哭了。

随后,只见姜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力地扇着自己脸庞,

“卫将军,卫将军,都是小民的错,小民不知您回来了,还望您恕罪,恕罪。”

“儿时之事,都是小民不懂事,请您莫要往心里去.”

扇了几下,卫渊见他脸都肿了,显然是过于用力导致。

他走上前去,将姜河搀扶起来,笑道:

“儿时的事情,我都忘了。”

“这个叫兆儿的,是你的孩子?”

“一晃多年,都成家立业了。”

说着,卫渊还想摸摸那叫兆儿的脑袋。

姜河只觉着,他今儿个是来报复的,在卫渊伸手之际,连忙抱着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道:

“卫将军,我知道我错了,真错了.求求您,大人有大量.”

卫渊摇头道:“不过儿时趣事,谁小时候还没闹过矛盾,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我今日来这里,一是想看看曾经住过的地方,二是想着,还能否遇到一些故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