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一百三十九章:认卫青为祖,赵祯命礼部记册

“陛下,臣初入京城,幸被陛下苦心栽培,方有今日。”

“但臣资历尚缺,位卑言轻,难以招架诸多勋贵。”

“臣臣只能跪求陛下赐旨!”

卫渊说到此处,长跪不起。

谈条件的基础是什么?

就是要让赵祯认为自己绝对忠诚!

否则,当他说出口的那一刻,必遭皇帝猜疑!

卫家的背后,虽然站着英国公府。

但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是卫家自身根基。

卫渊要做的,是要让卫家的后世子孙,不用再依靠任何人,也能在京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他要让卫家,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大周第一望族!

或者.更进一步!

这需要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此刻,卫渊显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但是他自认为,所作所为,天衣无缝,绝不会让赵祯有所猜忌!

从贪财好色开始,到逐步取得赵祯的彻底信任。

中间若是有一个环节出现披露,他都不会说出今日之言!

比如,在宫中留宿,故作醉酒,取得赵祯信任,倘若这故作醉酒一事,被赵祯发现,他卫渊,也不用去组建什么新军了。

卫家没有根基,一切,都需要卫渊自己来争,来挣!

你赵祯不就是尚缺武功?新军若成,就是武功!

前提是,得罪勋贵的事情,你来干!

卫家,还需要牢牢绑上勋贵这艘大船!

赵祯目光深邃,死死盯着卫渊,眉头微微皱起。

终于,盏茶功夫过去。

卫渊的额头上,渐渐有了细小的汗珠。

赵祯收回目光,缓缓站起身来,独自走到殿外。

卫渊跪倒在地,不动声色。

只听看向殿外风光的赵祯轻叹一声,开口道:

“勋贵.朕可以帮你得罪。”

“新军,朕要看到成果。”

“朕,只想听你一句话,就一句话。”

卫渊神情一怔,思绪纷飞。

若是换做旁人,此刻只怕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而卫渊,只是在思虑,该如何应答。

只是在思虑,卫家,将要何去何从!

他面朝赵祯背影,双眸逐渐变得阴寒,双拳牢牢握紧,忽地,突然重重磕头叩首道:

“新军,只属于陛下,属于皇族!”

“臣,终此一生,为陛下,效死力,百死无悔,万死不辞!”

卫渊的声音,久久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里。

也不知过去多久。

赵祯缓缓转过身,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倒在地得卫渊,脸色逐渐变得温和起来。

他将卫渊搀扶起来,笑道:

“朕得卫卿,如刘备得孔明。”

诸葛孔明,文武双全。

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被三国志大写特写。

今日,卫渊上奏盐引法,可称文治矣。

卫渊拱手道:“臣,只愿做陛下的卫青,霍去病!”

赵祯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随后,卫渊离开宣政殿。

赵祯站在殿门前,背负双手,死死盯着他的背影。

卫渊感觉到有人一直在盯着自己看。

但是他不敢扭头。

一步,一步,下了通往宣政殿的台阶。

很快,赵祯便看不到他的背影了,

“卫卿,你为了朕,连勋贵都不敢得罪么?”

“朕倒也能理解,毕竟,你想光耀卫家门楣,朕能给你,但朕,也能让你万劫不复。”

“朕不希望,伱会成为司马懿,而朕,也不是曹操。”

“卫卿,千万莫要让朕失望!”

——

赵祯亲自将勋贵不得干预组建新军的圣旨张贴皇榜。

顷刻间,不少的武勋,都找到英国公府上,议论此事,

“我说,老哥哥,这不会是你那宝贝徒儿请的旨意吧?”

“陛下一向优待咱们武勋,怎么会发一道这样的圣旨?”

“老哥哥,您不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就闹到陛下面前,组建新军,不能少了咱们勋贵子弟。”

“就是,陛下是知道咱们勋贵子弟忠心的!”

“.”

有人猜测,这件事情,与卫渊有关。

实际如何,他们不敢下决断。

所以,来请教张辅。

顿了顿。

张辅看向众人,故作神情淡然道:

“你们好好想想,陛下今年,多大年纪了?”

“陛下想要武功,如果再用勋贵子弟,那组建新军的意义何在?”

韩国公皱眉道:“老哥哥,话不是那么说的。”

“倘若不用咱们勋贵子弟,新军战力远超一般禁军,陛下,该怎么想咱们?”

此话一出,立即便有人附和道:

“是啊,新军要成,陛下今后,还如何重视我们勋贵子弟?”

“不成,这绝对不成!大家伙联名上奏!”

“对,联名上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张辅死死盯着韩国公,眉头深深皱起。

就在这时,宁远侯顾偃开手持长枪而来,

“联名上奏?阻挠新军建成?我倒是看看,你们哥几个,谁有这番魄力!”

话音刚落。

顾偃开酒看向张辅。

二人相互对视,仿佛再说,卫小子惹出来事,自有长辈,给他扛着!

有顾偃开这么一闹。

那些个能撬动大周至少一半军队的武勋们,顷刻间,竟是寂静了下来。

随后,张辅抚须道:

“新军成与不成,都不会影响到咱们得利益。”

“陛下也可能只是想试一试,如果没有咱们得参与,新军能练成什么样子。”

“因为陛下是知道咱们老哥几個的用处,想要大规模训练将士,还得看咱们勋贵。”

“至于新军.陛下也只是想知道,照着练兵实纪去练,没有咱们勋贵的帮扶,能不能练成一支精兵。”

众人一听,脸色才算是稍微好些。

——

嘉佑四年,九月下旬。

卫渊在京城外建立的宗庙已成。

他请示了赵祯,在大相国寺里,请了一位大师,当做宗庙主持。

而这座祖宗庙宇,被卫渊取名为‘忠烈寺’。

赵祯得知之后,龙颜大悦,遂亲笔写下那三字,让卫渊拓印下来,当做匾额。

十月初旬。

华兰大婚之前。

卫渊、卫恕意、卫如意包括盛家的一些子弟。

还有英国公府年轻一辈,以及与卫渊关系较好的几家勋贵。

齐齐前往忠烈寺,观摩卫家祭祖大典。

今日,卫渊要祭祖。

要认卫青为祖。

卫家,也将从此时开始,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

宣政殿里。

赵祯背负双手,沉默无声。

整座大殿里的太监、宫女,都被他身上所展露出的那种气势所震慑,从而有些心惊胆颤。

他们,好久没有看到如此‘沉默’的皇帝陛下了。

一些年长的太监依稀记得,前两次,还是因范文正公与武襄公的死讯传来.

这一次,又是为了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

他们只看到皇帝深呼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命,礼部尚书苏辙。”

“为忠勇伯认祖一事,登记造册,传讯天下。”

“至此,卫家之祖,可追溯至汉长平侯卫青,载史以供后人闻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