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一百三十七章:文武大臣互怼,卫渊献盐引法

大朝会即将开始。

由于盛紘来京之后表现不错,现已升为工部员外郎,从五品。

但仍是没有资格进殿参与朝议。

只能跟着一些同僚站在殿外。

过了会儿,随着一阵阵山呼,大朝议便就拉开序幕。

赵祯本想在这场朝会上,将组建新军的事情敲定。

不料,韩章率先发难,

“陛下,荆湖南路盐税不足往年三成,两浙路、江南路情况也颇为严重。”

“往年盐税基本是在七百万到八百万贯之间,而今年,臣初步猜测,怕是只有两三百万贯左右。”

此话一出,瞬间成为百官热议的焦点。

真宗时期,每年的盐税,最低也有三百万贯。

那时,国朝刚建立不久,无数百姓还未从战乱中回过神来,情有可原。

可如今,正值盛世,盐税却直线下跌,这不是好兆头。

也反映出一个现象,朝廷,没钱了。

这几年,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朝廷的各项开支也很大,一旦入不敷出,是会出大乱子的。

参知政事兼户部尚书欧阳永叔作揖道:

“盐税乃我国朝经邦之基,不可不察,臣议,缩减盐钞发行,将今年几项重大开支推到明年,以休养生息。”

听到这个,卫渊心头一跳。

组建新军,肯定就是一项巨大开支啊。

推到明年?

那明年再用什么理由推到后年?

如此反复,新军还能组建?

卫渊暗自皱起眉头,韩章这老匹夫,不会就是不想让自己组建新军,所以找由头推辞此事吧?

缩减盐钞发行,不就是再说,不能再用盐钞来换粮了。

没有粮饷,谈什么组建新军?

谁知,人家这才是刚刚开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富彦国开口道:

“陛下,若是不减盐钞发行,恐来年盐价更迭,盐税难收。”

“若是次次缺粮,就已增加盐钞发行来解决,那么迟早有一日,这盐法将会崩坏。”

所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理解为是副相。

也就是韩章的帮手。

几位文臣大佬相继站出队列向赵祯持续发难。

表面是在说盐税。

卫渊总觉得,这就是再讲不要组建新军了。

盐税的问题不解决,朝廷就没钱,没钱就没粮,没粮只能继续卖盐钞,那么盐税的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这几乎成了一个死循环。

不控制盐钞的发行,致使盐钞泛滥,地方上的盐价就会难以保持平稳,这影响的,将是方方面面,不止是盐税这样简单。

赵祯故作咳嗽两声,缓缓开口道:

“盐税的问题,朕与诸卿已经讨论很久,但是始终不能拿出一个章程。”

“盐税的问题要解决,盐法要改制,但朕认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将新军组建起来。”

“至于盐税一事,待散朝之后,韩卿、富卿等,可到宣政殿里,与朕详谈。”

谈不了一点儿韩章再次作揖道:

“陛下,盐税一事,不能再拖了。”

“组建新军,要耗费多少钱粮,尚未可知,即使能成,这盐钞怕是也不值钱了。”

“臣议,裁军!”

裁军?

听到这個,群臣再次哗然。

好家伙,陛下这边还要组建新军,你这边,就要裁军了?

禁军、地方守备军等加起来,大周的军队,约有一百二十万左右。

这还不算一些未记录在册的民夫。

可见,大周的冗兵问题着实棘手。

但裁军,绝对不是解决方案!

韩章此时提出裁军,不过是想缓解国朝经济上的压力。

枢相张辅冷声道:“裁军?不知要裁多少将士,能够补上户部的窟窿?”

欧阳永叔皱眉道:“英国公,说话要负责任,什么叫补我们户部的窟窿?”

顾偃开问道:“盐税出了问题,难道不是你们户部的责任?”

兵部尚书曹耀衡开口道:“那也是因为要支持代州之战,耗费了无数钱粮。”

他是文臣,不是武将。

韩国公潘弈皱眉道:“听你这意思,代州之战是不应该打,就该等着辽夏两国跨过雁门,跨过长城,你才满意?”

富彦国道:“此言差矣,代州一战,乃是由英国公挂帅,英国公不出关迎敌,反而以守城之策与敌打持久之战,因此才耗费钱粮无数。”

“这两年,我大周天灾人祸不断,处处都是用钱用粮的地方,为了支持代州之战,朝廷已是入不敷出。”

辅国公秦业道:“行军作战的事情你懂几个?你以为,你在这朝廷里大手一挥,就可断定,将士们出关作战必胜?”

“你可知,出关作战一旦败了,将会死伤多少将士?”

文武两党的大佬们开始互喷。

一些微末小官,都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

因为他们知道,大佬之间的战斗,他们是不能参与的。

不然,光是他们喷出来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自己。

卫渊则是摆出一副看戏的状态,静静地看着眼前一幕。

毕竟,这一幕,可不常发生啊。

兴许是他们吵得太激烈了。

韩章瞧见赵祯脸色不对,当即开口道:

“好了,都扯远了,现在是议盐税制该如何改。”

此话一出,整个紫宸殿,才算是安静了几分。

赵祯开口道:“裁军不可行,毕竟辽夏两国仍在虎视眈眈。”

“这盐税改制,朕与韩卿等人商议数日,原本是想用盐引来代替盐钞。”

“韩卿提出,可印发长引与短引,来控制盐价。”

“长引期限为一年,短引期限为半载,若是施以盐引法,或可解决盐税之事。”

“但对于盐引运销数量规制,要予以规范,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主意,不妨说说。”

赵祯也发现了,不将盐税一事解决,组建新军定是困难重重。

所谓盐钞法,是指商人需要支付现款以换取盐钞,然后根据盐场的产量领取相应的钞卷。

朝廷以此来控制盐价。

但是盐钞多了,盐价下跌,盐税就很难收,朝廷就会损失很大一部分利润。

而韩章提出的盐引法,是用时间来取代数量。

比如,一个商人买了很多长引,那么在一年内,就不用再买长引了,他可以凭借长引去领取食盐贩卖。

在规定的时间内,只能领取规定数量的盐。

就不至于盐价大跌。

但是韩章提出的还不太全面,有着明显的漏洞。

如果长引与短引的区别只在于时间问题,那么所有人都去买长引了。

有了大量的时间,商户们会将盐卖到外部一些缺盐的地区。

如此,也难以扼制盐价的平稳。

这几日,韩章他们,正因此事而忧心。

不过听他们议论到这里。

卫渊的脑海里,倒是想出了完整的盐引法。

他不得不佩服韩章治理经济的能力,差点就将盐引法提早出现几十年了。

就在文武百官都伱看我,我看你,拿不出丝毫办法与主意时。

为了组建新军,卫渊决定将完整盐引法献出,

“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可以规范食盐的运销数量与规制。”

卫渊这么一开口。

不少的文臣,竟是都不屑一顾的议论起来,

“看来这位忠勇伯是真的想组建新军,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

“是啊,他一个武将,懂什么治国之道?”

“这又不是带兵打仗.”

“.”

卫渊听到这些声音,不为所动,目光一直看向赵祯。

此时,就连韩章也不信他真的会拿出法子,

“我等想了数日,都不曾想到法子。”

“怎么?忠勇伯一名武将,仅是听了只言片语,就能拿个章程出来?”

“一旦欺君,忠勇伯可知是何罪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