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一百零九章:朕认为,卫卿无罪

大周文臣里两位极致代表,韩章与包孝肃,此刻都已经表态。

前者不用多说,乃是文臣之首;后者虽然不是宰相,可论品行,深受文人钦佩。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文臣开始站出来发声:

“陛下,包大人所言有理,如果两国修好的代价,是以我大周忍让为先,所谓和睦,不要也罢!”

“卫将军所杀辽使,当街调戏我大周女子,难道不该杀么?若是不杀,我大周子民,又该如何看待此事?”

“没错,若不杀,天理难容!今后,世人都会说,辽人高我大周一等!”

“.”

先前提出要惩戒卫渊的那几名文臣御史,此刻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们以为,武将犯错,只要抓着不放,就一定会赢得众人的称赞。

可事实是,他们才是那个倡优。

扪心自问,卫渊杀了那辽使,难道不大快人心吗?

早知是这般场景,一开始,就帮着那卫渊说话了啊!

直到如今,他们还觉着,是不该说出要惩戒卫渊逾越司法的事情。

他们真正错的地方,是立场问题,是帮着辽人说话。

耶律信先是武将,又是一个人,难以招架大周群臣的唇枪舌剑。

事到如今,他也不知该说什么了,因为道理与司法,都站在大周这边。

顿了顿。

赵祯故作咳嗽两声,才使得紫宸殿里沉寂下来,随后,他缓缓开口道:

“正因为是使者,更不应该做出有损两国和睦之事。”

“那人在闹市中欲对我大周子民不轨,理当处斩!”

“此事,卫卿不仅无错,反而有功。”

话音刚落。

耶律信先也只好咽下此事。

赵祯明显就是要保卫渊了。

此时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只是卫渊无错也就罢了?竟还有功?

这还是自己印象里的那个大周皇帝吗?

就在他思索期间。

包孝肃率先作揖道:

“陛下圣明!”

顷刻间,许多文臣干吏陆续道:

“陛下圣明!”

“卫将军保住我大周颜面,理当有功!”

“臣附议!”

“.”

大周已经很久没有出现文臣武将如此团结的一幕了。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耶律信先。

赵祯笑道:“此前,朕让卫卿司两国使节一事,使节犯错,卫卿惩戒,理所当然,于民有功,对于其赏赐,容后再议。”

换句话说,就是赵祯要赏赐卫渊,但不能当着辽使的面赏赐。

不然可就让辽国主使耶律信先难堪到极点了。

当然,如今耶律信先的脸色也不好看。

散朝之后。

张辅特意找来韩章,

“今日之事,还要多谢韩大相公,若不是你言说,不知还要跳出多少人,道我那徒儿不是。”

包孝肃帮助卫渊情有可原,毕竟他是见证者,又是开封府尹。

卫渊算是将他的活给做了。

但名声,他也落下了。

韩章开口帮助卫渊,着实让张辅不曾想到。

韩章道:“枢相,老夫也只是对事不对人罢了,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那辽使色欲熏心导致,此人,该杀。”

文人一旦动了杀心,有时候比武夫还要可怕。

——

当日正午,赵祯对于卫渊的赏赐就已经下来了。

并未赏赐什么官职,多是一些钱财之物。

毫不违言的说,凭借卫渊现在的家底,至少超越了京城中小半数以上的勋贵。

要知道,他积攒家业才刚刚开始而已。

赵祯赏赐卫渊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要告诉大周的子民,无论是辽人还是夏人,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身份。

只要是在大周犯了错,那就必须要惩戒。

这不是以前那个处处忍让的时候了。

如今,大周虽然没了狄青,可是还有张辅,有顾偃开。

年轻一辈人里,还有卫渊、徐长志等人。

代州一战的胜利,让赵祯重拾年轻时的万丈雄心。

此刻。

忠勇伯府里。

明兰看着皇帝陛下亲自书写的圣旨,笑道:

“舅舅,您这次,称得上是家缠万贯了。”

赵祯一口气赏赐了卫渊八座皇庄,还有皇商的几间铺子。

这份家业,在汴京来说,都是难得了。

这件事,卫渊也感到意外,

“官家仁善,我以为,有老师在,对我不惩处,就已是开恩,没想到,竟还对我赏赐”

明兰笑道:“这说明舅舅您简在帝心,陛下对舅舅很信任。”

卫渊摇头道:“你这丫头,别乱说话。”

明兰道:“在自家有什么不能说的?”

话音刚落,不远处,传来一道声音,

“明丫头说的没错,渊儿,你的确简在帝心。”

闻声,卫渊当即起身作揖道:“见过老师。”

来者乃是张辅。

无论是卫渊前往英国公府,还是张辅来到这里,都无需通报。

明兰深深作揖道:“拜见舅姥爷。”

他称呼对方舅姥爷或是义祖父都可。

主要卫恕意不在此间,便按照卫渊这边的礼法来称呼了。

张辅摆了摆手,“俗礼就免了,渊儿,两国使节给出答复,答应给我们百万石粮食。”

闻言,卫渊惊讶道:“这么快就给答复了?”

听到这里,明兰识趣离开。

张辅坐在卫渊对面,道:“他们说,两国合力筹集百万石粮食发往我大周,只是需要一定时间调度。”

后者道:“那等粮食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在让他们去禁军大营。”

前者摇头道:“散朝后,耶律信先与李谅祚一起入宫面圣,向官家说了此事,官家龙颜大悦,让为师告诉伱,明日带着两国使节前往禁军兵营,展现我大周军威。”

“官家答应了?”卫渊皱眉道:“他们要是去了禁军大营,又找借口,拖延不给粮食了怎么办?”

张辅叹道:“官家岂能不清楚这点儿?在官家心中,那些粮食,不要也罢。”

卫渊沉默。

张辅道:“既然旨意已经下来,明日你就带着他们,前往禁军兵营,让他们一睹我禁军将士风采也无不妥。”

“为师今日来此,是还有一事,为师想过了,你认卫青为祖一事,为师认为,可行。”

卫渊好奇道:“老师的意思是”

张辅道:“卫青一生都忠于汉武,陛下文治已达巅峰,唯有武功尚有不足。”

“早朝时,陛下直言你无错有功,摆明了是不在乎各国间所谓的盟约和睦一事,也就是说,陛下现在,已经不担心再有战事发生了。”

“陛下可能是想着,要立十全武功了。”

能从这么一个细节上,揣摩到赵祯的心思。

可见,张辅对于这位仁君会很是了解。

听他这么一说,卫渊也明白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自己认卫青为祖,被赵祯知晓此事,赵祯若是有丝毫心思,将他自个儿比作汉武。

那么对卫渊来说,就是好事一桩。

“老师,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待宗庙立下,就禀明陛下,让陛下亲下旨意,修我卫家家谱。”

卫渊缓缓开口。

倘若赵祯愿意让礼部为自个儿修家谱。

那么,他这一脉的祖宗,就是卫青。

最起码,在大周这一朝,是如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