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从万界直播开始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吏三别

从万界直播开始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吏三别

作者:凤栖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43: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忧开了几句玩笑继续说:“杜甫遵循的是儒家的仁的思想,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对于后世的诗歌影响很大,在世民写的一千五百多首诗都被保存下来,多集于杜工部集。”

“和李白一样,杜甫仕途也特别不顺利。”

“唐时的世家几乎垄断了朝堂,不说贫寒出身的人家难以出头,就是像杜甫这样家世已经不太显赫的也很难出头,杜甫第一次科考是二十四岁,结果不幸落第,他就开始各种游历,其间认识了李白,和李白还有高适携手同游。”

“等到天宝六年,玄宗诏天下有一技精通的人去长安,三十多岁的杜甫再次去应试,而这次就闹出了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科考的学子全部落榜。”

“科考的路子上走不通了,杜甫没办法啊,为了实现心中理想,只能投靠权贵,投赠干谒等,可惜都没结果,他就在长安客居了十年,因为没工作没收入,日子过的相当窘迫。”

“这其间也有一次机会,当时玄宗进行祭祀盛典,杜甫瞅准了机会献上大礼赋从而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命他待制集贤院,只是没有正式授官,就是得了到一个侯选的资格,等待分配正式的工作,也许是杜甫和李林甫犯冲吧,这次的主试官又是李林甫。”

“对哒,上次那个野无遗贤也是李林甫唬弄唐玄宗的,这使得杜甫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而这次选试也因为李林甫,杜甫又没选上,还是没得到正经工作。”

“没工作怎么办呢?杜甫也没办法,被生活磨折,他的日子越过越困苦,困苦到什么程度呢,到了天宝十四年,他得到了一个河西尉的官职,但是杜甫不愿意,朝庭就又让他去做右卫率府兵参军,这个官员是什么职位呢?总之是很小的小官,负责的就是看守兵器,掌管着门禁钥匙,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门卫大爷和库管。”

“这次杜甫实在没办法啊,他都四十多的人了,在长安也滞留了十多年了,一直生活无着落,再不工作,是真活不下去了,就只能为五斗米折腰。十一月的时候,杜甫回家省家,结果刚一进门就听到了哭声,原来是他的小儿子饿死了,他的妻子正抱着小儿子哭呢,杜甫一时悲从中来,又想到这十来年在长安所经历的事情,就写下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单说这首诗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摘出一句来读,大家就都明白了,那就是后世常被人提及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只这一句诗念出来,不知道多少人起了鸡皮疙瘩。

这句诗写的太好了,好到叫人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很多不知道这首诗的人听了这句不由的呆住了。

许多经历战乱和灾难的百姓听到之后呜呜的哭了起来,哭的十分凄惨悲伤。

“老天啊,让人怎么活啊……”

“杜甫出身官宦之家,并非贫寒出身,可在那种年月,他的小儿子还饿死了,可以想见平民百姓的日子得有多苦。”

“但杜甫就算经历了再多的苦难,也磨不平他那一腔报国之心,他心中还是怀着仁义,始终想着能够兼济天下,这从他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可以看得出来,尤其是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自己的屋子破了,他都淋着雨,却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千万间坚固的房子,让天下间所有受苦的人都有屋子住,不至于再被风吹雨淋,让大家都能够脸上露出笑容。”

“可以说,杜甫是真正的信奉儒家仁的这种观念,且一直坚持贯彻到底的人,他是真正的忧国忧民……”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家当时搬家避难,可他听说肃宗即位,还是只身北上,结果被叛军所俘,在这种时刻,杜甫还在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写文为平叛出谋划策。”

“至德二年杜甫逃出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凤翔投靠肃宗。这次他被命为左拾遗,不过很快他又被贬。后来又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

“乾元元年,杜甫离开华州探亲,一路上,他见到了战乱中的百姓遭受的苦难,感慨万千,写下了流传千年的不朽史诗三吏三别。”

“三吏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分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无忧说到这里,裴清旭已经找到了三吏三别这六首长诗,并且播放出来。

这六首长诗是无忧提前剪辑好的,不只有文字,还配了音乐,是很容易让人共情的。

六首诗一一放出来,天幕下不晓得多少人湿了眼眶。

李世民一边看一边哭:“没想到朕之后人竟让百姓遭遇这许多苦难,罪过实在太大了。”

武则天端坐着,看向一旁尚年幼的李隆基。

李隆基脊背弯了,他额上都是汗,一滴滴的掉下来。

看到那一行行的字,每一个字仿佛都是百姓的哭喊,仿佛都是一家一户的妻离子散,李隆基的汗水掉的更加厉害。

他不知道要怎么分辩,更不知道要怎么解释说这是后来的李隆基干的,和他无关。

星际时代

对于这种苦难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新星人有好多也哭了。

“我们的祖先实在太难了,我实在不敢想这样的日子怎么过。”

“可恶,还让不让人活了,那家的儿子都战死了,家里穷的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竟然还要抓走人家去当差……”

“当时的百姓也太温顺了,这都能忍?”

“听说新木星那边医疗条件不达标,那边的居民还游行呢,要是碰到古代那种情况,只怕早就推反了当时的腐朽统治吧。”

而秦朝时六国遗民们看到这些诗忍不住讨论起来。

“好像咱们的日子比后世还好一点。”

“对啊,起码没有抓妇人去做工。”

“而且咱们这里的劳役还给点工钱,不像那个什么唐朝,抓走是去打仗的。”

“是啊,一家男丁全死了……咱们还没碰到过呢。”

“这么看起来,始皇帝也不是暴君啊。”

“仙子不是说了吗,始皇帝是千古一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