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会穿越的流浪星球 > 第七百一十六章 来自地球的馈赠

心灵之花绽放散发出的光粒在大气中飘散,随即如同雨点般洒落下来,让匆忙赶到的人群沐浴在光辉之中,每一个人眼前都闪过了与乔律一样的画面。

45亿年的壮丽生涯给予了人类极大的震撼,曾经发生过的六次生物大灭绝,加上流浪地球计划是第七次,让人们见识到了,即使在文明诞生之前,地球生命的顽强与坚毅。

可能从未有过这么一个时候,人类如此认真的审视自己脚下的这颗星球,遇到过多少劫难,经历过多少演变,才成为如今人类文明的家园。

乔律最先回过神来,回头望向丁仪与格蕾丝博士等人,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同样的走马观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乔律问道。

格蕾丝博士摇摇头说道:“这不在我们的计划之中,按照最初的构想,心灵之花并没有这样的效果。”

丁仪突然笑道:“也许是地球回应了我们。别忘了,这是地球意识的自我觉醒,应该把她当做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

心灵之花的绽放本就是一个意外,就像装好了一台电脑,还没来得及按开机,它就自己启动了一样。

如今已经不能再仅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发生的一切,正如计算机无法完美地预测人类的思维,地球意识的觉醒也必须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

心灵之花满开之际,地球也向人类敞开了心门,将45亿年的经历分享给与之共生已久的文明。

在破晓的微光初现之时,人类与地球的思维相聚于此刻,察觉到了他们对于彼此的意义。

曾经对于地球是否会仇视人类的担忧,也随之化作云烟消散。

因为在45亿年的漫长生涯之中,地球有过极热的时候,二叠纪大灭绝全球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形成全球气温急剧上升。

一时间,南北两极春风吹满地,热带海域桑拿蒸上天,造成90%以上的物种灭绝,但地球最后还是挺过来了。

地球也有过极寒的时候,奥陶纪大灭绝,全球陷入冰河时代,甚至就连海水温度在十年间都下降了不止十度,导致85%的物种灭绝,是地球经历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以上这些极寒与极热事件,都持续了数十万年方才停歇。相比之下,人类文明的历史都没有这么长,更别说从工业时代才开始出现的环境问题。

所以人类担心的环境问题,从地球的角度看可能连一声咳嗽都算不上。她看到的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还怕自己会摔疼了地面。

真正对地球产生威胁的重大危机,是太阳氦闪的爆发。这颗恒星将会完全吞噬掉地球,只有这场灾难,地球实在是挺不过去。

然而就在这时,当初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长大了,倾尽全力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出了太阳系,才避免了最终毁灭的来临。

之后发生的事情就越来越可怕,死星的超级激光炮、三体中的光粒打击、歌者文明的二向箔,无一不是能够彻底毁灭地球的武器。

与此同时,人类面临的量子危机,对于地球来说,也是一样生死攸关的大事,仿佛太阳氦闪的危机在后面一路如影随形,始终没有能够完全摆脱。

但这些人类都带着地球挺过去了,并且始终没有抛弃这片故土,选择全部移民到另一个星球上。

如今地球的意识觉醒,也终于回应了人类的坚持。通过心灵之花传达了她的想法,分享了她至今为止的所有经历。

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地球以这种方式表达了感激。如同一位母亲以她长大成人的孩子为荣,并感谢他的不离不弃。

无数人聚集在心灵之花的下方,抬头仰望着这朵在高空中凌然绽放的花朵,感受着这一伟大的时刻。

当然,其作用还不仅如此,许多人都注意到了,在地球长达45亿年的远古记忆当中,曾经有过不止一次的外星文明到访。

甚至是在生命诞生之前,就有来自外太空的造物掉落下来,只是深深地掩埋在岩层当中,想要找到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并不是什么偶然,既然已经证明了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这么多散落在太空中的外星造物,在长达45亿年的时间里,哪怕只是凤毛麟角,多少会有些落在地球上。

原本想要找到这些东西,在无法确定当初落点的情况下,是几乎不可能的。

并且在几亿甚至十几亿年前落在地球上的东西,如今都不知道埋在多深的岩层之下。

不是地球隧道这样的超级工程,根本不会挖到这么深的地方,所以偶然挖出来的几率也接近于零。

可是现在有了地球意志的指引,这一切就都不成问题。联合政府马上发动起人员,前往曾经有陨石落下的地点,把这些在地球上埋藏了数亿年的宝藏,重新给挖掘出来。

这无疑是地球意志给予人类的一笔宝贵的财产,拥有如此悠久历史的地球,所积累的财富是人类难以想象的。

很快,一件又一件外星造物如同化石般出土。这些都是在几十亿年间流落到地球上的东西,如今都是不知多么久远的文物了。

大部分东西都已经损坏到无法辨认,如果不是有地球意志作为担保,可能都不知道其实来自于外太空。

从里面其实读取不到多少信息,因为越是精密的东西就越容易损坏,例如现代的量子存储器,只用一粒米的大小就可以放下一座大型图书馆的资料,里面的信息最多只能保存两千年左右,两千年后因为内部的材料衰变什么都不能读取了。

落后一点的U盘和硬盘,这些存储器如果质量好,可以把信息保存五千年左右。特别是老式的光盘,如果用特殊金属材料制造,能可靠地保存信息十万年。

不过这些都不如印刷品,质量好的印刷品,用特殊的合成纸张和油墨,二十万年后仍能阅读。但这就到头了,更长时间实在无法保障。

所以这些东西或许曾经都是先进的外星科技造物,但是埋藏了几亿年后,如今都成为了化石,很难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在这些古老的文物之中,唯独有一件是彻头彻尾的文物。

那是一座黑色的方碑,从造型上就没有一点来自外太空的气息,说它就是地球本土的文物,都没有任何违和感。

可是从地质学年份来讲,这座方碑大概是在三十亿年前落在地球上的,那个时候连恐龙都尚未诞生,更不要说是人类留下的文物。

更加离奇的是,在清理掉方碑上面的尘土,还原出其最初的模样时,考察者用普通尺子量方碑的三道边,其长度比例是1:3:9。

以后,不管用什么更精确的方式测量,穷尽了地球上测量技术的最高精度,方碑三边的比例仍是精确的1:3:9,没有任何误差。

这足以证明这座黑色方碑的特殊,绝不是什么能够随便制造出来的东西,以流浪地球如今的技术可能都还有点困难。

至于其保存信息这么久的方式,既原始却又是人类目前已知唯一可行的方法,那就是——

把字刻在石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