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第八百七十九章 :古法海参、白菜价的鲍鱼干

“大队长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知道您怎么称呼?”

“哈哈,是我忘记说了,我叫王建国是咱们甘石头村生产大队大队长。”

“王大队长。”

两个人说着话就来到了屋里面,坐好后王大队长有些疑惑的问道。

“韩采购的口音好像不是我们当地人呀?”

“王大队长好眼力,我跟长辈从四九城过来度假的,在疗养院那边闲不住,所以就讨了一个临时采购员的差事,来回跑跑增长一些见识、了解一下咱们本地的风土人情,要是有合适的物资也能给后勤处做点贡献。”

韩立这样一说王大队长的神色又恭敬了几分,他知道**疗养院里面住的都是一些经常能在广播中听到的人,根本不是那个时常来他们村采购物资的张大刚所在煤矿疗养院可比的。

而眼前的这位叫韩立的年轻人,能在暑假跟着长辈去那里休养,还能轻松的开到采购证,这里面的门道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想明白。

因此在下面的交谈中,韩立不但从王大队长这里了解到了周围村落和渔获方面的情况,还有更多当地人目前对于海鲜的态度,当然王大队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讲述他们的艰难。

例如:当地有句老话叫做“鱼是肉中糠”,任何鱼、虾、蟹都不顶饿,他们沿海的这些村子因为地质的原因,每年的庄稼收成都少的可怜,最后只能依靠这些海鲜度日。

但是天天吃海鲜这种事,在当地的渔民眼中看来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谁家要是能吃上顿猪肉,那简直比过年还高兴.。

偏偏这些海鲜打捞上来之后,当天臭、三天烂,根本没办法运送到外面换钱、换吃喝。

王大队长说这些年因为有了水产公司,有了能够冷冻、冷藏的仓库,还有国家修的马路和汽车,他们这些渔民的日子比老一辈人已经好过多了。

不过冷冻冷藏仓库的数量还是有点少,每年到了渔获的季节,出海打捞上来的那些鱼把网坠得拉不起来,只要运气不太差,每一次都能够满载而归。

那些去水产公司交货晚的生产大队,人家就不收了,他们只能带回来,用小推车把鱼倒在路边,从其中挑出来有价值的鱼类用盐腌制起来。

赶上好年头的话,路边的那些腌制好的鱼就跟柴火垛一样,一堆又一堆,看起来挺好,但是周围所有的生产大队全都是这种情况,他们没有往外倾销的路子,最终这些咸鱼除了完成上级的任务之外,绝大多数都会分给村民,只有少数极品会留下来等待周围的采购员上门收购。

至于那些虾呀、蟹呀,还有很多在当地人眼中没有什么价值的渔获,任由村民随意的捡回去,最后没人要的就拉去沤粪、打碎了喂猪。

韩立听到这里不由的感叹了一下,这种我有好东西就是因为储存、运输各种条件卖不出去,没有办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情况,别说在七十年代了,哪怕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都不稀罕。

要不然国家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把修路这件事包给那些有能力的人或者企业来做,并且允许投资人收取一定年份的费用。

最后在国家财政的允许下,更是化身成为了基建狂魔,疯狂的修建各种基础设施,包括那些商人和企业不愿意承建的那些小山村公路。

这里面或许有着很多这样、那样的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最后老百姓的产品能卖出去了,大家的生活、通行比以前好了。

韩立跟这位王大队长把消息了解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一块去仓库那边看了看货。

这个破仓库从外面看一点都不起眼,但是里面的东西那可是真的不少。

鲍鱼干、干海参、干贝、成捆的海带、成筐的紫菜、虾皮,由此可见当地村民一点都不傻,他们缺少的只是把这些东西变现的门路。

韩立作为一个两辈子都没怎么接触过海鲜的人,他虽然认识这些东西,但是根本不懂这些海鲜干活的等级划分。

不过旁边这不是有王大队长吗,韩立直接两种明显用不工艺做出来的海参问道。

“大队长,我跟四九城接触海鲜的时候很多好,但是海参吃过不少,不过你们这两种海参怎么还有黑的呢?”

王大队长见状笑着跟韩立解释了一下,这发黑的海参是当地渔民为了延长保存时间特意弄出来的,这种海参最后一道加工工序上用草木灰将海参包裹后晾干,这层草木灰起到了起干吸潮的作用,当地称之为碳灰海参。

另外一种表面有轻微白色盐花的海参,是用了一种更为传统的手艺做出来的,这样做的保存期限虽然没有碳灰海参那么长,但是这种办法能够在最大程度的保持了海参的口感。

王大队长说到最后,他指着满仓库的东西,拍着胸脯保证这些干货品质上绝对是最好的,并且全部都是干干净净不含一粒沙子的那种。

韩立听到这里,跟王大队长询问起了这些东西的各自价钱。

干海参的价钱是二十到二十五块钱一斤,这个跟巩江龙给他的价格表上的标记差不多。

但是让韩立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起来就很好、个头很大、很有想象力的鲍鱼干竟然才六到八毛钱一斤,这跟四九城买的鲤鱼基本上是一个价,但是在韩立看来简直跟白送也差不多。

韩立听到这个白送的价格后,从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

原来当地的村民之所以会去弄这些鲍鱼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壳,鲍鱼的壳在中药里面叫做“石决明”,药材公司那边一年四季都在收购。

因为是集体经济,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变通的方法。

当地村民为了给自己家弄点蔬菜、粮食、猪肉,经常会潜到水里撬这些鲍鱼。

鲍鱼壳他们拿去换钱,鲍鱼肉交到大队上充公,村里的老弱在家把它加工成干货赚取一些工分,这种处理方法在当地几乎成了一种被大家默认的规则。

鲍鱼虽然是满汉全席上的海八珍之一,但是目前吃它的人远不如吃海参的人多,特别是在北戴H这一带吃的人就更少了,甚至有些人因为它的“形状”而避之不及,这也是鲍鱼干如此便宜的最重要原因。

别人吃不吃韩立不管,但是他作为一个前世没有吃过鲍鱼,但是耳朵中却充满了这种食材传说的人,对于这种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反正他收到分解空间里面又不会放坏,韩立听完后当即说道。

“刚好我有一个长辈比较喜欢吃鲍鱼,你们大队的这些我全都包圆了,不过我这次是骑马来的,王大队长你看看我能带走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