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第二百零四章 :小饭店

韩立这个时间点回来家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平常韩爸、韩妈下班后都是先到后海子那边,吃完饭后才回棉花胡同这边。

哪怕韩立结婚后不会经常住在这里,但是他韩立房间依旧被整理的非常干净,他一年四季的衣服这里全都有,现在更是多了很多小孩子的衣服、尿布。

韩立回屋换上大裤衩、拖鞋、光着膀子在水笼头前面洗了个痛快。

拿出家里面最大的搪瓷杯给自己泡了一杯茶端着,看了看老爸养的金鱼、花草,这才坐在了院子里面的躺椅上闭上眼睛晃悠起来。

没过多久,韩爸养的那两只一直处于放养状态的乌鸦飞了回来。

它们看到主人后没敢乱叫,缓慢的落在躺椅上,挨着韩立的胳膊爬了下来。

两只乌鸦落下的时候韩立就知道了,不过他也喜欢午睡,懒得睁开眼逗它们。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韩立还在家里面午睡的时候。

刘老因为年纪原因睡眠比较短,此刻他已经起床,洗了把脸后来到了书房这边,拿出韩立拿过来的那些资料、照片翻看起来。

过了一会刘老让巩江龙进来,让他把这些东西全部整理好送到某个单位,然后拿起电话连续打出去了两个。

第一个是打给相关部门,让他们按照相应的保密等级,妥善保存好这些资料和照片。

另外一个是打给“那位”的,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什么,但是电话两头的笑声不断,说明这两位聊的还不错。

刘老这边打电话的时候,关老也在做着相同的事,不过他的电话是打给自己儿子的,因为教育*现在跟韩立对口,安排一些事情名正言顺。

当然,今天下午想要打电话的不止他们两位。

不过他们老几位在韩立回国前就商量的差不多了,这种事一块插手反而不好,各自坐好主攻、辅攻、佯攻的作用就行。

但是,刘中成、刘中馨、张海林、张玲、侯惠东、侯丽如、李云华、关海娇、宋光辉,包括远在沪市的李云芝,今天他们全部接到了爷爷的电话。

临近下班的时候,韩立这才懒洋洋的从躺椅上坐起来,伸手拿过旁边桌子上已经放凉的茶水一口气喝光。

韩立这才舒服的伸了个懒腰,用手指摸了摸旁边的两只乌鸦,并且从分解空间里面拿出来一些野鹿的内脏给它们加餐。

这两只乌鸦可以说是韩立最早用初级御兽术拿捏住开始调教,并且存活下来的。

所以它们除了叫声不好听、外观不好看之外,在智商、口条、说话、力量、反应各个方面都能把那些八哥、鹦鹉甩出去好几条街那么远。

韩立在院子里面逗了它们一会,那些下班回来的人跟街坊打招呼的声音就从胡同传了过来。

韩立挥手让两只乌鸦自己玩去,站起来到水龙头旁边洗了把脸,端着搪瓷杯到屋里面续上水,他给自己加穿了一件三窟窿背心,端着大号搪瓷杯打开街门往胡同去了。

还没到晚饭的时候,韩立跟于大强还有几个发小,他们一路有说有笑的来到了什刹海边上一家个人开的饭店。

这个饭店占据的是临街一间房,这里被老板隔成了大小两间,里面小的那一间充当厨房,外面大一点空间是留给客人吃饭的地方。

五张桌子的摆放就已经让这里非常拥挤了,坐上客人后相邻两桌的人跟背靠背差不多。

不过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老板在外面的便道上安置了几个小桌子和马扎。

可能是大家都不喜欢看国营饭店服务员的嘴脸,喜欢享受别人把酒菜端到面前的感觉,所以来这里吃饭的人还真不少。

韩立他们几个人来的时候,里面五张桌子只剩一张了,外面六个小崽子也坐了满了四张。

韩立他们一共七个人,一张小桌子根本就坐不开,老板热情的把外面剩下的那两张小桌子并在一块。

韩立看了一眼菜单,还有旁边放着的那一摞啤酒厂特制的铝制酒桶,他就知道这个小饭店老板在很多单位的关系相当不错。

要知道这年头能开个体饭店的人,没有一定的关系,只有眼界和胆量是不行的,最起码开不长远。

不是说你赶上好时候,随便开一家饭店、卤肉店就能发财的。

别的方面先不说,单说食材、粮油、酒水这方面就是一个非常硬性的条件。

要是没有相应的关系,只是单纯的依靠上面给饭店专属的那些定量,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日常所需,饭店的生意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差不多。

可以去黑市买呀?

这个看似是一条路,但是这条路一点都不好走。

首先,黑市的那些物资都很贵,买回来做出来的饭菜利润就会变的很低。

其次,饭店的老板要是长期从黑市采购物资的话,他要是没有得罪过人,没人举报的话万事大吉,不过,只要有人举报他就跑不了。

因此这个时期很多开饭店的老板,很多人都骑着自行车去四九城周边的冀省农村跟大队或者村民手中收购物资。

这样做还是有一点风险,不过那些敢去冀省农村收购的老板也不傻,在那边有亲戚、有关系的话好说。

要是没有的话,他们会托个各种关系找关系,就跟古时候媒人托媒人一样,等到铺好关系后再付之行动。

这样让他们用亲戚、朋友当做借口,从而把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即便那些老板铺好了关系,找到了能够采购物资的地方,他们在进货的时候也只能在黑灯瞎火的时候出发,披星戴月、争取在天亮前赶回来。

要是不能在天亮前赶回来的话,影响饭店的销售不说,白天在路上还容易遇到各个执法部门的盘查。

这种情况不分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最起码在89年8月15日之前,想要维持生意就一直要这样重复下去。

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这些饭店老板还要能够经得起赊账,特别是有些部门的赊账,要是提前要账的话,这个饭店可能就开不下去了。

还有,在那些不务正业的胡同串子、老炮找事的时候,饭店的老板还要有足够强横的人帮忙撑腰,要不然他们几天闹一次,饭店早晚也要关门。

【所以,各位大佬要是有机会穿越到这个时代,千万不要被某些上的情节,某些老板的励志故事所忽悠,脑门一热就投入到餐饮行业。

没有工作不创业不行,还不想离开故乡的话,各位大佬可以去南方羊城、鹏城倒腾一些服装、电子表回来售卖。

要是没有合适的店面,没有适当关系的话,那么在当地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售卖是最好的选择。】

(感觉毛遂说的不对的大佬可以去寻找一下关于飞机牟、傻子年的真正故事看一下。)——

言归正传,这个小饭店虽然有啤酒,但是不在人家这里炒菜的人一概不卖,说到天边也不卖给你。

不过我们国家是人情社会,韩立还发现,只要是老板的街坊邻居光顾,在这里买上一份凉菜,老板也会卖给对方啤酒。

那些跟老板关系相当好的人,不但不用买菜,有时候老板连人家的酒钱都不收。

这个饭店提供的啤酒杯有三种,也就是有四种不同的计价方式。

第一种,那就是用他们店里面的碗,据说四碗能够盛放一升啤酒。

第二种、这是能够盛放半升啤酒的玻璃杯。

第三种,这是能够盛放一升啤酒的玻璃杯。

第四种,这是能够盛放两升啤酒的大塑料杯。

韩立他们几个人都是二十来岁正在能吃能喝、要面子的年纪,大碗那种没有档次的喝法他们不会选择。

半升的小杯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不够他们一口闷呢,两升的杯子也太大,短时间喝不完的话不但会跑味,而且也就不凉了。

所以他们最后选择了中间的一升玻璃杯,并且在开喝前说好中途不许换杯子。

韩立他们菜还没上来就同起了一杯,一连喝了两杯后油炸花生米才端上来。

(同起:桌子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一起喝完满满的一杯。)

韩立他们连续同起三杯后几个人就不着急喝了,吃着花生米开始聊天。

说是聊天,其实还是以韩立讲述外国的事为主,其他人说家里面这一年的事为辅。

韩立把自己这一年在英吉利那边的情况,捡一些能说的全部说了一些,让他没有什么感觉的事,被发小听到后感觉非常的新鲜,从而带来的动静也大了一点。

韩立说外国事的声音被服务员听到了后,她干脆就搬了个凳子放在附近,没事的时候就坐下来听一耳朵。

被旁边的邻桌听到后,他们那边不但放低了自己的聊天声,而且还侧着身子、竖着耳朵听。

因为这个年头大家对于外国的事都很好奇,特别是四九城播放了几部外国电影后,这也让偷听韩立说话的情况有往更远处蔓延的趋势。

韩立发现这个情况后感到非常的头疼,于是他很快就把话题拐到了发小身上。

“大强,我儿子都有了,你小子的对象呢?我婶就没有催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