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中秋节

为什么一眼就认出了他们这些人是新生呢?这个从他们手中的书本数量就能看出来,老生无论去哪里手中基本上都是抱着四、五本书还有一些资料,就着他们还吐槽图书馆不让多借几本,有换书的那个时间自己都能多记下好多东西了。

但是新生里面有“一部分人”手里面只有一两本书,就这也是受到了老生的影响,不让自己成为校园里面的另类而且。

而且这一部分人手里面的书籍大多数都是一些文艺、诗词之类东西,专业类的书籍很少、很少。

韩立为什么会知道,因为他最近在上公共课的时候,很多新生拿着这类书籍找他询问上面他们不明白的单词汇。

关键是这些学生他们的不是学这些的,纯属拿这些书籍当消遣时间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前两届学生的那种生怕时间不够用的感觉。

但是,这一部分学生都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没有体验过上山下乡的艰难,从小按部就班、一帆风顺来到大学的人。

他们现在到了一个没有父母约束的地方,他们的心性一时间收敛不住也很正常,不过等考试挂科的时候这些人的心情“可能”会收敛回来一些。

韩立冲着英鞑挥了挥手打了招呼,至于人家怎么交朋友是人家自己的事,这种事谁也管不着。

“英鞑,入学后怎么样?还习惯吗?”

“韩哥,大学生活真是太好了.”

英鞑话里表达出来的意思跟韩立想的一样,他现在就是有点放飞自我了,不过人家有着放飞自我的家世和本钱,这一点是别人羡慕不来的。

(他在某些方面跟刘中成、侯惠东、张海林可能比不了,不过也可以用世代公卿来形容,有兴趣的大佬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英鞑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后,这才察觉到自己还没有介绍旁边的同学呢,于是连忙跟韩立介绍道。

“韩哥,这几位都是我在学校里面认识的好朋友。”

英鞑每介绍一个人,韩立就笑着跟对方握下手,主打的就是一个平易近人,不过他们的名字韩立都没记住几个。

介绍完了之后,韩立刚想说要离开的时候,英鞑拉着他的胳膊说。

“韩哥,难得在校园里面碰见你一次,今天中午我做东,咱们去外面的饭店吃顿饭吧。”

“改天吧,今天我这边还有任务呢。”

韩立对这个提议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英鞑也没有拉着不放,双方客套了几句就此分开。

不过跟英鞑一块过来的一个女同学拿出纸笔刷刷的写下了一行字,转过身一溜小跑的追上韩立,伸出手把那张纸递过来说道。

“韩助教,我叫杜春媛,是今年图书馆学科的新生,选课表上登记着助教会九门外语、六种方言,往后要是有些资料需要翻译的时候还请多多帮忙。”

(图书馆学科:这是今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后,各所大学响应政策纷纷建立的新学科。主要就是研究文献、信息和知识的收集、组织与传播利用,以及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管理科学,不过各高校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侧重面也不一样。)

韩立听完杜春媛点了点头,笑着应付了几句就离开了。

至于杜春媛递过来的那张纸,韩立连看都没看,路过一个垃圾桶的时候揉成团后就给丢了进去。

杜春媛回到同伴身边的时候,他们嬉笑、打趣的问道。

同学甲:“春媛同学,你刚才给韩助教写的什么呀?”

同学乙:“就是,不会是我们想的那个吧?”

英鞑:“不要胡说,韩哥去年就结婚了,老婆是咱们校中文系的学姐,现在怀孕身体不便在家待产呢。”

不过英鞑的这些话没有终止那些同伴的好奇心,只见杜春媛撩了一下头上的发丝,不紧不慢的把她刚才跟韩立说的理由又重复了一下。

这时候那些同伴没有再说什么,至于他们是不是相信这个说辞就不知道了。

韩立不知道的是,从这一天起只要有他的公共课,杜春媛绝对会一早就在通往阶梯教室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他,下课后也会跟着他走一段距离才分开。

偏偏对方每次都拿着书籍、资料找韩立解决疑问,这让身为助教的他没有办法拒绝,同样也没有察觉到丝毫的不对劲,因为找他问、问题的学生太多了,直到。

韩立跟英鞑分开到家后,何米她们已经从食堂买好馒头、米饭回来了,这时候正在张罗着炒菜呢。

“韩大哥回来了。”

“回来了,你先洗脸去吧,菜出锅后,再做一个紫菜虾皮蛋花汤咱们就能开饭了。”

今天韩立要值班,所以吃过午饭他就要去学校点名了,何米她们在家稍微的打个盹才会去学校。

韩立下午依旧是在校园里面看书,国庆节就这样非常平淡的渡过了。

国庆节三天后就是今年的中秋节了,四九城这边一般叫八月节或者果子节。

以前从八月十三到八月十五,这三天是要放假的,不过现在春节都不放假,中秋节就更不可能了。

不过今年算是改开的第一年,加上有很多待业青年就业的问题,所以市场上的环境松散了很多。

一些人脑瓜灵活,他们从下乡搞来了西瓜、莲藕、苹果、葡萄、香瓜、沙果、香果、香槟子、柿子.这些农产品,以半透明的方式在四九城汇聚成了一个个的小型鸽子市。

一些管理人员看到后也会装作没有看见,首先不要票的好东西谁都喜欢。

其次,倒腾这些的人大多都是一些待业青年,在上级没有明确下达命令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去砸掉人家目前唯一吃饭的碗。

特别是那些就指望过节这点收入活下去的待业青年们,要是给逼急了,他们是真敢掏刀子跟人拼命。

正是因为这个情况,那些被禁制了很久的泥塑“兔儿爷”,还有给人拜月时用的月光马儿、千张儿、金银锭这些东西也有人在偷偷的卖。

泥塑兔儿爷:这个是用泥制成涂彩而成的,最大者达一米左右,最小者二、三寸,一律是广瓣嘴,支棱着两只耳朵,面颊如粉,身披“战袍”,“顶盔贯甲”,背插一杆靠背旗。

泥塑兔儿爷是四九城在中秋节特有的泥塑玩偶,商家们卖给男孩子的兔儿爷不但威风凛凛,而且它们的坐骑有老虎、狮子、大象等各种猛兽。

因为它的造型,在四九城还有句歇后语叫做“兔儿爷的旗子—单挑”,这里挑读三声,单挑意指单打独斗的意思。

卖给女孩子的泥塑兔儿爷就比较单调了,一般都是“抱”着执杵捣药的小免子。

“月光马儿”这是一种用木刻水彩印制出来的画卷,上面印着“太阴星君”及“玉兔捣药”的画像,这个只在八月十五当天晚上拜月的时候挂一下。

以前讲究的人家用的都是印刷在布匹上,能够反复的使用。

但是今年市面上卖的可没有那些,清一色都是以往普通家庭用的那种印刷在纸张上面的画卷,这种基本上就属于一次性的用品。

“千张儿、金银锭”这些是烧给神仙的金银、财宝,用来祈福用的。

中秋节属于正宗的三节两寿之一,所以韩立在八月十四这一天拎着老妈给预备好的礼物去了师父家一趟。

八月十五中秋节,整体上跟韩立一点关系都没有,可以说跟老爷们没有关系。

因为四九城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晚上开始供月之后,女眷们由女性长辈带领,按照辈分、年纪逐一上前叩首行礼。

不过韩立家没有搞这一套,他们早早吃完晚饭,分完月饼。

一家人搬着板凳、拿着零嘴,走出街门几步远来到海子边上,看着天上和水里的月亮说笑聊天。

今天晚上海子边上的人比以往要多上不少,不过最开心的应该是那些孩子,他们撒丫子来回跑着玩。

有的孩子捡起石头投向水里面,指着着月亮的倒影被水波荡的晃动大笑,有的孩子在跑着玩的时候还抬着头冲着天上的月亮喊着一些民间的俗语。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一颗、两颗星,天上挂个甜月饼。猪打柴,狗烧锅,兔子洗手捏窝窝,老鼠开门笑死我。”

韩立一家子看着满地跑的孩子,话题顿时就转移到姐妹俩肚子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