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极品庶子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再次建议

极品庶子 第六百一十四章 再次建议

作者:盛世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3:04:38 来源:蚂蚁文学

第六百一十四章 再次建议

诸葛正我沉思了一会,道:“就算他们有矛盾,可是在强大的武力之下,书院还是会臣服的,到时候玉德仙坊能文能武,朝廷还不受他们控制?”

方正想了想,还真如诸葛正我所说,玉德仙道一旦做大,他的人渗透到朝廷里,成为朝廷的文武百官,将来玉德仙坊一声令下,架空皇帝的权利简直轻而易举。

诸葛正我叹口气道:“为难仙云来了,朕从小将她送到玉德仙坊,除了让她能学到一些本事之外,还有一点小心思。哎,仙云也知道朕的心思,从小到大无怨无悔,而且更加努力的练功,就是有朝一日能帮助朕。可是……”

诸葛正我突然指方正,满脸的幽怨,仿佛抢走了他的宝贝似的:“可是朕的仙云自从认识你后,整颗心都在你身上了,朕觉得好生气,可是又无可奈何。”

方正不禁莞尔,道:“陛下,微臣和仙云公主是两情相悦的,所以还请陛下成全。”

诸葛正我看着方正,最终说道:“还好你争气,没有给朕丢脸,所以朕才答应你和仙云的婚事,也才答应你可以另娶一妻。”

“多谢陛下成全,微臣一定会解决陛下的后顾之忧。”方正信心十足的说道。

诸葛正我沉默了几分钟,缓缓开口道:“你有什么想法?”

方正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诸葛正我开始回味着方正这八个字,仿佛抓到了什么,可是又没有抓到,于是问道:“什么意思?”

方正走到诸葛正我面前,轻声道:“陛下,既然玉德仙坊想要吞并玉德书院,可是玉德书院却不一定会心甘情愿的被吞并。

不如陛下现在下一道圣旨,让玉德书院回归玉德仙坊,到时候玉德书院一定会反抗,如此一来,玉德仙坊为了玉德书院之事,会忙乱一阵子。

在此时间内,陛下可以联络江湖上各大门派,让各大门派多多做点善事,大师,让百姓们可以更快的接受他们,然后任命江湖人士协助朝廷,或者地方官府抓捕凶犯,维护秩序……”

诸葛正我边听方正的计策,边点头,他觉得方正的想法是那么的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可是,他竟然会觉得这想法可行,而且非常可行。

“陛下,此时只要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读书,那么何来玉德书院为天下第一的书院。”方正老话重提。

诸葛正我缓缓点头:“虽然朕觉得你的话很有道理,可是要如何做到天下所有人都有书读?”

方正道:“办法有三。”

“哦,说来听一听。”

“其一,朝廷已经在做了,只是效果甚微。”方正说到此处,摇了摇头。

“是县学吗?”诸葛正我明白方正说的肯定是县学,朝廷唯一推出的也就是县学了。

方正点了点头:“陛下所言不错,确实是县学。朝廷虽然建造了很多县学,可是能进去读书的人少之又少,最主要的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书,能进去的都是一些世家子弟。

所以微臣建议,将县学整治一番,让县学成为一种以教学为主,盈利为辅的模式。

现在的县学只能容纳上百人,甚至只有数十人,还可能残破不堪,夫子也没有几个。”

诸葛正我不满的说道:“哪有那么不堪,你这是在侮辱朝廷的县学。”

方正立马拱手道:“微臣不敢。只是微臣经常在外走,所以比较了解而已。这是因为县学都是县衙拿出银子盖的。

县令们为了政绩,他们宁可将钱花到更有用的地方去,增加自己的政绩,也不会将钱投到县学。”

诸葛正我道:“不对,选拔贤能之人,也是一县政绩,他们没有理由就这么白白放弃。”

方正道:“他们确实不会白白放弃,所以他们会小部分投入,甚至不投入,靠地方乡绅的资助来维持日常的开销。”

“为什么?”诸葛正我不解的问道。

方正立马解释道:“还不是因为一个县要出一个人才时间太长,运气成分太多,比如微臣这样的人才,能有几个,与其浪费在县学,不如做更多事情。”

“既然你看的那么透彻,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

“陛下,微臣不是说了吗?需要改变经营模式,将县学改变成营业模式,有了收入,县学可以自己扩大,而且可以给一些喜欢读书,却读不起输的穷苦百姓的孩子免费读书。”

诸葛正我点点头:“那第二个办法呢?”

方正道:“第二个办法就是官商合作,让商户们捐钱,然后给在县学里刻一个碑,记录那些捐钱的商贾们的名字,还可以给捐钱最多的人树立一个雕像,最后还可以用那个商贾的名字来命名县学。

比如微臣资助了博罗县的蒙学院,那么这个蒙学院的名字就叫做博罗县方正中心蒙学院。”

诸葛正我疑惑道:“方正蒙学院朕还能明白,就算前面加个博罗县,朕也知道其意思,可是加个中心,这又是为了什么?”

方正笑了笑,立马解释道:“陛下,中心,代表着最好,博罗县方正中心蒙学院,代表着这个蒙学院是博罗县最好的蒙学院,将来就算还有蒙学院建立,也不如博罗县方正中心蒙学院来的好。”

诸葛正我似笑非笑的说道:“小滑头。”

“呵呵……”方正尴尬的笑了笑。

“第三呢,你不是有三个办法吗?”诸葛正我再次问道,他觉得方正的第二办法比第一个好,第三一定比前面两个更好。

方正笑道:“陛下,第三个办法,就是让商贾们建造书院,但是所教之内容不能仅仅只是四书五经这这东西。”

诸葛正我一脸疑惑的看着方正,商贾建造书院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很多名望很高的夫子为了能开办书院,他们就会找到那些商贾,和他们合作开书院。金陵的几家书院就是商贾们花钱开的。

只有有一点,诸葛正我很好奇,不教四书五经,那书院教什么?

方正好像明白诸葛正我的疑惑一样,立马说道:“陛下,微臣有一个问题想问陛下。”

诸葛正我颔首道:“你问吧。”

“谢陛下,请问陛下,现在那些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方正问道。

诸葛正我想也不想的回答道:“当然是为了报效朝廷。”

方正点点头,道:“没错,简单来说,现在的学子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只有那些玉德书院的一些人想着的都是为了学问。”

诸葛正我白了方正一眼,这小子说话也太直白了。

方正没有理会诸葛正我,继续说道:“陛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天下学子有多少,真正能当官的又有多少?”

诸葛正我道:“学子犹如汪洋大海,能当官却没有多少人。”

“不错,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些没有能力的百姓们,宁可孩子去放牛种地,他也不会让孩子们去读书,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句话。”

“什么话?”诸葛正我问道。

方正淡淡的说道:“百无一用是书生。陛下您先不要发火,请听微臣慢慢解释。”

“好,你说。”诸葛正我强忍怒火道。

方正解释道:“陛下,百姓心中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读不读书有什么关系?除非他们认定自己的孩子非常聪明,一定能考上状元,不然他们决对不会让孩子去读书的。

不过,如果在书院内,我们教的不仅仅是四书五经,还有武功,还有算学,还有工匠等一些手艺活。让百姓知道,读书除了功名之外,还可以学到一定的手艺,将来孩子可以去做工匠,做帐房,总比你种地好的太多太多,将来结婚对象都找到更好一点。”

诸葛正我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对百姓而言,最好的东西不是读书,而是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你说书院教那些东西,真的能让那些普通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于诸葛正我的疑惑,方正认为很正常,对于旧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人,是很难一下子就接受新东西的,诸葛正我已经好多了,起码自己提出来的新东西,他都会用脑子去思考,然后觉得好就会用。

现在诸葛正我提出了疑虑,方正立马解释道:“陛下,行不行,我们先找个地方盖一所书院进行试验一下不就行了。”

“学问可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学会的,就算你现在盖好书院,开始教学生,那你也得要好几年才能有结果,可是朕已经等不及了。”诸葛正我急不可耐的说道。

方正想了想,道:“陛下,其实微臣在博罗县成立了一所蒙学院,除了让孩子们读书认字外,还学习了其他东西。不如陛下将此蒙学院进行推广?”

诸葛正我问道:“蒙学院的学生如今有何成就?”

“他们比一般学子聪明,可能诗词歌赋比不了对方,其他地方一定比那些学子强,如果让那些成绩最好的几个学子出来,就算让他们胜任税收官的职位还是可以的。”方正毫不谦虚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