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战争从亮剑开始 > 第1章,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

战争从亮剑开始 第1章,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

作者:飘过太平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4: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国破家亡,成千上万的同胞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同志,我们八路军正需要你这样有文化,有学识的爱国青年。加入我们,为抗击日寇做一份贡献。”

袁晨铭打量着眼前这个劝说他的男人,一身灰色军装洗得有些发白,脸颊黝黑泛黄,像是个在地里多年劳作的老农民。与其滔滔不绝的讲述形成了剧烈的反差。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其人消瘦的脸颊上,这是在21世纪中国基本已经绝迹,却在上个世纪很常见的一种情况——营养不良。

不只是眼前的男人,放眼望去,无论是穿着军装的年轻八路军,还是报名参军的那些村民,基本上都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袁晨铭身上的外套赶路时被勾破了几个洞,身形比较狼狈,但他泛着红光的面颊,以及颇具现代化的着装,还是让他和这里的其他人都显得格格不入。

如果他知道,一来这里就会被盯上,就绝不会来凑这个热闹,看这伙八路军招兵了。

“长官,不,按你们八路军的说法,应该叫同志。”

袁晨铭确认了称呼,“同志,据我所知,八路军应该没有抓壮丁的习惯吧?”

“我王德胜,是八路军指导员。”

他笑笑解释道:“我们八路军以前没有抓壮丁的坏习惯,以后也不会有。战士们都是自发自愿参军,跟着我们八路军打鬼子。”

袁晨铭抿了抿干渴的嘴唇,他当然知道八路军没有抓壮丁的臭毛病,反倒是此时是国家正统的中央军擅长于此。

幸亏碰到的不是中央军, 八路军还是很好说话的。

王德胜见他没有说话,主动挑起话题:“你一定是个学生吧!长得挺白挺秀气的,身上带着一股文人气。

自抗战以来,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学生,不远万里来到延安,来到根据地参军报效祖国……”

“停停停。”袁晨铭实在听不下去了,他知道眼前的人不会拿他怎么样,胆子也大了起来。

“王指导员,你说对了一半,我是个学生。但是,你猜错了我的志向。

我没有那些有志青年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志向,我就一平凡人,有个很普通的想法。

做点买卖挣点小钱,不必为衣食而忧,平平淡淡就挺好。 至于说报效祖国,这不还有你们吗?

更何况我袁某人也不是那种不晓道理之人,我也有一颗爱国心。等我挣了钱,也会捐款捐物,力所能及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军当兵?”

袁晨铭伸出双手展现在王德胜面前,他这双手白白嫩嫩,握笔杆子数钞票没问题,可要是握枪杆子……那可就呵呵了。

不客气的说,论如何当好一个士兵,排队报名的那些农家青年,哪个都比他强。

况且参军就意味着打仗,打仗就意味着死亡。

问你有一个亿捐不捐,你大言不惭的说捐了,因为你没有一个亿。

问你有一辆车捐不捐?你唯唯诺诺的吐出两个字——不捐。

为什么?因为你真有一辆车。

等做了买卖挣了钱,捐给前线抗日的战士,还是比较符合他的情况。

“同志,你误会了。”

让一个学生去当冲锋陷阵的战士,王德胜并没有那么奢侈的想法。这个年代能扛枪的大老粗有的是,能说会写的文化人可不多。

他解释道:“ 咱八路军除了作战部队, 也有后勤部门军工厂,医院,被服厂等许多其他单位。

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员都会上一线。你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不相信你可以来了试试看。先来我们这里体验感受一下,觉得好了,留下。觉得不合适了,也不会有人阻拦你。”

迎着王德胜指导员的目光,袁晨铭抿了抿嘴唇,一时无言。

这诚恳的说辞,动人的微表情,就差一句——为梦想窒息。

当然这个史上最牛的创业团队,也配得上这句话。

他本人也非常认可那些为抗日战争, 为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

曾经,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也曾幻想过,来到这个时代怎么抗击日寇,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

跟朋友说起时,朋友说他是净做美梦。

是啊,那的确是不切实际的臆想。 来到这个时代走了半天的山路,他就对之前的想象不抱有任何幻想。

现代社会他就是个普通人,穿越到民国时代,他就成神了?

他还是个普通人,走半天山路脚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到了中午肚子还是要饿的,上了战场也是一枪撂倒。

没有多少比别人强的地方。

或许靠着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点点见识, 做点买卖能挣个小富翁,当个人民资本家,过个富足点的日子。

嗳,那就比他在现代社会,当无产工具人强多了。

当然,乱世人命不一定比狗命贵重,他所计划的富翁家生活,前提是他得活着。

走到县城正巧碰上小鬼子抓劳工修炮楼,工地上干上几天,吃不饱穿不暖病倒了。

小鬼子一挥手拉出去,赏百人坑葬身。

得了,没有比那还惨的了。

袁晨铭摇摇头暂时放下了那些担忧,他还是先解决眼下的事情。

来到这个既陌生,又不陌生的年代,他也需要和有点见识的人聊聊,打听一些事情。

“同志,参加八路军的事情先放放,我想打听打听,小日本儿现在打到哪儿了?”

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王德胜看人很准,这样了还没有说动,他心中默默的给袁晨铭定了一个有主见的印象。

他不再劝说,就着袁晨铭的问题介绍了起来:“前两天长沙会战打完了,打了个大胜仗,小鬼子十万大军被打退了。毫无疑问,这应验了主席提出来的持久战论调……”

得益于天天看抗战剧的姥爷,袁晨铭对于历史非常了解,尤其抗战史。只是几个关键词,他就能想到很多。

打了个大胜仗,前三次长沙会战,长沙城都保住了,某种意义上都能宣称自己赢了。

而既然没说是第二次或第三次长沙会战,那就是第一次长沙会战喽。

秋风萧瑟落叶飞舞,季节也很好判断。他很容易就搞清楚了时间点,1939年,十月份左右。

至于地方,听人们说话的口音,这一定是山西。

话说他的祖上也是拿醋当水喝的山西人,对山西并没有多少陌生感。

搞明白下山一直往南走十几里就能看到县城,袁晨铭就更加期待了。

听闻王德胜说主席的论持久战,他也有些感慨,由衷的说到:“主席的论持久战公开发布在各大报纸上,我是看过的。对于他老人家的看法,我是100个赞同。

敌后的游击战,使得日军无法将占领区变成稳固的后方基地。扫荡、围剿,长年累月的治安战,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只能陷入无尽的消耗当中。

小日本弹丸之地资源匮乏,只要耗下去,不论是国际局势产生的变化,还是此消彼长的抗日情况,迟早会拖垮日本人。

战争的胜负,早在日军产生鲸吞中国的想法时,就已决定了。

主席他老人家战略目光长远,我等所不能及。佩服,佩服,五体投地的佩服啊!”

46岁的老人家?

王德胜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在思考着袁晨铭的话。虽然通篇都是主席的看法,但是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在此时的中国,也是那前面1‰的人了。

王德胜向来是对主席最为敬仰的,此时遇到了同类人,真就有一肚子话想说。

可袁晨铭要告别了,他说:“不说了,我还要赶路。王指导员,今天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兴许还会见面,到时候也许抗战已经胜利了。期待那一天,咱们后会有期吧。”

刚遇到一个知己就要告别,王德胜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这样就走了,不多聊一会,探讨一下主席的论持久战,了解一下八路军政策吗?

他有心追上去再劝说一番,但一想这样只会让人更为厌恶,便熄了这想法。

“指导员,你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一个人才啊!可惜无意参加咱们八路军。”王德胜叹息的感叹了一句,“小李,找我有事儿?”

“哦,指导员,连长叫你过去。”

又望了一眼袁晨铭的背影,王德胜轻叹一声,心中无限惋惜:“主席说过,20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八路军要招揽人才,培养人才,教育人才。”

能扛枪打仗的人不少,可是会读书写字的人才真不多。

顺着山坡小道往南走,袁晨铭撮着牙花子,心中也是多有感慨。

加入史上最强大的创业公司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只看人吃肉,不看人挨打。

在跨国企业的围剿下,还得跟全国最强大的龙头企业抢食,艰苦是可想而知。

而且及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在公司立足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有人能说到做到,他是说不到,也做不到。不止一人说他情商低,不善交际了。

与人斗,这就是最大的弱点。

如果说以后是扯远了,那么眼下,这个创业团队处在跨国巨头的大后方,被频繁的围剿,扫荡,日子非常难过。

吃的用的穿的,都短缺。甚至可以说很难有富裕的时候。虽说官兵平等,但基础条件摆在那里,填饱肚子就算行了,吃好的,营养均衡那是做梦。

中央军说八路军是叫花子部队,小鬼子也说他们是叫花子农民。

对手和敌人的评价总该不会有错吧。

所以,别管梦里臆想的自己多么威风八面,当真来到了这个时代,被冷冽的寒风一吹,袁晨铭很快就认清了自己。

参军驰骋沙场不适合他,敌人不可能因为他长得帅就不杀他,子弹也不会因为他帅就绕着他走。

爽快是一时的,命是一辈子的。

当现实戳破了梦想的泡沫。

袁晨铭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怕死的,大好年华被一颗子弹终结了,那多倒霉啊!

对于他来说,去国统区做点生意,有富余的钱,捐给前线抗日的将士,也算是他为抗日作一份贡献。

小民,就要有小民的自我认知,做一些小民能做、该做的事情。这方面他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

袁晨铭在下山,有人上山。

迎面走来一对父子,其父身上背着一杆双筒猎枪,正在叮嘱其子:“儿啊,既然要参加八路军,那就好好干,多打鬼子,别给额(我)和你娘丢脸。”

“爹,额知道,不会给你丢脸的。”

和这对父子擦肩而过,袁晨铭仅凭他们身上的装扮,就知道这应该是山中的猎户。

那个年轻的猎户,或许就是个神枪手苗子。

呵,跟他有什么关系?

袁晨铭摇了摇头往山下走,但无意中听到老猎户的一句话,却让他停下了脚。

“老先生,刚才你说什么?”

老猎户站住了脚,左右看了看,发现再没有其他人,“伙计,你是在跟额说?”

袁晨铭点了点头,兴奋而期待的问:“对,老先生,您刚才说这招兵的八路军,他们的团长是谁?”

“你说这个呀,他们团长就是李云龙呀!那可是个能打仗的好汉子,把欺负额们老百姓的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老猎户后来说什么,袁晨铭半点没听进去,他的脑海里就只有三个字——李云龙。

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

看了很多遍的剧,袁晨铭非常熟悉这个名字,立刻就能想起十几句李团长说过的话。

此人的粗鲁是他不喜欢的,但此人的精神,尤其提出来的亮剑精神,是他尤为喜爱的。

当军人要有股气势,要有一股拼到底的劲头。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方竟是天下第一剑客。

这时候,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

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

咱中**人不能当孬种,逢敌必亮剑,绝不含糊。

人越是缺乏什么,就越是向往什么。袁晨铭对于逢敌必亮剑的这种精神,敬佩,向往。

对于让他知道这种精神的李云龙,他也很想去见见其本人。

一方面是尽早去县城,为前途早做考虑。另一方面,他是真的想去看看。

望着山坡上的村庄,他分外踌躇。纷飞的战火,不便的交通条件,此时离去再也难见,怕是要后悔一生。

良久,他狠心一跺脚,向着山上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