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陌路商途 > 第五百二十一章 风投项目

陌路商途 第五百二十一章 风投项目

作者:夜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2:15:36 来源:蚂蚁文学

这种沙龙很少有人会在这场合讨论生意上的事,因为这不符合沙龙的宗旨。大家在一起仅仅是为了放松,或者聊一些生活上的话题。更多的不是聊着艺术或者就是运动,比如某位画家的作用、拍卖行的古董、赛马、钓鱼、打猎这些,对于这些东西,周利文虽然不是很精通,但在一旁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在查理爵士聊到钓鱼的时候,周利文还和他讨论了一番海钓的经验,并且把当年自己和理查德等人出海钓鱼的事拿出来讲了讲。

这一说正好挠到查理爵士的痒处,虽然周利文对于海钓不过一知半解,可这不影响查理爵士谈话的兴致,两人为此探讨起来,很快又引起了另外两位客人的关注,不一会儿,他们也加入了谈话,说的是眉飞色舞,兴高采烈。

林雅宣和参加沙龙的几位贵妇人在一旁小声聊着她们之间的话题,女人嘛,无非就是些时装、打扮还有花花草草什么的。看得出,林雅宣也聊的很是高兴,时不时她们还发出轻轻的笑声。

沙龙的举办没有固定的结束时间,一切都由大家随意。不过到晚上十点半后,除了有几个人似乎在谈着些重要事,其余人基本都散了。周利文和林雅宣也起身和大家告辞,众人礼貌地点头示意,随后他们就回了房间休息。

第二天,在公寓用了早餐,周利文夫妻谢过巴拉克先生的招待,随后再向赫伯特伯爵告辞。赫伯特伯爵还特意派他的司机送周利文夫妻去法兰克富,等到法兰克富的时候恰好是中午,在飞机上稍稍休息了下,机长就接到了允许起飞的通知,飞机在跑道滑行一段距离,随后飞入空中,载着周利文夫妻离开欧洲,往美东而去。

回到美国,周利文夫妻在纽约进行停留,林雅宣顺道去了基金会,而周利文直接去了投行总部。

当他抵达投行的时候,亚伦早早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嗨亚伦”

“嗨老板”

周利文笑眯眯地和亚伦拥抱了下,现在,亚伦已经是投行的总裁,带领着一支精英团队打理着这家投行。虽然,之前交代给亚伦的主要工作是针对三星集团的项目,但因为之后三星集团的事件有些意外发生,所以这个项目从某种意义来讲已经不再是投行的主要工作了。按照亚伦的安排,投行虽然还在三星集团的项目中维持部分操作,可投行的主要精力已经从这上面转移了出去,借着次贷危机和雷曼兄弟等一系列事件后的影响,在华尔街果断出手,很快就打出了名气。

而且,这一次周利文名下的沪海银行和网络集团的上市虽然是由富国和高盛一起操作,尤其是网络集团上市基本由高盛为主导。精明强于的亚伦同样也看了这个机会,在得到周利文的同意后,他利用这个机会和高盛方面合作了一把,借着上市机会在证券市场斩获不少。

“你给我的邮件我看过了,于的不错”坐着专用电梯上了楼,来到亚伦的办公室,周利文坐下后笑眯眯地赞了对方一句。

“那只是借了个机会,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换成其他人同样可以于的很好。”亚伦谦虚地说道,谁说西方人都是直来直往不动谦虚的?说这话的人根本就不了解西方世界,要知道西方人也不是傻瓜,在应该坚持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坚持,但在谦虚的时候同样会谦虚,中国人会的一套他们也都明白,甚至在某种场合使用的更加重要恰当。

就如亚伦现在一样,他表现的比一般中国人更为谦虚,可仅仅以为他这是真的谦虚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显露了他的真正用意。

“我们不是证券机构,过多的投机对于一个健康的投行而言并不是件好事。何况,就和我刚才说的那样,我们只不过是借了一个机会,这机会在我们手里,无论决策人是我还是其他人都可以于好,相互的差别仅仅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周利文笑眯眯地看着亚伦,他知道接下来亚伦还有话说,抬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讲。

亚伦说道:“投行主要的工作应该在于投资,也就是针对一些有潜力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以在其初期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就如老板你在阿狸上的投资一样,当初你仅仅只花了很少的一部分钱,而现在却收获了一个巨大的回报。”亚伦用手指比划着,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如果单以专业角度来看,周利文是根本比不上亚伦的,但让亚伦佩服的是周利文之前所有的投资全都没有失败,而且还得到了令人恐怖的回报率。

or公司不提,or在智能手机业的飞速崛起已经是一个传奇了,目前一些大学中工商课程中甚至把or崛起的经过和周利文当初的一系列决策都写入了课本,以作为课题使用。而周利文在网络集团,也就是阿狸方面的投资是令亚伦最为佩服的,因为和周利文的其他产业相比,这笔投资在网络集团上市后已经获得了数千倍的回报率,而且按照未来的发展,这个数字将会继续增长。

亚伦作为一个金融界的精英,他并不满足仅仅只是在证券方面的投机,何况他现在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投行的总裁。作为这个身份,亚伦本是想依靠三星集团的项目让周利文真正认可他的能力,从高级雇员转为周利文的合伙人。可惜的是,由于三星集团项目的复杂化,这个希望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虽然,三星的项目在周利文授意下并未停止,但知道内情的亚伦很清楚,投行目前在三星项目中的任务仅仅只是一个配角的角色,是为了防止意外出现,周利文做的一个预备方案而已。

那么,除去三星项目外,亚伦就必须要在投行的真正主业中获得周利文的认可,也就是成功地完成一个大项目以确保自己的地位。鉴于这一点,亚伦这才坦率地告诉周利文,在证券方面的投机成功并不是他唯一的能力,而他还有没有展现出来的东西。

“亲爱的亚伦,怎么,难道你有好目标了?”周利文听了亚伦所说的话很是会意地笑着问道。

“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和你好好谈谈。”

周利文当然不会介意,抬手示意对方坐在自己身边,随后洗耳恭听。

早就有准备的亚伦向周利文阐述了他的想法,按照他的设想,投行目前主要的方向是找寻适合风投的对象,还有进行一些大型并购的业务。这些,才是投行未来真正的基础,同样也能给投行带来巨大的收益。

对于项目对象,亚伦提出了三点,第一是高科技业,也就是it业和一些尖端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投入。比如说周利文当初的or公司,还有周利文自己创立的支付宝和网络公司等等,而且对于高科技行业的风投,这是大多数风投的主要目标,具有回报大,周期短等优势,当然也有着投资大和风险大的缺点。

第二是公共事业和传统产业的高科技发展产业,这个投资对象投入虽然也大,但问题是风险小,长期收益不错,不过短期回报相对差些。这也是一般投行比较青睐的对象。

至于第三就是并购业务,这种业务不仅是许多投行在进行,甚至连一些大型银行都在作为一些主要经营方式。这种业务关键是在于资本运作方面,在经历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后,并购业务的获利不比高科技业风投成功来得少。但问题也有一点,那就是成功率比较低,再加上一些内外的不确定因素,能够完全把握的地方比较少。

“你有目标了么?”周利文并没评论亚伦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优劣,因为他知道亚伦之所以和自己这么详细分析并不是为了给自己上课,他这样讲恐怕早就选定了一些目标,只不过是想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区别而已。

果然不出所料,亚伦笑着点了点头,他起身走到办公桌那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夹,回到座位把它递给了周利文:“这里有五个目标方案,你可以先看下,其中三个是属于高科技业的风投项目,一个是传统产业的私募投资,最后一个是并购业务。”

看来自己猜的没错,周利文嘴角挂起了笑容,接过后就翻开看了起来。

正如亚伦所说,前三者是高科技业的风投项目,其中两个是网络公司的风投,而第三个是一家制造高性能电池的项目风投。周利文仔细看了看其中内容,边看边暗暗点头,看来亚伦在给自己这份东西之前已经做过许多删选了,周利文当然不会以为亚伦一开始就仅仅只有这五个目标反感。如果他猜的没错的话,这五个目标方案是亚伦从上百甚至上千的目标中挑选出来的。

不能不承认,亚伦的眼光不错,至少在周利文看来这三个高科技风投项目都有很不错的前景。两家网络公司的其中一家周利文前世还听说过,只不过没去具体了解过情况,至于最后大高性能电池就更让周利文感兴趣的。要知道周利文的or智能手机现在所使用的电池已经脱离了最初2手机的电池,无论其续航时间和使用时间都是目前最好的电池产品。而且未来几年,随着高性能电池的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也会同样开始火热,其中包括了赫赫有名的特斯拉公司。

周利文留意了一下这三家公司的投资金额,其中两家网络公司的风投资金是60万美元和60万美元,至于高性能电池的风投资金要大些,在80万——106万美元左右,而且所获得的股权比例也算不错,这些钱虽然不少,可对周利文来说毫无压力。

何况,就算全部投入,加起来也不过26万美元左右。就算有其中两家公司的风投打了水漂,那么还剩余一家周利文前世听说过的一家网络公司。仅仅是这家网络公司,以获得的股份比例,那么未来几年内足以赚到其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这对一家投行而言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

看到这里,周利文心中已经认可了这三家高科技公司的风投,同样也对亚伦的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告诉亚伦自己同意的看法,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翻,翻到了传统产业的私募投资方面。

这个私募投资项目很是简单,周利文粗粗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住的企业,在新继承人接替后打算扩大其生产规模,而寻求私募资金的投资。虽然,这家企业属于传统性企业,从产品的竞争力来说并不算高,而且他们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也只不过是比较中等普通的。但看到后面,周利文发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这家企业拥有几项没能转化的专利技术,按照文件的显示来看,这些专利技术是属于企业自身的,但由于企业资金缺乏和经营问题,始终没有正式转化为产品和工艺上去,而这一次私募投资的主要目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对于这些技术,周利文并不了解,不过亚伦之前已经对这些专利找专业人士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好坏差半。从这点来看,这个私募投资是有风险的,这也是亚伦打算介入的原因。根据亚伦的文件描述,如果评估一切ok,对方也不可能在私募投资中碰壁,而寻求到周利文的投行这边来。但不能否认,这些专利转化还是有成功的可能性,一旦成功回报也是巨大。由此可见,这个项目是否ok,要得到周利文的认可。

投入资金比起之前三个项目而言相对多了,大约在66万美元左右,对方仅仅付出2%勺股份比例。不过周利文仔细看了看文件后面附着的对于这家企业的资产评估和不同的专利评估报告,考虑了一下后决定还是赌一把看看,也许结果会是好的呢?66万美元虽然不少,可一旦成功,其回报也是惊人的,而且传统行业和网络公司不同,它的生命力是很漫长和强大的,何况专利垄断的产品也拥有着惊人的暴利,这把赌注下去应该值得。

但周利文对于2%勺股份有些不以为然,他盘算了下,起码也要拿到3%勺股份,这点他会和亚伦细谈,就算多出些钱也必须要达到这个份额,要不然2%勺股份对于以后的成功比例实在是有些尴尬。

想到这,周利文询问了这家企业的股权比例情况,包括对方的底线情况。见周利文对这家公司表现出兴趣,亚伦也很是高兴,当即把他所知道的告诉了周利文。

“你觉得拿到这家公司的3%份是否可能?”周利文直截了当地问。

“比较困难,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对于这家公司的情况亚伦脑中早就有详细资料,他略微思索后给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哦,是不是这个家族要保持对企业的控股要求?”周利文手指在文件上点了点问。

亚伦点点头,告诉周利文这家公司拥有者的情况,而且亚伦很清楚周利文为什么会提出3%份的要求,因为在之前他也曾经向对方提出过这个要求,但是被对方给拒绝了。这家企业继承者是一位非常固执的中年人,根据了解那些专利就是他研究的,也许是专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吧,这位先生有些缺乏和人打交道变通的性格,这也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投行对他进行投资的原因之一。

“这有些难办了。”周利文想了想,接着又道:“这样吧,这个方案我觉得问题不大,但关键还是股份比例上。如果对方能够让步到3]就接受,如果坚持不更改的话,我们就想想其它办法。”

“这也是我考虑的,也许我们可以以不可稀释股份的要求,或者说优先追加增资的要求逼迫对方让步,我想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手段,没有人会拒绝我们的要求。”亚伦一脸坏笑的回答道,周利文同样也笑了起来,搞金融的人都不是老实人,老实人是根本不可能吃这碗饭的,何况亚伦这样的行业中的佼佼者呢?在有些时候,利用一些手段也是正常的,商业嘛,不都是尔你我诈的?这些周利文非常明白。

顺便,周利文也告诉亚伦,对于之前三个高科技项目他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按照方案去处理。见亚伦眉飞色舞地点头答应后,周利文继续翻到了最后一个项目,当他看见项目内容时候忍不住咦了一声。

(这几天都有事,所以合并大章,请多支持另外四月一日新书会在起点发,已经内签完毕,到时候请大家多多捧场顺便求票求推荐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