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陌路商途 > 第四百三十一章 次贷危机

陌路商途 第四百三十一章 次贷危机

作者:夜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2:15:36 来源:蚂蚁文学

李健熙以-亿66万美元的代价摆脱了困扰的案件,而且还重新出山,继续执掌三星集团。不过,李健熙所面临的麻烦并没全部解决,李孟熙父子,尤其是李在贤依旧在外面上窜下跳,用一些招术继续恶心李健熙。

通过媒体,李在贤先是找枪手评击政府方面对于李健熙刑期的赦免,指出以捐款交换刑期,这在民主国家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既然李健熙认罪,那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在牢里坐完刑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出了一大笔钱就被特赦出去,这样的话法律尊严合在?国民平等何在?

不过,这种声音刚刚发出没多久,李在贤就接到了总统先生让人递的话,叫他立即闭嘴,不允许再出现诸如此类的斥问。对于总统先生这个老色鬼,李在贤虽说内心极其不满,可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奈停止了在这方面的言论

可李在贤也不是吃白饭的,既然不能评击政府,那么他立即就把矛头针对了李健熙本人和三星集团,拉了一帮人叫嚣着李健熙作为三星集团的董事长在没有召开董事会,和通过全体股东的同意下就擅自拿三星集团的钱对政府捐助,这已经明显违反了公司法,侵犯了众多股东和股民的利益。

对于李在贤的这个指责,三星集团立即回应,表示这笔钱的捐助不仅仅是捐助,同样也是三星集团的一笔投资,因为在214年的冬季奥运会项目上,三星集团已经取得了政府授权,也就是说三星集团将成为这届冬季奥运会的组委会成员之一,按照公司法对商业投资的定义,三星集团在操作上无可非议。

接着,李在贤斥问,无论李健熙和三星集团如何辩解,捐助就是捐助,投资就是投资,哪里有把捐助变为投资的道理和说法?何况,谁都无法保证韩国是否能够取得214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假如拿不到举办权的话,三星集团又如何保证投资获利呢?从这点看,李健熙和三星集团方面分明是狡辩,试图用偷换概念的意图来糊弄大家。

随后,三星集团又拿出了和政府所签署的针对214年冬季奥运会组委会筹办的合作协议,以表示三星集团在这方面的正确性和并没违法违规。同时,三星集团还斥问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家伙,为什么不能把眼光放的远点,从国家和民族的大层次看待这个问题。难道,作为一家有责任心的国际著名公司,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点事就要受到这样的指责?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闹得尤其热闹。而同时,李在贤也正式向汉城地方法院递交了起诉书,要求李健熙父子归还他们父子在三星集团所拥有的股权、分红等等。这件事刚一被外界知晓,顿时就引起巨大关注,整个韩国几乎全是打了鸡血一般兴奋,搬着小板凳乐呵呵地坐看三星李家这场豪门恩怨。

在韩国上演着一场大戏,吸引了整个韩国的国民,而在这时候,美国也上演了一场更大的戏,和韩国相比,这场戏可就大得许多了,因为它几乎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甚至给今后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

早在去年的时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l%提高到了。2利率的大幅度攀升极大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从前年起,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下滑和降温的迹象,随着房价的下跌,抵押和融资受到了巨大影响,导致许多贷款者已经无法如期偿还债务。

今年7月份,市场就有明显的迹象,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剧烈动荡。而到b月份的时候,一个为后人熟知的名词终究如同惊雷一般出现,美国的次贷危机终于开始了。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的放贷机构,包括一些金融公司和基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在7月份就因影响出现了巨额亏损,其亏损额高达700亿美元。而房地美的亏损也极其巨大,初步估计大致在400多亿美元,而且由于次贷原因这个亏损额还在继续增加。

b月份的时候,几大基金公司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依旧无法挽回败局,无奈要求政府出手相助,在美联储和美国证券交易会的帮助下,暂时稳定了股票市场,可谁知道这只不过是回光返照的现象,真正的危机依旧存在。

等到b月底时,股票市场开始大跌,苦苦支持的几大基金公司再也顶不住了,先是房利美宣告破产,由美国财政部宣布托管。接着,亏损额稍小的房地美在政府拨款20亿美元多支持了些日子也步房利美后尘宣布破产。

紧接着,传出了房地美的高管,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在其住处的地下室自杀的事件。这更是火上加油,随着次贷导致的金融危机,如同一头怪兽开始席卷金融市场,接着又以极其惊人的速度蔓延到了欧洲、亚洲等地区。

前后短短48小时的时间,世界各地央行为这个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紧急调动了共计36亿美元进行救火,可其效果依旧显微。随着时间的推移,次贷危机对金融破坏越来越大,已经被人称为2世纪3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而且这次金融危机虽然是从次贷机构开始,但随着发展,已经蔓延到了实业机构,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冲击,就连大洋彼岸的中国市场,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次贷危机一开始,周利文就严密注视着它的发展,并且把一系列命令连续不断地对旗下各企业、金融机构下达。由于周利文提前的预料,他的企业,包括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和投行在一年多前就逐渐退出了次贷市场,转而进行其它投资,所以和其它银行、金融机构、基金相比,周利文的损失是最小的。

当然,这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是周利文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因为它就连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周利文的产业,包括他的核心产业or公司,在这场次贷危机中同样受到了打击,只不过由于周利文的准备工作和防备做的出色,除了整体销售下降外,其经营状况还算良好。

至于在金融机构,周利文除让投行进行了一部分针对性的操作外,其余的动作并不多。或许有人会说,在金融体系出现危机,整个股市大跌的情况下,同样是赚钱的好时机,你只要拿大笔资金卖空不就得了?这样一来不仅能减少损失,还能大捞一笔。

其实,说这样话的人只是一知半解的门外汉。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操作是可行的,但假如你操作过分完全就是在找死。试想,在全球都在救市的情况下,你一家金融机构居然拿出几十甚至上百亿美元,用着十倍甚至二十倍的金融杠杆在大肆卖空,这不等于是和全世界作对么?

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的,周利文如果敢这么于,那么第二天就有联邦调查局、财政部、税务局等各方面的人直接找他去喝咖啡。甚至,当这种事在外界一披露,那么周利文更是成了地球公敌,死无葬生之地了。

除了适当的,不越过红线的小范围操作,周利文根本不可能铤而走险,除非他活腻味了。眼下最重要的是维持其产业机构的稳定,增强抵抗力,以度过难关。

“我们损失了多少?”在美国一号国家银行的新总部大楼,周利文坐在大卫的办公室里,虽然他面前放着一杯桃丽丝小姐亲手煮的咖啡,可是现在的周利文是一点胃口都没有,而是凝重地看着大卫。

“多亏了之前的准备,现在初步估算损失额大概在l亿到l亿156万美元左右。”大卫心有余悸地苦笑着,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统计表递给了周利文。

“这是全部数据么?包括了债务?”周利文接过后翻看着,同时问。

“债务方面已经包括了,如果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不太长的话,等过些日子我打算把一些债务打包出售,也许可以挽回些。”

周利文摇摇头,大卫这个想法虽然不错,可是他并不知道次贷危机的威力。实际上,现在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虽然已经过去,可它的持续性和影响并非那么容易消除的。直到214年的时候,全球经济都没完全复苏,平常银行业经常使用的债务打包出售方法至少在暂时是行不通的,这些债务很可能就砸在自己手里了。

l亿156万美元的损失,如果再加上其他产业在这场次贷危机中的损失,周利文的全部损失大致在-亿美元不到。这个数字虽然庞大,可对于周利文的全部产业市值来说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当然,这些损失并不包括他在股价上的损失,如果要计算股值损失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就起码得增加几十倍。

“债务打包的事以后再说吧,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如果有合适的买家直接出手就行,不用再向我汇报。”周利文想了想如此回答道。

“我明白了。”大卫点点头表示同意,他其实也清楚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基本没有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会主动接受债务打包业务的。其实这一次次贷危机,差一点儿把大卫的心脏病都给吓出来,他从业以来还是头一回碰上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要知道当年大萧条的时候他的父亲还年轻,虽然听说过那次大萧条的可怕,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作为银行家,尤其是家族银行的传人,大卫的家族当年挺过了大萧条时期,可这一次如果不是银行被周利文所收购,而且在重组后,又在周利文的强烈要求下减少了次贷业务,甚至在半年多前就完全结束了和房利美、房地美的合作,也许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就和其它一些中小银行一样在这场次贷危机中灰飞烟灭了。

一想到这事,大卫就不寒而栗,尤其是当他得知房地美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自杀的消息后,大卫甚至拿出心脏病药吞服了几颗。面对现在坐在自己面前,这个比他儿子还年轻的富豪和老板,大卫心里是由衷感激,甚至还觉得周利文简直是一个奇才,也许他还是上帝的私生子,要不然怎么会提前判断出这点,从而使得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在这次危机中仅仅只是稍受损失,而没有被完全牵连进去呢?

“说说今后的安排吧。”周利文揉揉太阳穴,这些天他一直没休息好,太多的事都要他最终决断,每天六小时的睡眠已经成了奢望,就像现在,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身心疲惫不堪,可暂时他依旧要继续挺下去。

大卫大致向周利文讲了讲他和银行高层,包括几个股东商量的对应措施,其举措无非是缩紧银根,减少风险投资,增加对实业方面的贷款比例等等。等大卫讲完后,周利文默默考虑着,许久没有说话。

“您是不是觉得过于保守了?如果您有好的建议话,我们可以商议下。”见到周利文沉思许久都不开口,大卫有些忍不住地问了一句。

“不不,亲爱的大卫,其实这些举措还是不错的,虽然保守,但稳扎稳打,我想任何一个银行家,包括美联储的主席们都挑不出一点问题。”周利文摆摆手说道,大卫听周利文这么说松了一口,要知道双方的年龄差距不小,作为年轻人,在外人看来周利文当然是激进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短短时间内就一手创建出这么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来。而大卫不同,几十年的银行业生涯,再加上他的年龄和目前复杂的情况,大卫选择稳扎稳打是最妥当的对应策略,他担心自己过于求稳而让周利文有所不满,可结果周利文反而肯定了他的举措。

“谢谢,如果您没意见的话,接下来银行就按照这个步骤进行。当然,假如一年后经济好转,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新的调整。”

周利文点点头:“可以,这个我批准了。”正当大卫笑了笑时,周利文突然又说道:“不过大卫,我想另外提个建议。”

大卫一愣,很快就道:“您请说。”

“这回次贷危机对于整个金融业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也许过不了多少日子,就会有大批的银行业,包括金融机构破产,这一点你不会否定吧?”

“当然有这个可能。”大卫点头表示认同:“说实话,假如当初不是您的支持,我们及时退出次贷业务的话,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继续谈论这些话题。这场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实在是太严重了,不用说过些日子,以我现在得到的消息,全美已经有近百家小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处在了崩溃的边缘,直接破产清算的也已有了十几家。”

“真是个悲剧。”周利文感叹了一句,大卫同样沉重地长叹一声。作为银行家,同行虽然是竞争对手,可当看见这么多同行被这场危机给卷进去,从而彻底失败的结局,这是任何一个银行家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兔死狐悲,也许就是这个心态吧,面对这个现实,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眇小,就连强大的美国举政府之力也无法阻挡危机的发生,那么一个银行家再有能力又能如何呢?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作塞翁失马。”周利文幽幽地说道。

见大卫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周利文特意给他解释了一下这个典故,当大卫听完周利文的话后顿时恍然大悟,有些明白周利文的意思了。

“您的意思是说,这次的次贷危机不仅是难关,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银行业进行扩张?”

“没错”周利文很是赞赏地点点头,大卫虽然年龄大,可经验丰富,一点就透。

大卫皱眉想了想,环抱着的左手搭在右手圈里,戴着婚戒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手臂。过了会儿,他道:“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想法,我们在场危机中受到的损失很小,以银行的资金准备完全可以适当地收购一些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借这个机会进行扩张。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这需要的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不知道您能给予多少支持?要知道,我可不希望无序的收购影响到美国一号国家银行的自身。”

“这你放心。”周利文本以为大卫会反对,谁想到他是担心资金问题。对于资金,周利文还是有一些的,虽然在这次危机中他的损失不小,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拿出几十亿美元对周利文而言只不过是有些压力而已。

更重要的是,这的确是一次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包括沪海银行和投行向外扩张的良好机会,更是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和这些机构,乃至周利文本人对金融业精英的一次“大采购”。随着周利文的商业帝国越发庞大,他就越发感觉到人才的不足,而美国最精英的人才不在企业,也不在政界,而是在金融界。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大批顶尖的精英人才失去了原本的工作和地位,这难道不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么?

(近来票好少,求票求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