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陌路商途 >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一套

陌路商途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一套

作者:夜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2:15:36 来源:蚂蚁文学

台荣电子(国际)集团公司黑江总厂。

这是or在黑江的代工厂正式厂名,这家代工厂周利文已经不再担任董事长,而把职务移交给了沙子浩,自己也逐渐退出了代工厂的经营决策。不过,作为大股东,包括or的老板,周利文在这家工厂依旧拥有影响力。沙子浩可不傻,他知道自己担任董事长只是周利文根本没多的精力去顾及代工厂的经营,就像把郭氏的股份出让一部分,然后让郭涛担任董事长一般。

何况,他沙子浩现在是靠周利文吃饭的,没有or的订单他的工厂也不可能办的如此兴旺。所以,周利文卸任董事长后,沙子浩事无局细依旧会每月向周利文递送一份财务报表,虽然周利文不一定看,可这种态度必须表明。

台荣电子(国际)集团公司,是沙子浩在一年多前把自己的工厂和当时的黑江装配厂重组后注册的。现在的台荣在南方和北方各有一家总厂,南方的当然是沙子浩原来的工厂,经过扩大和陆续收编一些搞山寨手机亏了大本的那些老板,再加上or手机的连续成功,他在鹅城的总厂很快如同吹汽球一般膨胀起来。现在鹅城的总厂已拥有200名员工,再加上整编后的几家分厂26名员工,总员工人数已经快接近406人了。

这个数字,比起富士康当然不如,但在鹅城当地已经是极大的工厂企业。何况,周利文和tcl的战略合作,tcl的庞大代工下游企业同样承担or手机的代工业务,从目前来看基本可以满足市场要求。

至于北方代工厂,那就是台荣黑江总厂了。周利文第一次来黑江的时候,这家代工厂仅仅只是一家刚起步的装配厂,只拥有几条装配线,员工20不到。而现在,随着后期的扩建和由装配厂向代工厂转型,台荣黑江总厂已拥有近176名员工,成为沙子浩的台荣电子(国际)集团公司仅次于鹅城总厂的第二大产业。

原来的厂区包括未建部分是2亩左右,后来在扩建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又从黑江市政府手里拿了10亩地,目前总厂房面积在33亩左右,最初的白顶蓝墙的钢结构厂房在新厂房建好后就被拆了,随后在原址重建了四层高的正式厂房。和当年相比,这里的工作条件也好了许多,进到厂房里,不再是像当初那样一瞧就是长长的装配线,工人坐在装配线的两边忙忙碌碌,现在分成了各个区域,除最终的装配线车间外,还有其它各种工艺程序的车间,甚至还包括一间作为质量检测的实验车间。

台荣黑江总厂,现在算得上是黑江的明星企业了。黑江作为北方城市,私人企业的发展远比南方沿海地区来得晚,市里的大企业都是解放后的国企,而且大多也和机械、军工有关联。

改革开放后,这些老牌国企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光环,产品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根本竞争不过南方的私企,这些年倒闭的倒闭,转产的转产,剩余下来的几家也只是奄奄一息,靠着一些资源过日子。

而台荣黑江总厂则不同,作为一家or的代工厂,同时又是台资合资企业,从成立起就显出了一副兴旺的模样。鹅城总厂的工人工资标准在156260元左右,还不包括计件奖励,如果于的好,每月拿36甚至406以上也是正常的。同鹅城相比,台荣黑江总厂的工资标准要稍低一些,这是考虑到地域和消费差异,普通工人工资标准在106-26元左右。

这个工资标准在南方或许算不了什么,可在黑江却属于高工资了。要知道黑江效应最好的企业单位工资也就是这个数,有些单位如果效益不好,拿60700左右工资的比比皆是。

何况,和鹅城那边一样,台荣黑江总厂为员工提供免费工作餐,也就是说在工人当班的情况下,可以凭员工磁卡去食堂享用一顿工作餐,以作为工厂的福利。

别小看了这顿工作餐,粗粗算下来就等于每月节约了近100元的饭菜开销。另外,计件工资的计算奖励台荣黑江总厂采取的是和鹅城一样的比例,这样一来,工作用心些,主动加班加点,以赚取计件奖励的工人每月拿得钱就可以接近36元,甚至更多。

黑江的消费低,平均工资低,在这种情况下在台荣黑江总厂工作的职工们的收入就异常可观了。大家早就计算过,像这样的收入就算去南方大城市打工,或许也不一定比得上,而且远离家乡,吃住开销什么的哪里能和在家门口相比?现在,随着荣城黑江总厂的蒸蒸日上,钻着脑袋要进这家厂子里的人全市多了去。就连省城那边都有人托关系要进这家工厂工作,为的就是赚这么一份高工资。

不过,想进台荣黑江总厂可不是那么容易,市委王建书记在市里就发了话,台荣黑江总厂是一家台资合资企业,人事方面市里不得于涉,怎么招人,要什么人,都有厂方决定,如果谁在这上面刁难厂方,影响黑江市的经济发展,他就要谁的官帽子

这番杀气腾腾的话倒是堵住了许多看着眼谗的家伙,不过话是这么说,有关系说情托人的还是有。中国嘛,毕竟是个人情社会,有些事还是得讲讲人情的。但建哥心里也有数,对于这种关系托过来的人他也让金秘书做了删选,一些好吃懒做的绝对不行,至于那些有技术有能力的,他倒可以适当地向厂方推荐一下。就这样前前后后也塞了几十个人进去,算是摆平了这些破事。

“何老大,你听说了么?”

“听说了听说了,怎么,你也听说了?”

“这当然昨天回去我妈就和我说了。”

“你们说的是不是那个事?我也听说了”

“小白你也知道了?消息传的可真够快的呀”

中午,台荣黑江总厂的食堂里,几个排着队拿着不绣钢餐具等着打饭的工友闲聊着,其中一个个子高高大大的就是他们嘴中的何老大了,说是老大,实际上是工友的戏称,这个小伙子可不是什么混黑社会的,而是他们这个班组的班组长。

排在他前面的是工友小赵,身后个子不高的是小白,后面还有几个熟悉的工友全是一个班组的,几个人一边往前慢慢走,一边聊着刚刚得到的“新闻”。

“市里对老城区的改建已经正式下文了,听说这一回要对四个区进行改建。何老大,我记得你家和我一样是在铁林区的吧?”小赵乐呵呵地问道。

“没错,我们家就隔着两条街,小白的家好像是新华区?这次也在四个老区范围内呢?”

“对呀”小白眉开眼笑道:“我有个姨在居委会呢,昨天来我家和我讲了讲,这次市里对老城区改建已经作出安排了,我们这四个区都在改建范围内,而且这次改建操作也有点特别。”

“特别?改建老区有啥特别的?”小赵平时和小白的关系并不怎么样,因为小白这人个子矮矮的,而且说话有些“娘”,在自誉为北方汉子的小赵眼里,像这样的男人根本就不是男人,所以两人老是凑不到一块去。

“你懂什么?”小白瞪了他一眼,有些生气地别过头去。何老大当然知道他们之间的矛盾,给小赵使了个眼神,接着拍拍小白的肩膀道:“别理他,你说你的,对了,你姨怎么说的?操作怎么个特别法?”

见着何老大问自己,小白这才比划着说了起来,说了半天大家才明白,原来市里是为了照顾老城区居民的生活方便决定在这四个区以交叉拆迁新建的方式进行开发,尽量保持公共设施的过度,以免造成大家的不便。

“嗨市里这回可算于了件好事啊这招不错。”听了小白的解释,有工友很是高兴地说道。

“这当然,你们也不想想,这件事可是王书记拍的板。自从王书记来我们黑江后,给我们于了多少实在事?别的不说,我们现在于的工作,不都是托王书记的福么?”小白洋洋得意地说道,仿佛他成了建哥的粉丝一般。

“王书记是好官,这个我们当然晓得,还用得着你来吹?你又不是王书记家的人。”瞧着小白这副得意劲,小赵忍不住就在一旁说道。

“你”

“你什么你?怎么?我难道说错了?再说了,王书记再好,也不会白白给我们房子,这老城区重建,难道等造好新房王书记请你住大屋呀?”

“你知道什么呀”听了这话,小白顿时急了,脸都涨的通红,连忙道:“说你不懂你就不懂吧,你知道这次改建老城区的房屋分配是什么方案不?不知道还胡说八道”

“你知道?”小赵顶了一句。

“当然知道”小白抬着下巴道。

“那你倒说说?”

“说?我还不高兴说呢”小白哪里会上他的当,哼了一声居然不说了,这时候队伍也排到前面了,他打完了饭菜就端着盘子走到一边找了个空桌吃了起来。

吃了没几口,身边就坐下了一人,小白一瞧居然是何老大。

“小赵这家伙就是嘴上损,别理他。”何老大笑眯眯地说了一句,随后吃起了饭,吃了几口,他问:“对了小白,刚才你说有分配方案,怎么个方案?你真知道?”

“我当然知道”见何老大似乎不信,小白急忙道:“别人我不说,何老大你不一样,我悄悄告诉你,千万别外传呀”

“我懂我懂”何老大连连点头答应。

压低着声音,小白这才把从他姨那边批发来的小道消息悄悄告诉了何老大。按照市里的意思,这次改建老城区对于居民的动迁方案有好几个,而且这些方案是可以作为选择的。

其中第一个方案是原拆原还,按照原来居民所居住的房屋面积进行计算,在原地拆迁重建后给予同等面积2倍的新房面积。如果其中有面积差异的,开发商承诺可以以市价的8进行补偿购置。

第二个方案是房屋置换,这个方案同样暗中居住面积计算,再拆迁后政府拿其余位置的房屋按照62倍比例进行置换。也就是说,如果你家是在白沙区的3平米的平房,政府拿在靠近郊区的660平米的新房和你换。

至于第三个方案是现金补贴购买,这个方案在拆迁时候会对所有的房屋进行估价,随后以现金方式买断。然后政府会提供一些郊区或者其它区域的房源作为购买选择,或者也可以由市民自己寻找购房资源解决。如果选择前者,市政府会对于这些房源以比较优惠的价格给购房者,以作为一定的面积补偿和经济补偿。

何老大听完了小白说的话,愣了半天都没反应过来,他琢磨了许久才问道:“如果说原拆原还一套房不够住怎么办?我要是再买一套是不是也能打八折?”

“这个我哪里知道。”小白被这话给问晕了,张张嘴才说出这么一句。

瞧着何老大皱起的眉头,小白又道:“不是我说你何老大,我知道你家里人多,可实在不行你可以一半原拆原还,另一半在其它地方买新房嘛。再说了,我们工厂又不在市区,如果把房子买在附近这上下班也方便不是?”

“买房不要钱啊”何老大摇摇头:“这房子要便宜也就算了,要是卖的贵能买得起?别瞧着我们工资高,我告诉你,在南边一些房一平米就要卖好几千呢,你一个月工资才多少?这样算下来于一整年不吃不喝恐怕也就买个厨房加茅坑”

“茅坑……?”小白看了看还没吃完的饭,顿时心里起了一阵恶心,这何老大吃饭时候说这个于嘛?真是的……

不过,何老大倒没小白那么讲究,说完了这词继续大吃特吃,吃了几口还赞今天的咖喱土豆烧的不错,让小白也多吃一点。

瞧这咖喱土豆黄黄的颜色,小白一下子更没什么胃口了,扒拉了几口白饭就说自己吃饱了,端着盘子转眼就跑得远远的。

何老大哪里知道小白的心思,他几口把自己的饭全吃完,摸摸肚皮心满意足地呼了口气,起身把盘子在指定位置放好,接着转身向食堂大门走去。

“小何”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人有喊他,一瞧是生产副厂长霍明华。

“霍厂长,您找我?”何老大连忙上前笑着问。

“正好你在,来,这些是你们班组的,回去给大家每人发一份。”霍明华从站在他身后的一个行政秘书手里取过一叠纸,数了数后递给何老大。

“这啥呀?不会是厂里要发福利了吧?”何老大接过开着玩笑道。

“你小子,眼里就只有福利。”霍明华笑道:“不过嘛,说是这福利倒也不错,仔细瞧瞧,这是给我们全厂职工购房的登记表。”

“购房?登记表?”何老大顿时一愣,顾不得霍副厂长就在边上,急忙翻开细看了起来。

霍明华说的一点都不错,这的确是一张购房登记表。这张表格上面和职工登记表没什么区别,也就是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等。只不过和职工登记表不同的是,上面还有家里的住房人口,住房面积等这些数据。另外在表格的下面有几个选项,其中有购买意向、购房面积、房型要求等等多选项目,最后面还有个何老大怎么都看不明白的回购选项,瞧着这份东西,何老大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我说霍厂长,这是整的那一出呀?”

“傻小子,还那一出,这样的好事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霍明华笑眯眯地告诉何老大:“你还不知道吧,这次搞老城区改建是谁担任的开发商?”

“谁?”

“我们的大老板”霍明华伸出手指冲着天上指指:“不光是我们大老板,还有香江的李超人,李超人你知道不

“知道知道这当然知道”何老大眼睛都亮了,他这一代可没少看香江的电影电视,这李超人是谁可是大名鼎鼎。还有自己的大老板,这可是美国老板啊听说钱多得海了去了,随便拔根毛下来,把自己埋了都绝对没问题。

霍明华解释给何老大听,由于这次配合市里搞老城区改建是自己大老板和香江李超人家联合的,所以他们厂里自然要照顾照顾。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作为大老板的下属,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按照大老板的交代,厂里准备向全厂职工,凡是牵涉到老城区改建的职工家庭,都可以以工厂作为担保进行优惠贷款购房,这种优惠政策只需要购房者拿出10最多2%勺购房资金,银行就会发放房贷。不仅如此,厂里还承诺,职工可以和工厂签订回购协议,也就是说万一职工最后不想还贷,或者觉得还贷压力过大的,可以在五年之内无条件的要求工厂进行房屋回购,工厂承诺以当初房价每年递增2%勺比例进行回购,以保证职工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