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陌路商途 > 第三百二十九章 魔鬼

陌路商途 第三百二十九章 魔鬼

作者:夜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2:15:36 来源:蚂蚁文学

这次周利文来,建哥没有把他安排在上次的酒店,而是直接去了另一个地方。

“这地方怎么样?”

“很不错啊”周利文看看四周的环境,这里离市区并不远,但非常幽静雅致,北方独特的松柏和桦树再加上川流在小道边的小溪和远处的大山,一眼望去让人心旷神怡。

建筑虽然老些,可保养的很好,而且还有一种别味的异国格局。据建哥说,这个地方最早是白俄贵族建的庄院,后来日本人侵华时征用为军事机构,解放后收归国有,改建成了医院和疗养院直到现在。

现在,这里一部分是疗养院,另一部分属于省委的招待所。由于建哥现在是省常委,自然有权利在这里安排周利文入住。像他现在入住的这个小院,属于省委招待所的三号院,在整个招待所里都是属于最好的位置和建筑,看得出这个安排建哥是用了心的。

进了房间,让卡尔他们自己去安排,周利文在建哥边走边介绍下参观了下这个小院。粗粗转了一圈后,双方在小客厅坐下,身边没有外人,建哥就忍不住询问起周利文刚才车上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我正在和李家老二搞的房地产项目吧?”

“这个大致听说了,之前你和魏子还有小军他们不也一起搞联合开发么?怎么了?”建哥有些不解地问,虽然他在之前的联合开发中也占了一席,但由于他的身份不同,具体的事并不插手,而且在建哥看来,搞房地产什么的都是沿海发达城市的事,或者说像京都这样的首都大城市才会有吸引力。黑江,在北方可能算是大城市,和要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别说一些二线城市了,就连有些三线城市的规模都比不上。

“很简单啊”周利文掏出烟来,敬了建哥一支,随后打着火给两人点上:“gdp是什么?按照理论上来看,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建哥,我说的没错吧?”

“没错。”建哥点点头,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明白周利文的用意。

“也就是说,只要把黑江一年在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搞上去,黑江的gdp就上去了是不是?”

“对”

“那么问题就来了。”周利文含笑道,当他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差一点儿脱口而出后世的一句名言,把什么蓝翔给整出来,好不容易才让自己思路扳回正常节奏,继续道:“……无论用什么手段,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实现gdpr勺目标不就简单得多了么?”

“等等”建哥听到这有些明白了,他抬手制止周利文往下说,有些迟疑地问:“你不会是打算告诉我,准备在黑江搞房地产开发来拉动地区gdpu吧?”

“为什么不可以呢?”周利文笑道:“办一家企业,就算是投资一家近亿的大企业,从投入到产出起码要一年甚至更长的周期。而且等企业正常运行后,还要经历产品生产、销售、资金回笼再加上交税等一系列的时间和程序,以两年周期为计,对地区gdpr勺贡献恐怕最多也只能达到投资的3%左右数额吧?可是搞房地产就不同了,政府批出去一块地,转个手就能把资金给收回来,然后等房子建起后再销售,这其中的利税什么马上也就能到手。同样的投入,更少的时间,再加上远远超过前者gdpr勺短期收益,这不是捷径是什么?”

建哥被说的一愣,毕竟现在不是214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也刚刚开始复苏,别说黑江这种内陆地区了,就连沿海发达地区房地产市场还远没达到几年后那种火爆的场面。所以,政府卖地皮大搞房地产,拉伸gdp成绩,这一绝招别说内地城市还没开始用,就连沪海这样的大城市都没注意。

这种方法究竟什么开始的,又起源于哪里已经考究不清楚了,不过大概应该是在205年左右,而在210年前后达到了最高峰。各地方政府无论是什么情况,都是拼命卖地大搞特搞房地产,从政府到开放商,从开放商到普通市民,上上下下全陷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以追逐gdp成绩而不择手段,从而造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奇异发展。

建哥略一思索就搞明白了周利文的意思,同时他也很快就计算出这样做对于gdp成绩的好处。如果按照周利文的意思,在黑江搞房地产开发,别说明年的指标,就是后年的指标他也不在话下。不过,建哥不是一般的官员,他是有政治抱负的,在明白的同时也发现了这样做的弊端。

大搞房地产,政府手中必然会卖出去很多地,而市区的地皮都是有建筑或者市民居住的,房地产开放商不是慈善家,他们的目的是要赚钱的,不可能拿着郊区没人去的地搞开发吧?首选目标当然是黄金地段。

这样做的话,就会产生拆迁问题,激化社会矛盾。何况就算是郊区的地,同样也有农民征地问题存在。除去这个问题外,接下来还有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房价的上涨。搞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或者炒卖上涨也是必然的,新房比旧房贵,别墅比楼房贵,高层比平房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房价上涨,就会给普通市民带来居住的问题,毕竟大多数人不是有钱人,普通人居多。试想老百姓辛辛苦苦存了一辈子的钱,本来可以买一大套房,房价一涨反而只能买一小套,甚至连小套都买不到。

搞房地产拉动gdp从短期来看是见效最快的,可从长期里看等于是釜底抽薪,后患无穷。和搞房地产相比,做实业投资是长远而且稳定的项目,但见效缓慢,而且是否成功也得看市场。一时间建哥迟疑不决,面对这两难的抉择不知道怎么选择才好。

“不行,这是饮鸩止渴这样于的话我情愿不要这个虚假的gdp”迟疑许久,建哥终于做出了选择,坚定地拒绝道。

“建哥,我佩服你真心的佩服你像你这样的官员简直比国宝还要少了。”周利文竖起大拇指在他面前晃晃,真心诚意道。

眯起眼,建哥寒着脸看向周利文。

“别这样瞧我,我说的可是真心话”周利文毫不避开对方的目光,神色凝重道:“我理解你的想法,做实业投资虽然见效慢,但从长远来看是提升整个地区基础的正确方式。而搞房地产,会激化一些社会矛盾,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取得成绩,可是土地毕竟是有限的,等到土地卖完了,政府又怎么办呢?”

“你既然明白还故意给我挖坑?”建哥顿时有些不悦道。

周利文摇摇头道:“怎么能说挖坑呢?我只不过是阐述一个事实,现在就我们两个人,我不拿你当什么市委书记省常委什么的,我只是和老朋友交交心,告诉你这么一个事实而已。而且,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些官员想到这个办法。中国,从来就不缺聪明人,聪明人越多,歪点子也越多。你难道觉得天下所有的官员都会和你一样替老百姓想么?呵呵,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政绩和脑袋上的乌纱帽。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其实现实中许多人也正是这么想的,等自己搞出了政绩,升了官,拍拍屁股离开,谁管后任者怎么去收拾烂摊子呢?”

建哥越听脸色越是难看,周利文这话一针见血,道出了官场真相。的确如周利文所言,许多官员就是这个德性,尤其是像黑江这种内地城市,由于人员素质和眼界的问题,他们的眼光往往短浅的很,如果真像周利文所说,琢磨出了搞房地产拉动gdpr勺办法来,建哥相信这些人会毫不迟疑地马上大于特于,然后拿着增长的gdp数据向上面邀功。

“你不做,自然有人做,以后大家都在做,你一个人不做难道不就成了另类?我不在官场混,可我在国企于过,一个另类被别人排除是肯定的后果。再说了,就算你在位时候不做,难道你能保证你离开后接位的人不这么于?不可能吧?建哥,这种趋势是你根本就挡不住的,与其到时候无奈随波逐流,还不如抢先下手,为自己争取最多的政治利益。何况,现在中央都在提倡搞活房地产经济,你难道和中央唱反调不成?”周利文简直和个拿着金币在让人堕落的魔鬼差不多,用这些话不断诱惑着建哥,建哥听着愣愣地老半天都没说话,神情复杂之极。

过了许久,建哥都没作出答复。他最后站起身来,让周利文好好休息,随后就先一步离开了。看着建哥离去有些沉重的步伐和背影,周利文的嘴角挂着一丝笑意,也不知道他是在得意还是在苦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