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陌路商途 >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下血本

陌路商途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下血本

作者:夜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2:15:36 来源:蚂蚁文学

高丽大学是韩国有名的综合大学,廖远成没想到周利文居然能打通高丽大学的路子,拿到对方实验室的使用权。得知这个消息后,廖远成彻底放了心,这样一来实验室仪器设备就没了任何问题,再加上沪海科学院和高丽大学的关系,其技术力量比起联发科而言只强不弱。

见廖远成放下心来,周利文就同细谈起之后的工作。作为联发科的重要技术人员,这个人对周利文是非常重要的,能把他给挖来,说实话周利文可是花了血本的。

要说这事,沙子浩算是功不可没。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的廖远成,就在周利文还在香江的时候,沙子浩打电话问周利文,假如他和廖远成想加盟周利文的生意,周利文能够出多大的代价。

听到这句话,起初周利文还以为沙子浩在和自己开玩笑。毕竟廖远成不是普通人,他可是联发科的重要技术人员,哪里能够这么轻易跳槽的。不过,等沙子浩仔细解释后周利文才清楚,廖远成虽然是联发科起家的老班底之一,但随着联发科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企业是越做越大,但他却混得不尽人意。

作为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廖远成在联发科并没有股份,而且就连蔡董曾经许诺的期权也从无兑现。而且这些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大批新进技术人员的加入,廖远成在联发科的地位也一日不如一日,虽说表面上他还负责数字电话实验室的工作,但在核心技术上联发科已经重新成立了另一个实验室,从而把他排挤了出去。这令廖远成对公司极大不满,同样也是这个原因,他才会和老朋友沙子浩合作,借用一下联发科的技术生产数字电话,从而为自己将来找一条退路。

也许是他的用意被上面察觉了,公司对廖远成也起了警惕之心,甚至还在他去鹅城为沙子浩指导技术的时候还把何晶作为助手派了过去。表面上是协助廖远成的工作,实际上是担负着监督的意义。

这样的对待,让廖远成很是心灰意冷,在同沙子浩喝酒聊天的时候甚至还破口大骂公司这样是在卸磨杀驴,亏待了功臣。恰好,当沙子浩从周利文这打听到同何晶冲突的真相后,作为商人的沙子浩脑袋一转,顿时就来了主意。

在他看来,周利文有市场渠道,还有资金,廖远成有技术,而他有工厂。如果三人联合起来,何必还要看联发科的脸色呢?对这个想法越琢磨越是觉得可行,沙子浩兴奋之下立即就跑回去找到廖远成,询问他愿不愿意从联发科出来,大家携手玩票大的。

听到这个询问,要说廖远成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能够创立自己的事业不比给人打工来得强?可廖远成却没有马上答应这事,只说着要考虑考虑,因为和沙子浩不同,作为技术人员廖远成十分清楚要同联发科竞争绝对不像沙子浩想象的那么容易。

首先是资金问题,别看沙子浩拥有一家不小的工厂,而且现在看来生意也算不错。但是他的资产满打满算也不过刚过千万,如果要拿出现金的话,能有个2,300万已经撑破天了。

就算是300万吧,这笔钱在常人眼里看似乎已经不少了,可对于技术来讲这些钱就算是买仪器设备都不够。至于周利文这,廖远成不是很清楚他有多少资产,就按沙子浩的一倍来计算,两者加起来能动用的资金仅仅只是千万。千万的投资,对实验室只是杯水车薪,廖远成自己计算过,整个实验室要搞起来没有2000万的一次性投入根本不行,而且这还不算完,为了维持研究和日常开销,每年的耗费同样要近千万左右。

这样一笔巨款,廖远成根本不相信周利文和沙子浩能够拿得出来。而且除去资金的问题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科研人员。

联发科虽然只是一家企业,可在多年的经营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团队,仅仅实验室方面就拥有电子工程师、电脑专家、博士、硕士和大量的程序人员。要组织起一个完善的技术力量,仅靠廖远成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像沙子浩建议的去大学甚至社会上招聘一些技术人员什么的简直就是笑话,搞技术又不是玩过家家,他需要的是整个团队的专业性和技术能力,这才是重点。

一等近两个月,沙子浩自上回提过后就再也没提这个事。廖远成似乎也把自己所说的“考虑考虑”给忘得一干二净。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前不久,沙子浩异常兴奋地带着周利文找到了他,并且告诉他周利文决定和他们一起合作。

起初廖远成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周利文根本就是不懂技术和沙子浩一起瞎捣鼓,就当他准备好好给这两个头脑发热的家伙上一场技术课的时候,没想到周利文拿出了两份东西,廖远成接过一看就蒙了。

一份是花旗银行开具的资金证明,这份证明上的一连串零看得廖远成头晕眼花,他错愕地抬起头看着周利文,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年龄几乎比自己小一半的年轻人居然会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

而另一份东西更让廖远成感到震惊,因为这份东西居然是周利文的公司和沪海科学院的合作协议。这份协议当然不是正本,而是复印件,其中有些细节之处也被对方给涂去了,可从这份协议的框架来看,周利文已经和沪海科学院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说沪海科学院的技术力量完全能够被周利文所用,只要周利文需要,随时随地能够从科学院抽调人员加入研究室。

后者给予廖远成的冲击力远比前者更大。联发科的技术力量的确强大,可联发科毕竟只是一家公司,而且还是一家正在发展和上升期的公司,别说同技术力量强大的沪海科学院,甚至它背后的国家科学院相比,就连国际几家有名的跨国公司研究所都无比比较。这位周董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能量?廖远成惊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回过神后,廖远成才想起询问周利文一些实质问题。早就有准备的周利文一一作答,并且告诉廖远成他已经在花城准备了一处研究基地,如果廖远成有意合作加盟的话,他甚至可以把这个研究基地交给他来负责。

至于合作方面,周利文也提出了个无法让廖远成拒绝的提议。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廖远成以技术入股,占研究所的5%股份,沙子浩投资300万,也占5%,也就是说整个研究所所投入资金在6000万左右,其大部分由周利文来承担。所产出的技术将归研究所所有,根据技术含金量取得专利的分成比例作为运营资本和分红,产品开发方面由周利文的公司来运作,而沙子浩的工厂可以以最优惠和最优先的方式取得生产授权。

这基本是一个三赢的提议,无论是廖远成还是沙子浩都无法拒绝。他们在询问了具体专利分成的操作后,立即就动了心,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欲望在跳动。

当然,这是一件大事。廖远成和沙子浩也不会仅仅凭借周利文的一面之词就下决定。他们在动心之余还是提出了要亲自看过研究所场地的要求。对此,周利文很是爽快地就答应下,当即把地址写给他们,邀请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看一看。

今天两人一起过,就是为了做实地考察,谁想到周利文给他们的惊喜简直比预料中的还大。看着如此宏伟的研究楼和如庄院一般的环境,廖远成当即就下了决心,至于沙子浩更是铁了心要搭上周利文这条大船,这辈子能不能成为香江真正的富豪,就看这一回了。

等到廖远成在周利文早就准备好的合同和股权协议上签字,再加上沙子浩主动拿出300万的银行本票,同样在股权协议中签字后,周利文这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是他至今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当然其总金额没有本来所提出的6000万这么多,但是前前后后加起来也超过了3000多万,其中还有大半的钱基本都是花在了购买仪器和设备上。而且随着研究的开始,每月都将投入数以百万的巨款,这可不是小数目。

如果不是在金融市场大捞了一笔,以周利文的财力根本就做不到这一步。至于拉拢廖远成和沙子浩,周利文也有着自己的考虑,如果说在技术影响方面廖远成的名气远不如沪海科学院的科学家、研究员和工程师,但作为联发科实验室的负责人,廖远成有着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经验,这恰恰是周利文现在最欠缺的,况且廖远成手中还掌握着联发科研究的进度和一些机密,这更能让研究方向和进度事半功倍。至于沙子浩,一方面是看在廖远成的关系,第二方面沙子浩拥有工厂,还有着工厂管理经验和能力,技术要转化为产品,必须通过实体工厂来进行,在这点上周利文有自知自明,正是出于这些考虑才同意让沙子浩入股。同样的,庞一山作为周利文的法律顾问也不甘落后,和沙子浩一样出了300万作为投入资金拥有5%的股份,三人加起来就是15%,在剩余的85%中,周利文个人拥有35%,两家香江公司拥有10%,两家离岸公司拥有35%,最后的5%周利文送了1%给沪海科学院,而另外4%除去给科学院的正副院长、党委书记等各送了一部分外,其它都是准备拿来打点有关部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