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生化狂人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十万火急

三国之生化狂人 第五百一十二章 十万火急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2:00:59 来源:蚂蚁文学

柴桑攻克,大齐的战旗,傲然的飞舞在这座江东西大门的城头。

当天,袁方昂首入城,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在柴桑城中开始。

而当袁方沉浸庆功的喜悦中时,位于皖口水营的孙策,还有他的那些残兵败将们,却在舔食着惨败的伤口。

赤壁、夏口以及樊口,三场大败,损失精锐的水军五六万人,孙家所有的兵力,几乎已损失了三分之二。

这惨重的损失,对只拥有江东半壁的孙策来说,几乎是无法弥补的。

就在孙策刚刚才会合周瑜,稍稍复振军势之时,柴桑陷落的噩报传来,再次给他沉重的一击。

柴桑失陷,一万兵马全灭,大将周泰被杀,文聘和荀彧等曹军旧将,皆被袁方诛杀,就连孙家二公子孙权,也被袁方一并诛灭。

大败,惊天的大败。

消息传往江东,三吴震怖,即使是那些三岁小孩,听闻袁方之名也不敢再哭闹。

皖口水营,中军大帐。

孙策的脸色阴沉暗淡,双眼中闪烁着愤怒和无奈,双手中紧紧攥着的,是刚刚从柴桑发来的情报。

柴桑失陷,孙权授首!

孙策那个恨啊,他既是恨袁方,又是恨怨孙权无能,不守他的将令继续坚守。

“袁方,你杀我弟弟,此仇不报,我孙策誓不为人!”

愤怒之下,孙策几近于疯狂。咆哮怒骂,完全失了江东小霸王的风范。

众将默默的听着,心中却暗自叹惜,一个个都深为袁方的威霸所慑。

自柴桑被围的一个月里,孙策好容易在皖口聚集了三万多的兵马,口口声声称将绝不会放弃柴桑,更不会抛弃孙瑜和一万多被围将士,一旦时机成熟,必将举兵西进以解柴桑之围。

然而,孙策口号声喊的响。实际上却被一连串的惨败击碎了信心。始终不敢向柴桑发兵。

众将们都知道,柴桑城存粮无多,孙权能够在粮绝的情况下,守了整整一个月。已是非常的不易。而今粮草断绝。率军突围失败被杀。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孙策把袁方大骂了一通后,心情似乎在舒畅了几分,将那情报狠狠撕碎扔在了地上。

“柴桑乃我江东门户。断不容失,我发誓一定要将之夺回,我们必须即刻发兵,夺还柴桑,为仲谋报仇。”

同样愤恨的周瑜,忍着未愈的伤痛,咬牙切齿的叫道。

此言一出,鲁肃等众将,却皆神色微变。

诸将均知在这种兵力大损,士气低沉的情况下,想要夺回柴桑几乎没有可能,一时便无人应声附合。

周瑜原本以为,诸将会响应他的倡意,但见众将沉默不语,便不悦道:“你们一个个都苦着脸做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难道你们只因一败,就被袁方吓到不敢再战了不成。”

诸将面面相觑,依旧无人吱声。

周瑜愈怒,牵动着伤口,隐隐作痛。

孙策却不似周瑜那般亢奋,发过脾气后,他强行压下了怒气,把众将扫了一眼,目光最后定格在了鲁肃身上。

“子敬,你说说看,我们该如何夺回柴桑。”

鲁肃干咳几声,深吸过一口气后,拱手道:“夺还柴桑是自然要的,为二公子报仇也是要的,不过肃以为,以我军眼下的实力,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就想夺还柴桑,恐怕是不太可能。”

鲁肃敢道出事实,他这么一说,其余甘宁等诸将也纷纷点头。

孙策眉头一皱,沉声道:“不夺还柴桑,难道就坐等着袁方由柴桑举兵东进,入侵我江东腹地吗。”

“袁方自南下以来,已先后与我军在长江对交战数月,他的士卒怕也需要休整,肃以为,我们不妨趁这个时候与之言和,好为我军重振旗鼓争取足够的时间。”

一听得鲁肃提及言和,孙策神色立变,当即便要发怒。

这时,鲁肃不等孙权开口,抢先又道:“当年勾践卧薪尝胆,方能击灭夫差,成就霸业,主公乃当世无双的雄主,为了将来的大业,稍作些忍让又有何妨。”

孙策也知道他现在的实力是夺不回柴桑,之所以一直叫嚷着要反攻,无非是要面子而已。

鲁肃自知孙策心高气傲,知道他要面子,便很巧妙的铺了台阶给孙策下。

果然,欲要发怒的孙策,并没有爆发,反而是更加平静了下来,皱着眉头苦思了半晌,却是轻声一叹。

“袁方如今正占上风,就算我们想言和,他却未必肯。”孙策忧虑道。

鲁肃忙道:“肃倒是有一计,或许可令袁方言和。”

“什么计策?”孙权一喜。

鲁肃轻咳了几声,道出了两个字:“和亲。”

和亲?

孙策面露茫然,一时没听明白鲁肃这话的意思。

“那袁方与孙小姐有旧,前番放还二公子,也是给了孙小姐面子,可见他对孙小姐,必是有几分情谊在内。如今孙小姐既已不幸落入袁方手中,肃便想,主公何不顺水推舟,将孙小姐嫁与袁方和亲,如此,那袁方或许会因为孙小姐的原故,同意与我们言和。”

鲁肃不紧不慢,道出了他所谓的和亲之计。

孙策神色立变,拍案而起,怒道:“我孙策的妹妹,既岂嫁给袁方那奸贼,此事若是传将出去,天下人皆知我江东小霸王,乃是被逼无奈而将妹妹嫁与仇敌,我孙策的颜面将何存!”

所谓江东小霸王,还是在顾忌面子。

鲁肃无奈,便只好耐心劝道:“正所谓能屈能伸。方才为真英雄,主公今日出此下策,实为权宜之举,将来扫灭袁方,报仇雪恨,今日的屈辱只会让天下人更加钦佩主公的胸襟气度。为了大局,恳请主公三思啊。”

鲁肃又用心良苦的给孙策搭了梯子,此一番话后,原本表情绝然的孙策,表情也渐缓和下来。

他站将起来。踱步于帐中。苦思冥想着,似乎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思索良久,权衡了半天利弊,孙策又是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

当他转过身时。那紧皱的眉头已然松开。只余下些许忧虑。

“子敬说得对。我孙策若连这点气度都没有,又如何成就大业,只是这件事事关小妹终身大事。我也不敢私自做主,还得派人先禀明母亲大人才是。”

孙策所说的母亲大人,正是吴国太。

鲁肃却又道:“如今形势紧迫,皖口去往建业,这一来一回不知要耽搁多少功夫,正所谓长兄为父,肃以为,孙小姐的婚事,主公大可先斩后奏。”

孙策想想也是,柴桑距皖口不过几十里,袁方的的几十万大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这和亲之事是万万耽搁不得。

沉吟许久,孙策渐渐已有动摇之意。

周瑜见孙策有动摇的意思,急道:“伯符,子敬之计误国,万不可答应啊!”

鲁肃却正视着周瑜,厉声道:“公瑾不同意我的计策,那我倒要问一句,公瑾可有绝对的把握,以我区区三万兵马,击败袁方,夺还柴桑吗?”

“我——”周瑜语塞。

显然,骄傲似周瑜,此时此刻,面对这般困境,又焉有必胜的信心。

眼见周瑜也无语可说,思索再三,孙策只得无奈一叹,摆手道:“来人啊,把吕范给我传来吧。”

……

柴桑城。

庆功宴已持久了三天,将士们疲惫的身心,也因这欢庆的气氛而恢复了不少。

军府之中,袁方已经在和诸文武们商议着,何时起兵向皖口发动进攻之事。

方今已入寒冬,空气湿冷难耐,袁方的士卒多为北人,仗打到这个份上,精疲力竭之余,已经开始对南方湿冷的天气,开始不太适应。

所以,郭嘉等谋臣们的意见,则是暂时驻军于柴桑,按兵不动,待熬过这个冬天,天气转暖后,再进进兵不迟。

在众臣的建议下,袁方也开始有暂时息兵休整的意思。

正自沉吟未决之时,堂外义从却来报,言是江东的使者吕范求见。

“孙策此时派吕范前来,必是求和也。”袁方立刻下了定论。

诸将多有不信,袁方便叫将那吕范传入。

一名中年文士趋步入内,向着袁方拱手一拜,笑呵呵道:“孙将军麾下从事吕范,拜见陛下。”

袁方俯视着他,冷冷道:“吕范,孙策派你前来,是不是因为打不过朕,所以就想要求和了。”

吕范没想到袁方如此直白,连让他说些客套话的机会都不给,一时尴尬在了那里。

众人见得吕范此状,便知道自家天子料事如神,果然猜到了吕范此来用意。

如今这种形势下,长江上的攻守之势已逆,就算孙策狂傲,在此不利局面下,也必只有放下颜面来求和。

那吕范尴尬了片刻,只讪讪笑道:“我家将军与陛下本无仇冤,此前的冲突均不过是被曹氏所蒙蔽而已,我家主公对陛下其实是素来钦佩,今派下官前来,正是想与陛下化干戈为玉帛,两家息兵休战,从此和好。”

“朕的数十万大军,随时随地都能举兵东下,一举荡平江东,他孙策想跟朕言和,试问他能有什么言和的资本。”

袁方一点面子都给吕范,霸绝狂傲的言语,挑明了他扫平江东的雄心。

吕范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子,勉强笑道:“是这样的,我家主公有一胞妹,容貌倾城,贤良淑德,名为尚香,如今正好就在陛下手里,主公他便想将这胞妹许于陛下,以彰显我家主公修好的诚意。”

听得此言,不仅是袁方,在场的众人皆是神色一动,尽为孙策的提议而感到意外。

原来,孙策这是要给他袁方使美人计,用嫁妹子,给换取求和。

左右郭嘉等谋臣们,便向袁方连连暗示,劝袁方答应了孙策所请。

原本袁方也有暂时息兵之意,今孙策主动来求和,又能堂堂正正的娶了孙尚香这样的奇女子,对袁方来说,似乎是桩一举两得的买卖。

此刻,就连袁方也有点动心,琢磨着要不要答应孙策所请。

正当此时,帐外义从再入,拱手急道:“启禀陛下,塞外赵子龙将军,派信使赶到,称有十万火急的情报,要禀报陛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