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生化狂人 > 第二十九章 袁方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之生化狂人 第二十九章 袁方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2:00:59 来源:蚂蚁文学

平原郡,北接冀州,南通兖州,东为青州门户,黄河贯穿其中。

名符其实的战略要地。

入夏的这一天,袁方将他的旗帜,插在了平原郡治所,平原城的城头。

平原城一陷,附近的安德、鬲国诸县畏于袁方之势,纷纷不战而降。

除了东面濒海的西平、乐陵几个县,以及黄河南岸,为刘备退守的高唐城外,半个平原郡皆落入了袁方的手中。

现在,袁方这个“平原郡太守”,终于不再是虚衔。

苦战数月,外斗刘备和孙公瓒,内斗袁谭袁熙,袁方终于在夹缝中杀出,夺取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块地盘。

虽然只有半个郡,但袁方深信,这半个君就如同燎原星火一般,早晚会烧成冲天的火海。

当天晚上,袁方已坐在郡府的大堂中,那原本属于刘备的位置上,大摆庆功宴,与诸将盘点着此战所获。

平原城重镇,数县的地盘,近五万的在编户口,这自然是最大的收获。

此外,这一战袁方还斩敌三千,俘敌近两千,军械旗鼓所获无数。

如果将这两千俘虏消化失收,编为自己的兵马,袁方手中所握的军队数量,就将迈上一万这个台阶。

除了这些,还另有额外的收获。

单经被斩,刘备逃往高唐,平原城不战而下,城中所积的数十万斛粮草,原封不动的尽入袁方囊中。

那可是数十万斛粮草啊,在这个天下大乱,经济严重被破坏的时代,这些粮草甚至比士卒还要重要。

袁方有了这一笔粮草,至少数月时间里,不用担心粮草会被郭图他们暗中克扣,这让他的底气就更足了几分。

当袁方在鄃县斩单经,败刘备,战旗插上平原城头时,四方安插在平原郡的眼线,迅速的将消息震惊的消息,传播开来。

兖州,东郡,濮阳城。

郡府大堂,面色焦黄的中年男子,观看着手中那份帛书密报,深不可测的目光中,闪烁着几分惊讶。

“袁本初几个嫡子我都见过,均是资质平庸之辈,怎么突然冒出个袁方来,这般了得?”曹操抚着短须,好奇道。

“彧在袁本初麾下时,只知其确有一个私生子,名作袁方。只是听说此子是个天生的瘸子,生情软弱,却没想到竟是深藏不露。”

说话者儒士正是荀彧,不久之前才从袁绍那里辞官,前来投奔曹操,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袁绍的底线。

听得荀彧之词,曹操愈加惊奇:“连文若都没看出这个袁方深藏不露,看来他藏得可是够深的,此子年纪轻轻就有此城府,不简单,不简单,真是不简单啊……”

曹操一连说了三个“不简单”,多年以来,这还是他头次对一个人,有如此评价。

“今主公为兖州士人所请,将接任州牧之位,对付黄巾贼寇,倘青州为公孙瓒所据,必会给我们添不少的麻烦,眼下这袁方忽起,为我们牵制住了公孙瓒,倒是一件好事。”

听着荀彧的分析,曹操微微点头。

他曹操虽为一方郡守,但与袁绍却既有盟友,又有属从的关系,袁绍安排他做东郡太守,就是为了让他守住袁绍的后背,抵挡来自于袁术和陶谦的威胁,好让袁绍能专心对付公孙瓒。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公孙瓒也是曹操的敌人。

“文若言之有理,看来我有必要派人去结好一下这个袁方。”

曹操赞成荀彧的提议,却又喃喃叹道:“眼下结好此子,将来此子坐大,恐怕将成我的一大患啊……”

冀州,龙凑。

成千上万的袁军士卒,默默的进入刚刚安扎好的大营,一个个都士气低迷。

马上的袁绍,神色凝得,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此番他率大军北上,原以为可以趁着界桥一役的余威,一举荡平公孙瓒,吞并幽州。

谁想,公孙瓒的家底远比他想象中的厚实,巨马水一役,他被打得大败,兵马死伤近有五千余人。

兵败的袁绍,只能灰溜溜的率军急撤,一直退到了龙凑,将刚刚收复的河间等诸郡,又拱手让给了公孙瓒。

如今大胜的公孙瓒,声势复振,正率强大的幽州军团,长驱南下的追击而来。

袁绍退无可退,决心在龙凑安营,抵挡公孙瓒的幽燕铁骑。

怀着沉重的心情入往中军大帐,袁绍将头盔往案上一人,眼睛便盯着地图不再移开半分,沉思着御敌之策。

帐中,诸将与众谋士们,都不敢多言,唯恐触唯了袁绍。

一片沉寂的气氛中,田丰忽然兴冲冲而入,高兴着手中帛书,欣喜道:“主公,青州大捷,二公子于数日前大败敌军,阵斩单经,杀敌无数,一举攻陷了平原城!”

平原攻陷?

袁方,又是一场大胜?

大帐中,众人身形剧震,脸色惊变,沉顿了稍许,转眼就炸开了锅。

“二公子真是了不得啊,竟然攻下了平原。”

“是啊,单经是何许人物,那可是公孙瓒手下大将,竟然给二公子阵斩了。”

“咱们以前真是看错了,二公子真乃大将之才啊。”

大帐中,众人议论纷纷,对袁方无不刮目相看,甚至是那些袁谭一派的人,也有不少对袁方赞叹不已。

袁绍当然也是满脸惊异,那般震惊的眼神,仿佛不敢相信所听到的捷报是真实的。

直到夺过田丰手中帛书,细细审视后,袁绍才接受了这惊人的事实。

“熙儿麾下兵多将广,却屡战屡败,他手下不过几千兵马,除了一个朱灵,别无良将,竟然能大败单经,攻取平原,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袁绍满脑子的狐疑不解,将那帛书越攥越紧,仿佛隐隐有种恨意,正在手心中酝酿。

“主公,二公子再创大捷,属下以为,主公当厚加封赏,以表彰二公子的功劳。”田丰拱手劝道。

袁绍沉默片刻,表情却恢复平静,只淡淡道:“我不是已经封了他做平原太守,还给他增加了部曲么。”

“可是,主公的这些奖赏,是上回甘陵大捷的,此番二公子又获大胜,是不是应该另行封赏呢?”素来秉公的田丰,执意劝道。

袁绍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悦。

这时,许攸出列,拱手笑道:“二公子获胜,本来是理当封赏的,但眼下与公孙瓒决战在即,主公若一再的升赏二公子,难免会让外姓诸将们以为,主公只偏心于自己的亲子,所以攸以为,这封赏嘛,还是暂时放一放吧。”

此言一出,袁绍马上道:“子远言之有理,这样吧,我就修书一封,书面赞扬他一番就是了。”

说着,袁绍已坐将下来,提笔写起了书信。

田丰这时也没有办法,只是摇头暗叹,无奈的退在了一旁。

袁绍修书一封,当即派人南下,送往平原郡。

此时的袁方,已经在整顿兵马,准备杀过黄河,夺取南岸重镇高唐。

一年之期转眼即过,那时袁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他召回,袁方必须要在余下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增强实边,唯有如此,袁方才有违逆袁绍之命的资本。

太守府。

正堂中,袁方正与朱灵等将,共商着渡河夺取高唐的计划。

“公子今攻陷平原,立了大功,主公一定会给公子再增部曲,那时,我们就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打过黄河去了。”朱灵乐观的说道。

袁方却不为然道:“我那父亲一向瞧不上我,他若是打了胜仗,一高兴或许还会给我添兵,今打了败仗,灰溜溜的退还龙凑,会给我添兵才怪。”

朱灵等皆是一怔,个个都面露疑色,不太相信袁方的判断。

正这时,袁贵匆匆而入,将那道袁绍刚刚送来的书信,奉于了袁方。

袁方漫不经心接过,扫了几眼,冷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你们自己看吧。”

他将书信示于众将,朱灵等人传阅一看,无不沉眉变色,皆露愠色。

书信中,只是几句不痛不痒,应付般的赞赏之词而已。

除此之外,只字不提论功行赏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