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诡秘三千藏 > 第四十六章 残存的反击

诡秘三千藏 第四十六章 残存的反击

作者:八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1:36:53 来源:蚂蚁文学

第四十六章

残存的反抗

——————————————————......

城破那日。

所有人都觉得金陵城人没了血性,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然而,

事实却并非如同后世口中所言。

那些无名的英雄。

无名的反击者就活在亲眼看见这些的人儿眼中。

活在日本鬼子的日记本当中。

在离开教堂,前往日军大营的路上。

罗文皓打昏了两个日军,他杀了其中一人,却没有杀死另外一个人。

只因为那个人身上有一个日记本,日记本上的内容,他大致看出一些意思:

12月17日,杀红眼的日军竟然开枪射击友军,打死打伤日军多名。甚至日本海军第3舰队1名海军中尉到陆军了解俘虏处置情况时,在夜晚的下关看到,日本陆军士兵正在用刺刀从背后刺杀俘虏。这么海军中尉询问,实在不该从背后刺杀啊。陆军士兵看着拿着手电的海军大声训斥,再不把手电收起来的话,那你们就等着溅满血再走吧!金陵陷落了,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消失了,全部伸着脖子等着被砍头。在金陵城里城外还有很多国军残军部队在日军重兵云集的金陵坚持进行游击战。这些国军被日军合围在金陵城内和郊区。这些被打乱建制,已经没有组织的士兵首先要解决的是没有粮食吃,又冷又饿,而穿着军装出去走动又会被日军发现逮捕,而且在冬季,这些国军残军没有地方睡觉。脱离了困境的士兵会躲进附近村庄,村民会为他们提供食物,住处和衣服。其中有些残兵正在转化为游击队。首先是在进攻金陵时,在广德附近的一支日军兵站汽车小队在向国崎支队运输物资返回途中,遭到数百名国军残兵伏击,23辆汽车被烧毁,日军包括小队长在内全部阵亡。

.......

罗文皓不晓得这个日记本里面写出这些内容日本兵到底是什么身份。

但他意识到很多事情。

这个日记本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而此刻,将它留在这个日本兵身上,留着这个日本人的性命或许就能保住这段历史。

保住这段历史——

或许就能让后人知道。

金陵城破那日,国人——

并没有完全失去血性。

再往后的记载,那都是在回到了未来之后,罗文皓调查所得了。

当然也有他亲身经历和个人的记录。

他一个粗糙的汉子,用拙略的笔法写道:

即便到了38年1月22日,金陵陷落后1个多月,国军残军还是经常性的伏击日军辎重部队。比如日军第6野战炮联队第12中队的一支有60辆大车的行李队在1个步兵小队掩护下从,在雪后时晴时阴的天气下,行走在干燥的路面上,山背后还有很多残雪未花。在修理通过3座被破坏的桥梁后,遭到松林中国军残军的伏击。但是很不巧,日军的1个大队快速增援上来,这支辎重队才避免被全歼。

日军第6师团步兵第13联队1支小部队在行军中,在路边遭到200多人袭击,这些中国民兵使用大刀和梭镖冲上来。民兵们在50米距离上投掷梭镖,但是这些梭镖大多数都没有命中,很快日军轻重机枪开火,这些民兵全部阵亡。

包括在金陵郊区也发生多次,中国民兵手持红缨枪不畏死亡,一次又一次突击日军的事例。持续着让日军感到困惑的发动肉搏战。这些红缨枪民兵坚信自己可以被子弹命中也不会死亡。12月14日,金陵陷落第2天,日军第16师团的500名辎重兵即遭到1000名国军残军围攻,双方爆发激烈白刃战,日军死伤80多人。

12月18日,日军第6辎重联队第4中队在城外遭到国军残军伏击。日军开始加强了对周围村落国军残军的围剿扫荡。

日军在扫荡残兵时,会把村庄当成主要目标,哪怕情报说这个村庄里有2,3名残兵,日军也会出动部队袭击村庄,对残兵和老百姓不加区别的全部杀死。因为杀的人多,可以当做战果。一般日军讨伐队,分为放火班和射击班,在夜间到达村庄后,放火班先进入放火焚烧民房,大火迅速包围村庄,一瞬间村里一片哀鸣,并骚动起来,村民们惊慌失措的跑出屋外,此时在外围的射击班就使用轻机枪射击,不到5分钟就没有人走动了。

日军谷田勇和堂肋光雄2名参谋乘坐汽车去第114师团司令部时,在途中遭到枪击,司机当场死亡。后日军查看时发现,事件是步枪子弹穿透驾驶室侧面玻璃造成的。

一名叫做高桥的日本一等兵是临时入伍的38岁老后备兵,本来是一家寺庙的住持僧人,部队里的日军都认为他修过佛道,人格高尚,对他无比敬重。到了前线才发现其及其好赌,而且水壶里每天灌满白酒,到了金陵后,好色程度是其他士兵的2倍。

高桥每天跑出去通过威胁找女人,一天其到晚点名还没有归队。夜晚的金陵,野狗在争相啃咬人的尸体。甚至看到活人都追着咬。30名日军组成搜索队到附近村庄寻找,但是没有任何线索,村民们什么都不说。

最后日军找来10个10岁小孩以饼干为诱惑,并用刺刀威胁,才有1个孩子说出了,高桥到村子里强奸妇女,被其丈夫找来几名村民打死。随后日军扎死了那名妇女及其丈夫。

12月24日,坂井贞藏二等兵在指挥15名劳役兵堆放材料时,遭到步枪远距离射击,子弹命中右脚。在医务室进行紧急处理后送往野战医院。

1月3日,日军迎来了新年假期,在金陵国立公园伏击,20名喝了酒的日军到这里游玩。这里发现一队穿着蓝黑色衣服的人正在迎面过来,他们肩上的东西在朝阳下闪闪发光。这时这队四十多名人的男人们突然扎起头巾,双手举起4-5尺长的大刀在40米开外冲了过来。日军炮兵中尉善波周是剑道四段,曾经是明治神宫第一届剑道大会选手代表,双方一起互相劈砍,最后中国刀手在伤亡10余人后撤退了。

1月5日,日军第13师团步兵第65联队的辎重兵5人在金陵城外遛马时,遭到50名潜伏在这里的国军残兵伏击,被击毙1人。日军宣布禁止远距离单独行动。1月16日,金陵阴蒙蒙的,要饭的乞丐在街头闲逛。傍晚6点,日军一支车队被伏击,工兵则正在修复被破坏的桥梁,上一次修复的时候遭到袭击有5人伤亡。

1月18日,从早晨开始就一直在下雨2名日军第65联队的少尉,带着司机乘车去侦察,侦察道路情况后在返回的路上,商量着要去附近的村庄抓花姑娘。结果在那个村子里有国军残兵隐蔽,3个日军猛然发现情况不对,疯狂的往汽车跑。但是在路上还是被按住后杀死了,只有司机跑出来。当天晚上还下着雨,1个中队的日军赶到现场,只剩下了少尉残缺变形的尸体。第2天,联队竟然收到了国军残兵邮寄来的贺年片。

在外面潜伏活动的国军残兵在城市的废墟里,找不到食物。晚上就会潜入日军仓库菜地悄悄拿各种物资,哪怕是铁皮,蔬菜,盐和汽油都拿走。日军用手榴弹连接铁丝绑在菜地里,在附近街道埋伏机枪,都无法阻止国军残兵的潜入。为此残军时常与日军发生交火。

这些残军有在冬季饿了几天,受不了出来向日军投降的,也出现过数百名携带着迫击炮和机枪的国军残军大部队袭击日军警备队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在山上和城市废墟隐蔽的国军残兵更需要食物和衣服了。月底的一天,日军第47联队第2大队第8中队在仓库附近民房埋伏的日军分队在晚上22点,发现国军残军接近过来。日军随后拿起武器在昏暗的小路两旁等待着。

不一会,这些国军残军就抬着豆酱,酱油桶什么的出来了。突然间日军冲出来俘虏了这些残军。不一会,又有一小队残军过来了,那一夜日军俘虏了40个人。按日军的说法,这些人有的是便衣军人,其中有些人是哭哭啼啼的胆小鬼,有的凶巴巴地瞪着眼睛,有的瑟瑟发抖,还有的人居然优哉游哉的睡着了。

在金陵郊区和外围日军持续遭到国军残军夜袭,已经对夜袭感到神经过敏。日军警备队每天坐车卡车到处巡逻,到处发现被破坏的桥梁。这些残军的补给很差,他们背着竹筐里面放着日用品,背着武器,每天都在转移。有一座50米长的木桥,一天晚上桥柱被残军从根部锯断杠走了。日军第6师团立刻派了工兵修复,并命令第13联队出动1个小队长期驻守保护这座木桥。

附近的国军残军发现这支日军数量不多,便立刻活跃起来,几乎每天晚上都出来袭扰。无休止的夜间袭扰,让日军小队长得了神经衰弱症。于是第13联队第1大队第4中队又派出了1个小队。这个小队悄悄进入木桥附近,白天睡觉,晚上埋伏在道路两旁。连续击退数次残军发动的夜间袭扰。

日军也会把阵亡国军军官的书信邮寄出去,比如在一场战斗后,日军在战场遗留尸体里发现了一名来自国军中央军第14师第84旅第3营地8连代理连长张良中尉写给恋人的血书。上面写着,邮寄去15块钱,你要节省着用,最近连日激战,不知道是否还能活着回去,我始终想着不知我们能不能再次见面。日军在这封血书后面加上了一句话,对勇敢的张良中尉阵亡表示衷心的敬意,日本陆军前线部队。随后把信件按照张良写的地址邮寄出去。

没完没了的通信线路修复战,由于日军白天进行着严密的巡逻。国军残军主要是在夜晚出来活动,有一项主要活动就是破坏日军通信。他们不仅仅是剪断电话线,而是连电线杆一起砍断。次日日军巡逻队发现后会重新树立起来,晚上残军再砍断,就这样不断砍断,不断又被树立起来。电话线杆越来越短。如果过短就再用一根2米长的木材重新加长,可一到晚上又肯定再次被砍断。日军自己称,日军都苦笑说,真有毅力,每晚都来砍断它。警备队也很有毅力,每天白天都重新树立起来。

如果是小队级别的日军出去巡逻也经常在金陵外围地区遭到袭击,有被打散的士兵,有游击队,也有穿着黑衣服系着交叉白色布条的长矛队。这些人不会袭击日军大部队,专门选尖兵,侦察小队,辎重兵和后面的押后小队袭击。虽然当初中国书籍上没有记录下金陵地下游击队的事迹,但是参战日军却在他们的日记上留下了金陵地下抵抗军鲜活的形象和战斗记录。

金陵不仅仅是大屠杀,还有的就是九天的金陵保卫战,更有金陵的地下游击队。并不是网络上流传的中国士兵仅仅只是等待被杀的俘虏,更多是中国士兵的反抗。金陵尽管沦陷,但是国人的抵抗却一直都没有停,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

那是在回去的很久之后,罗文皓将这些整理出来,交给了陆安康的安排下,交给了当时一位记者。希望能够通过他的手,将这些历史告诉世人——

然而,历史终究不是短短几千字就能描述清楚的。

那里的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方才晓得。

这一切的还得沿着罗文皓前往日本大营区抢夺李教官的尸体继续说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