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诡秘三千藏 > 第三十一章 民国那年

诡秘三千藏 第三十一章 民国那年

作者:八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11:36:53 来源:蚂蚁文学

第三十一章

民国那年

——————————————————————

......

这一年的冬天,伴随着一场灾难的降临。

而在那场灾难降临前的前一天中......

我来到这场悲剧即将发生的地方。

————————————————————《陆老板》

......

我曾看过一篇短篇小说《栏杆》:

“你走过大桥吗?”

“走过。”

“桥上有栏杆吗?”

“有。”

“你过桥扶栏杆吗?”

“不扶。”

“那么,栏杆对你来说就没什么用了?”

“当然有用了,没有栏杆护着,掉下去怎么办?”

“可是你并没有扶栏杆过桥啊。”

“…可是…可是没有栏杆,我会害怕!不敢过桥…”

“那么,和平时期的军人,就是那桥上的栏杆!”

可有没有想过,要是一个国家或一坐重要城市失去了这根“栏杆”,会是个什么样子?

事实上,还真有!那就是发生在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烧杀淫掠。

无辜同胞惨遭杀害达30万人以上。

当时有人判断,日军刚进来头三天,总是会奸淫烧杀的,忍忍就会过去!但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只是把日军想象成了旧时军阀。

结果1星期不见停止,一个月不见停止,三个月不见停止……

于是仰天长叹,何日得见天日!亡国的滋味就是如此呵!

这段历史我是了解的。

至少在我的认知当中,国人都晓得这段屈辱的历史。

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

所有领导决策。

这一切这就要从淞沪会战说起。

月9日,淞沪会战失利,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

而上海失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危及南京。

南京虽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但由于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缺乏全局统筹,他对是否固守南京动摇不定!

蒋介石把陈诚召到南京,开门见山就问:“你对防守南京怎么看?”陈诚一下子紧张起来,说:“是要我守南京?”

蒋介石摇了摇头:“不是”。

陈诚才镇静下来,说:“哦,我不主张守南京。”

蒋介石听闻,内心极不痛快。陈诚作为他的爱将,他只得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蒋介石又把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等高级将领召集到一起,商讨是否固守南京。

李宗仁认为,日本军队从京杭线、京沪线和长江同时进逼南京,来势凶猛。

便直截了当地说:“我不主张死守南京,现在军队在淞沪战役中受到严重挫折,再坐守南京,实难久矣!”

蒋介石沉思片刻,说:“南京是国府所在地,又是国父陵寝所在地,断不能不战而退啊。”

这时,唐生智忽然站起来,大声说:“现在日军迫近首都,大敌当前,南京如果不牺牲一二大将,我们如何对得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统帅,我主张死守南京,坚决和日军拼到底。”

唐生智的豪言壮语,博得蒋介石心花怒放。蒋介石立即委任他为南京城防司令。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蒋介石对唐生智说:“孟潇,你能坚守多久就坚守多久!”唐生智立刻回答:“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会下令撤兵,誓与南京共存亡!”

唐生智上任后,立即调整防御力量,迅速组织官兵赶修南京城的防御工事。蒋介石交给唐生智用来防守南京的兵力有11个师,共11万人。

这些部队,有很多都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也都是刚刚从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没有时间进行补充和休整。并且机动兵力少,唐生智手中又没有什么预备队,防守南京任务十分艰巨。

在防御准备过程中,唐生智为了充分表达破釜沉舟的决心,命令部下将南京下关到浦口的船只全部撤走。很快,唐生智又命令浦口驻军,禁止任何军人和部队由南京北渡,“如有不听制止者,可开枪射击。”

日军统帅部也在密切关注。就在蒋介石召集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争论是否防守南京时,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7个师团2个旅,约20万人,进攻南京。

由于敌众我寡,很快中华门失守、中山门失守,接下来,日军横渡长江,挺进浦口。

蒋介石得知后,立即电令唐生智:“形势不能持久,可撤退!”

此时,日军越来越猛烈的进攻,中国守军又没有后援,完全是疲于应付,上级不管下级,下级找不着上级,左翼不管右翼,城里不管城外,自乱阵脚。

唐生智在得到蒋介石的命令后,果断撤退部队。

这时部队已经乱了,由于人多船少,大部分部队无法快速渡江,纷纷争船抢渡。

唐生智在混乱中差点毙命,后在随从的掩护下,于12日晚上从下关渡过长江,离开南京。

......

那一天,正是我到来,亲眼见证屈辱的日子。

那个叫唐生智的人就从我的身边经过。

他被一群手下簇拥着,朝着江边码头冲了过去。

当时我本要动手的,可是我一旦动了手,码头必然会陷入一片混乱。又会死多少人呢?

我站在那里,看着不少老百姓被唐生智的随从推下码头,只管自己死活的朝着船上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想给人下诅咒......

我本不应该学习这些的。

可是有些东西,仿佛是人身体内生就有的东西。

我缓缓抬起手,准备对着那个叫唐生智的家伙的时候......

在商讨南京守卫战的会议上,蒋介石也不停在问,但是得到都是沉默,持久的沉默,军队的高层将领一个个沉默着,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讨论这个问题!

包括白崇禧、李宗仁在后续记载中曾经表达过放弃南京城,但是丢掉南京这个历史大黑锅谁敢站出来背?南京当时作为中国的首都,丢掉首都的这个锅任何人都是背不起的,还有中山陵当时也在南京,丢了南京还有何脸面下去面见国父孙中山?

在高层将领们陷入沉默的时候,唐生智拍案而起,他说:我愿与南京共存亡!

就这样,唐生智这位曾经的军阀,如今在蒋介石手下当马前卒的非嫡系人员成为了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唐生智有能力解南京之围吗?从他前半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那是远远不可能的。

从被蒋介石打败再到收编,他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近代史的边缘人物,但是就是在这历史最重要的时刻,解救南京城的使命却交付在了他的身上!

而事实也是如此,唐生智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扭转乾坤,何况当时他仅仅带着18万的兵力与日本华中最精良的部队和日军第十师作殊死搏斗,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扭转乾坤是万万不可能的。

12月10日,日军攻破南京城,这一天战斗异常激烈,唐生智有没有想过反扑?那当然是有的,他曾不止一次组织部队以血肉守卫城门,誓与南京共存亡。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两天,南京的部队损失非常惨烈,在12月12日开始,唐生智开始下令突围、撤退,自此中国军队的抵抗已宣布告终,这里要说的是,在此之前的一天晚上,蒋介石以给唐生智发了急电: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从发誓与南京共存亡到突围撤退,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战略计划,而放在一起来看,说明唐生智计划是杂乱的,指挥是毫无方向的。

这也就导致了在下令撤退之后,所有在南京城的部队开始发生混乱,甚至很多人连撤退的码头都找不到,而找到码头的部队却发现码头之上并没有船只!

据后来的资料统计突围撤退的人数32144人!而其余的部队士兵就如同唐生智前面所说的那样,与南京共存亡!

南京保卫战彻底宣告失败,而随后,南京大屠杀便正式开始了!

......

我的手最终放了下来。

比起这个曾试图守卫过南京的家伙来说,那些连站出来勇气都没有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恶。

可恶到令人发指......

我转过身,即使明知历史无法改变。

我所要做的也只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