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 > 第94章 核聚变模拟

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 第94章 核聚变模拟

作者:火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0: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科技模拟器:“已开启新的科技分支,能源——可控核聚变。”

能源分支是个超级大类,而可控核聚变在科技模拟器里,也只是一个小类别。即便如此,模拟器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灰色图案。

“仿星器磁约束聚变装置。”

“托卡马克聚变反应装置。(分支一,环状托卡马克装置;分支二,球状托卡马克装置。)”

“惯性约束核聚变能量释放器。”

“核聚变能量转换装置。”

……

这一类目下,首先是实现可控核聚变装置,然后是各种能量转化和释放的机器。

完成了可控核聚变,后面的聚变发电机,聚变推进器,聚变激光发射器等等才有研究的基础。

根据国际热核聚变研究的基础,杜星宇首先把科技模拟的目标放在了托卡马克聚变反应装置上。

“环状托卡马克装置无疑是现在研究最多,最成熟的核聚变装置。”杜星宇分析着自己获得的信息,它是一系列复杂的电磁体环绕形似甜甜圈的容器,其中一些是水平方向上的,一些是垂直的。一个被称为螺线管、紧紧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圈向下穿过“甜甜圈”的洞。这些组合起来的磁场将等离子体挤向管子中心,使其在环绕线圈的同时缓慢地作螺旋式扭动。

不过,等离子体很难被掌控。将其困住就像试图用手挤压气球:它总是在你的手指间鼓起。等离子体变得越热,就会有更多受磁场约束的气体膨胀、扭动并且试图逃逸。过去60多年的大部分聚变研究都聚焦在如何控制等离子体上。

想要实现更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就要建造更大的环状托卡马克装置。

这对想要制造核聚变发动机的杜星宇来说,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比起来,球状的托卡马克装置能在更小的体积上实现更高的环向比压,稳定性和约束力也更好。只是制造难度更高。”

“投入十万能量点,开始球状托卡马克装置第一次模拟!”杜星宇先从已有的资料入手,开始进行模拟。

在现实中,要建成这样的装置,至少要数年,耗费几百亿甚至千亿资金。但是在杜星宇的科技模拟器里,只需要千亿分之一秒就能完成。

模拟器里,他已经建成了来自米国田纳西州橡树领国家实验室提出的球状托卡马克装置模型,开始进行模型运行和数据记录。

在科技模拟的过程中,杜星宇早已习惯了失败和错误,正是在一次次的错误中,他才能得到更多的数据信息,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来进行改进。

这注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杜星宇现在也不知道,到底哪种装置,怎样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辅助装置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杜星宇学习和尝试的过程中,《殒神星危机应对计划》也在艰难波折中进行。

在太空电梯没有建成前,无法运输太多物资到太空,太空港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但这并不妨碍设计师和工程师们设计太空港,制造部件。太空港将和空间站一样,采用模块化设计。

他们首先把基石模块发射上去,这些基石模块同样具有动力系统,会和天宫空间站保持同步轨道飞行,同时充当太空电梯的配重物。

另外,关于太空战舰的设计方案,外太空防御系统的构建,各国的军事专家也在研究讨论。

几个大国更是不遗余力的建造重型运输火箭和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开发月球,探索火星。华夏因为太空科技的领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

如今,在建的太空飞船中,除了华夏独立研发制造的,就是华夏与其他国家合作研发的。

……

人类发现殒神星的第一年,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华夏为主导的人类守护联盟成立,《陨神星计划》计划的超级工程动工!

全世界的人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恐慌、不安,以及不适应后,开始习惯这种生活。

这一年,杜星宇没有闲暇过,就算是过年,也只是回家吃完团圆饭就赶到了研究院。

第二年匆匆又过去五个月,到了六月初,第一个超级工程“天梯”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天梯的地面站,包括天梯的塔楼已经全部建设完毕,蓬莱岛还在继续扩建中,但已经不影响天梯工程了。”天梯地面站建造总工程师柴伯言向杜星宇汇报情况。

“很好,辛苦你们了!”杜星宇欣喜道,“日韩的化工集团也已经制成了超过4万公里长的碳纳米管缆绳,德国企业做好了轿厢,空间站和配重物都准备好了。”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主体拼接。”

太空天梯的各部分早于预期制造完成,将迎来制造的最后一环,各主体拼接到一起。

其中,碳纳米管的长度高于空间站的3.6万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制造合成中。这既是为了备用,也是为了将太空电梯的高度从天宫空间站继续延伸到近地太空港上。

而由德国企业负责制造的轿厢,除了可以和碳纳米管连接、通电爬升意外,自身还携带火箭推进器和降落伞安全设备,这样可以保证在缆绳出现意外时轿厢里的人员及物资安全。

缆绳的铺设,决定了太空电梯能否顺利“通车”。所以这一环,杜星宇打算亲自监工,如果遇到问题也好及时解决。

蓬莱岛,这里相比一年前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原来的蓝色海域,如今变成一座一千多平方公里的美丽人工岛!

人工岛上,还可以见到工程队在忙碌的施工。其中人工岛最中央的部分,便是天梯的地面站。

当初地面站建成的过程,一直在全球直播,据统计,全球至少有十亿人看到过这场直播或者相关视频!

如今直播间虽然关闭了,但人们依旧保持对蓬莱岛和天梯的关注。

杜星宇还是地面站建成后首次来到这里,他一眼便看到了那地面高度长达十四公里的塔楼!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高塔!为了保持稳定,它的下部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地底部分足足有1.5公里深!

在造岛时,光是塔楼的底部就同时动用了一百多个工程队,超过十个国家的工程师和专家指导和研究!

如今,从地面望去,它如同一座雄伟的擎天宝塔,矗立在蓬莱岛上,塔顶直指无尽苍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