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 025 章 大雨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025 章 大雨

作者:混乱不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20:23: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万春听说了麦香村决定不提前抢收的消息,气的直跳脚,当即就骑着自行车,亲自奔着麦香村去了。

“你没收到抢收的命令吗?”王万春一见王重,就忍不住质问起来。王重道:“收到了,可现在麦子还没熟透,提前抢收的话,损失太大了。”

“到时候大雨一来,损失更大!”王万春激动的道。王重道:“气象预报里只说局部地区会有特大暴雨,又没指名道姓的说是咱们麦香岭地区,左右都是要损失,多点少点没太大的区别,可要是万一咱们这儿没有特大暴雨呢?”

“你以为你是谁啊,比省里,县里气象局的专家还厉害吗?”王万春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王重没说什么,拉着王万春到了地头,看着漫山遍野已经开始逐渐成熟的麦田道:“万春,你瞧瞧,长得这么好的麦子,现在正是籽粒成熟的时候,要是提前割了,损失至少有两成,要是再多点,三四成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可是三四成啊,这是多少粮食,这可都是乡亲们辛苦大半年,用一点一滴的汗水才换回来的。”

“要是没下雨的话,不都白瞎了吗!”

“可要是下了雨呢!”王万春态度也很道:“那可是特大的暴雨,到时候暴雨一下,地里的这些麦子还能剩下多少?”

“你也是老庄稼把式了,整个麦香岭地区能比得上你的没几个,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吗?”王重道:“就算有特大暴雨,最多也就是持续几天,就算有损失,顶天也就四五成,要是咱们处理的好,还可能更少,我还是相信咱们麦香岭地区不会有特大暴雨。”

“你个死脑筋,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这么倔呢!”王万春气得牙痒痒,指着王重大骂道。

“王万春,王副区长,提前收割这事儿没得商量。”王重一脸坚决的道。

“就算真的下了暴雨,地里的麦子损失惨重,那也是我们麦香村的事情,今年我们村该交的公粮一粒也不会少,也绝不会拿那些捂了的麦子充数,不会让你为难的,如果上面非要追究,不管什么后果,我都担着,是杀是剐,我都认了。”

“你······”王万春气急,指着王重的鼻子道:“我是怕担责吗?我是为了乡亲们考虑,这么好的麦子,要是被暴雨一泡,损失了多可惜。”王重把王万春的手拉了下去,微微一笑:“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吗,你也是为了我们好,可我们就想赌一赌,毕竟这么多的麦子,要是提前收割了,损失太大,大家伙儿心里都跟油煎似的。”

“这几年咱们年年丰收,就算今年真的下了暴雨,这点损失,咱们也承受得起,可要是没有下暴雨的话,你瞧瞧这地里的麦子,你瞧瞧这长势,这可又是一个大丰收的好年景。”

“万春,王副区长,你就让我们赌这一回吧!”王重言辞恳切,目光中满是真挚:“要是不赌这一回,咱们大家伙儿都不甘心呐!”

“哎!”王万春满肚子的话到了嘴边,全都化成了一句叹息:“你就犟吧,就你这驴脾气,跟牛大胆一个德行!我是拿你没辙了。”王万春拗不过王重,气冲冲的骑着自行车的走了。

接下来几天,除了头里落了一场小雨之外,便是持续的晴天。乡亲们心里也直打鼓,担心下特大暴雨,可王重没发话让提前收割,乡亲们也舍不得那点麦子,想多收一点,就在乡亲们的忐忑不安中,时间一天天过去,麦穗也逐渐染上了一层金黄色,漫山遍野皆是黄橙橙,金灿灿,一片接着一片。

沉甸甸的麦穗把麦子都压弯了腰,乡亲们的脸上也露出笑容,这会儿都不用王重说什么,乡亲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开始收割了。

整个麦香岭区,除了麦香村之外,其他几十个村子,全都提前进行收割,损失虽然谈不上惨重,但不管是和往年还是和丰收的麦香村相比,这差距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

就连县里的一把手周义虎,也亲自带着队伍来到麦香村视察,对王重和牛大胆等人大肆褒奖。

“周书记,其实这次主要的功劳是咱们村西社的副社长马仁礼同志,要不是他这些年一直坚持观测记录天气,得出了今年咱们麦香岭地区不会有特大暴雨的讯息,我们也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马仁礼?”周义虎有些意外:“他还有这本事?”

“周书记,怎么说马仁礼也是在北平上过农学院,做过图书管理员的,本事可不小,别的不说,就咱们村这几条水利灌既的沟渠,当初就是马仁礼跟我一起设计的,这几年咱们麦香村年年丰收,马仁礼同志可是功不可没啊。”

“看来这马仁礼还真是个人才。”周义虎深以为然的说道,周义虎是那种比较开明,并且一心为公的人。

王重又领着周义虎和众人去了榨油作坊。看着只大屋里的联排放着的三个大型的老式木质榨油机,周义虎眼中露出异色:“去年就听说你们麦香村搞了个榨油的作坊,不仅自己榨油,还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榨油,这规模瞧着不小啊。”

“本来是只打算做一个的,没成想进山的时候运气不错,寻到几棵好木头,索性就做了三个,数量一多,这榨油的速度也能快些。”王重解释道。

“我有点好奇,你是怎么想的,领着乡亲们做起油坊来了?”周义虎好奇的问。

王重道:“最近几年,咱们生产搞得不错,每年产出不少花生和大豆,直接卖了的话太可惜了,要是用来榨油,不仅解决了乡亲们吃油的问题,剩下的油渣不但可以拿来当口粮,还能用来喂牲口,要是等咱们的规模起来了,还能多养一些猪牛羊,这牲口一多,这粪便不就也多了吗,这老话说得好,庄家一朵花,全靠粪当家,咱们解决了肥料的问题,这产量说不定还能往上再提一提呢!”周义虎有些惊讶的看着王重:“你小子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这种法子都能想得出来。”王重笑着道:“现在不是新时代了嘛,咱们庄户人家,总不能一直抱着祖宗留下的那点东西不放,上面不是也号召咱们加大力度抓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吗!咱们也得与时俱进不是。”

“哈哈哈!”周义虎高兴的用仅剩的那只手拍着王重的肩膀,

“你小子还真是个搞生产的好料子,加油干,我等着你把麦香村的生产搞上去,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说,能解决的,我一定想办法给你解决了。”

“我还真有点事儿想麻烦书记帮忙”王重笑着道。

“啥事儿,说!”周义虎也是个雷厉风行,不喜欢拖沓的性子,想来都是有啥说啥。

王重道:“咱们村现在还是有不少,不方便浇水的山地,一到冬天呢,这白菜萝卜也种不了那么多,我呢是想试着种点油菜看看,一来呢,油菜苗能当菜吃,二来这油菜的出油率不低,还能和红薯,土豆、玉米轮种。”

“你是想托我帮你弄点油菜种子回来?”周义虎笑看着王重道。王重道:“我在报纸上看到,咱们国家近几年从国外引进了一些适应性很强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而且产量还不低!”

“成!”周义虎爽快的道:“回头我就帮你找找!”

“谢谢周书记!”王重这话说的真心实意。

“我听万春说,你们这油坊,弄了个工分制度?”周义虎再度好奇的问道。

王重解释道:“是这样的,我们这个油坊归村集体所有,来油坊里榨油的乡亲们,不管是咱们村里的,还是村外的,都要收取一定的工费,不过咱们榨油的工序比较繁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当初建这个油坊的时候,也是全村出动,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咱们总不能让乡亲们白白的出工出力。可我们手上一无钱,二无粮,没有东西发给乡亲们,所以我就和仁廉、仁礼还有大胆他们商量了,就把咱们在合作社里的工分制度也用在了油坊里,同样是咱们干活的时候先累积工分,然后每年根据油坊的利润,把工分换算成粮食,油或者钱,再发给乡亲们,这样一来,乡亲们付出的劳动有了收获,油坊也运作起来了。”

“听着好像有点不一样。”周义虎竖起大拇指:“你再给我仔细讲讲你们这个工分制度,是怎么累计,怎么折算的!”工分制度是源自于老大哥的集体农庄,目前在国内有不少地方虽然已经有了,但还没得到彻底推广,真正在全国彻底推行开来是在58年人民公社成立之后,现在还有好几年呢。

“是这样的,我们根据工作强度的不同,工作时间的长短,划定了工分的多少,就比如······”王重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周义虎和一众县里下来的领导们,一个个都竖起耳朵,仔细聆听,随行的那位不知是秘书还是记录员的年轻人,拿着笔不停的在本子上记录王重的话。

这一说,就是大半个小时。送走了周义虎和一群领导,王重转头就扎进了地里,夏收刚刚结束,正是抢耕抢种的时候,乡亲们都恨不得一天到晚都扎在地里,这一茬种下去的花生和大豆,等过了秋播,可都是可以拿来榨油的。

去年吃了榨油厂的红利,乡亲们今年干劲正足着呢,都卯着劲儿,等着多种点花生和大豆,好用来榨油。

姜红果也没在家歇着,把子平和子安带到地里,让他们兄弟俩自己在地头玩耍,姜红果则跟着乡亲们一块儿干活。

眼瞅着整个麦香岭地区,几十个村子,全都提前了麦收的时间,各村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独独一个麦香村,硬生生顶着压力,没有提前进行麦收,反倒是来了个大丰收。

王重此举虽然为他赚足了声望,也让麦香村的乡亲们又得了一次大丰收,可王重抗命的举动,却也是实打实的。

得亏这不是战时,不在战场之上,不然的话,王重的这种行为,估计当时就被枪毙了。

有了去年的先例在,今年乡亲们抢种的热情格外高涨,甚至有些人还提出干脆把地里全种上花生和大豆。

好在并不是所有人都被这短暂的利益蒙蔽了视听,王重更是明白一个粮食才是这个时代的根本,连肚子都填不饱,还想什么其他的。

这麦收还没开始,马仁礼和杨灯儿的事儿就定了下来,起先杨灯儿还不同意,可马仁礼的条件实在是太诱人了,老驴头不仅先前对马仁礼的那点芥蒂全都没了,反而一门心思的要促成杨灯儿和马仁礼的婚事,要死要活的折腾了好几天,杨灯儿才同意。

麦收一结束,新下的麦子都进了仓,马仁礼就和杨灯儿把喜事儿给办了。

为此马仁礼还特意借了社里两头驴,一架板车。结婚那天,基本上全村的人都去围观,马仁礼穿着一身崭新的褂子,用缎子做的,面料柔顺极了,胸前还带着红花,杨灯儿同样是一身崭新的大红衣裳,不仅胸前带着红花,连脑袋上也别着一朵小红花,脸蛋洗的干干净净,除了黑点之外,模样甚至比乔月还俊俏上几分。

结婚第二天下午,马仁礼亲自上门,请王重一家去家里喝酒。傍晚,天色尚早,王重和马仁礼坐在炕上,子平和子安兄弟两也在炕上爬来爬去,杨灯儿和姜红果在外边的灶台边上忙活。

不一会儿,饭菜就已经端上了餐桌,三个素菜,一个拍黄瓜,一个清炒苦瓜,还有个韭菜炒鸡蛋,主食是一大盘饺子,和一篦子白面馒头。

“灯儿,你们两口子这是下血本了呀!”王重看着这丰盛饭菜,似调笑般的说道。

“仁礼能有今天,这些年来多亏了你的提携和照顾,他早就想请你吃顿饭表达谢意了,只是他手艺不行,做的饭太难吃了,这才一直拖到了现在。”杨灯儿微笑着道。

王重的目光在杨灯儿和马仁礼之间来回流转,脸上笑容愈盛:“真想感谢我,就多费点心思,咱们一块儿把生产搞上去。”

“那必须的。”马仁礼也笑着道,娶了媳妇,当了男人,阴阳调和了之后,这人感觉都不一样了:“来来来,喝酒!”说着拿起酒瓶子帮王重和自己各自倒了一碗,子平和子安兄弟两已经开始埋头啃起了杨灯儿给他俩夹的饺子了。

两兄弟平时虽然调皮了点,可吃饭却分外的积极,两兄弟一岁半的时候,王重就开始教他们自己吃饭了,虽说还用不来快子,但调羹却已经用的颇为数量了。

看着虎头虎脑的兄弟俩埋头大吃的样子,杨灯儿的脸上也满是笑容。王重和马仁礼就着饺子,喝了整整一瓶白干,王重倒是面色如常,可马仁礼已经被酒意熏得满脸通红,醉眼朦胧,开始说胡话了。

“灯儿,既然你已经嫁给了仁礼,那你们俩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有些话我也就直说了。”

“你说就是了!”杨灯儿道。王重看着醉醺醺的马仁礼,说道:“仁礼这人什么都好,有文化,有本事,心地也善良,虽然胆子有点小,但无伤大雅,唯一一点,就是这性子压抑的太久了,当然了,这不能怪他,但他是这么个出身没办法,虽说这几年他表现的很好,但那是因为他没犯错误,背地里保不齐有多少双眼睛都盯着他呢。以后啊,你得瞪大了眼睛,盯紧着点他,平常呢多敲打敲打他,别让他犯什么错误,不然被人抓住了小辫子,那可就麻烦了。”杨灯儿面色凝重的点头道:“你放心,我会看着他的。”杨灯儿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王重笑着道:“其实这些仁礼心里都有数,毕竟这么些年他都过来了,不过小心点总没错。”杨灯儿这人,心地善良,是个贤妻良母,怎么说呢,就是有点太死心眼了,死盯着牛大胆一个人不放,可偏生牛大胆和她家之间仇深似海,就算她和牛大胆能放下,她父亲老驴头也放不下,绝对不会让她嫁给牛大胆的。

与其拖来拖去,最后便宜了赵有田,还让乔月这个心机深沉的截了胡,倒不如让马仁礼娶了杨灯儿,至少马仁礼一身才学是实打实的,只等过了这段艰苦的岁月,自有大展身手的地方。

而且以马仁礼怜香惜玉的性子,定会好好对待杨灯儿。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刚才王重和马仁礼说的,马仁礼这人性子上略有些不足,又忍辱偷生,憋憋屈屈的过了这么些年,如今一朝得势,保不齐会飘成啥样子,就他那身份,现如今还敏感着呢,要是真的托乔拿大,被人抓住尾巴捅了上去,指不定会折腾出什么祸事来。

杨灯儿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心思却正,性格也好,又不失强势,准能把马仁礼拿捏的死死的。

这成功男人的背后,离不开女人的帮扶,依王重看来,杨灯儿可远比那只会描眉花眼作妖的乔月更适合马仁礼。

其实最开始王重也不是没有打过杨灯儿的主意,毕竟杨灯儿可是麦香村模样最俊俏的姑娘,称村花也不为过,力压老中青三代。

可惜杨灯儿痴恋牛大胆太过,满脑子只剩下牛大胆一人,王重没啥下手的机会,正好又赶上了一个送上门的姜红果,偏偏姜红果不论性子样貌都颇合王重的脾胃,虽然是个嫁过人的,但王重连马素芹都收了,对于这个倒也不是特别在意。

毕竟魏武遗风,但凡是尝试过的,自知各种妙趣。王重和姜红果带着两儿子从马仁礼家出来的时候,马仁礼已经醉的不省人事,连胡话都不说了,一头栽倒在炕上,呼呼大睡起来。

杨灯儿把王重一家四口送出了门,才折转回去照顾马仁礼,收拾屋子。

看着炕上酩酊大醉,已然沉入梦乡的马仁礼,杨灯儿的心绪还是复杂的。

马仁礼和杨灯儿的好事刚过,村里就组织起了双抢,抢耕抢种,和老天爷抢时间,整个麦香村男女老少齐齐出动,壮劳力们或是驱使牲口犁地翻耕,或是一人拉犁,一人在后头摁犁,父母老人孩子们,在后头齐心协力的用锄头、耙子、铁锹开沟起垄。

一时之间,整个麦香村百多号人,都陷入了紧张而又忙碌的生活中。众人早起晚归,连午饭都在地里吃了,随着这几年陆续的开荒,麦香村本就将近千亩的地,现如今已经有了千三百余亩,平均下来,每人能有十亩左右。

双抢结束,交完公粮,家里的自留地交给老人女人忙活,王重领着人在村里的粮库加宽加大上次挖出来的地窖,马仁礼和牛大胆带着人,用榨出来的油,或是地里新下的麦子,十里八乡的换取大豆和花生。

榨油作坊那边也紧跟着紧锣密鼓的开起了工,现如今的麦香村,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一点一点的转动起来,就连平日里最会偷懒耍滑的吃不饱,也在榨油作坊里头卖力的干着活。

用油和麦子换回来的大豆和花生再榨成油,部分送去县里供销社,部分存在村里的库房里,预备等秋收的时候,再换成包米和大豆还有花生。

眼瞅着入了秋,秋收在即,这天傍晚,天上忽然就下起了暴雨,瓢泼般的大雨哗啦啦的下个没完,村里不少乡亲的屋子都是茅草顶的,漏雨漏个没完,雨势太大,不好修补,乡亲们就只能用锅碗瓢盆摆在屋里接雨。

王重原先是马家的大宅,而且还是正院,屋顶上盖着的灰瓦,不是茅草,自然没有漏雨这一说。

姜红果一边帮王重穿上蓑衣,一边叮嘱着:“雨这么大,当家的小心些。”王重笑着道:“我就是过去瞧瞧,不一定要修。”说着姜红果已经把兜里递了过去,王重戴上斗笠,一路小跑着消失在雨幕之中。

姜红果关上房门,转身进了里屋。王重一路小跑着从正门出去,径直奔着二爷爷家而去。

“二爷爷!二爷爷!”来到二爷爷家门外,王重一边拍门,一边喊着。

“来了来了!”二爷爷的声音中透着难掩的老迈。

“是大虫啊,下这么大雨,你跑来干啥!”见门外的王重,二爷爷虽然疑惑,但还是赶紧把王重往屋里迎:“快进屋,快进屋!”

“这么大的雨,我怕您家屋顶漏雨了,过来瞧瞧!”王重笑着道,刚进屋里,就看见桌上、地上上摆着的几个瓮和木盆,雨水滴滴答答的落在里头。

“这雨一时半会儿估计停不下来,我先把漏雨的地方给您补一补,您在屋里帮忙看着。”说着王重转身就出了门。

“这么大的雨,你别淋着了,等雨小一点再弄吧!”二爷爷准备叫住王重。

“没事儿,我年轻,体格好,淋点雨没关系。”王重的声音透过雨幕传进屋里,二爷爷还想再劝。

王重在院里拿了梯子,拿上工具,抱上捆好的稻草,油布,三下五除二就上了屋顶。

王重动作麻利,没一会儿屋里几处漏雨的地方就被修补好了,不过王重身上的衣服也基本上湿透了,脸上雨水和汗水混杂在一块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