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第一保镖 > 第57章 董卓的条件

三国第一保镖 第57章 董卓的条件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28:01 来源:蚂蚁文学

城卫军校尉部大堂。

送走孔融后,董卓看向李儒问道:“文优?咱家真的只能跟朝廷妥协?为何不要求朝廷杀了刘成?此人无论是胆识还是才能都非比寻常,有他在一日,咱就心有顾忌,不能为所欲为啊!”

李儒对董卓拱手道:“属下敢问大人,以大人现在的实力可以弑君夺位否?可以改朝换代否?”

董卓虽然是个二货,却也是十分狡诈和聪明的,否则他也不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他摸了摸脑袋颇为尴尬的说:“那肯定是不行的,就算咱家有实力杀了皇帝和太后,这全天下也会不服啊!而且咱家与刘成火拼,等到灭了他,那时咱家也损失惨重,就不能威慑天下和朝中群臣了!”

“这就是了,大人若想完成大业、达成心愿,就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步来。当下大人的目标是掌控朝政,对朝廷就要退让一步,承认是大汉臣子,不再反叛和攻打朝廷大军,而朝廷也退一步,允许大人入朝参政,收回之前要处置大人的旨意。可大人若要求朝廷杀了刘成,别说朝廷满朝公卿大臣不会同意,就是太后也会第一个不会答应,大人应当知道,现在陛下母子把刘成当成护身符,您要把他们的护身符弄没了,他们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他们再傻也不会答应啊!”

董卓听了这话也知道暂时只能放过刘成,于是对弟弟董旻说道:“叔颖啊,咱家听说大军为了快速行军,途中抛弃了许多辎重?”

董旻抱拳道:“是的,二哥,大军所余粮草只剩下三日所需,倘若被兵士们得知,只怕军心不稳!”

董卓大手一挥:“这好办,让儿郎们去向城外周边郡县百姓们借粮,这样最快!”

董旻大喜,抱拳道:“是,二哥!”

大军刚到就劫掠京城周边百姓,实在是大大的不妥。李儒本想出声阻止,但军中缺粮是大事,而且董卓已经说话,又是正高兴的时候,这个时候出来扫兴只怕不能让其改变心意,还会惹得他不高兴,因此生生忍住了。

······

荀彧的话娓娓道来,就如同在刘成眼前展现了一副已经画好了大体框架的美好蓝图,正等待着他去进一步完善。

这只是荀彧为刘成谋划的战略蓝图的大体框架,想要完成这幅蓝图,还有许多枝叶和细节需要斟酌和填补。

刘成是听得眼冒星星,喜形于色,当即与荀彧和钟繇二人一边吃酒一边讨论着如何将这幅蓝图完成。

三人一直聊到深夜,都觉得意犹未尽,酒菜吃完之时,刘成立即叫人继续送来酒菜,这时门外一个兵士走进来禀报:“将军,孔大人回来了!”

刘成道:“快请!”

孔融很快被兵士引进来,荀彧和钟繇二人起身,刘成迎上去抱拳道:“孔大人,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难道董卓想要跟朝廷死磕到底?”

孔融的脸色惨白,精神很差,他直径走到刘成的案几面前拿起酒盏就往嘴里倒,一连喝了两盏酒菜用袖子抹干嘴,喘着气对刘成道:“非也,董卓答应休兵罢战,但也提出了条件!”

这个消息其实让刘成挺失望的,他内心其实更倾向于董卓不答应,他就可以与董卓死磕到底。董卓在洛阳没有根基,没有粮草军费支持,耗不起,他有两万大军在手,城内有足够的粮草军费支持,实在不行还可以强行把各公卿大臣们的私兵征集起来,与董卓硬抗到底的胜算也有一半。

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很难预测,他也担心一旦僵持的时间太长,朝廷大臣们会怂恿皇帝和太后下诏令天下诸侯勤王,一旦诸侯的兵马来到洛阳,局势对朝廷更加不利,更加难以掌控,如果不喂饱那些诸侯,他们如何肯回去?到时候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会更加薄弱。

不过董卓的反应也更符合荀彧为他谋划的大战略方向,这让他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至少目前看来,荀彧为他谋划的战略方向是可行的。

“来人,快给孔大人备案桌,送来酒水吃食!”刘成立即吩咐下去,又对孔融问道:“孔大人,既然董卓答应休兵罢战,又提出了条件,为何你像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董卓不会这么不地道吧?”

孔融苦笑着说道:“将军,今日融才知道这使者和说客不是那么好做的。刚开始见了董卓,董卓一个字也不说,就直接下令准备油锅,要把融油炸了吃。木柴在釜下烧得熊熊大火,釜中热油已经烧得翻滚,融已被四个力士抬着就要丢进油锅,亏得光禄勋李儒赶了过来阻止了,否则融现在已经被炸熟被董卓等人吃了。后来在商谈之际,董卓又不停的命人在堂上舞刀弄剑,真可谓是剑气纵横、刀光闪闪!将军不知,在见到董卓的整个过程中,融一直下吓得是双股战栗、六神无主,没有当场被吓死已经是融的福份了!现在想想都不由得一阵后怕呀!”

刘成不由对孔融一阵刮目相看,如果是其他人,此时哪里还有胆气如此轻松的说起自己在董卓营中的遭遇?这孔融迂腐是迂腐了一些,但一身正气却是少有人比,胆子也大得很,别的朝臣都不敢去见董卓,唯有他主动请缨。

“酒菜来了,孔大人,先吃点东西,喝点酒垫垫肚子、压压惊,咱们坐下说,不着急!”刘成连忙招呼道。

“如此多谢将军,融在董卓那儿一口也没吃,现在也真是饿了渴了!”孔融说着也不客气,坐下来开始慢条斯理的进食吃酒。

等到孔融酒足饭饱,刘成命人把残羹冷炙收拾一番,孔融当即说起了董卓的条件:“第一,北军退回军营,不得擅自调动,允许董卓军进驻西园,城防依然由城卫军负责,伍琼依旧当任城门校尉;第二,朝廷必须赦免董卓和西凉军将校官员的一切罪责;第三,允许董卓入驻司空府,行使司空职权;董卓必须入尚书台,录尚书事!”

要知道东汉的尚书台权力极重,既出政令,又出诏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东汉和帝以后,多幼君弱主,实权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尽管三公要听命于尚书,但尚书又往往被实权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

东汉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和司空,其中以掌管军事的太尉地位最高,主掌民事的司徒地位次之,掌管水土事、礼仪、德化和祭祀的司空再次之。如今当朝太尉乃是幽州牧刘虞,不在朝中,司徒是丁管。

董卓要进入尚书台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插手政令和诏令的颁布,司空的职位只是地位高,并没有多少实权,能录尚书事才能真正在朝廷拥有话语权,才有左右朝政的资格和条件。

孔融的话说完之后,刘成、荀彧和钟繇三人互相看了看,心中都同时说了一句:“果然如此!”

钟繇向荀彧打了一个颜色,荀彧了然,当即起身对孔融道:“如今陛下和太后只怕早已歇息,孔大人刚才也受了不少惊吓,如今夜已深,外面又风大,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走夜路不安全,大人暂且就在此间住下,等明日一早,将军再派人护送大人回宫向陛下和太后复命!”

刘成反应过来,当即道:“没错!来人,准备一间干净的上好房间,带孔大人下去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