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第一保镖 > 第242章 暗渡子午道

三国第一保镖 第242章 暗渡子午道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28:01 来源:蚂蚁文学

朱建平以自身看相的专业对郭嘉、刘晔和陈群进行了点评:“主公,从这三人一生的运程来看,他们三人都是有大富贵之人,都有王佐之才啊!不过······郭嘉此人似乎寿数不长,四十而亡;刘晔和陈群倒是很正常,至少也有花甲之寿!”

刘成对此毫不怀疑,问道:“他们的意志方面、忠诚方面情况如何?”

朱建平笑道:“主公,但凡有大才、大抱负之人,哪个不是意志坚定之辈?至于他们的忠诚,其实并不是由他们决定,而是由主公决定!”

“这倒是一个很新鲜的说法,说说看,他们的忠诚度为何由吾来决定呢?”刘成笑着问道。

朱建平摸了摸长须:“有大才、大智慧之人往往不是主上挑选他们,而是他们挑选主上。他们若是看不上主公,主公就算再礼贤下士也是白搭;倘若他们认为主公才是可以建立大功业之人,他们会主动前来投靠!”

说到这里,朱建平极为严肃的起身向刘成拱手躬身道:“主公,今日建平冒死进谏,昔日董卓如果不是自身膨胀、忘乎所以,太过残暴不仁,他不会是这种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主公年纪虽轻,却老成持重、胸怀天下,只要主公一直初心不改,有身边这许多文武辅佐,他日必定可以匡扶社稷、平定天下,只是不可轻易更改政治主张······”

刘成对朱建平这番话极为重视,他知道其实当初天时对董卓很有利,董卓也很有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何等的机缘?可惜这家伙一不懂得把握时机,二又自己作死,三是本身没有足够的魄力和才能,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自我膨胀,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都是导致董卓灭亡的重要因素。

再比如袁绍,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袁绍的家底比曹操丰厚得多,北方尽归他所有,而曹操的实力比他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在谋士方面,袁绍有沮授、田丰、审配、逢纪、许攸、陈琳,这些人比曹操手下的荀彧、郭嘉、荀攸、程昱一点也不差。在武将方面,袁绍有麴义、颜良、文丑、张郃、高揽、臧洪,也不会比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差,可袁绍这家伙却自毁长城,杀了功高震主的麴义,又杀进忠言的田丰,逼走许攸,本身又外宽内忌,刚愎自用,不是成大事的料。

刘成起身对朱江平拱手鞠躬道:“朱公金玉良言,成铭记于心!”

张辽、董承已率一万虎威军向汉中出发了,七八日便抵达阳平关下,汉中方面已得到了朝廷以张鲁截杀朝廷使者、自领太守、发动叛乱为由兴兵讨伐的消息,一时间汉中郡各县人心惶惶。

张鲁杀了原汉中太守苏固和其心腹,又杀了汉中许多豪族,早已惹得汉中人士不满,后来又杀了一起出兵的张修,夺其兵马,张修的部下当时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委屈求全,投降了张鲁,可他们心里对张鲁的恨意并不曾消失。

当张辽、董承带着朝廷大军前来征讨的消息传到汉中时,张修的旧部、汉中当地与张鲁有仇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有些人密谋准备发动叛乱,有些豪族已经派人前去联络张辽和董承。

而此时张鲁也是心慌意乱,他原本以为朝廷现在已经偏安一隅,根本没有精力来管他的汉中,他在汉中行事也是无所顾忌,没朝廷这么快就做出了反应,还出动了一万精兵前来讨伐,如今搞得整个汉中都人心不稳。

汉中太守府。

张鲁脸色凝重的坐在上首,左边谋士阎圃、杨松,右边是武将张卫、杨昂、杨柏、杨任。

张鲁看着几人问道:“杨松,各县的情况如何?”

杨松起身道:“主公,情况不妙,各县大族和军中一些张修原部众都有些蠢蠢欲动的迹象,官吏们人心惶惶,根本无心办公,只要阳平关一破,属下担心那些人就会立即打开城门迎接朝廷大军!”

张鲁又问弟弟张卫:“我军有多少兵马可以动用?”

“各县除去最基本的守卫,把能调动的兵马全部调动起来,最多也只有五千人,这些兵马要驻守阳平关和山上屯寨,还要驻防由关中进入汉中的通道,我军兵力捉襟见肘啊,只能被动防守,无力发动反击!”

从关中进入汉中主要有四条路,从东向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当张鲁等人得到朝廷要兴兵攻打汉中的消息之后,张鲁等人推断朝廷的兵马应该会走子午道或者傥骆道,毕竟这两条道距离长安最近,大军走这两条道要省去很多时间,可以最快进入汉中境内,因此他们把大部分兵马都派驻守卫这两条道。

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就发现他们错了,朝廷兵马绕远路走了陈仓道,一路上拔除了陈仓道上的各个关隘直接抵达了阳平关下,如果不是阳平关城墙高大坚固,地势险要,只怕早就被攻破了。好在张鲁等人及时把部署在其他三条通道上的大部分兵马抽调到阳平关,才稳住了局势。

杨昂出来抱拳道:“主公,阳平关虽然坚固,但难保朝廷不会增派兵马,以我们一郡的实力根本挡不住朝廷大军多久,末将建议还是必须要立即派人去向州牧刘大人求援!”

张鲁皱着眉头道:“本官早已派人去向刘焉求援了,不过······刘焉最近对本官起了猜忌之心,会不会及时派来援兵还未可知啊!再说,这老东西有没有胆量冒着反叛朝廷还未可知啊!”

说到这里,张鲁看向阎圃问道:“阎先生,可有办法化解此次危机?”

阎圃想了想问张卫:“张将军,能不能挡住朝廷大军十日的攻打?”

张卫心里估算了一下回答道:“抵挡十日应该不难,朝廷兵马也不可能每日都像这两天一样猛攻,接下来他们应当会放缓攻势,他们也只有一万人!”

“好,以十日为限,倘若十日之内州牧刘大人还未派来兵马增援,那我们就只能向朝廷求和请罪了。不过以属下来看,刘大人是绝对会出兵增援的,他很清楚,一旦汉中被朝廷攻占,他在益州的位置只怕也坐不稳了,如今在益州可是还有不少人反对他的,这还是我们封锁了消息,如果消息传到益州,只怕益州早就乱套了,他刘焉虽然在益州强势,可他毕竟不是皇帝,皇帝一道圣旨就拿掉他的官职,那时他还有什么名义坐在州牧的位置上?朝廷的威势虽然衰弱,可天下毕竟还是大汉朝,他只能力挺我们到底,否则他自己也难逃一死!”

“求和请罪?只怕朝廷不许啊!”张鲁摇头苦笑,真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再求和请罪就晚了,那时朝廷还稀罕他?手下这些人可以投效朝廷,朝廷应该不会把他们怎么样,但是他张鲁却不行,就算投降,朝廷只怕也不会让他活下去。

阎圃拱手道:“主公担心的无非是朝廷不会赦免主公,在下以为只要主公投降,朝廷应该不会降罪主公,听说现在朝廷主政的是刘成,已被皇帝封为司空,属下可以代表主公前往长安去说服刘成,对主公网开一面!”

杨松与阎圃一样不对付,他冷笑道:“阎先生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刘成凭什么听你的?”

阎圃对张鲁道:“主公,现在天下诸侯都各行其是,不听朝廷号令,如果主公成为第一个归顺朝廷的诸侯,刘成为了拉拢人心,显示自己的宽仁和胸怀,定会赦免主公,甚至还会给主公封爵赐官!”

朝廷的动乱平定得太快,张鲁没能及时稳定汉中,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升实力,这是他始料未及的,此时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采纳阎圃的建议,先静观其变十天时间,然后再做计较。

就在刘成正在积极准备准备出兵攻打韩遂之时,作为张辽副将的董承却是在张辽的命令下偷偷带着两千步兵穿越子午道。

张辽在领兵出发之前就知道想要快速拿下汉中依靠强攻根本就行不通,每一条通往汉中的道路都很险要,沿途都有好几道关口,有汉中兵马驻守,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下汉中,必须要出奇招,要行险。

为了达到偷袭的目的,董承每天都是白天上午行军,下午休息,夜晚悄悄摸到关隘屯寨处快速进行偷袭,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而这么做需要冒很大的风险,那就夜晚行军和偷袭的危险性太高,毕竟一路上都是悬在空中栈道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

董承留下一千余人在营地休息,带着八百多人慢慢摸到了马岭军寨下,看见军寨的寨墙上点燃着许多灯火,对部下说道:“看来张鲁的人已经提高了警惕,强攻肯定不行,去找几个神射手过来!”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