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第一保镖 > 第238章 怒斥马腾

三国第一保镖 第238章 怒斥马腾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28:01 来源:蚂蚁文学

刘成接过荀彧递过来的奏章打开来看,关于科考方面的条陈写得很清楚,奏章上列出的科考详情分为文考和武考。

文考要考内容包含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算术、时政、策问;武考的主要内容包括拳脚、兵器、马战、骑射、兵法等。

每个考试内容都有写了考试方法规则和说明,如何评分,很是详尽。

这虽然与唐宋以后的科举考试还有一定的区别和不足,但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刘成很满意,对荀彧说道:“很好,就按照这个实行吧,马上以朝廷的名义下诏传旨天下,在察举制之外进行科考制度,两制同时并存,凡我大汉男子,十三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任何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贫富,皆可来长安参加朝廷每三年举办一次的科考,明年二月十五日,在长安城贡院举办第一次全国大考,考试通过榜上有名者,皆授予官职,随圣旨附上文考和武考两项考试的详细内容!”

“遵命!”荀彧欣然答应,他已经可以预见一个崭新的时代就要来临。科考的推行,必将对旧有的官僚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科考的举行必然把天下人才网罗在朝廷手里。

尽管在这个时代,知识还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朝廷的杀手锏并非只有科考,还有即将配套推行的学堂制度,朝廷要求治下每亭都要有一座学堂,至少要有一位先生给适龄孩童授课,传说学问知识;每个县都至少要有一座官府举办的书院,至少要有三名以上先生授课,各亭孩童通过考试者前往县里的书院读书;每郡官府必须要修建一座学院,学院至少要有一名大儒,若干教书先生,各县书院学子通过考试者可前往学院读书;每州官府必须要修建一座学府,要有至少三名大儒和若干先生,各郡学院学子通过考试者可前往州学府就读;而各州推荐学识优秀学子进入太学就读。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考,各州学府的学子和太学生皆可参加。

前两届全国大考不加必须是学府学子的限制,只要是学子,任何适龄学子都可以参加。随圣旨附上的考试章程上还说明,全国大考期间,朝廷安排食宿,无须学子负担生活和住宿费,大考提前半个月开始报名,报名之后就可以提供食宿,直到大考结束为止。

朝廷旨意很快就传达到实际控制区域,立即引起了巨大而强烈的反响,寒门、平民学子们感觉到机遇来了,纷纷弹冠相庆,世家大族们对此嗤之以鼻,很是不满,在他们看来,朝廷这么做无疑会让他们的子弟少了很多进入官场和晋升的机会,反对声也一阵一阵传来。

这天荀彧来向刘成报告:“主公,从派下去调查各地对出台科考制反应的官员们反馈回的消息来看,尽管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民间大部分都是欢迎和赞同的,各郡各县都已经开始筹建学堂、书院、学院和学府,这说明我们这一步走对了。关东诸侯那边路途遥远,还没有收到什么消息,巴蜀那边消息又不通畅,也没有消息传来,不过这只是时间问题,学子们的消息是很灵通的,就算圣旨无法送达,他们只要得到消息,肯定会排除万难前来长安参加科考的!”

刘成点点头道:“嗯,世家子弟毕竟只是少数,年轻人大多是都是对知识和学问渴望的,也渴望得到改名命运的机会,这一点我不担心,我现在担心的是张既那边不知道怎样了,是否已经到达凉州!”

荀彧道:“主公放心,德容在纵横之术上天赋异禀,定然可以说服马腾归顺朝廷!”

“希望他能成功,否则的话,我们还要多花费一些心思让他和韩遂互相厮杀,但这样的结果却是让他们互相消耗实力,而这实力原本应该是属于朝廷的!”

······

武威城,凉州太守府。

马腾披着甲胄,戴着一顶兽皮头盔大马金刀的端坐在主位上,年十六岁的长子马超身披战甲,要悬宝剑站在身侧。上首左侧坐着庞德,右侧坐着张既,下面还有大小将领和幕僚十几人。

马腾问道:“张大人,你代表朝廷来武威与我会面,为何穿得如普通商贾一般?”

张既拱手道:“太守当知朝廷与凉州之间还隔着一个韩遂呢,如今韩遂对朝廷的态度不明,本官也不好举着朝廷赐予的节杖光明正大的从他的地盘上路过!”

马腾点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那不知张大人此次前来武威有何贵干呐?”

张既反问道:“马太守可知如今朝廷是谁在主持?”

“这个自然是知道的,听说是原右将军刘成,现在被皇帝封为司空,主持朝廷军政大事,不知是否属实?”

张既拿起酒盏喝了一口,说道:“不错!刘司空命本官前来先见马太守,而不是先去见韩遂,马大人可知为何?”

马腾原本对张既的到来不怎么重视,可听张既这么一说,感觉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疑惑道:“还请张大人为我解惑!”

张既沉声道:“因为马太守是忠良之后,令先祖伏波将军马援是何等英雄,一生忠烈无双,而今他的后人却要割据凉州,不听朝廷号令,欲做那遗臭万年的罪人否?本官此来就是想给马太守一个悬崖勒马的机会,不至于让令先祖在九泉之下蒙羞!”

马腾被人当面指责想割据称王,顿时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大喝道:“张既,别以为你是朝廷派来的使者,本官就不敢杀你,你如此休辱我,我岂能容你?来人······”

张既当即道:“我羞辱你?难道你就没有割据称王的想法?”

马腾当然不想被人误会有割据称王的想法,叫道:“我马腾何曾有过想割据称王的想法?”

“那你为何不听朝廷号令?你这个太守官职是朝廷封的,还是你自领的?”

“我······我马腾不是不想听从朝廷号令,只是朝廷奸佞当道、朝纲不振,又朝令夕改,百姓苦不堪言,凉州若无人统领,必然一片混乱,民不聊生······”

张既厉声斥责:“所以你就自领太守一职,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是为臣之道吗?若天下官员武将都像你这样,天下岂不是早就四分五裂、国将不国了?忠臣,从来不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知错就改!只有奸佞才会巧言令色,你说,你马腾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马腾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大吼:“老夫当然是忠臣!”

“你既然是忠臣,为何不听朝廷号令?为何要参加讨董联盟反叛朝廷?”

“老夫说了,那是因为朝廷奸佞当道、朝纲不振,老夫讨伐不是朝廷,而是董卓这等奸佞!”

张既冷冷道:“可现在董卓已死!”

马腾反驳:“可朝政大权依然不再皇帝手中!”

“皇帝把军政大权放在司空大人手里,自然有皇帝的考虑,你作为臣子却质疑皇帝决定,这是忠臣的表现吗?陛下也说过自己才能不足,对处理朝政缺乏兴致,把军政大权让司空大人执掌于国于民都是有好处的,难道你不认为皇帝陛下这是英明的决定吗?倘若让皇帝自己去处理,天下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现在朝廷在司空大人的主持下蒸蒸日上,政治清明、官员廉洁奉公,除了关东诸侯控制的地盘,朝廷治下社会安定,百姓们恢复生产,干劲十足,先帝在位和董卓主政期间远远不及吧?”

大堂上安静了,官员和武将们大气都不敢出,从外拿着武器走进来的甲士站在张既身后一动不动,全部看着马腾的反应。

良久,马腾叹了一口气,对甲士们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了出去。

“张大人,说出你的具体来意吧?”

张既道:“马大人如果自认为还是大汉臣子,就应该归顺朝廷,听从朝廷的号令!此次本官奉司空大人之命前来见马大人,主要还是看马大人的意愿,如果马大人不愿意归顺朝廷,一意孤行要割据称王,那就请斩了我张既。如果马大人愿意归顺朝廷,听从朝廷的号令,服从朝廷的安排,那我们就接着谈,有什么条件马大人可以提出来,我若可以做主,自然会满足马大人,我若做不了主,则会立即上禀司空大人,等待司空大人定夺!”

马腾不清楚朝廷究竟会给出什么条件,会让他做什么,对他会有什么样的安排,他心里没底,而且他对刘成还不是很信任,也不知道这人说话算不算数,会不会秋后算账?而且一旦他有归顺的意向,朝廷对他手下的兵将会如何处理?这些都是他希望考虑的。

马腾思索了半响无法做出决定,对张既说道:“张大人,容我一些时日思量一二,今日有些晚了,咱们改日再谈,如何?”

张既道:“无妨,本官有的是耐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