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第一保镖 > 第201章 陈宫献计

三国第一保镖 第201章 陈宫献计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28:01 来源:蚂蚁文学

小平津水寨。

董卓进京雒阳之后,担心河北诸侯起兵造反,于是派人在小平津和孟津分别各建立一座水寨,水寨就在渡口处,航道两侧遍布礁石和水下木桩,船只只能从航道走,否则必然会撞到礁石和水下木桩而搁浅翻船。

在岸上遍布箭楼和哨塔,箭楼与箭楼之间建有高大寨墙可以阻拦敌人上岸,强行上岸翻墙必然会遭到大量箭矢的射击,在寨墙之下甚至还有大量的荆棘。

小平津是一座船只来往频繁的渡口和关卡,每日有成百上千艘船只在这里靠岸和出发,因此这里的码头很宽,可以容纳很多船只同时进出。

而此时码头上灯火通明,停泊着大量的船只等待着北军将士们上船,如果不是时间紧迫,刘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下令让大军在夜间登船渡河的,危险性太高了。

刘成带着最后一批人马赶到时,主力还有三千余人没有登船,而此时已经是丑时,张既留在这里主持安排兵将们登船事宜。

“主公、徐将军、王将军!”张既看见刘成等人带着兵马赶来立即上前迎接。

王双和徐荣分别向张济抱拳回礼,刘成问道:“还有多少人没有登船?”

“还有三千余人!”

刘成皱眉道:“这都过去三四个时辰了,怎么还有三千人没有渡河过去?难道是船只不足?”

张济拱手摇头道:“非也,船只是够了,码头也就这么大,再多的船只也摆不开。将士们不熟悉水性,很多兵将们上船之后就心慌站立不稳,还有人上吐下泻,而且夜晚河面上风很大,很不安全,已经有两艘船在河面中央因将士们心慌意乱和风大而翻船,所以渡河速度大大减慢了!”

刘成发现已经渡河的船只还没有返回,如果等到大量船只返回,再把这剩下的近两万人马渡河过去,只怕那时已经天亮了,他想了想说道:“看来咱们得想办法,否则天亮之后都不能完全渡河,那时等联军兵马追上来,留在这边的将士们就危险了!”

这时从徐荣身后侧有一文士打马而出,向刘成和徐荣等人拱手道:“在下有一策可加快渡河速度又能保证将士们的安全,不至于在河中害怕而造成翻船事故!”

刘成闻声看向那文士,疑惑道:“你是?”

徐荣见状连忙介绍道:“主公,末将给您介绍,此乃东郡武阳人陈宫,字公台,此前在中牟任县丞,末将率军进攻中牟时就是公台带县衙衙役打开城门,末将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中牟,让联军反应不及。公台有大才,智谋深如海,末将向主公举荐公台!”

陈宫?这可真是一个大才,虽然算不上顶级谋士,但绝对称得上一流前世历史上如果吕布不是听不见陈宫谏议,何至于败得那么惨?刘成心里一番计较,对陈宫抱拳道:“原来是公台,久闻大名了,今日先生不以成出身卑微而前来投效,成感激涕零,将军府中尚有从事一职空缺,还请先生屈就,如何?”

将军府从事虽然是佐官,但也比陈宫原来那个县丞的官大得多,陈宫见自己刚来投效寸功未立就被任命为从事一职,这可谓是重用了,心中想着这次可是真来对了,当即下马行大礼参拜:“宫多谢主公信任和赏识,必为主公大业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好好,我得先生如虎添翼也,快快请起!”刘成说着下马把陈宫搀扶起来,问道:“刚才先生说有一计可以让我大军可加快速度并安然渡河,不知是何计?”

陈宫拱手道:“主公可下令把船只用铁索连接起来,再在船只之间铺上木板,兵士们和马匹上船则如履平地,既不用担心会被风浪吹翻,也比用担心因将士们和马匹害怕而造成船只失控而翻船。主公再请看,今夜乃是东南风,把船只用铁索连接在一起之后,根本不需要很多船夫划船,风力就能把船吹向对岸!”

刘成听完认为此计甚妙,而且对岸都是自己的兵马,也不用担心有人用火攻,风向不对也没有使用火攻的条件,当下大喜道:“先生之计甚妙!来人,传令下去多准备木板,待船只返回即刻命船夫用铁索把船只都连接起来,在船只之间铺上木板!”

“遵命!”

对岸的船只陆续返回之后,随着刘成的命令下达,一艘艘船只被铁索连接起来在河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水面平台。

张既快速走过来拱手道:“启禀主公,船只已全部用铁索连接并铺上了木板,将士们可以随时登船!”

刘成当即挥手道:“事不宜迟,命令各部依次快速登船!”

“遵命!”

把所有船只用铁索连接起来的确能让平稳度大大增加,战马上船之后都很安静,没有出现丝毫的不安和恐惧,兵士们上船就更快速了,都是用小跑上船的。

近两万人马,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全部上船,随着刘成一声令下:“出发!”

所有船只的风帆升起,在东南风的推动下和船夫们的努力下,这个巨大的移动平台平稳的离开码头向对岸而去,刘成在雒阳的人马此时撤得干干净净。

天明时分,大军全部渡河到北岸,刘成下令大军安营扎寨休整一日。

连续一个多月的多次高强度作战,而且是以少打多,将士们已经很疲倦了,营寨很快被扎起来,大多数将士们钻进营帐到头就睡,连早饭也不吃了。

刘成找来张既问道:“将军府的人都撤出来了吗?”

张既拱手回答道:“回主公,董卓放火烧雒阳之前,属下已经派人把将军府的人全部转移到了城外一处庄子里安置,昨夜大军撤退时已随大军全部撤出!”

“后院的侍女小莲等人呢?”

“当然也在其中!”

“马上派人去把小莲找来!”

“诺!”

没过多久,将军府后院专门负责照顾昏迷不醒的侍女小莲走进了大帐,“奴婢拜见将军!”

刘成抬手道:“小莲起来吧!”

“多谢将军!”

刘成问道:“这两三个月本将一直在外征战,没有回府看完大家,太后······的病情如何?”

小莲做了一个万福回答道:“自从一个月前神医华佗被请来之后,太后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不过还没有苏醒的迹象,华神医说按照太后的恢复程度,很快就会苏醒!”

刘成惊讶道:“什么?神医华佗被请来了吗?为何没人禀报本将军?”

“张既大人说将军在外征战,责任重大,这种小事如果都要禀报将军,会影响将军指挥作战的,所以就没有把此事禀报将军!”

刘成点点头,沉吟一下问道:“华佗知道太后的身份吗?”

小莲摇头道:“小莲只对华神医说过太后是将军的亲眷,华神医应该不知道太后的身份!”

刘成这下放心了,何太后的身份太过敏感,除了他和小莲之外,所有人都认为何太后已死,就连一直住在将军府的贾诩、张既、徐庶、石韬等人都只知道何太后是刘成的亲眷,一个女人而已,像刘成这种身份的人,家中有一个女人再正常不过的。

“本将军去看看太······”刘成起身说着向外走去,但话没说完,他停下来转身对跟上来的小莲说道:“太后的身份必须要保密,倘若让董卓和那些造反的关东诸侯们得知太后还活着,他们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要的太后的命。从现在起,你和本将军就不能再叫太后,要称呼······夫人,她的小字叫······可人,你可记住了?”

“是,奴婢记住了!”

小莲本身是何太后的贴身侍女之一,何太后遇害那一日,她刚好轮休,不在德阳殿内,因此夺过了一劫,刘成从地道把何太后救出来之后就秘密把小莲弄出皇宫安置在将军府后院专门照顾昏迷中的何太后。

刘成带着几个亲卫随小莲来到了安置何太后的营帐内,因知道她是刘成的内眷,所以安排的营帐较大,其内配置也很舒适,大帐外还有两个兵士站岗守卫。

帐前两个兵士看见刘成走来,立即单膝下拜。

刘成走进帐内看见何太后挡在一张行军床上,身上盖着薄被,脸上因大火有一大片恐怖的烧伤伤疤,不过她的气色很不错,肌肤之间透着一丝红润,完全看不出因长期卧床而气血不足的迹象。

刘成扭头道:“派人去把华神医请来!”

“诺!”

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郎中带着两个小徒弟走进了大帐,这就是华佗。他看见刘成身量高大魁梧、器宇非凡,就站在那儿自有一股威势,便知道此人就是右将军刘成,当即拱手躬身道:“草民华佗拜见将军!”

刘成快步上前伸手搀扶道:“华神医多礼了,本将军这两个多月一直在外征战镇压叛乱,对先生多有怠慢,这次还因关东诸侯叛乱连累神医跟着一起忍受长途跋涉之苦,实在过意不去!”

华佗急忙道:“不敢不敢!”

刘成说道:“这里说话不方便,还请神医随我去中军大帐,本将军想跟神医详谈一下可人的病情!”

“恭敬不如从命!”

来到中军大帐,刘成请华佗及其徒弟就坐,命人给他们送上酒水和食物。

“想必神医和两位高徒也饿了,不必客气,咱们吃完再谈!”

“多谢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