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我老婆是NPC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岁寒三友和传统文化

“哇~~~”四女同时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她们可是第一次听人如此详细的介绍麻将这种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牌类游戏了。

在国内几乎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人会打麻将,甚至在某些地方,麻将的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但是就是这么样一个如此普遍的牌类活动,又有多少人在意过它的来历和每一张牌其中所包含的内涵呢?

千万不要小瞧这一点点的了解,麻将这个东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种瑰宝,是一种文化遗产。它能被称之为国粹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它其实反应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一种生活状况,也承载了那个年代的历史。其实麻将包含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远比陈豪为四女介绍的还要多的多。

如果真的想要拆开来细说,恐怕都可以让郭德纲老师开一整期的坑王驾到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梅兰竹菊的内容陈豪是介绍过了,但是梅兰竹菊其实还可以引申出更多的东西来。

在中国文化中,形容高贵品格的词汇有很多,除了梅兰竹菊之外还有岁寒三友,而岁寒三友则分别是松、梅、竹。这其中梅和竹就占了两个。而松、梅、竹这三者所代表的特点和品格,想必小学生都应该听说过。

但是就如同麻将很多人都会打一样,很多人也都知道岁寒三友,但是有关岁寒三友的由来,又有几个人能说的清呢?

相传北宋年间,文坛大家苏轼遭人迫害,被捕入狱。后因王安石等人帮助,才从轻发落,被安放到如今的湖北黄冈管制。

当时虽然免去了死刑和牢狱之灾,但是苏东坡依然心情低落。虽然有朋友常来看望,但是苏东坡的生活却很拮据。

无奈之下,苏东坡凭着自己的名气和人脉向黄冈官员借来了十亩地开垦耕种,用来改善生活。这块地被当地人叫做‘东坡’,苏东坡的‘东坡居士’名号也是由此得来。

除了耕种农作物之外,苏东坡又在天地周围盖起了围墙,造气了房子,并自己取名为“雪堂”。

除了在墙壁上画满了雪花之外,苏东坡还在院子里种起了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某个初春,一位友人前来看望苏东坡,看着苏东坡院子里的情况打趣地问道:“你一个人住在这种全是‘雪花’的地方,不显得太清冷了吗?”

苏东坡指了指松竹梅笑了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思是风声、全声是陪伴他的音乐,松竹梅则是他排解寂寞的三位好友。

而岁寒三友也是由此而来的。

当陈豪再次介绍完这个故事后,四女已经完全用崇拜惊讶的眼神望着陈豪,这让他有些飘飘然的感觉。

曾几何时,记得自己小时候,被父亲强逼在练武的同时还学习这些枯燥乏味,又很生涩的东西时,陈豪每每都是痛苦万分。还曾在心底想到,等自己长大了绝对不会逼自己的孩子学这些东西。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很感激父亲的。最起码拿这招去吸引女孩子注意力,引得他们仰慕自己还是很管用的嘛!

其实随着年纪不断增长,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不断成熟,陈豪也越发地意识到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留存下来的东西真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现在自己无意中看到一些有关的内容,陈豪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去多了解一些。陈豪明白,这是一种国人世世代代以来骨子里的东西,通过一代一代人的影响。这种东西已经完全地深入了国人的骨髓。

这是别的只有区区几十年或者一两百年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有的东西。也只有像咱们国家这样的千年大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才会出现的情况。

这种文化传承的东西已经成为了人们身体的一部分,而不再是普普通通的书本上的几个字那么简单了。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在来到中国,看到了中国的文化后会没有理由地深深喜欢上?这是因为潜藏在国人体内和生活行为中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玄之又玄的感觉。

你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国人特有的文化积淀,哪怕是喝一杯早茶,提着鸟笼遛一个弯,或者见面和人打一个招呼问一声好。这一言一行透露出的都是国人特有的文化积淀。

曾几何时,陈豪也像别的上学的孩子那样,讨厌背诵那些佶屈聱牙的文言文。甚至觉得一个现代人去对古代人的文言文咬文嚼字实在是无聊至极。

当时陈昊很不能理解,为什么高考还要考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这些东西如果不是专攻文学研究,平时生活中根本就用不到嘛!

陈豪的这种想法,恐怕很多人都深有感触。但是随着思想越来越成熟,陈豪明白了,上学时学习考试文言文并不单单是打算让孩子们以后在生活中说话使用文言文,或者让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成为文学研究者。

这么做其实也是一种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以一种孩子们察觉不到的方式,让咱们的传统文化打入孩子们的骨髓里,有点像潜意识催眠那种感觉。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至少陈豪是这么认为的(笔者也是这么觉得的!)。

最起码一点,你多了解一些这些东西,你肚子里的货也会多一些。以后在一起聊天时,总比张口闭口三杀、五杀的要强吧?

只是很可惜,似乎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东西的关注越来越不如前。记得以前,陈豪的朋友们说话打屁时,还能时不时蹦出两句诗词歌赋或者歇后语什么的。

但是现在的孩子恐怕用的最多的就是网络流行词汇了。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能说是现在年轻人的素质不如以前,或者说教育不行。

其实国家的教育还是十分用心,并且课程只比以前更合理。只不过也许过度的填压会让孩子对学习这些东西越发地排斥使得他们从心底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的网络太过发达,信息量也太大。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就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从而演变成了现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

想到这里,陈豪不由地深深叹息了一声。

即使再了解陈豪,樊易柔也是不明白陈豪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表情:“陈豪你怎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