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择夫教子 > 六十五逛果州

择夫教子 六十五逛果州

作者:知其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10:1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肯收好处倒是最好办的,只要我们的好处比别家的多便成,联系这几家大卖主的事我亲自来办。另外铺子里还要再添一个伙计,这个人要有点子力气的,你们的少东家每天还要上学,杀两头猪已经是极限,以后我会让他教会一两个伙计杀猪,然后逐渐退出肉铺的经营,专心读几年书。”

“这个便交给我吧,还请张管事也帮着留意一下,唉,东家娘子你又不愿意买奴仆,愿意来做伙计的良家子弟又不多,短时间还真不好找呢。”

“老王掌柜以后不要再提买奴仆的事,这世上最不公平的事情便是买卖奴仆,不过是几两银子,或者一碗饭,便让那些奴仆生不归宗,死不归祠,连性命都交于他人之手,生生地成了这个世上最低贱的人。我管不了别人买卖奴仆,但我家里不能出现奴仆这类人,我要的是我的伙计心甘情愿地跟随于我,只要他们为我付出忠诚和汗水,我保他们一世富足与平安。”

老王头,张富贵,赵小六俱都沉默下来,实则心潮澎湃,跟了这样的东家算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吧。

“如果没有合适的良家子,老王掌柜,张管事你们也可以考虑家无恒产,老实能干的部曲,这类人不过是祖上犯事,祸及儿孙,实际上他们大都是良善之辈,若能摒弃成见,善待他们,他们定比一些娇生惯养的良家子做事更用心。另外,我还打算在杀猪棚子旁边再围一个猪圈,如果将来龙泉驿镇的猪肉生意被我们张家肉铺包场了,再或者我们有朝一日也向果州城里的商家送肉,总得有存几头活猪应急的地方才行。”

老王头,赵小六及张富贵都流露出佩服加激动的神色,跟着这样强悍加心良的东家还愁将来挣不到银子养老或成家立业?

杜萱娘打算首先去见驿丞,便带着张义,拿了崔颖中秋节送的獐子肉与几样茶点去了驿丞外室家。

那外室给驿丞生了个儿子,正闹着要搬回驿丞祖宅去,这回居然有人送礼送到她家去了,那个热情自不必说,不但留杜萱娘母子吃晚饭,还一直让他们等到酉时驿丞归家。

杜萱娘说明来意,驿丞却一口回绝,说让姜记送驿栈猪肉,是县丞身边的师爷亲自托的人情,他可不好得罪。

杜萱娘笑着放下手中的茶杯,“驿丞大人,你且先听我说完再作决定不迟,据我所知,姜记送给驿栈的肉价是二十个钱一斤,姜记每年会给县丞大人四季节礼,但是驿栈的猪肉如果让我们张家肉铺来送的话,我们会按你们驿栈所需的肉量,每斤单独给驿丞大人三个钱分成,仍然有四季节礼,驿丞大人意下如何?”

给回扣是现代最常见的推销和行贿方式,杜萱娘相信在这大唐朝一样有施展的空间。

驿丞仍然有些犹豫,如果按驿栈每天用肉量五十斤算的话,他每天便可得一百五十个钱,一个月下来便有四两五钱银子,比他二个月的俸银都多,如果再加上四季年礼也没有减少,条件的确优厚。可是那县丞师爷也不是好得罪的,人家是在县丞身边行走的,随时都有机会在县丞面前给他上眼药。

杜萱娘决定再给驿丞加把火,“四季年礼,我们可以照常送到驿丞夫人手中,这每月的四两多银子嘛,驿丞大人可以想怎么处理便怎么处理,比如给如夫人添块尺头什么的。”

此时,驿丞的外室再也坐不住了,摸出帕子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枉我还给你生了个儿子,你竟没有一个外人贴心,人家都知道我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小子过不容易,老爷你又不肯带我和小郎回那边,我身边又没有个体己,将来这日子要怎么过?”

“好了,别哭了,总得让我想想怎样回了姜记,才不得罪师爷!”驿丞立刻投降。

杜萱娘与张义相视一笑,刚才对驿丞外室的利诱功夫没有白做,只要有这外室在,驿丞现在是想不答应都不行了。

搞定驿丞剩下几家就容易多了,当他们听到杜萱娘开出的优惠价,并且连驿栈,李家商铺,丽春院都已经改让张家肉铺送肉,于是没有做太多犹豫便顺势改弦易张了。

老王头那边新找的伙计也有了眉目,是一位二十多岁,体格健壮的部曲,名叫燕青,随父辈长期习武,杀头猪根本不在话下,张义随便指点了一下便上手了。

从此肉铺每天杀三头猪,一大早由燕青操刀,老王掌柜与赵小六打下手,将肉整理出来,再由杜萱娘看着称肉记帐,分出要送给几家大买主的肉。

赵小六专管送肉,若买主还有另外需求,仍由赵小六来回跑腿。

肉铺里便由老王头领着燕青卖肉,每天算下来也有二两多银子的进账,如果不出意外到了明年夏天便有银子重修后院,如果忍冬花种得好,说不定连铺子也可以一起重建了。

生活有了盼头,杜萱娘连初冬的寒冷也感觉不到了,同时也想起了多日不见的崔颖,不知他的公事处理得如何了,他们几个到底在龙泉驿镇何处落脚?

周玉娥的婚期定在十一月底,日子有些赶,周嫂子便想着上果州为周玉娥再补办一些嫁妆,杜萱娘的心思也活动起来,决定带着张义上一趟果州城,来到大唐朝三个多月,她还没出过龙泉驿镇呢。

张义向宋夫子请了一天假,周嫂子去雇了一辆马车,四人好好收拾了一下,从卯时便开始住果州城赶,到了果州城外时已经是辰时中,排队进了城,与车夫约好未时在城门口等,周嫂子直接拉了三人往银楼跑。

到了银楼门口,杜萱娘发现旁边还有一家书局,如获至宝,便与周嫂子母女暂时分开。

“义儿,你若喜欢什么书只管自己挑选,母亲先自去选一些急用的。”杜萱娘前世上学时最爱干的事便是一个人独自逛书店,闻着满室墨香,挑一本向往以久的书,缩在角落里一坐便是半天。等到她后来有了可以买下几屋子的书的能力时,却又没有了当初逛书店的心情。

唐朝的书店不许人随便翻看,因当时纸张金贵,印刷能力低下,书籍类绝对是高档消费品,在书店伙计的严阵以待下,杜萱娘不得不叫他们掌柜的出来,“你们店里可有《永徽疏律》?还有有关农时,地理的书籍都帮我拿下来吧!”

掌柜里的犹豫了一下,“《永徽疏律》我们店里倒还有一套,作价十三两银子,小娘子要看吗?”

杜萱娘肉疼了一下,这个诡异的世道,一套书比两个小丫头的身价银子都贵,但是没有办法,知识便是武器和力量,在适当的时候足以翻天覆地,再说这样一套书绝对比金银之物更适合当传家宝,杜萱娘的理想之一便是将来收集天下图书,然后在自己家中建个藏书楼,那便从这套《永徽疏律》开始吧。

“当然要,其它的也要!”掌柜的脸上立即开了一朵花,忙叫伙计搬了一堆书出来任杜萱娘挑选。

最后杜萱娘除了那套《永徽疏律》,还挑了《四时农事》,《大唐奇物志》,《药说》几本实用书籍,张义则挑了几本与他的课业有关的书籍及一本游侠话本,顺便又在店里买了些纸笔,算下来共是二十五两二钱银子,掌柜的高兴之下,只收了他们二十五两。

杜萱娘母子二人各自抱着一堆书站在银楼门口等候周嫂子与周玉娥,倒引来不少路人侧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