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天墓棺咒 > 第147章 封闭空间,石桌古字

天墓棺咒 第147章 封闭空间,石桌古字

作者:斩雪千山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1: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百四十七章封闭空间,石桌古字

这个念头很是没根据,我当然不愿意相信会是真的,要不然,那可就太扯了,有谁会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自己的前世?而且,尽管我已经完全算是灵界众人,对是否有前世今生只说,我并不确定。

二叔经验丰富得多,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希望找到关于棺材里这个男子的信息,然而,整个溶洞里除了棺材之外,就只有四周的烛台,也不知道是一直亮着,还是我们进来之后才亮起来的。

我注意到,棺材周围并没有其他人的脚印,那硕大的三趾脚印只是到了洞口,并没有进来。很可惜的是,这个洞里唯一的活物被血棺吞掉了,渣渣都没留下点,如果有的话,也许我收集点血液什么的,带到科研所鉴定一下,到底属于什么动物。

不过,我也知道这个想法根本不现实。

我试着沟通一下血棺,看能不能吐出来一点标本什么的,但发现竟然感应不到血棺的存在了,我十分惊异,我刚才记得,将血棺收起的时候,分明还能感应得到的!我紧握着棺玉,发现竟然有些烫,上面散发着一层淡淡的光晕,与此同时,棺材中的那个男子嘴中竟然也有淡淡的光芒发出,我当即断定,他嘴里因该喊着什么可以发光的东西!

但棺玉没有异常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古怪的情况发生,想到和血棺几乎一模一样的棺材,我想,血棺,棺玉,还有这个男子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伍仁行看到了这一幕,断定这个男子嘴中喊着的恐怕就是夜明珠,和慈禧嘴中含着的也许是一样的!

说起慈禧墓室,我自而然地联想到了古今第一大盗墓贼孙殿英。盗墓之事,自古以来就有,而且传承多年并未断过,专门的盗墓派,还分为四大类,也就是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以及发丘将军,各自有一门盗墓的规矩和方法,千百年来,不知道多少大人物的墓葬被他们光顾过。

不过,比起孙殿英来,他们那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

&年春,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蓄意长期挖坟盗宝。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路途中,孙殿英屡见东陵殿宇富丽堂皇,为了筹措剿匪资金,起了盗墓的想法。接着,他得知马福田进驻马兰峪准备掘陵的消息,马上命令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往,赶跑了马福田。同时,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开始计划盗墓行动。

&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随后,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成功的完成了盗陵。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定陵。

对于孙殿英来说,清室皇陵无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块大肥肉。清室皇陵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是满清入关后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的东西二陵,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时期是满清最鼎盛的时期,慈禧太后则是满清掌权者中穷奢极欲者之一,所以,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为奢侈,里面放置了无数稀世珍宝。

当年清室让位时,东陵不仅设有护陵人员,机构仍然承袭清制,而且还有旗兵、绿营兵驻陵守护,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随着世事的变迁,东陵渐渐脱离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军阀手中。护陵大臣名存实亡,常不在官署,不仅不能有效保护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卖财物。于是,对东陵的破坏与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图全面挖掘偷盗,大发横财。

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直接炸开了慈禧的墓,盗走了大量的珠宝字画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慈禧口中含着的夜明珠。

敢动用军队盗墓的,这孙殿英也是古今第一人了,只是,这种行为是任何盗墓贼都模仿不来的。

这是历史,相信对清朝历史比较熟悉的同学都了解这一段。

比起慈禧墓,这里简直可以用穷的掉渣来形容,因为并没有任何的陪葬品,这让一心想要寻宝的伍仁行大为光火,说这么穷居然修这么一个大墓室,见到唯一的宝物,自然是急不可耐地上前去,就要掀开男子的嘴,看看到底是什么宝物。

我一惊,正要阻止他时,整个洞忽然摇了一下,我一个踉跄,向着棺材扑去,但下一刻我发现,棺材忽然不见了,眼前的景象也发生了变化,四周的烛台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面冷冰冰的墙壁,凸凹不平,这是一个差不多只有五十平方的房间!

我扭头打算问问二叔发生了什么,惊骇地发现,不仅是二叔,连伍仁行也不见了!

我喊着他们的名字,都没有人答应,我怀疑我是不是又进了一个幻阵,正打算让阿幼朵看看时,发现阿幼朵并没有再棺玉里,我不由得有些焦急,阿幼朵不在我身边,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那我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除了中央的一个石桌子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设施,也没有门,看起来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我就像是被凭空送进来的一样。好在这里面有空气,也就是说,应该有通风孔道,而且必然有门窗,要不然这石桌子也不会存在这里了。

我打着手电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整个室内,但并没有找到预想中的通风孔道还有门窗,这让我十分疑惑,又敲了敲四周的墙壁,并没有空音出现,也就是说,墙壁后面是实心的,并没有暗道。

可是,这里的空气是怎么存在的?难道这真是一个幻阵不成?不过要是幻阵的话,我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危险的味道要说没有危险也是假的,万一一直被困在这里,也会被渴死和饿死。

我把目光投向了房间内唯显眼的东西上・・・・・・石桌。

这桌子并不大,正规的圆形,看起来并没有奇怪的地方,上面布满了灰尘,都有半寸厚了,就像是上百年没有人来过这里了,从这里我基本可以断定我并非进入了什么幻阵,而是来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空间!

我把石桌上的灰尘擦掉,却发现这是一个棋盘,只是没有棋子!不过在棋盘上面刻着两行字:天作棋盘,地当琵琶。

意思我一看就明白了,不过我记得这应该是一副对联,我很早就知道了完整的对联:天做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这里刻着前半句到底是什么用意?

难不成要我像古代的侠客闯关时在这里下一盘棋才会放我出去吧?这也太扯了,更何况我根本不会下围棋,只是一个象棋菜鸟,还是我弟弟教我下的,从小就对这类耗费脑力的谋略******不感兴趣,更何况还没有棋子!

我转念一想,恐怕不会有谁会蛋疼地在这里下棋,西南山区的土著是不会下棋的,或许这个房间有特殊的作用,而且这文字是小篆,我钟爱书法,特别是篆书,大学的时候钻研过一段时间的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西汉的隶书和小篆还有些相似的,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全可以区分开来,而这石桌上的小篆兼有两者的特点,也就说,这字也许就是汉朝时期留下的!

西汉时期,正是夜郎国被灭,然后神秘消失的年代!我想起了棺材中那个和我长得一样的男子,他的装束,就有典型的彝族的特点,如果我现在还是在墓穴里,那么也许我的猜测是对的!

我感觉冥冥中似乎有一种神秘的指引,刻有耶朗标志的棺玉,最后出现在夜郎王手上的血棺,神秘的耶朗士兵交战影像,还有梦蝶儿,似乎和耶朗有什么关系!

这时候,我注意到,石桌上有个淡淡的印记,和我手中拿着的棺玉形状几乎一模一样!想着电视剧的情节,我把棺玉放在了那个印记上,让我想不到的是,棺玉被放上去后,居然射出了一道光,就像是幻灯机一样,映出了一副影像!

影像中,我又看到了那个和我长得一样的男子,他穿着战袍浑身浴血,屹立在千军万马中,手中拿着一杆类似长矛的武器,狠狠地刺进了敌手的身体中,紧接着长矛一抖,又是四五个人死于非命,在他凶悍无比的冲锋下,敌军生生被逼退了上百米,堪比战神临世,神勇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