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世情缘漫黄沙 > 第二十六章 古庙闻道

乱世情缘漫黄沙 第二十六章 古庙闻道

作者:心空罪亦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20: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实的残酷无情,让黄兴,再次堕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果说,张志强的不幸遇难。让他,一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这次飞来的横祸,却让他,完全迷茫在了一片混沌中。

彻骨的悲痛,让他的身心,失去了原有的灵光。他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活着,究竟是为谁活着。

经过一番,蜕皮换鳞般的痛苦挣扎。黄兴的内心,终于射进一束,微细但却强烈的光芒。在不断地唤 醒着他,强压在内心深处唯一的念头--报仇!

黄兴,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将英子娘儿俩,葬在后山一处安静的地方。此时,去兰州送货的人手,都已回来。得知悲情,大家群情激奋。都嚷着,要找日本人报仇。黄兴严肃地安抚住了大伙,并将刀枪全部收起,放入了地窖。

到了头七,黄兴带着大伙,一起为英子母女和嘎五子上了坟。大家一起动手,运来黄土,将坟头高高隆起。在坟的周围,镶满了大石头,又围着坟的四周,开出一条排水沟。

黄兴,这才悲恸地跪在坟前,哽咽道:“你们娘两,就安心地上路吧。短时间,我恐怕不能来看你们。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回到镖局,黄兴取出钱柜,给大伙发足了一年的工钱。然后,神情恳切地说:“眼下,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镖局,我也无心再干。大伙跟我这么久,真是对不住了。”

大伙七嘴八舌,嚷嚷着不走。要和黄兴一起,杀鬼子,为英子他们报仇。

黄兴,神情恳切地说:“谢谢大伙的心意,你们还都年轻,家里都有老人孩子要养。我不能让你们再有闪失。日本人,既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杀人。就不怕你们明刀明抢的,跟他们干。报仇的事,让我慢慢找机会,就不劳大伙了。你们来快再找个营生,养家糊口要紧。”

黄兴安顿走了众人,又将家,托给了隔壁的王老爹。说自己要回趟老家,估计三两年回不来。然后,背个大背包出了门。

运城街上,有两处日本人的买卖。一处,是找黄兴的日本商社。另一处,是家日本人开的酒楼,叫樱花楼,两处都在同一条街。

黄兴在部队时,曾遇到高人,教他易容术。每次,在完成外出侦查任务中,都发挥着很大作用。他找个没人处,经过一番装扮后,便冲运城街上走去。

他躲在日本商社不远的暗处,观察了三天,很少见那三个日本人露面。偶尔,有一个出门,身后,也至少跟着两三个日本人浪人。看来,短时间,很难找到机会下手。

黄兴心里明白,自己只有一次机会。最好是瞅准了,将三个畜生给一勺烩。于是,黄兴有了打持久战的想法。他趁着天还早,便来到了城南的一座,破旧的城隍庙。他知道,里面住着两个老叫化。

庙门虚掩着,黄兴轻轻地推开庙门,一股刺鼻的霉陈味,和柴草的烟熏味,便扑面而来。里面的光线很暗,只有从破窗外,射进的一束白色光芒,显示着庙内飞尘的浓度。端坐在正面高台上的,泥塑城隍爷,头顶着厚厚的尘埃。瞪着那双,永远不知疲倦的眼睛。依然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庙里的凌乱不堪,似乎并没有减弱他的威严,那股摄人心魄的威慑力,不禁让黄兴微微地打了个寒噤。

黄兴,朝庙内扫了一眼。见西南角的草垫上,蜷缩着一个,干瘦的人影。他轻轻地走过去,微微颤动的身子,告诉黄兴,那人还活着。于是,黄兴弯下腰,在那人的肩上,轻轻的拍了拍。只见那人,懒懒地翻过身。眼睛,依然像是被胶水粘住似的,不肯睁开。咧着干薄的嘴唇,嘟囔道:“是谁啊?不见人家在睡觉么?

黄兴见是位,六七十岁的老者。便朝他一欠身,说:“对不起老爹,打扰您睡觉了。”

那人,依然紧闭着双眼。嘴里像是嚼着肉干似的,津津有味地蠕动了一番后,梦呓般地说:“烧香还愿,城隍老爷在那边,小心不要点着了地上的草。”

说着,抬手在空中胡乱地指了指。黄兴见旁边有个原木墩,大概是凳子了。便放下包袱,坐了下来。他瞅了眼,像是永远也睡不醒的老者,嗫嚅道:“我记得,还有一位老者,也住在这里。”

老者,有些不耐烦地说:“死了!天还没热,就死了。”

黄兴顿了一下,然后提起精神说:“老爹家是哪里人呀?”

老者抬手拍拍草垫,说:“这不是我家么?”

黄兴忙解释说:“我是说,您以前生活的那个家。”

老者,惬意地伸了个懒腰,缓缓地坐起身。边揉着眼睛,边喃喃道:“看来,觉是没法睡了。就和你唠阵子闲话吧。”

黄兴此时才看清。老者虽然清瘦,但却显得挺精神。脸颊黝黑红亮,一双虎眼,炯炯有神。散发着,看透一切的光芒。黄兴被那道清澈的光波扫过,心里油然生起一股,对老者的敬畏感。他试探性地问道:“老爹家里有孩子么?”

老者像是完全醒了,饱满的精神,和愉悦的心情,都毫无掩饰地,洋溢在了那张,并没有多少皱纹的脸上。见问,冲黄兴哈哈一笑,诡异的目光,像闪电般瞅了黄兴一眼,说:“有时候,有就像没有;有时候,没有却像是有。你说,我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黄兴觉得,老者说话有点意思。便将身子往前凑了凑说:“老爹,我给你二十块大洋,回家好好过日子去吧。别在这里受罪了。”

老者听说,愕然的目光,扫视了黄兴一阵。身子本能地朝后挪了挪,说:“我和你无怨无仇的,你可不能害我呀。才过了一阵子的自在日子。”

说着,老者的脸上,显出一幅极不情愿的样子。黄兴忙解释道:“我是看您老人家,在这里怪受罪的,所以......”

老者见说,打断了黄兴的话。孩子般笑着摆摆手,说:“你不懂呀,我比皇帝老儿都快活,我看你,倒是在遭罪。”

黄兴有些不解地问道:“我遭啥罪?”

老者,冲黄兴诡秘地笑了笑,说:“你心里头,肩膀上,满是糟心的事情。整天吃不香,睡不好的,能不遭罪么?”

黄兴一时语塞。让悲痛折磨得,有些憔悴的脸上,露出信服而又尴尬的微笑。

见黄兴没了声音,老者像是来了精神。他晃着身子,朝黄兴挪了挪。瞪着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愉悦中,充满着孩子般的天真。一张略显肮脏的脸上,洋溢着坦率,而又真诚的神情。

他用鲜红的舌头,舔了一下干薄的嘴唇,说:“我给你说呀,人的心,原本都是干干净净,快快乐乐的。后来,每次遇到糟心的事,就都积攒在心里。这心,就会变得烦躁不痛快。这是心被外面的竟缘,给污染了。心情的好坏,全由外境来左右。这叫作,心由景转。人若想活得乐呵,就要扔掉心里那些,拉拉杂杂的东西。要是实在扔不掉的,就设法转境界。把不好的事情,朝好的地方去想。这叫景随心转。若能把不好的境界,转成好的境界。那人,才活得自在,乐呵呢。”

黄兴用倾佩的目光,瞅了老者一眼。神情又变得凝重起来。压抑在内心的悲痛和仇恨,让他的双眼变得更红。从牙根涌出的两股暗劲,在他略显憔悴的脸上,翻滚起几道显眼的肉棱。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沉重的脑袋,渐渐地垂了下去。

老者见状,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一拍膝盖说:“嘿!有啥不痛快的糟心事,你就痛痛快快地倒出来吧。小老儿没别的本事,就有一样,再糟的事,我都能给你找出个好来。”

黄兴,用悲苍而又迟疑的目光,瞅了老者一会儿。认为老人的心,是透明的,也是可以信赖的。

于是,他便强忍着被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怒火和悲痛,燃烧得滚烫的喉咙。缓慢地讲述了不久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

老者听后,脸上的童真,立刻换成了毫不掩饰的愤怒。他抬起一只手,在空中胡乱地摆动着。恬静的神情,微微显得有些激动地说:“这日本人,也不知是从哪个恶道里爬出来的,简直连畜生都不如。前些日子,张家面馆的姑娘,就让几个日本人给糟蹋了。姑娘耐不住羞辱,当晚就上了吊。”

黄兴,强压着内心的激愤。声音有些颤抖地说:“你说转境界,我遇到这样的事,一心就想着报仇。你让我咋个转法。”

老者,神情又恢复了从前的平静。他抬手,拍了一下黄兴的膝盖。冲他善意地笑笑,说:“你若只想着,为自家亲人报仇。内心,就免不了充满了悲伤和烦恼。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而要是把家仇,提升为国恨。你心里就不只是仇恨,而更多的是责任。你想啊,你若是杀了那几个日本畜生。是不是,给更多的国人放生呀?”

黄兴,像是略微松了口气。一直凝固的身心,似乎在慢慢的融化。浑身渐渐充满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他用赞许和感激的目光,瞅着老人点了点头。老人冲黄兴敞亮地笑了笑,说;“这就对了,不用心急,心急只能让你的脑子,变得混乱。一切随缘,便会一切自然而然。”

说着一扭身,套上破烂的布鞋,站起身。惬意地伸个懒腰,说:“尽顾着和你说话,太阳都偏西了。老叫化要去吃饭了。”

说着,便要朝门外走。黄兴忙起身拦住,说:“今天我请您,您老人家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说着,也不管老人是否同意。便扔下背包,大踏步地朝庙门外走去。

不大工夫,只见黄兴身上扛了许多东西:两只烧鸡,几样儿小菜,一摞烧饼,一只烧水的铁壶,一只暖瓶,两只水杯,两个酒杯,还有一坛好酒。

看来,他是打算要在这里过日子。老人,也在墙角铺了一绺新干草,算是给黄兴准备的睡觉处。

几杯酒下肚,老人的话,多了起来。

原来,老人家是邻县的村民,十年前的秋天,家乡突然下了场冰雹。枣儿大小的冰疙瘩,把快要成熟的庄稼,和果子打得一个不剩。眼看没吃的,他只好带着村里的几个男女,去县城讨饭。那年,儿子已经十八岁。嫌讨饭丢人,就和几个青年后生,去了太原。

熬到了开春,村民都回家种地了。老人,却死活不愿回家。他把两亩旱地,托给了村民,自己继续讨饭。在他看来,做乞丐,才是真正快乐自在的日子。用他的话说,给个皇帝都不换。

一晃,五年过去了。儿子在太原遇着了贵人,发了点小财。回家乡后,翻新了房子,又置了几亩水浇地,过上了安稳富裕的日子。

儿子日子过好了,就总想爹。于是,就派人四处打听爹的下落。最后,在一群乞丐中,找到了几年未见的爹。

他将爹接回家,好吃好喝伺候着。怕爹闷得慌,还专门请了个老姐姐,陪爹说话解闷。但老人还是整日闷闷不乐,总想着出去。在他看来,眼下的这种日子,就像是坐牢。没自由不说,还要整天听着看着,家里家外的一些烦心事。搅得他,身心不得清净。

于是,趁儿子外出办事,他支走了身边的人,给儿子留下个纸条就走了。纸条上,只有几个字:要是真为我好,就别再来找我!

他一路来到了这里,一晃都五年了。在他看来,眼下的光景,才是他最最快乐幸福的日子。

黄兴,敬了老人一杯酒,试探地问道:“老爹你岁数也不轻了,一人在外面,万一有个啥事,也得有人照料啊。”

老人,冲黄兴豁然一笑,说:“你是担心我死了,没人收尸吧?”

黄兴未置可否地笑了笑,没言语。老人抹了把油乎乎的嘴,面带神秘的样子,笑着说:“老弟啊,我告诉你个秘密。我将来要去佛国享福哩。”

老人说着,神情诡秘地瞅了眼黄兴。抬起油亮的手,在自己干瘪的胸脯上,拍了一巴掌说:“留着这幅臭皮囊,干啥哩?”

黄兴,被老人的一番话,给震撼了。他以十分恭敬的态度,向老人敬了一杯酒。喉头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人一副蛮不在乎,但却又信心十足地,朗声说:“老弟你就放心吧,时候到了,我会叫那帮弟子们来收尸的,不会脏了这地方。”

直到此时,黄兴才清楚地认识到,老人是完全生活在一种,高深莫测的精神世界。而在那个世界,有着普通人无法感受到的,清静愉悦和正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